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茶叶种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驱避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驱避植物栽培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驱避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驱避植物迷迭香、澳洲茶树的间种方法。
背景技术:
化学农药特别是高毒高残留农药带来的致癌致畸、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等负面影响,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而茶园管理明确限制多种农药的使用。我国茶园面积和茶叶年产量居世界第一,我国是第三大茶叶出口国、是世界茶叶大国,我国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备受国际关注,随着茶叶产品安全溯源化的提出,加大了茶园管理技术难度,茶园病虫害防控技术上要求更规范、更环保、更绿色,而开发利用芳香性植物驱避作用防控茶园病虫害,成为茶园有机绿色管理新模式。
芳香植物具有独特的天然挥发性物质成分,能够驱避害虫、排斥杂草、抗菌防腐、防御病虫害的侵害,近年来,已经发现一些植物来源的化合物对害虫具有高效的驱避或杀灭作用。例如中国专利申请201910536531高效驱避虫害的有机茶种植方法,公开了一种高效驱避虫害的有机茶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茶园前期建设、择苗种植、植物间作和茶园管理,茶园中间作野花椒和沉香,利用植物性杀虫剂、投放害虫天敌的方式对茶园虫害进行驱避,可在不污染环境的基础上对虫害进行合理的控制,间接提升了茶叶的品质;在所述茶园中按照每亩10株的量间作沉香和野花椒,其中6株沉香、4株野花椒;所述植物性杀虫剂包括猫薄荷提取物15-30份、欧夏至草提取物8-10份、普列薄荷提取物6-8份、矮牵牛提取物10-12份、月桂粉末10-12份、红辣椒提取物15-30份、艾菊12-15份、芜荽提取物8-10份、茵陈粉末10-12份,按照上述比例混合均匀即可的植物性杀虫剂。利用芳香性植物驱避害虫及植物源农药开发应用有望成为替代化学农药或在农业生产中减少农药使用的有效方法。
假眼小绿叶蝉,属于半翅目叶蝉科小绿叶蝉属,是中国茶区分布最广、危害最重的一种茶树害虫,全年以夏秋茶受害最重。以成虫和若虫吸取芽叶汁液,导致茶树芽叶生长迟缓,焦边、焦叶,造成茶叶减产。
迷迭香(rosmarinusofficinalis)是唇形科迷迭香属灌木型植物。茎及老枝圆柱形,不规则的纵裂,块状剥落,幼枝四棱形,密被白色星状细绒毛。叶丛生,柄短或无柄,线形,长1-2.5厘米,宽1-2毫米,先端钝,基部渐狭,全缘,向背面卷曲,革质,上面稍具光泽,近无毛,下面密被白色的星状绒毛。花近无梗,对生,少数聚集在短枝的顶端组成总状花序;苞片小,具柄。花萼卵状钟形,长约4毫米,外面密被白色星状绒毛及腺体,内面无毛,11脉,二唇形,上唇近圆形,全缘或具很短的3齿,下唇2齿,齿卵圆状三角形。花冠蓝紫色,长不及1厘米,外被疏短柔毛,内面无毛,冠筒稍外伸,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2浅裂,裂片卵圆形,下唇宽大,3裂,中裂片最大,内凹,下倾,边缘为齿状,基部缢缩成柄,侧裂片长圆形。雄蕊2枚发育,着生于花冠下唇的下方,花丝中部有1向下的小齿,药室平行,仅1室能育。花柱细长,远超过雄蕊,先端不相等2浅裂,裂片钻形,后裂片短。花盘平顶,具相等的裂片。子房裂片与花盘裂片互生。花期11月。
澳洲茶树(melaleucaalternifolia(maiden&betche)cheel)是桃金娘科白千层属植物,常绿小乔木,可生长2-30米高,胸径10-20厘米。树干突瘤状弯曲,树皮灰白色,叶互生,披针形,长3-4厘米,无明显纵脉,基部楔形。3-4月开花,圆柱形穗状花序顶生于枝梢,小瓶刷状。蒴果,无柄,径1-2毫米。
