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作物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荒山林下腐殖土栽培黄精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针叶阔叶林混杂的林地,由于长期没有被开发利用,长期以来的落叶腐烂,形成的千年腐殖土厚度达到5厘米以上,没有受到任何的污染,林下形成自然遮阴作用,是栽培黄精的良好环境。
黄精为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黄精、多花黄精或滇黄精的干燥根茎,别名老虎姜、鸡头参、笔管菜、爪子参等,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中药材,也是“药食同源”物品。黄精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等功能;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等症,具有保健作用。目前,随着黄精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不断被人们认知,其经济价值越来越突出,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野生黄精的数量不断下降,利用大棚、田间的人工栽培容易受到污染且成本高,利用荒山林下腐殖土进行人工种植成为黄精产业发展的有效途经。
为此,提出一种利用荒山林下腐殖土栽培黄精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荒山林下腐殖土栽培黄精的方法,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林下发展黄精增加收益,还能够为黄精药品的生产提供优质、安全、稳定、可控的药源,同时,还具有集水肥林的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荒山林下腐殖土栽培黄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地和林下整地;
步骤二:黄精种苗或块茎的选取,选择无病害、生长性状好的黄精种根或2~3年生健壮、无病害的黄精苗;
步骤三:移植定根,每年4~7月或9~11月进行移栽,在整好的畦面上按株行距为30cm×45cm挖穴,穴深10~15cm,穴底挖松整平,施入1kg土杂肥,每穴定植黄精苗一株,覆土与畦面齐平并且稍加压实,淋透定根水,使土壤保持湿润;
步骤四:水分管理,种植黄精苗5~7天,按照每隔5~7天浇水一次,控制土壤相对湿度为40~60%;
步骤五:田间管理;
步骤六:采收。
具体的,所述步骤一中选地和林下整地的具体步骤为选择坡度在35°以下、针叶阔叶林木混杂、土质肥沃、土层深厚、湿润、透气性好、腐殖土达到5cm以上的有充分荫蔽条件的黑土壤林地,其中,土壤为质地疏松、排水和保水性能较好的中性或偏酸性沙质壤土;播种前进行林地整理,先砍掉乔木林下的灌木及杂草,待稍干后进行焚烧,再进行土壤耕翻一次,深翻土地30cm以上,去除石块和草根等杂物,用2kg/亩多菌灵可湿粉剂和100kg/亩的生石灰进行土壤杀菌消毒,施腐熟厩肥2500~3000kg/亩作为基肥,再耙细,沿着山体纵向作畦,畦宽1.0~1.5m,高25cm,畦沟宽10~15cm,畦长根据山地实际情况和方便耕作管理确定。
具体的,所述步骤三中黄精种苗或块茎在进行移栽之前用0.5%的多菌灵溶液浸泡30min后,晾干水分,再用草木灰处理伤口。
具体的,所述步骤五中田间管理包括中耕锄草、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和摘蕾四部分,其中,中耕锄草用于促进苗期生长,前期需要经常中耕除草,中耕宜浅,以免伤根,必要时可顺行培土,生长后期采用拔草的方式进行除草;施肥灌溉的具体步骤为每年结合中耕进行追肥,每次施入人畜粪水900~1600kg/亩,冬前重施冬肥,施土杂肥1000~1700kg/亩,并混入微生物菌剂2~3kg/亩,在低温、阴天或下雨天之前将肥料在行间或株间开小沟施入,施后立即培土盖肥;病虫害防治的具体步骤为在种植后采用物理方法对种植基地进行病虫害防治,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杀菌,田间初发病时,拔除染病植株,减少再侵染源;摘蕾的具体步骤为在花蕾形成前及时摘除花芽。
进一步的,本发明涉及的黄精喜湿怕旱,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干旱天气要及时灌溉;雨季须注意清沟排水,以防积水烂根。林下形成自然的遮阴,无须搭建遮阴设施。
进一步的,本发明涉及的病虫害防治需要清洁田园,加强管理,用于提高植株抗病力。
进一步的,本发明涉及的摘蕾过程中黄精的生殖生长期持续时间较长,消耗养分较多,故除留种地外,应在花蕾形成前及时摘除花芽,以保证养分集中转移到根茎部,提高产量。
具体的,所述步骤六中采收的具体步骤为在秋末、春初萌发前采收,选择阴天,顺着黄精垄栽方向依次将其根茎挖出,抖掉泥土以及除去地上残部,运回加工。
进一步的,本发明涉及的采收对象为已繁殖1~2年的根茎,另外,除了选用壮硕、良好的植株作为保种外,一般于秋末、春初萌发前采收,以秋末、冬初采收的根状茎肥壮而饱满,质量最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以及成本低的优势,易于推广,能充分利用荒山林地发展林下中药材,解决了山区农民实现增产以及增收的发展思路,也为林下药材开发奠定良好基础,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
(2)本发明利用生石灰对种植地进行种植前的消毒杀菌,能够有效提高黄精种植时的病虫害防治效果;
