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是关于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多态并联增压系统。
背景技术:
2.因涡轮增压器属于叶轮机械,比起往复式内燃机来说,其具有高效运行范围较窄的缺点。增压器的匹配很难在发动机全工况范围内均具有较好的性能,为了提升发动机全工况性能,国内外研究人员提出了很多先进的增压系统。
3.目前,船用发动机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业情况,常用工况的使用情况则不同,大功率船用柴油机主要通过根据不同客户的常用使用工况来着重匹配增压器,进而满足其性能、排放最优,这种技术路线会造成主机厂配置多,不便于管理和维护,进而会造成成本升高。因此,现在急需一款通用性强,操作简单的增压系统来满足客户需要。
4.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态并联增压系统,可以实现自动电子控制,且还可以实现发动机全工况性能最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态并联增压系统,包括:多个增压器、中冷器、发动机以及ecu。多个增压器相互并联。中冷器通过第一管路与多个增压器相连接。发动机的进气口通过第二管路与中冷器相连接,且发动机的出气口分别与多个增压器相连接。以及ecu与多个增压器、中冷器和发动机电性连接,且ecu通过读取发动机的参数控制多个增压器的工作数量与工作状态。
7.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多个增压器的数量为三个。
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三个所述增压器中的第一个增压器的出气口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发动机的出气口相连接,所述第一个增压器的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中冷器相连接。
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三个所述增压器中的第二个增压器的出气口通过第四管路与所述发动机相连接,所述第二个增压器的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中冷器相连接。
1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三个所述增压器中的第三个增压器的出气口通过第五管路与所述发动机相连接,所述第三个增压器的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中冷器相连接。
1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二个增压器的出气口处具有第一排气阀,所述第二个增压器的进气口处具有第一进气阀。
1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三个增压器的出气口处具有第二排气阀,所述第三个增压器的进气口处具有第二进气阀。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发明的多态并联增压系统,可以实现自动电子控制,且还可以实现发动机全工况性能最优。
附图说明
14.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多态并联增压系统的线框结构示意图。
15.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16]1‑
第一个增压器,2
‑
第二个增压器,3
‑
第三个增压器,4
‑
中冷器,5
‑
发动机,6
‑
第一管路,7
‑
第二管路,8
‑
第三管路,9
‑
第四管路,10
‑
第五管路,11
‑
第一排气阀,12
‑
第一进气阀,13
‑
第二排气阀,14
‑
第二进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18]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19]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多态并联增压系统的线框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多态并联增压系统,包括:多个增压器、中冷器4、发动机5以及ecu(未绘示)。多个增压器相互并联。中冷器4通过第一管路6与多个增压器相连接。发动机5的进气口通过第二管路7与中冷器4相连接,且发动机5的出气口分别与多个增压器相连接。以及ecu与多个增压器、中冷器4和发动机5电性连接,且ecu通过读取发动机5的参数控制多个增压器的工作数量与工作状态。多个增压器的数量为三个。
[002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三个所述增压器中的第一个增压器1的出气口通过第三管路8与所述发动机5的出气口相连接,所述第一个增压器1的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一管路6与所述中冷器4相连接。
[0021]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三个所述增压器中的第二个增压器2的出气口通过第四管路9与所述发动机5相连接,所述第二个增压器2的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一管路6与所述中冷器4相连接。
[0022]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三个所述增压器中的第三个增压器3的出气口通过第五管路10与所述发动机5相连接,所述第三个增压器3的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一管路6与所述中冷器4相连接。
[0023]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二个增压器2的出气口处具有第一排气阀11,所述第二个增压器2的进气口处具有第一进气阀12。第三个增压器3的出气口处具有第二排气阀13,所述第三个增压器3的进气口处具有第二进气阀14。
[0024]
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的多态并联增压系统,工作原理如下:本发明是通过对多态增压器(三个增压器)进行工作控制,在ecu传递发动机5转速给增压系统,增压系统根据发动机5的进气量需求调整增压器的工作数量与工作状态(即ecu控制三个增压器的工作数量与工作状态),最终可实现发动机5全工况下性能最优。
[0025]
总之,本发明的多态并联增压系统,可以实现自动电子控制,且还可以实现发动机
5全工况性能最优。
[0026]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多态并联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增压器,所述多个增压器相互并联;中冷器,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多个增压器相连接;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进气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中冷器相连接,且所述发动机的出气口分别与所述多个增压器相连接;以及ecu,与所述多个增压器、所述中冷器和所述发动机电性连接,且所述ecu通过读取所述发动机的参数控制所述多个增压器的工作数量与工作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态并联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增压器的数量为三个。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态并联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增压器中的第一个增压器的出气口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发动机的出气口相连接,所述第一个增压器的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中冷器相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态并联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增压器中的第二个增压器的出气口通过第四管路与所述发动机相连接,所述第二个增压器的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中冷器相连接。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态并联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增压器中的第三个增压器的出气口通过第五管路与所述发动机相连接,所述第三个增压器的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中冷器相连接。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态并联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个增压器的出气口处具有第一排气阀,所述第二个增压器的进气口处具有第一进气阀。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态并联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个增压器的出气口处具有第二排气阀,所述第三个增压器的进气口处具有第二进气阀。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态并联增压系统,包括:多个增压器、中冷器、发动机以及ECU。多个增压器相互并联。中冷器通过第一管路与多个增压器相连接。发动机的进气口通过第二管路与中冷器相连接,且发动机的出气口分别与多个增压器相连接。以及ECU与多个增压器、中冷器和发动机电性连接,且ECU通过读取发动机的参数控制多个增压器的工作数量与工作状态。借此,本发明的多态并联增压系统,可以实现自动电子控制,且还可以实现发动机全工况性能最优。且还可以实现发动机全工况性能最优。且还可以实现发动机全工况性能最优。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 黄永仲 李伟 杨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19
技术公布日:2021/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1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