筛选有效驱避假眼小绿叶蝉的芳香性植物迷迭香和澳洲茶树及它们的栽培方法,能够为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提供新的方法,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避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驱避植物栽培方法,具体是一种驱避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驱避植物迷迭香、澳洲茶树在茶园中的间种方法。在茶园选择适宜地块间种迷迭香、澳洲茶树,并进行栽培管理,有效发挥迷迭香、澳洲茶树驱避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作用。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驱避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驱避植物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迷迭香、澳洲茶树间种模式:
将茶园作为迷迭香、澳洲茶树的间种区,在间种区四周按株距0.5m,单行种植30cm以上澳洲茶树扦插苗,并于间种小区中心位置的茶行内按株行距10cm×10cm间种10m2的迷迭香;
2)迷迭香栽培管理方法:
整地:在茶行间浅耕,平整好土地,施有机肥和复混肥料作为底肥,施肥后盖薄土,盖上黑色地膜,在茶行两侧预留20cm的走道;
苗木选择:迷迭香选择高21cm-25cm扦插苗移植;
栽培方法:迷迭香在春季3-4月份种植,起苗后立即栽种,剪去老根和黑根,按株行距10cm×10cm在黑色地膜上开好口,挖10cm-15cm深的穴,每穴栽2株,覆土压紧,淋足定根水;
田间管理:
①除草:迷迭香移植前使用黑色地膜,等封垄后,移除黑色地膜,出现杂草时,进行中耕除草;
②追肥:迷迭香种植1个月后,喷施含腐殖酸水溶肥料,在中耕除草后施复混肥料,施肥后将肥料用土壤复盖;
③修剪:迷迭香种植成活后3个月后进行修剪,剪去顶端5cm,侧芽萌发后再剪2-3次;
④排灌:生长期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采收:在假眼小绿叶蝉高发期后进行采收;
3)澳洲茶树栽培方法:
选地:小于等于20m×20m的茶园在茶园四周种植澳洲茶树,大于20m×20m的茶园用澳洲茶树把茶园划分成多个小区;按株距为0.5m单行种植澳洲茶树;
整地:澳洲茶树种植前挖好长20cm,宽20cm,深30cm的种植穴,施用钙镁磷肥作为基肥,覆上一层薄土后种植;
苗木:选择高30cm以上的扦插苗移植,在春季3月份种植,种后淋足定根水;
田间管理:
①除草:保持土面疏松无杂草;
②追肥:澳洲茶树种植后进行2次追肥,施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开始种植第一年,在种植3个月后进行施肥,年施肥2次;
③修剪:茶行道种植澳洲茶树不需要修剪,种植于茶行间的澳洲茶树,长到2m-3m以后,剪去顶端;
④排灌:生长期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采收:在茶行间按0.5m的株距种植,当澳洲茶树枝叶过密或重叠时,隔一株从基干部砍去或采收过密枝、重叠枝。
本发明中;
步骤1)所述的茶园,选择20m×20m大小的茶园。
步骤2)所述的整地,是在茶行间浅耕,平整好土地,按照1000kg/667m2施有机肥和50kg/667m2施复混肥料作为底肥,施肥后盖薄土,盖上黑色地膜。
步骤2)所述的追肥,是在迷迭香种植1个月后,喷施1000倍稀释的含腐殖酸水溶肥料,在中耕除草后按照30kg/667m2施复混肥料,施肥后将肥料用土壤复盖。
步骤3)所述的选地,是小于20m×20m的茶园在茶园四周种植澳洲茶树,大于20m×20m的茶园用澳洲茶树把茶园划分成多个小区,按株距0.5m单行种植澳洲茶树,不仅能够利用澳洲茶树的驱避害虫作用,还可以利用澳洲茶树形成防风、防虫的隔离带的作用。
步骤3)所述的整地,是澳洲茶树种植前挖好长20cm,宽20cm,深30cm的种植穴,每株施用100g钙镁磷肥作为基肥,覆上一层薄土后种植。
步骤3)所述的追肥,是澳洲茶树种植后进行2次追肥,施有机-无机复混肥料,40kg/667m2,开始种植第一年,在种植3个月后进行施肥,年施肥2次。
步骤3)所述的采收:为了澳洲茶树快速形成有效的隔离带,在茶行间按0.5m的株距种植,当澳洲茶树枝叶过密或重叠时,隔一株从基干部砍去或采收过密枝、重叠枝。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驱避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驱避植物栽培方法,在茶园中间种迷迭香、澳洲茶树的栽培方法属于首创。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驱避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驱避植物栽培方法,迷迭香、澳洲茶树间种在茶园发挥驱避假眼小绿叶蝉的作用属于首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验例的迷迭香整地示意图(黑色实心矩形表示迷迭香种植区,浅色下脚线矩形表示茶树种植区)。
