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观赏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切穗观赏稻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观赏稻是近二十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指稻株在生长过程中,叶片、叶鞘、颖壳、稃尖、护颖、稻芒等部位表现出色泽、形态以及株型等方面与以粮食生产为目的普通稻有明显差异且具有较好观赏价值的一类专用稻。观赏稻按观赏部位又分为观叶型、观穗型及观株型。其中观穗型是观赏稻穗艳丽颜色和特异形态,不同色彩的稻穗既可整株观赏,又可像鲜花一样用作插花,因此,可作插花的观赏稻又称切穗观赏稻。
农业生产上水稻种植是为了获得稻谷,其栽培技术以稻谷稳产高产优质为目的,所经历的时间就是一个水稻的正常生长周期。切穗观赏稻多彩的稻穗可像切花一样作插花,因而此类观赏稻的种植目的应是提高稻穗数即增加切穗的数量和延长取穗的时间。在栽培上,以促进多分蘖、提高成穗率为主。所以,同是稻作种植,因栽培目的不同,其种植技术也应不同。
观赏稻是近二十年才兴起的,而在我国才只有十来年的时间,相关研究尚属起步阶段,关于切穗观赏稻的栽培技术研究还未见有相关的报道,因此,该方面的研究还是空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切穗观赏稻种植方法,以实现种植一次而具有比普通水稻有更多的稻穗,并延长取穗的时间,从而达到降低种植成本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切穗观赏稻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秧龄35-45天或秧苗5-6叶时进行大田移栽,浅栽秧苗,不倒即可;其中,移栽规格根据当地气温、稻株高度和品种分蘖能力而定,移栽方法5-7行一带错穴移栽,带与带间留35-45cm的工作行便于田间管理和剪取稻穗;
s2:施足底肥,勤施追肥,保证田间3-5厘米深的水层,不可断水,以促进多发分蘖;
s3:开始抽穗后根据稻穗色泽、色泽变化快慢以及稻株高度分别在不同的时期和高度进行剪取稻穗;
s4:再次追肥和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稻茬茎节上长出新的分蘖苗,并继续生长、拔节至抽出第二批稻穗;
s5:第二批穗抽出后根据需要剪取稻穗。
进一步地,所述切穗观赏稻种植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0:将观叶稻种子进行晒种、选种、浸种催芽后进行秧盘稀播,拱膜育秧,三叶后撤膜,用速效肥料少量多次追肥。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0包括如下步骤:
s01:将种子进行消毒催芽以实现播前准备;
s02:采用育秧盘育秧,并进行蓝膜覆盖完成播种;
s03:将秧苗进行温度和通风管理。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具体为:秧龄35-45天或秧苗5-6叶时进行大田移栽,浅栽秧苗,不倒即可;其中,移栽规格根据当地气温和品种分蘖能力而定,移栽方法5-7行一带错穴移栽,带与带间留35-45cm的工作行便于田间管理和剪取稻穗。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施肥要求为:
施肥量比当地大田稻谷生产略高,注意n、p、k和微量元素搭配,速效肥料和缓释肥料搭配,不能偏施一种元素的肥料;增加施肥次数,在孕穗期追施复合肥料,再生分蘖苗孕穗初期,适当追施速效n肥。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剪穗时期的确定方法,包括:
(1)根据稻穗抽出先后时间不能一次就将一穴的稻穗全部剪取,应根据每一穗的具体生长情况确定剪穗时间;
(2)稻穗色泽为白、黄白、绿、白绿、浅粉等浅色且变色不明显的,在稻穗完全从剑叶叶鞘中抽出至扬花末期剪穗;
(3)稻穗变色快的,在稻穗抽出2/3至扬花末期剪穗,因为变色,在此期间同一品种的稻穗会呈现出由浅到深的多色彩;
(4)稻穗变色慢的,在灌浆前期,稻穗弯曲弧度不大时剪穗,在此时间稻穗颜色比较鲜明,又不会因灌浆时间长穗重弯曲大而易折断。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剪穗时所留稻茎上应有2个伸长节。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不同高矮的稻株剪穗部位判断方法,包括:
(1)茎长大于100cm,剪穗部位在穗颈以下60-70cm,便于插花时搭配和修剪;
(2)茎长在70-100cm,剪穗部位在穗颈以下50cm-60cm,即保证剪下的茎长有50cm;
