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控制山药零余子发芽的方法。
背景技术:
:山药是薯蓣科薯蓣属植物,其地下膨大的块茎含有丰富的淀粉、维生素、精蛋白及磷、钙、镁、铁、锌、铜、钾等矿质元素,口感好,是老少皆宜、百吃不厌的营养佳品。山药通常采用块茎进行繁殖,繁殖系数低,且生产成本高,并且长期利用块茎繁殖使病毒不断积累导致种性退化,严重影响了质量和产量的提高。而山药茎蔓叶腋处生长的零余子数量多,零余子呈圆形或椭圆形,是一种变态茎,休眠期结束后,会发芽形成新的植株。由于每株山药所产的零余子数量多,零余子作为繁殖器官繁殖系数高,零余子作繁殖材料,不仅能降低山药生产的成本,加快良种的推广,而且利于品种的提纯复壮,解决种性退化的问题。但是,零余子休眠期长,一般10月至11月收获,到翌年3月至4月萌芽后,播种方能出芽,休眠期长达4个月至6个月之久,限制了生产中适时播种。由于零余子本身质量较小,第一年生产的种薯较小,有效种薯率较低,因此研究开发一种控制山药零余子发芽且能够提高第一年生产种薯的质量和产量的方法非常有必要。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控制山药零余子发芽的方法,该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够根据生产需要控制山药零余子的发芽,即促进山药零余子发芽或者抑制山药零余子发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控制山药零余子发芽的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将收获58-62天的山药零余子,放入混合液中浸泡8-16h;(2)用蒸馏水冲洗2-3遍,均匀埋于细沙中,用蒸馏水浇湿;(3)放入26-28℃恒温环境中催芽。为了能够控制山药零余子发芽或者抑制山药零余子发芽,本发明所述的混合液为赤霉素溶液和甘露醇的混合物。进一步地,为了很好能够控制山药零余子发芽或者抑制山药零余子发芽,本发明所述混合液中,所述甘露醇的加入量为赤霉素溶液体积的0.01-0.1%。为了加快山药零余子的发芽,优选地,本发明所述混合液中,赤霉素溶液的浓度为0-10mg/l。本发明通过低浓度的赤霉素与甘露醇制成混合液用来浸泡山药零余子,能够提高零余子的透气透水性能,解除休眠,缩短发芽时间,提高发芽率。当甘露醇的加入量一定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赤霉素的浓度越低,其发芽率越高,为了促进山药零余子快速发芽,优选地,本发明所述混合液中,赤霉素溶液的浓度为1mg/l,在这个浓度下,与甘露醇配伍,使得山药零余子的发芽率最高。一般山药零余子采收之后,过了58-62天休眠解除启动开始,根据生产需要,为了较长时间保存山药零余子种子,等待合适的时机再进行播种,需要抑制山药零余子发芽,而为了抑制山药零余子的发芽,优选地,本发明所述混合液中,赤霉素溶液的浓度为500-1000mg/l。为了获得较好的抑制发芽或者促进发芽的效果,本发明所述甘露醇的加入量为赤霉素溶液体积的0.03%。为了较好控制山药零余子的发芽情况,优选地,本发明将山药零余子放入混合液中浸泡10h。为了能够促进山药零余子发芽,在甘露醇添加量一定时,将赤霉素溶液控制为低浓度状态,而当所述山药零余子平均重量为2-4g时,发芽后的山药零余子作为山药种薯的种苗,能够提高第一年生产种薯的质量和产量,如果山药零余子平均重量低于2g,小重量的山药零余子还不够成熟,种子质量差,不利于提高第一年生产种薯的质量和产量,如果山药零余子平均重量大于4g,质量较大,不利于浸泡,种子质量得不到改善,也不利于提高第一年生产种薯的质量和产量。本发明通过添加甘露醇与赤霉素配伍,在甘露醇的添加量一定时,可以通过调节赤霉素溶液的浓度来控制山药零余子发芽或者抑制山药零余子发芽,高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容易抑制细胞分裂,从而抑制种子的萌发,促进休眠,并且会抑制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的分泌,而低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可以促进植物细胞的伸长和分裂,从而促进种子萌发和生长。另外,本发明通过研究混合液(赤霉素溶液和甘露醇的混合物)对山药零余子休眠和发芽的作用,并明确其中的赤霉素溶液浓度变化与休眠解除关系的基础上,揭示山药零余子休眠与发芽的作用机理,为后续采用生物技术手段调控和改良山药零余子休眠,促进山药周年供应,提供理论理论和技术支撑。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根据生产需要对零余子进行不同浓度赤霉素的处理,当为了加快山药零余子的发芽,通过添加甘露醇,调低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山药零余子;而为了抑制山药零余子发芽,通过调高赤霉素溶液的浓度。2、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在低浓度赤霉素溶液与甘露醇协同配伍作用下,选择平均重量为2-4g的山药零余子发芽成种苗,能够提高山药零余子第一年生产种薯的质量和产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赤霉素溶液浓度为0mg/l)和实施例2(赤霉素溶液浓度为1mg/l)播种105天后的山药零余子部分发芽情况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3(赤霉素溶液浓度为10mg/l)和实施例4(赤霉素溶液浓度为50mg/l)播种105天后的山药零余子部分发芽情况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5(赤霉素溶液浓度为100mg/l)和实施例6(赤霉素溶液浓度为500mg/l)播种105天后的山药零余子部分发芽情况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7(赤霉素溶液浓度为1000mg/l)播种105天后的山药零余子部分发芽情况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1)将收获60天的大小均匀,平均重量为3g的山药零余子,放入混合液中浸泡10h;(2)用蒸馏水冲洗3遍,均匀埋于细沙中,用蒸馏水浇湿;(3)放入28℃恒温环境中催芽;上述混合液为赤霉素溶液和甘露醇的混合物,所述赤霉素溶液的浓度为0mg/l,所述甘露醇的加入量为赤霉素溶液体积的0.03%。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赤霉素溶液的浓度为1mg/l,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赤霉素溶液的浓度为10mg/l,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4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赤霉素溶液的浓度为50mg/l,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5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赤霉素溶液的浓度为100mg/l,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6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赤霉素溶液的浓度为500mg/l,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7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赤霉素溶液的浓度为1000mg/l,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8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山药零余子大小均匀,平均重为2g,其余同实施例2。