图2是本发明实验例的小区内迷迭香种植示意图(黑色实心椭圆表示迷迭香种植区)。
图3是本发明实验例的小区内迷迭香、澳洲茶树种植示意图(黑色实心椭圆表示迷迭香种植区,白色实心椭圆表示澳洲茶树种植位置)。
图4是本发明实验例的迷迭香和澳洲茶树驱避假眼小绿叶蝉的作用调查点示意图(图中数字1、2、3表示调查点距中心的距离分别为:3米、6米、9米)。
图5是本发明实验例的迷迭香种植的实际图。
图6是本发明实验例的澳洲茶树在茶园种植的实际图。
图7是本发明实验例的澳洲茶树种植1.5年后实际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驱避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驱避植物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迷迭香、澳洲茶树间种模式:
选择20m×20m大小的茶园作为迷迭香、澳洲茶树的间种区,在间种区四周按株距0.5m,单行种植高30cm以上澳洲茶树扦插苗,并于间种小区中心位置的茶行内按株行距10cm×10cm间种10m2的迷迭香;
2)迷迭香栽培管理方法:
整地:在茶行间浅耕,平整好土地,按照1000kg/667m2施有机肥和50kg/667m2施复混肥料作为底肥,施肥后盖薄土,盖上黑色地膜;为了不影响茶叶采收工作,在茶行间间种迷迭香时在茶行两侧预留20cm的走道;
苗木选择:迷迭香选择高21cm-25cm扦插苗移植;
栽培方法:迷迭香在春季3-4月份种植,起苗后立即栽种,剪去老根和黑根,按株行距10cm×10cm在黑色地膜上开好口,挖10cm-15cm深的穴,每穴栽2株,覆土压紧,淋足定根水;;
田间管理:
①除草:迷迭香移植前使用黑色地膜,等封垄后,移除黑色地膜,出现杂草时,进行中耕除草;
②追肥:迷迭香种植1个月后,喷施1000倍稀释的含腐殖酸水溶肥料,在中耕除草后按照30kg/667m2施复混肥料,施肥后将肥料用土壤复盖;
③修剪:迷迭香种植成活后3个月后进行修剪,剪去顶端5cm,侧芽萌发后再剪2-3次;
④排灌:生长期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采收:在假眼小绿叶蝉高发期后进行采收;
3)澳洲茶树栽培方法:
选地:在茶园四周种植澳洲茶树,按株距为0.5m单行种植澳洲茶树;
整地:澳洲茶树种植前挖好长20cm,宽20cm,深30cm的种植穴,每株100g施用钙镁磷肥作为基肥,覆上一层薄土后种植;
苗木:选择高30cm以上的扦插苗移植,在春季3月份种植,种后淋足定根水;
田间管理:
①除草:保持土面疏松无杂草;
②追肥:澳洲茶树种植后进行2次追肥,施有机-无机复混肥料,40kg/667m2,开始种植第一年,在种植3个月后进行施肥,年施肥2次;
③修剪:茶行道种植澳洲茶树不需要修剪,种植于茶行间的澳洲茶树,长到2m-3m以后,剪去顶端;
④排灌:生长期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采收:当澳洲茶树枝叶过密或重叠时,隔一株从基干部砍去或采收过密枝、重叠枝。
实施例2:
一种驱避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驱避植物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迷迭香、澳洲茶树间种模式:
选择20m×20m大小的茶园茶园作为迷迭香、澳洲茶树的间种区,在间种区四周按株距0.5m,单行种植高30cm以上澳洲茶树扦插苗,并于间种小区中心位置的茶行内按株行距10cm×10cm间种10m2的迷迭香;
2)迷迭香栽培管理方法:
整地:在茶行间浅耕,平整好土地,按照1000kg/667m2施海状元有机肥和50kg/667m2施四个十五复混肥料作为底肥,施肥后盖薄土,盖上黑色地膜;为了不影响茶叶采收工作,在茶行间间种迷迭香时在茶行两侧预留20cm的走道;
苗木选择:迷迭香选择高21cm-25cm扦插苗移植;
栽培方法:迷迭香在春季3-4月份种植,起苗后立即栽种,剪去老根和黑根,按株行距10cm×10cm在黑色地膜上开好口,挖10cm-15cm深的穴,每穴栽2株,覆土压紧,淋足定根水;
田间管理:
①除草:迷迭香移植前使用黑色地膜,等封垄后,移除黑色地膜,出现杂草时,进行中耕除草;
②追肥:迷迭香种植1个月后,喷施1000倍稀释的含腐殖酸水溶肥料,在中耕除草后按照30kg/667m2施四个十五复混肥料,施肥后将肥料用土壤复盖;
③修剪:迷迭香种植成活后3个月后进行修剪,剪去顶端5cm,侧芽萌发后再剪2-3次;
④排灌:生长期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采收:在假眼小绿叶蝉高发期后进行采收;