(3)茎长在60-80cm,剪穗部位在距地面高度18-22cm。
(4)茎长在60cm以下,剪穗部位在距地面10-15c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剪穗要求为:剪穗时不要损伤下部节位着生的稻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第二次剪穗要求为:剪取第二批稻穗时不需特意留茬,根据需要长度剪取。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方法为:
待第一批稻穗剪取2/3左右,喷施一次赤霉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再生苗孕穗初期,再喷施一次赤霉素、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切穗观赏稻种植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促进稻株的分蘖,并提高了成穗率,增加了稻穗数量。剪穗后促进再生分蘖苗生长并抽出第二批稻穗,大大增加了切穗产量和延长了切穗时间,既降低运营成本,又能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附图说明
图1为切穗观赏稻移栽田间示意图;
图2为稻茎长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适用于海拔<1700米、秋季温度下降慢、无霜期较短的水稻种植区或在可调控温度和光照的设施环境中种植。
农业生产上水稻种植历经:浸种播种育秧-秧田期幼苗生长管理-移栽大田-追肥促分蘖-够苗撤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幼穗分化和孕穗-拔节抽穗-扬花-灌浆-稻谷成熟或叶片衰亡-收割。本发明中在移栽前与一般水稻种植技术无明显差异,移栽时为方便以后田间管理和取穗,以5-7行为一带进行错穴移栽,带与带间留35-45cm的工作行,秧苗返青后追肥促分蘖,保证充足的肥水供应,不进行分蘖控制,延长分蘖时间,提高成穗率;开始抽穗后根据稻穗色泽、色泽变化快慢以及稻株高度分别在不同的时期和高度进行取穗。剪穗时保证稻茬上有足够的茎节,通过追施肥料和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再生分蘖苗形成并抽出第二批稻穗。
第一次抽穗后最迟在灌浆前中期就将稻穗剪取,第二批稻穗最迟的剪穗时间也在灌浆前中期,两批稻穗都不需成熟。这比再生稻种植区对气温的要求更宽,因此该种植方法适宜地域较广。
1、播前准备
选取发芽率高的胞满种子在阳光下晒种2天,可起到杀菌并提高种子活力的作用,采用常规的水稻浸种药剂进行浸种,杀死种皮表面的有害病菌以预防水稻种传病害发生,将浸种好的种子进行适当催芽,催芽时注意控制种堆温度在30℃~32℃之间,既可防止温度过高烧芽,又能保证种子较快较整齐地出芽,选择避风朝阳,排灌方便,地力均匀,土壤肥力中上,犁耙后土细田平的地块作秧田。
2、播种
采用育秧盘育秧,具有播种均匀、宜于秧苗运输、起秧时根系损伤小和宜于移栽时浅栽不倒苗的优点。为防止低温寒潮与鸟雀啄食,以及为达到保温保湿的目的,在育秧前期采取蓝膜覆盖。为防止秧苗与薄膜接触导致烧芽和烧苗,在覆膜前搭拱架。播种时要精细、均匀、稀播,每孔播种2粒,以保证秧苗长势一致和促使幼苗早分蘖。
3、秧田管理:
从播种至一叶一心期,要求薄膜密闭,创造高温高湿的环境,促进迅速扎根立苗。膜内温度超过35℃时,要揭开薄膜两头通风降温,以免高温烧芽,当温度下降到30℃时,再密封保温。从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期,要适温保苗,可逐步增加通风时间,既保证秧苗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又保证其稳长健长,并逐步适应膜外环境。从二叶一心至三叶期,秧苗经过2-3天日揭夜盖炼苗后,灌水揭膜。揭膜前保持育秧厢面土壤和秧盘土壤湿润,揭膜后至移栽应保持浅水层,不能淹过心叶。若遇寒潮、冰雹天气,要灌深水护苗或重新覆膜。
4、移栽:
当秧苗长出5-6片叶时移栽。大田土壤要深厚,施足底肥,栽插要浅而稳,苗要栽正,栽插深度以植株能站立不倒为宜,这有利于早发多发根和促进低节位分蘖早生快发。
移栽规格:采用5-7行一带错穴种植(图1),错穴种植是为了增加穴与穴间的距离和剪穗时减少稻株间的遮挡。每栽5-7行留35-45cm宽的工作走道,便于田间穿梭剪穗和避免伤及稻株,稻株矮工作走道可略窄,稻株高工作走道应略宽。这不同于宽窄行种植。在工作走道上可比较轻松地剪取3-4行的稻穗而不易损伤稻株,并且能减少走道增加种植面积;如果每一带的行数过多,剪穗时因人与稻株过远而不利于操作。行距和穴距根据种植地气温和品种分蘖力而定。
5、剪穗
(1)剪穗时期:
一穴稻株中因主穗、一级分蘖穗和二级分蘖穗抽穗时间有差异,因此,不能一次就将一穴的稻穗全部剪了,应根据每一穗的具体生长情况确定剪穗时间。
稻穗色泽不同以及穗色变化快慢不同,剪穗的时期也有差别:
(1)稻穗色泽为白、黄白、绿、白绿、浅粉等浅色且变色不明显的,在稻穗完全从剑叶叶鞘中抽出至扬花末期剪穗。
(2)稻穗变色快的,在稻穗抽出2/3至扬花末期剪穗,因为变色,在此期间同一品种的稻穗会呈现出由浅到深的多色彩。
(3)稻穗变色慢的,在灌浆前期,稻穗弯曲弧度不大时剪穗,在此时间稻穗颜色比较鲜明,又不会因灌浆时间长穗重弯曲大而易折断。
(2)剪穗部位:
为了促进再生稻穗的长出,剪穗时留茬上应有2个伸长节,留茬高,上部节位长出的稻穗过短,留茬过低,再生苗生长时间较长,抽穗迟。根据稻株高节间长,稻株矮节间短的原理,并兼顾插花时的搭配和修剪,不同高矮的稻株剪穗部位有差异。一穴稻株中的主穗、一级分蘖穗和二级分蘖穗也因茎的长度(地面至穗颈的长度)不一致,剪穗部位视具体情况而定(图2)。
(1)茎长大于100cm,剪穗部位在穗颈以下60-70cm左右,便于插花时搭配和修剪。
(2)茎长在70-100cm,剪穗部位在穗颈以下50cm-60cm左右,即保证剪下的茎长有50cm。
(3)茎长在60-80cm,剪穗部位在距地面高度20cm左右。
(4)茎长在60cm以下,剪穗部位在距地面10-15cm左右。
注意:剪穗时不要损伤下部节位着生的稻叶。
(3)再生(第二批)稻穗
再生的第二批稻茎和稻穗都比第一批短,加之田间气温降低,长出第三批稻穗的可能性小,因此在剪第二批稻穗时不需特意留茬,根据需要高度剪取即可。
本发明的剪穗与水稻生产上的再生稻种植技术在时间上有差别:本技术是在抽穗至灌浆前中期,再生稻种植是待稻穗成熟后收割。
本发明的剪穗与观叶观赏稻的剪穗在留茬高度和利用再生苗长出的部位有区别:本技术留茬高度约10-50cm,保证地面稻茎上有2个伸长节,主要利用伸长节上长出的再生分蘖苗。而观叶观赏稻是分剪穗和剪茎,先从剑叶叶鞘处剪去稻穗,一段时间后再在地面上3-5cm处剪去稻茎,利用土面高度相近的茎基部未伸长的密集节位长出的再生分蘖苗。
6、施肥
(1)秧田施肥:当秧苗长到二叶一心至三叶,种子内养分耗尽前用尿素5kg/hm2加腐熟粪水10挑兑清水泼施,以后每隔7天左右追肥一次,以速效肥料为主,每次用量根据秧苗长势逐渐增加。追肥后1~2天内田间要保持浅水层,以便肥料扩散均匀。在移栽前5天左右,追施一次“送嫁肥”。
(2)移栽后施肥
底肥和耙面肥:用腐熟的堆厩肥(作物稿秆与牲畜粪混合堆沤腐熟)22500-30000kg/hm2于犁田前均匀撒施于田面,灌水泡田后结合犁耙将其均匀混合于耕作层。堆厩肥养分释放慢,在水稻生长后期仍能持续为稻株提供营养。最后一次耙田前,视土壤肥力施用npk三元复合肥450-600kg/hm2。
大田追肥:移栽返青后10-15天用尿素视苗情追施150-225kg/hm2。在分蘖中后期根据田间植株长势适当追施尿素75-150kg/hm2,延长分蘖时间,增加分蘖数,使小分蘖苗能获得充足的养分,为提高成穗数打基础。在幼穗分化期,根据田间长势追施适量尿素,给稻株补充养分,让后期发生的分蘖能正常生长。
在孕穗期,根据田间长势追施适量水溶性复合肥75-150kg/hm2,给稻株补充npk养分,为促进再生苗的生长准备充足的养分。
促再生苗生长追肥:待再生分蘖苗开始进入孕穗初期,每亩可视苗情追施尿素75-150kg/hm2,促进再生稻穗的生长发育,防止稻叶早衰,延长根系寿命。
施肥量比当地大田稻谷生产略高一些,注意n、p、k和微量元素搭配,速效肥料和缓释肥料搭配,不能偏施一种元素的肥料,目的是使稻株在生长过程中有足够的营养供给,促进分蘖,提高成穗率,增加切穗数量。最迟在灌浆前中期就将穗剪取,消除了植株倒伏的风险,因此多次施肥和施肥量较多也不发生倒伏,更不用担心植株贪青晚熟,所以适量追肥可起到促进小分蘖生长抽穗,增加穗数和延长剪取稻穗时间的作用。
7、水分管理
浅水移栽,返青后保持3cm水层,有利于提高土壤温度和水温,促进分蘖;分蘖后期至抽穗,田间叶面积大,蒸发量大,保持3-5cm左右的水层,以满足稻株生长所需;剪穗后,保持3cm左右的水层。在稻株的整个生长过程中不能断水,不控制分蘖,分蘖越多,切穗数量才多。
8、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待第一批稻穗剪取2/3左右,喷施一次赤霉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再生苗的发生和生长。在再生苗孕穗初期,再喷施一次赤霉素、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节间伸长,弥补再生苗茎较短的不足。
9、病虫草害防治
勤于田间检查,并根据当地病虫草害发生规律,提前做好预防。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一种切穗观赏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秧龄35-45天或秧苗5-6叶时进行大田移栽,浅栽秧苗,不倒即可;其中,移栽规格根据当地气温、稻株高度和品种分蘖能力而定,移栽方法5-7行一带错穴移栽,带与带间留35-45cm的工作行便于田间管理和剪取稻穗;
