本发明属于植物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花黄精多花分蘖品种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黄精素有“长寿百岁仙草”之称,是国家卫健委公布的药食同源中药材之一,也是我国传统的大宗药材,具补肾益精、滋阴润燥之功据《中国药典》规定可作为中药黄精使用的仅为滇黄精polygonatumkingianum、黄精polygonatumsibiricum和多花黄精polygonatumcyrtonema3种植物的干燥根茎,分别习称为“大黄精”、“鸡头黄精”和“姜形黄精”。其中:多花黄精品种为公认的“品质最佳品种”。
多花黄精野生资源的主产地以福建、江西两省的武夷山脉区域为主。福建省黄精人工栽培主要集中在南平地区,闽北区域起步晚但规模发展迅速:2010年起,邵武市率先开始尝试多花黄精野生转人工种植取得成功,2013年全市多花黄精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2019年末,福建邵武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多花黄精人工种植基地约达2万亩,仅邵武市境内就有黄精种植基地近10000亩,且规模化种植后劲大,为当地农户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多花黄精在人工种植过程中,普遍存在:种苗大多呈现“三无”状态,即:生产无标准、经营无渠道、管理无办法,类似于“中药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行情不懂盲目发展、种苗受骗难以维权、种苗售后服务缺失”等情况时有发生;传统栽培品种单一、产量低、周期长、品质退化严重等,急需高品质的新品种进行更新,以增加种植效益;无性繁殖系数较低,需要的基数很高,主要因为多花黄精虽然前端3~4节发芽能力很强,所生成的植株较为旺盛,但是尾部的节很难进行发芽处理,即使发芽成功,生长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选育出优质、高产多花黄精多芽分蘖品种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花黄精多芽分蘖品种的选育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花黄精多芽分蘖品种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1、开展多花黄精种群生态学调查:在目标区域内建立多花黄精生态信息监测点,了解环境因子对多花黄精的生态作用和适应的研究;
a2、建立多花黄精种质资源圃:对所选目标区域所属地域的不同产地的多花黄精品种进行收集并开展种质评价,建立目标区域所属地域的多花黄精种质资源数据库;
a3、不同产地多花黄精hplc指纹图谱构建:根据种质评价对所收集的品种进行初筛,将筛选出的不同产地的多花黄精活株样品进行预处理后经过hplc指纹图谱质量评价,得到黄精多糖含量高且品质好的种质资源;
a4、多芽分蘖品种单株筛选:对经过初筛得到的种质资源的种苗胚芽通过低温刺激,诱发种芽苗头产生多方位分蘖,从中筛选优良的多芽分蘖单株;
a5、良种繁育:分别对筛选的优良多芽分蘖品种进行产量、抗逆性、遗传稳定性、抗病虫害和黄精多糖含量试验与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从中筛选出优质高产的多花黄精多芽分蘖品种进行繁育。
进一步的,所述种质评价包括对多花黄精的形态、产量、品质、适应性及繁殖特性进行评价。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3中不同产地的多花黄精活株样品进行预处理的步骤如下:
c1、编号与清洗:将选取出的不同产地的多花黄精分别编号并做好标记,然后用自来水清洗,去除泥土及杂质;
c2、干燥:将清洗后的多花黄精样品放入烘箱中,于40~60℃条件下干燥20~28h;
c3、过筛:将干燥后多花黄精样品剪切成2~3cm长的小段,放入粉碎机中粉碎并过筛,装入密封袋备用。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4中多芽分蘖品种单株筛选中低温刺激诱导种芽苗头分蘖,包括如下步骤:
b1、种芽预处理:将种芽边搅拌边倒入相当于种芽容积2~3倍的55℃温水中,不断搅拌后,使水温自然降至30℃,继续浸种3-4小时,浸泡后将种芽放置于紫外灯照射区域,照射时间22-25min;
b2、高低温交替刺激:将种芽烘干后,放置于恒温箱内保存24-30h,交替设置恒温箱温度参数:低温阶段,恒温箱温度5-7℃,湿度42%-46%,时间1-2h;高温阶段,恒温箱温度27-32℃,湿度64%-67%,时间3-4h,交替变换低温和高温阶段对种芽进行刺激;