3)澳洲茶树栽培方法:
选地:小于等于20m×20m的茶园四周种植澳洲茶树,大于20m×20m的茶园用澳洲茶树把茶园划分成多个小区;按株距为0.5m单行种植澳洲茶树;整地:澳洲茶树种植前挖好长20cm,宽20cm,深30cm的种植穴,每株100g施用钙镁磷肥作为基肥,覆上一层薄土后种植;
苗木:选择高30cm以上的扦插苗移植,在春季3月份种植,种后淋足定根水;
田间管理:
①除草:保持土面疏松无杂草;
②追肥:澳洲茶树种植后进行2次追肥,施有机-无机复混肥料,40kg/667m2,开始种植第一年,在种植3个月后进行施肥,年施肥2次;
③修剪:茶行道种植澳洲茶树不需要修剪,种植于茶行间的澳洲茶树,长到2m-3m以后,进行打顶;
④排灌:生长期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采收:当澳洲茶树枝叶过密或重叠时,隔一株从基干部砍去或采收过密枝、重叠枝。
实验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时间、地点
试验时间为2019-2020年期间,在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茶园,位于北回归线北侧,年平均气温21.2℃,年降雨1500毫米,无霜期331天。
1.2试验材料:迷迭香高度分别为10cm-15cm、16cm-20cm、21cm-25cm的扦插苗,澳洲茶树高30cm以上的扦插苗,海状元有机肥(青岛海大生物集团有限公司,n p2o5 k2o≥6%,有机质≥45%,净含量40kg);四个十五复混肥料(青岛海大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总养分n p2o5 k2o≥45%,净含量40kg);1丝黑色地膜;钙镁磷肥(贵州省瓮安兴农磷化工有限公司,p2o5≥12.0%,净含量25kg),含腐殖酸水溶肥料(江西威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机-无机复混肥料(骏化生态工程有限公司,n-p2o5 k2o:16-6-8,有机质≥15%,净含量40kg)。
1.3试验设计
1.3.1迷迭香在茶园间种方法
1)整地:在茶行间浅耕,平整好土地,施海状元有机肥(1000kg/667m2)和四个十五复混肥料(50kg/667m2)作为底肥,施肥后盖薄土,盖上黑色地膜;为了不影响茶叶采收工作,在茶行间间种迷迭香时在茶行两侧预留20cm的走道,如图1所示。
2)栽培方式试验
设3个栽培区,a区为:在茶园茶行间间种高度为10cm-15cm的迷迭香扦插苗的,b区为:在茶园茶行间间种高度为16cm-20cm的迷迭香扦插苗,c区为:在茶园茶行间间种高度为21cm-25cm的迷迭香扦插苗,每个栽培区内设6个处理,每个处理种植20m2,不设重复。
各处理分别为:
aa:迷迭香扦插苗高10cm-15cm,按株行距10cm×10cm,每穴单株种植。
ab:迷迭香扦插苗高10cm-15cm,按株行距10cm×10cm,每穴2株种植。
ac:迷迭香扦插苗高10cm-15cm,按株行距15cm×15cm,每穴单株种植。
ad:迷迭香扦插苗高10cm-15cm,按株行距15cm×15cm,每穴2株种植。
ae:迷迭香扦插苗高10cm-15cm,按株行距20cm×20cm,每穴单株种植。
af:迷迭香扦插苗高10cm-15cm,按株行距20cm×20cm,每穴2株种植。
ba:迷迭香扦插苗高16cm-20cm,按株行距10cm×10cm,每穴单株种植。
bb:迷迭香扦插苗高16cm-20cm,按株行距10cm×10cm,每穴2株种植。
bc:迷迭香扦插苗高16cm-20cm,按株行距15cm×15cm,每穴单株种植。
bd:迷迭香扦插苗高16cm-20cm,按株行距15cm×15cm,每穴2株种植。
be:迷迭香扦插苗高16cm-20cm,按株行距20cm×20cm,每穴单株种植。
bf:迷迭香扦插苗高16cm-20cm,按株行距20cm×20cm,每穴2株种植。
ca:迷迭香扦插苗高21cm-25cm,按株行距10cm×10cm,每穴单株种植,
cb:迷迭香扦插苗高21cm-25cm,按株行距10cm×10cm,每穴2株种植,
cc:迷迭香扦插苗高21cm-25cm,按株行距15cm×15cm,每穴单株种植;
cd:迷迭香扦插苗高21cm-25cm,按株行距15cm×15cm,每穴2株种植;
ce:迷迭香扦插苗高21cm-25cm,按株行距20cm×20cm,每穴单株种植,
cf:迷迭香扦插苗高21cm-25cm,按株行距20cm×20cm,每穴2株种植。
4)田间管理技术
①除草:迷迭香移植前使用黑色地膜,等封垄后,移除黑色地膜,出现杂草时,进行中耕除草。
②追肥:迷迭香种植1个月后,喷施含腐殖酸水溶肥料(1000倍稀释),在中耕除草后施四个十五复混肥料(30kg/667m2),施肥后要将肥料用土壤复盖。