实施例9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山药零余子大小均匀,平均重为4g,其余同实施例2。实施例10(1)将收获58天的大小均匀,平均重量为3g的山药零余子,放入混合液中浸泡16h;(2)用蒸馏水冲洗3遍,均匀埋于细沙中,用蒸馏水浇湿;(3)放入28℃恒温环境中催芽;上述混合液为赤霉素溶液和甘露醇的混合物,所述赤霉素溶液的浓度为1mg/l,所述甘露醇的加入量为赤霉素溶液体积的0.01%。实施例11(1)将收获62天的大小均匀,平均重量为3g的山药零余子,放入混合液中浸泡8h;(2)用蒸馏水冲洗2遍,均匀埋于细沙中,用蒸馏水浇湿;(3)放入26℃恒温环境中催芽;上述混合液为赤霉素溶液和甘露醇的混合物,所述赤霉素溶液的浓度为1mg/l,所述甘露醇的加入量为赤霉素溶液体积的0.1%。对比例1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山药零余子大小均匀,平均重为1g,其余同实施例2。对比例2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山药零余子大小均匀,平均重为5g,其余同实施例2。对比例3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所述赤霉素溶液的浓度为500mg/l,其余同实施例2。试验例1:不同赤霉素溶液浓度对山药零余子发芽的影响以实施例1-7对应的方法分别处理铁棍山药零余子,每个处理用大小均匀,平均重量为3g的山药零余子100粒,每天统计出芽数,并适时浇水以保持湿润,统计情况见下表1,设三个重复,取平均值。表1不同时间不同处理的零余子发芽情况统计注:发芽率=(发芽零余子个数/总的零余子个数×100%)。从表1可知,低浓度(0、1、10mg/l)促进山药零余子发芽,高浓度(500、1000mg/l)抑制山药零余子发芽,可根据生产需要对零余子进行不同赤霉素浓度处理,具体地,不同赤霉素溶液浓度(对应实施例1-7中的浓度)部分山药零余子发芽情况,见图1-4。试验例2:山药零余子质量等级对第一年生产的种薯质量和产量的影响选用不同质量等级的山药零余子,以实施例2、实施例8-9和对比例1-2的方法处理铁棍山药零余子,处理60天后,选取长势较好的植株移栽至广西农科院大棚作区,采取单垄单行,行宽23cm,在行中间开5~7cm深的播种沟,按株距10cm播种,播种密度38粒/m2。播后以播种行为中心起垄,垄高15cm左右,每个处理相应一个作区,每个作区面积为10m2,设三个重复,田间管理按现有技术进行管理。第一年收获山药种薯时,每个作区随机选取10株有代表性的种薯,统计各小区山药种薯的形态指标,包括块茎长、块茎粗和有效种薯(有效种薯是指薯块质量≧100g)率。用直尺和游标卡尺分别量取块茎长和块茎粗;用精度为0.1g的分析天平分别称取山药块茎的总鲜质量。表2山药零余子质量等级对第一年生产的种薯质量和产量的影响块茎长/cm块茎粗/mm块茎质量/g有效薯率/%实施例845.636.6211.8100.0实施例249.838.9248.7100.0实施例947.937.1235.3100.0对比例134.327.6100.659.6对比例233.528.4110.862.2对比例328.526.293.440.2从表2可知,通过本发明的方法,低浓度赤霉素溶液与甘露醇协同配伍制成的混合液,用来浸泡2-4g质量等级的山药零余子,能够提高山药零余子第一年生产种薯的质量和产量,若山药零余子质量等级小于2g或者高于4g,都不能提高第一年生产种薯的质量和产量。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1.一种控制山药零余子发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将收获58-62天的山药零余子,放入混合液中浸泡8-16h;
(2)用蒸馏水冲洗2-3遍,均匀埋于细沙中,用蒸馏水浇湿;
(3)放入26-28℃恒温环境中催芽;
所述的混合液为赤霉素溶液和甘露醇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山药零余子发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液中,所述甘露醇的加入量为赤霉素溶液体积的0.0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山药零余子发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赤霉素溶液的浓度为0-10mg/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山药零余子发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赤霉素溶液的浓度为1mg/l。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山药零余子发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液中,赤霉素溶液的浓度为500-1000mg/l。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山药零余子发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甘露醇的加入量为赤霉素溶液体积的0.0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山药零余子发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山药零余子放入混合液中浸泡10h。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山药零余子发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山药零余子平均重量为2-4g。
技术总结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山药零余子发芽的方法,它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将收获58‑62天的山药零余子,放入混合液中浸泡8‑16h;(2)用蒸馏水冲洗2‑3遍,均匀埋于细沙中,用蒸馏水浇湿;(3)放入26‑28℃恒温环境中催芽;所述的混合液为赤霉素溶液和甘露醇的混合物。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根据生产需要,将山药零余子用不同比例的混合液浸泡,控制山药零余子发芽,即促进山药零余子发芽或者抑制山药零余子发芽。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英;韦本辉;申章佑;周佳;周灵芝;劳承英;黄渝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4.29
技术公布日:202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