b3、低温培养:将经过高低温交替刺激的种芽,移栽至育种室培养箱内进行种芽苗头分蘖;育种培养箱温度设置5℃-7℃,湿度52%-55%,光照强度为560-610lux。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发明的选育方法选育得到的多花黄精多花分蘖品种,与常规品种相比,产量优势明显,抗逆性较好,且黄精多糖含量丰富,本发明为人工栽培多花黄精提供有力的产品质量控制保障,也为从多花黄精种质资源圃中筛选出黄精多糖含量高、品质较好的种质资源提供有效的质量评价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八批不同产地的多花黄精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会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定。
选择福建省南平市南武夷药博园为目标区域,进行多花黄精多芽分蘖品种的选育。
一种多花黄精多芽分蘖品种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1、开展多花黄精种群生态学调查:在南武夷药博园内建立3个多花黄精生态信息监测点,进行光照、温度、水、土壤等因子对多花黄精的生态作用和适应性研究,为福建北部多花黄精抗逆性、遗传稳定性研究提供依据;
a2、建立多花黄精种质资源圃:从南武夷药博园所属的福建南平市的邵武、延平、顺昌、建瓯、光泽、松溪、浦城、建阳、武夷山和政和共计10个县市收集到多花黄精种质资源79份,同时分别从形态、产量、品质、适应性及繁殖特性等方面开展多花黄精种质资源评价,建成闽北区域多花黄精种质资源数据库(闽北为南平市的俗称);
a3、多花黄精hplc指纹图谱构建:根据种质评价对所收集的品种进行初筛,将筛选出的多花黄精活株样品进行预处理后经过hplc指纹图谱质量评价;筛选出的多花黄精活株分别来自闽北区域的8个不同产地,具体为:邵武市南武夷药博园、邵武市金杭、政和县外屯、武夷山市上梅、浦城县富岭、松溪县花桥、顺昌县洋口、光泽县司前;
其中,多花黄精活株样品进行预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c1、编号与清洗:将选取出的不同产地的多花黄精分别编号并做好标记,然后用自来水清洗,去除泥土及杂质;
c2、干燥:将清洗后的多花黄精样品放入烘箱中,于50℃条件下干燥24h;
c3、过筛:将干燥后多花黄精样品剪切成2~3cm长的小段,放入粉碎机中粉碎并过筛,装入密封袋备用。
a4、多分芽分蘖品种筛选:对进行指纹图谱检测的8个不同个产地的多花黄精种苗胚芽通过低温刺激,诱发种芽苗头产生多方位分蘖的方式,从中筛选出3株优良的多芽分蘖单株;
其中,低温刺激诱导种芽苗头分蘖,包括如下步骤:
b1、种芽预处理:将种芽边搅拌边倒入相当于种芽容积2~3倍的55℃温水中,不断搅拌后,使水温自然降至30℃,继续浸种3-4小时,浸泡后将种芽放置于紫外灯照射区域,照射时间22-25min;
b2、高低温交替刺激:将种芽烘干后,放置于恒温箱内保存24-30h,交替设置恒温箱温度参数:低温阶段,恒温箱温度5-7℃,湿度42%-46%,时间1-2h;高温阶段,恒温箱温度27-32℃,湿度64%-67%,时间3-4h,交替变换低温和高温阶段对种芽进行刺激;
b3、低温培养:将经过高低温交替刺激的种芽,移栽至育种室培养箱内进行种芽苗头分蘖;育种培养箱温度设置5℃-7℃,湿度52%-55%,光照强度为560-610lux。
a5、良种繁育:分别对筛选的优良多芽分蘖品种进行产量、抗逆性、遗传稳定性、抗病虫害和黄精多糖含量试验与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从中筛选出优质高产的多花黄精多芽分蘖品种进行繁育。
对经过上述处理的8个不同来源地的多花黄精品种进行hplc指纹图谱检测,指纹图谱结果见图1:
由图1可知,图中a、b、c、d、e、f、g、h分别代表8个不同来源产地的多花黄精样品的,分别是:邵武市南武夷药博园、邵武市金杭、政和县外屯、武夷山市上梅、浦城县富岭、松溪县花桥、顺昌县洋口、光泽县司前。8组样品中的10组色谱峰中,10号峰较为稳定,且分离效果好,因此选择其为参照峰,测定结果见表1、2。
表1八批多花黄精的相对保留时间指纹图谱数据
表2八批多花黄精的相对峰面积指纹图谱数据
为了进一步确认hplc指纹图谱数据的准确性,分别对数据的重现性和稳定性进行验证。
由于指纹图谱中的10号峰较为稳定,且分离性好,故制取6份等质量的样品,分别测定这6份多花黄精供试品溶液10号峰的峰面积,求它们的相对标准偏差(rsd)。重现性数据见表3。同样的,分别在0h、1.5h、3h、6h、9h、12h时测定该供试品溶液10峰的峰面积,求它们的相对标准偏差(rsd)。稳定性试验数据见表4:
表3重现性试验结果一览表
表4稳定性试验结果一览表
由表3、4可知,重现性试验和稳定性试验的rsd分别为0.69%(n=6)、0.55%(n=6),表明该样品的重现性良好,且供试品溶液在12小时内稳定性良好。
为了证明多花黄精hplc指纹图谱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分别再对仪器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进行检验,经过试验得出,精密性试验的rsd=0.40%(n=6),重现性试验的rsd=0.69%(n=6),稳定性试验的rsd=0.55%(n=6),表明制备好的多花黄精供试品溶液在12小时内稳定性良好,且此指纹图谱较为完善,可为多花黄精的医药使用及质量考察提供更为可靠的参考。
经过对筛选的优良多芽分蘖品种进行产量、抗逆性、遗传稳定性、抗病虫害和黄精多糖含量试验与综合评价后,从中筛选出优质高产的多花黄精多芽分蘖品种命名为“武夷山1号多花黄精”,将“武夷山1号多花黄精”与“常规多花黄精”品种的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如表5所示:
表5“武夷山1号多花黄精”与“常规多花黄精”品种指标对比表
由表5可知,通过本发明方法选育出的武夷山1号多花黄精与常规多花黄精品种相比,具有分蘖数量多、产量优势明显、黄精多糖含量高、抗逆性较好等优势,因此,可选择出武夷山1号多花黄精进行繁育。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一种多花黄精多芽分蘖品种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1、开展多花黄精种群生态学调查:在目标区域内建立多花黄精生态信息监测点,了解环境因子对多花黄精的生态作用和适应的研究;
a2、建立多花黄精种质资源圃:对所选目标区域所属地域的不同产地的多花黄精品种进行收集并开展种质评价,建立目标区域所属地域的多花黄精种质资源数据库;
a3、不同产地多花黄精hplc指纹图谱构建:根据种质评价对所收集的品种进行初筛,将筛选出的不同产地的多花黄精活株样品进行预处理后经过hplc指纹图谱质量评价,得到黄精多糖含量高且品质好的种质资源;
a4、多芽分蘖品种单株筛选:对经过初筛得到的种质资源的种苗胚芽通过低温刺激,诱发种芽苗头产生多方位分蘖,从中筛选优良的多芽分蘖单株;
a5、良种繁育:分别对筛选的优良多芽分蘖品种进行产量、抗逆性、遗传稳定性、抗病虫害和黄精多糖含量试验与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从中筛选出优质高产的多花黄精多芽分蘖品种进行繁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述种质评价包括对多花黄精的形态、产量、品质、适应性及繁殖特性进行评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花黄精多芽分蘖品种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3中不同产地的多花黄精活株样品进行预处理的步骤如下:
c1、编号与清洗:将选取出的不同产地的多花黄精分别编号并做好标记,然后用自来水清洗,去除泥土及杂质;
c2、干燥:将清洗后的多花黄精样品放入烘箱中,于40~60℃条件下干燥20~28h;
c3、过筛:将干燥后多花黄精样品剪切成2~3cm长的小段,放入粉碎机中粉碎并过筛,装入密封袋备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花黄精多芽分蘖品种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4中多芽分蘖品种单株筛选中低温刺激诱导种芽苗头分蘖,包括如下步骤:
b1、种芽预处理:将种芽边搅拌边倒入相当于种芽容积2~3倍的55℃温水中,不断搅拌后,使水温自然降至30℃,继续浸种3-4小时,浸泡后将种芽放置于紫外灯照射区域,照射时间22-25min;
b2、高低温交替刺激:将种芽烘干后,放置于恒温箱内保存24-30h,交替设置恒温箱温度参数:低温阶段,恒温箱温度5-7℃,湿度42%-46%,时间1-2h;高温阶段,恒温箱温度27-32℃,湿度64%-67%,时间3-4h,交替变换低温和高温阶段对种芽进行刺激;
b3、低温培养:将经过高低温交替刺激的种芽,移栽至育种室培养箱内进行种芽苗头分蘖;育种培养箱温度设置5℃-7℃,湿度52%-55%,光照强度为560-610lux。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