③修剪:迷迭香种植成活后3个月后进行修剪,剪去顶端5cm。
④排灌:生长期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1.3.2迷迭香和澳洲茶树在茶园间种方法对驱避假眼小绿叶蝉的作用研究
在茶园中,随机选取5个面积为667m2茶园作为试验区(分别设为:ck、a、b、c、d),各试验区相隔50米以上距离。各试验区内随机划分20m×20m小区做不同处理试验,设3个重复。各试验区处理组分别为:
ck:在小区茶行内不间种任何植物,做为空白对照组。
a:如图2(图2小区内迷迭香种植示意图,黑色实心椭圆表示迷迭香种植区)所示,在小区对角线交点位置附件的茶行内种植10m2的迷迭香。
b:如图3(图3小区内迷迭香、澳洲茶树种植示意图,黑色实心椭圆表示迷迭香种植区,白色实心椭圆表示澳洲茶树种植位置)所示,在小区四周按株距0.5m,单行种植澳洲茶树,并于小区对角线交点位置附件的茶行内种植10m2的迷迭香。
c:如图3所示,在小区四周按株距1.0m,单行种植澳洲茶树,并于小区对角线交点位置附件的茶行内种植10m2的迷迭香。
d:如图3所示,在小区四周按株距1.5m,单行种植澳洲茶树,并于小区对角线交点位置附件的茶行内种植10m2的迷迭香。
2019年3月,按试验设计种植澳洲茶树,并调查各小区澳洲茶树成活率、株高、树幅。2020年4月种植迷迭香。7月、8月在假眼小绿叶蝉发生期调查各小区驱避假眼小绿叶蝉的作用。
1.3.3澳洲茶树栽培方法
1)整地:澳洲茶树种植前挖好长20cm,宽20cm,深30cm的种植穴,施用钙镁磷肥(每株100g)作为基肥,覆上一层薄土后种植。
2)苗木:选择高30cm以上的扦插苗移植。
3)栽培方法试验:在春季3月份种植,种后淋足定根水。
4)田间管理
①除草:保持土面疏松无杂草。
②追肥:澳洲茶树种植后进行2次追肥,施有机-无机复混肥料(40kg/667m2)。开始种植第一年,在种植3个月后进行施肥;年施肥2次的。
③修剪:茶行道种植澳洲茶树不需要修剪,种植于茶行间的澳洲茶树,长到2m-3m以后,进行打顶。
④排灌:生长期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1.4数据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
1.4.1茶园间种迷迭香的栽培方法
迷迭香种植后调查各处理组迷迭香的成活率,成活率=成活的数量÷总数量×100%。在每个处理中随机选10棵迷迭香计算迷迭香平均株高、平均分枝数。在每个处理中随机选3个长宽为50cm×50cm的调查面积,计算迷迭香盖度。定植3个月后对迷迭香进行修剪,剪去顶端5cm长的枝条,修剪2个月后,调查各处理组的迷迭香成活率、平均株高、平均分枝数、盖度,优选茶园间种迷迭香的栽培方法。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1.4.2迷迭香和澳洲茶树驱避假眼小绿叶蝉的作用调查方法
如图4(迷迭香和澳洲茶树驱避假眼小绿叶蝉的作用调查点示意图,图中数字1、2、3表示调查点距中心的距离分别为:3米、6米、9米)所示,以各小区的对角线交点为中心,沿对角线三个不同方向,各设3个距离的调查点,调查各调查点的假眼小绿叶蝉百叶虫口数。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迷迭香不同栽培方法生长情况对比
2.1.1迷迭香不同栽培方法成活率比较
如表1所示:
种植高为10cm-15cm迷迭香扦插苗,相同月份调查发现,按株行距10cm×10cm种植,每穴种植2棵的栽培方法,成活率高于其他种植方法,5月、6月、7月、9月成活率分别为99.10%、98.88%、98.88%、98.88%。
种植高为16cm-20cm迷迭香扦插苗,相同月份调查发现,按株行距10cm×10cm种植,每个种植穴种植2棵的栽培方法,成活率高于其他种植方法,5月、6月、7月、9月成活率分别为99.62%、99.58%、99.58%、99.58%。
种植高为21cm-25cm迷迭香扦插苗,相同月份调查发现,按照株行距10cm×10cm种植,每个种植穴种植2棵的栽培方法,成活率高于其他种植方法,5月、6月、7月、9月成活率分别为99.70%、99.70%、99.70%、99.70%。
根据调查数据,扦插苗高度为21cm-25cm,按株行距10cm×10cm种植,每个种植穴种植2株的栽培方法,迷迭香成活率最高。
表1不同栽培方法迷迭香的成活率情况
2.1.2迷迭香不同栽培方法平均株高比较
如表2所示:
迷迭香扦插苗高度分别为10cm-15cm、16cm-20cm、21cm-25cm的扦插苗种植后的平均株高在相同月份比较都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高21cm-25cm的扦插苗平均株高明显高于高16cm-20cm、10cm-15cm的扦插苗种植高度。