s2:施足底肥,勤施追肥,保证田间3-5厘米深的水层,不可断水,以促进多发分蘖;
s3:开始抽穗后根据稻穗色泽、色泽变化快慢以及稻株高度分别在不同的时期和高度进行剪取稻穗;
s4:再次追肥和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稻茬茎节上长出新的分蘖苗,并继续生长、拔节至抽出第二批稻穗;
s5:第二批穗抽出后根据需要剪取稻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穗观赏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0:将观叶稻种子进行晒种、选种、浸种催芽后进行秧盘稀播,拱膜育秧,三叶后撤膜,用速效肥料少量多次追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切穗观赏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包括如下步骤:
s01:将种子进行消毒催芽以实现播前准备;
s02:采用育秧盘育秧,并进行蓝膜覆盖完成播种;
s03:将秧苗进行温度和通风管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穗观赏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秧龄35-45天或秧苗5-6叶时进行大田移栽,浅栽秧苗,不倒即可;其中,移栽规格根据当地气温、稻株高度和品种分蘖能力而定,移栽方法5-7行一带错穴移栽,带与带间留35-45cm的工作行便于田间管理和剪取稻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穗观赏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施肥要求为:
施肥量比当地大田稻谷生产略高,注意n、p、k和微量元素搭配,速效肥料和缓释肥料搭配,不能偏施一种元素的肥料;增加施肥次数,在孕穗期追施复合肥料,再生分蘖苗孕穗初期,适当追施速效n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穗观赏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剪穗时期的确定方法,包括:
(1)根据稻穗抽出先后时间不能一次就将一穴的稻穗全部剪取,应根据每一穗的具体生长情况确定剪穗时间;
(2)稻穗色泽为白、黄白、绿、白绿、浅粉等浅色且变色不明显的,在稻穗完全从剑叶叶鞘中抽出至扬花末期剪穗;
(3)稻穗变色快的,在稻穗抽出2/3至扬花末期剪穗,因为变色,在此期间同一品种的稻穗会呈现出由浅到深的多色彩;
(4)稻穗变色慢的,在灌浆前期,稻穗弯曲弧度不大时剪穗,在此时间稻穗颜色比较鲜明,又不会因灌浆时间长穗重弯曲大而易折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穗观赏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剪穗时所留稻茎上应有2个伸长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切穗观赏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不同高矮的稻株剪穗部位判断方法,包括:
(1)茎长大于100cm,剪穗部位在穗颈以下60-70cm,便于插花时搭配和修剪;
(2)茎长在70-100cm,剪穗部位在穗颈以下50cm-60cm,即保证剪下的茎长有50cm;
(3)茎长在60-80cm,剪穗部位在距地面高度18-22cm。
(4)茎长在60cm以下,剪穗部位在距地面10-15c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切穗观赏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剪穗要求为:剪穗时不要损伤下部节位着生的稻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穗观赏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方法为:
待第一批稻穗剪取2/3左右,喷施一次赤霉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再生苗孕穗初期,再喷施一次赤霉素、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