(3)本发明充分利用森林自然的食物链和人工物理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以及利用荒山林下积累的腐殖质和农家肥栽培,有效避免农药残留和无机肥污染,达到生态有机的目的,进一步提高黄精种植产量和品质,还能够起到保土肥林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利用荒山林下腐殖土栽培黄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林下整地:选择阔叶林地,要求4米以上的树林,阳光率约为45%的坡地为宜,土质疏松的土地。先砍掉乔木林下的灌木及杂草,待稍干后进行焚烧,再进行土壤耕翻一次,深翻土地30cm以上,去除石块、草根等杂物,用2kg/亩多菌灵可湿粉剂和100kg/亩的生石灰进行土壤杀菌消毒,施腐熟厩肥2500~3000kg/亩作为基肥,再耙细,开沟0.25米、沟宽0.25米深,以1.2米宽的厢为宜、厢长度以地形为主进行合理规划;
(2)黄精块茎处理:选用2~3年以上的黄精块茎,并把块茎按2节每段截断。移栽前可用0.5%的多菌灵溶液浸泡30分钟后,晾干水分,再用草木灰处理伤口;块茎按2~3cm行距、珠距平整摆放,之后盖5~6cm的土即可;
(3)移植定根:为每年的4~7月份为宜,9~11月也可以,在整好的畦面上按株行距为30cm×45cm挖穴,穴深10~15cm,穴底挖松整平,施入1kg土杂肥,每穴定植黄精块茎或苗一株,覆土与畦面齐平、稍加压实,淋透定根水,使土壤保持湿润;块茎培育后要保持土壤湿润,每七天浇水一次为宜;
(4)田间管理:
a:中耕锄草,为促进苗期生长,前期应经常中耕除草,中耕宜浅,以免伤根,必要时可顺行培土,生长后期采用拔草的方式进行除草;
b:施肥灌溉,每年结合中耕进行追肥,每次施入人畜粪水900~1600kg/亩。冬前重施冬肥,施土杂肥1000~1700kg/亩,并混入微生物菌剂2~3kg/亩,于低温、阴天或下雨之前将肥料在行间或株间开小沟施入,施后立即培土盖肥;
c:病虫害防治,注意清洁田园,加强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在种植后采用物理方法对种植基地进行病虫害防治,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杀菌,田间初发病时,拔除染病植株,减少再侵染源;
d:摘蕾,故除留种地外,应在花蕾形成前及时摘除花芽,以保证养分集中转移到根茎部,提高产量;
(5)采收,采收已繁殖1~2年的根茎,除选用壮硕、良好的植株作为保种外,一般于秋末、春初萌发前采收,以秋末、冬初采收的根状茎肥壮而饱满,质量最佳;具体采收方法为,选择阴天,顺着黄精垄栽方向依次将其根茎挖出,抖掉泥土、除去地上残部,运回加工。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1.一种利用荒山林下腐殖土栽培黄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地和林下整地;
步骤二:黄精种苗或块茎的选取,选择无病害、生长性状好的黄精种根或2~3年生健壮、无病害的黄精苗;
步骤三:移植定根,每年4~7月或9~11月进行移栽,在整好的畦面上按株行距为30cm×45cm挖穴,穴深10~15cm,穴底挖松整平,施入1kg土杂肥,每穴定植黄精苗一株,覆土与畦面齐平并且稍加压实,淋透定根水,使土壤保持湿润;
步骤四:水分管理,种植黄精苗5~7天,按照每隔5~7天浇水一次,控制土壤相对湿度为40~60%;
步骤五:田间管理;
步骤六: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荒山林下腐殖土栽培黄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选地和林下整地的具体步骤为选择坡度在35°以下、针叶阔叶林木混杂、土质肥沃、土层深厚、湿润、透气性好、腐殖土达到5cm以上的有充分荫蔽条件的黑土壤林地,其中,土壤为质地疏松、排水和保水性能较好的中性或偏酸性沙质壤土;播种前进行林地整理,先砍掉乔木林下的灌木及杂草,待稍干后进行焚烧,再进行土壤耕翻一次,深翻土地30cm以上,去除石块和草根等杂物,用2kg/亩多菌灵可湿粉剂和100kg/亩的生石灰进行土壤杀菌消毒,施腐熟厩肥2500~3000kg/亩作为基肥,再耙细,沿着山体纵向作畦,畦宽1.0~1.5m,高25cm,畦沟宽10~15cm,畦长根据山地实际情况和方便耕作管理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荒山林下腐殖土栽培黄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黄精种苗或块茎在进行移栽之前用0.5%的多菌灵溶液浸泡30min后,晾干水分,再用草木灰处理伤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荒山林下腐殖土栽培黄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田间管理包括中耕锄草、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和摘蕾四部分,其中,中耕锄草用于促进苗期生长,前期需要经常中耕除草,中耕宜浅,以免伤根,必要时可顺行培土,生长后期采用拔草的方式进行除草;施肥灌溉的具体步骤为每年结合中耕进行追肥,每次施入人畜粪水900~1600kg/亩,冬前重施冬肥,施土杂肥1000~1700kg/亩,并混入微生物菌剂2~3kg/亩,在低温、阴天或下雨天之前将肥料在行间或株间开小沟施入,施后立即培土盖肥;病虫害防治的具体步骤为在种植后采用物理方法对种植基地进行病虫害防治,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杀菌,田间初发病时,拔除染病植株,减少再侵染源;摘蕾的具体步骤为在花蕾形成前及时摘除花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荒山林下腐殖土栽培黄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采收的具体步骤为在秋末、春初萌发前采收,选择阴天,顺着黄精垄栽方向依次将其根茎挖出,抖掉泥土以及除去地上残部,运回加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