扦插苗高度为10cm-15cm,按照不同株行距和密度种植,平均株高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性;
扦插苗高度为16cm-20cm,按照不同株行距和密度种植,平均株高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性;
扦插苗高度为21cm-25cm,按照不同株行距和密度种植,平均株高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性。
其中5月、6月调查的数据显示,当扦插苗高度为21cm-25cm,按照株行距15cm×15cm种植,株高最高,而7月修剪后,9月调查数据显示,当扦插苗高度为21cm-25cm,按照株行距20cm×20cm种植,株高最高。
表2不同栽培方法迷迭香平均株高的情况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同差异显著(p<0.05)。
2.1.3迷迭香不同栽培方法平均分枝数的比较
如表3所示:
5月调查,迷迭香扦插苗高度分别为10cm-15cm、16cm-20cm、21cn-25cm,种植后平均分枝数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高为21cm-25cm的扦插苗种植分枝数明显多于高为10cm-15cm、16cm-20cm的扦插苗种植分枝数,其中扦插苗高度为21cm-25cm,按株行距20cm×20cm单株种植的迷迭香平均分枝数最多。
6月调查,高为16cm-20cm、21cm-25cm的扦插苗种植分枝数显著多于高为10cm-15cm扦插苗种植分枝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为16cm-20cm和高为21cm-25cm的扦插苗之间比较,种植分枝数无显著差异。
7月调查,高为21cm-25cm的扦插苗种植分枝数显著多于高为10cm-15cm扦插苗种植分枝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为16cm-20cm和高为21cm-25cm的扦插苗之间比较种植分枝数无显著差异。
修剪后9月调查,高为21cm-25cm的扦插苗种植分枝数显著多于高为10cm-15cm扦插苗种植分枝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为21cm-25cm迷迭香扦插苗按株行距10cm×10cm和20×20cm种植的分枝数显著多于高为16cm-20cm扦插苗按照株行距10cm×10cm和15cm×15cm种植的分枝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
而且修剪前后,高为10cm-15cm扦插苗5月、6月、7月、9月的种植平均分枝数最多的分别为:6.2、7.2、11、14.8,高为16cm-20cm扦插苗5月、6月、7月、9月的种植平均分枝数最多的分别为:9.9、10.9、13.3、20.7,高为21cm-25cm扦插苗5月、6月、7月、9月的种植平均分枝数最多的分别为:13.5、10.8、14.8、22,因此,修剪后,迷迭香分枝数明显多于修剪前的分枝数。
表3不同栽培方法迷迭香平均分枝数的情况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同差异显著(p<0.05)。
2.1.3迷迭香不同栽培方法盖度的比较
如表4所示:
修剪前后,相同扦插苗高度,相同株行距种植比较,每个种植穴种2株迷迭香的盖度都显著大于每个种植穴种单株迷迭香的盖度,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
修剪前,相同扦插苗高度之间比较,按株行距10cm×10cm,每个种植穴种2株的迷迭香盖度都显著高于按株行距15cm×15cm或20cm×20cm,每个种植穴单株或2株种植的迷迭香盖度,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
修剪后,高为16cm-20cm、21cm-25cm的扦插苗种植处理组,按株行距10cm×10cm,每个种植穴种2株的迷迭香盖度都显著高于按株行距15cm×15cm或20cm×20cm,每个种植穴种单株或2株种植的迷迭香盖度,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
不同时间调查发现,高为21cm-25cm的扦插苗,按株行距10cm×10cm,每个种植穴种2株的迷迭香盖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的迷迭香盖度,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
表4不同栽培方法迷迭香盖度情况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同差异显著(p<0.05)。
2.2澳洲茶树生长情况调查
如表5所示:
按株距分别为0.5m、1.0m、1.5m单行种植澳洲茶树,澳洲茶树的成活率、株高、树幅没有显著的差异性。澳洲茶树在茶园间种成活率高,种植1.5年后,株高达到120cm以上,已经高出茶篷面(如图7),树幅达到45cm以上,按照株距0.5m种植,澳洲茶树枝叶形成具有预防病虫害发生、传播的隔离带。
表5不同栽培方法澳洲茶树成活率情况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同差异显著(p<0.05)。
2.3迷迭香和澳洲茶树驱避假眼小绿叶蝉的作用
如表6、表7所示:
与空白对照组(ck)比较,间种迷迭香、澳洲茶树的各处理组茶园内假眼小绿叶蝉百叶虫口数明显减少,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
随着调查点距迷迭香种植区越远,假眼小绿叶蝉百叶虫口数增加,其中a处理组假眼小绿叶蝉百叶虫口数随调查点距迷迭香种植区越远数量增加,a3处理组在7月24日、7月31日和8月份的假眼小绿叶蝉百叶虫口数明显多于a1处理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b处理组假眼小绿叶蝉百叶虫口数随调查点距迷迭香种植区越远数量增加,但没有显著差异性,c处理组假眼小绿叶蝉百叶虫口数随调查点距迷迭香种植区越远数量增加,c3处理组在7月24日、7月31日假眼小绿叶蝉百叶虫口数明显多于c1处理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d处理组假眼小绿叶蝉百叶虫口数随调查点距迷迭香种植区越远数量增加,d3处理组在7月31日的假眼小绿叶蝉百叶虫口数明显多于d1处理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
同一时间不同处理组的假眼小绿叶蝉的百叶虫口数比较,b处理组假眼小绿叶蝉数量最少,而且不同调查点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稳定的驱避假眼小绿叶蝉的作用。
表6迷迭香和澳洲茶树对假眼小绿叶蝉的影响(7月份)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同差异显著(p<0.05)。
表7迷迭香和澳洲茶树对假眼小绿叶蝉的影响(8月份)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同差异显著(p<0.05)。
3结果讨论:
3.1从迷迭香扦插苗高度、种植密度研究迷迭香在茶园中栽培方法得出,选用高21cm-25cm扦插苗,按株行距10cm×10cm种植,每个种植穴种植2株,种植3个月后及时修剪,剪去顶端5cm的栽培方法,迷迭香成活率高,分枝多,封垄快。通过调查迷迭香驱避假眼小绿叶蝉的作用研究,迷迭香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的驱避假眼小绿叶蝉的作用,但是当距离种植区9m时,驱避效果减弱。在茶园茶行中按照高21cm-25cm扦插苗,按株行距10cm×10cm种植,每个种植穴种植2株,种植3个月后及时修剪,剪去顶端5cm的栽培方法,种植10m2迷迭香,并以迷迭香种植区为中心,在20m直径范围处,以株距0.5m间种澳洲茶树,能够有效驱避假眼小绿叶蝉,驱避作用范围广,效果显著。
3.2迷迭香经济价值高,一次栽植,可多年采收其枝叶,但是为了有效发挥其驱避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作用,在每年4月、7月假眼小绿叶蝉的高峰期前不宜采收。
3.3澳洲茶树属于多年生常绿小乔木,生长高度可达2m-30m,在茶行间种植的澳洲茶树长到2m-3m时及时打顶,以控制其生长高度。
3.4为了澳洲茶树快速形成有效的隔离带,在茶行间按0.5m的株距种植,当澳洲茶树枝叶过密或重叠时,可以隔一株从基干部砍去或采收过密枝、重叠枝。
3.5面积小的茶园可以在茶园四周种植澳洲茶树,面积大的茶园可以用澳洲茶树把茶园划分成多个小区,不仅能够利用澳洲茶树的驱避害虫作用,还可以利用澳洲茶树形成防风、防虫的隔离带的作用。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1.一种驱避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驱避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迷迭香、澳洲茶树间种模式:
将茶园作为迷迭香、澳洲茶树的间种区,在间种区四周按株距0.5m,单行种植30cm以上澳洲茶树扦插苗,并于间种小区中心位置的茶行内按株行距10cm×10cm间种10m2的迷迭香;
2)迷迭香栽培管理方法:
整地:在茶行间浅耕,平整好土地,施有机肥和复混肥料作为底肥,施肥后盖薄土,盖上黑色地膜,在茶行两侧预留20cm的走道;
苗木选择:迷迭香选择高21cm-25cm扦插苗移植;
栽培方法:迷迭香在春季3-4月份种植,起苗后立即栽种,剪去老根和黑根,按株行距10cm×10cm在黑色地膜上开好口,挖10cm-15cm深的穴,每穴栽2株,覆土压紧,淋足定根水;
田间管理:
①除草:迷迭香移植前使用黑色地膜,等封垄后,移除黑色地膜,出现杂草时,进行中耕除草;
②追肥:迷迭香种植1个月后,喷施含腐殖酸水溶肥料,在中耕除草后施复混肥料,施肥后将肥料用土壤复盖;
③修剪:迷迭香种植成活后3个月后进行修剪,剪去顶端5cm,侧芽萌发后再剪2-3次;
④排灌:生长期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采收:在假眼小绿叶蝉高发期后进行采收;
3)澳洲茶树栽培方法:
选地:小于等于20m×20m的茶园在茶园四周种植澳洲茶树,大于20m×20m的茶园用澳洲茶树把茶园划分成多个小区;按株距为0.5m单行种植澳洲茶树;
整地:澳洲茶树种植前挖好长20cm,宽20cm,深30cm的种植穴,施用钙镁磷肥作为基肥,覆上一层薄土后种植;
苗木:选择高30cm以上的扦插苗移植,在春季3月份种植,种后淋足定根水;
田间管理:
①除草:保持土面疏松无杂草;
②追肥:澳洲茶树种植后进行2次追肥,施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开始种植第一年,在种植3个月后进行施肥,年施肥2次;
③修剪:茶行道种植的澳洲茶树不需要修剪,种植于茶行间的澳洲茶树,长到2m-3m以后,剪去顶端;
④排灌:生长期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采收:在茶行间按0.5m的株距种植,当澳洲茶树枝叶过密或重叠时,隔一株从基干部砍去或采收过密枝、重叠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避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驱避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茶园,选择20m×20m大小的茶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避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驱避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整地,是在茶行间浅耕,平整好土地,按照1000kg/667m2施有机肥和50kg/667m2施复混肥料作为底肥,施肥后盖薄土,盖上黑色地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避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驱避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追肥,是在迷迭香种植1个月后,喷施1000倍稀释的含腐殖酸水溶肥料,在中耕除草后按照30kg/667m2施复混肥料,施肥后将肥料用土壤复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避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驱避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整地,是澳洲茶树种植前挖好长20cm,宽20cm,深30cm的种植穴,每株施用100g钙镁磷肥作为基肥,覆上一层薄土后种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避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驱避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追肥,是澳洲茶树种植后进行2次追肥,施有机-无机复混肥料,40kg/667m2,开始种植第一年,在种植3个月后进行施肥,年施肥2次。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