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型墙体绿化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5-09  57


本发明涉及墙体绿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型墙体绿化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建筑立体绿化技术逐渐被推广普及。墙体绿化作为立体绿化的重要组成,相关技术、产品近年来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种植容器是墙体绿化的关键要素之一,目前市场上的常见墙体绿化容器主要包括种植盒和袋体(毯式)等,虽然使用较为广泛,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现有一种复合型墙体绿化种植盒(如图1所示),包括背板、扎根层、固定在背板上的塑料罩杯,植物种植在罩杯中,所述罩杯可以截留部分灌溉水,灌溉水沿扎根层呈水幕型下流,植物根系可以在扎根层中生长、延伸。在实际应用中发现,需要先剪裁固定背板,然后固定扎根层、用螺丝固定种植罩杯,再进行植物的种植,施工流程相对繁琐,同时,扎根层一般为无纺布,扎根效果不及营养土。

现有另一种种植盒(如图2所示),表面为种植罩杯,罩杯内种植植物,后方盒子内填充塑形基质,罩杯和塑形基质之间没有遮挡,施工方便,便于植物扎根,但存在灌溉水流失、塑形基质价格昂贵、成本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装配型墙体绿化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型墙体绿化装置,由塑料或金属材质制成,包括上下插接相连的基质盒,所述基质盒为一长方体无盖盒体,其顶端开设有水管定位槽,底端设有与其顶部开口相匹配的插接部,且其底面上开设有第一渗流孔阵列,前面中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呈上大下小的u型以满足运输时叠放需求,其外侧设有与其外形相匹配的种植盒,所述种植盒包括前侧的兜袋和后侧的挡板,所述兜袋与挡板一体相连并向基质盒前侧凸出,兜袋与挡板之间形成容纳植物的种植区,所述挡板封堵在开口位置,其板面中部开设有第二渗流孔阵列,且其板面后侧安装有向后方延伸的截水条,所述第二渗流孔阵列之下的种植区形成一块存水区,所述截水条横穿第二渗流孔阵列分布区域,两端向上弯折形成一向上开口的弧形,以有效截留下渗的灌溉水并将灌溉水引导至存水区。

优选地,所述第一渗流孔阵列和第二渗流孔阵列的渗流孔均呈十字形,且其孔径尺寸可以使灌溉水自由通过而阻挡种植基质通过,十字形的渗流孔在植物根系生长加粗过程中可以被根系撑开,开口逐渐加大以满足根系的健康生长需求。

优选地,所述截水条后端向上延伸并与其上方挡板板面形成一锐角,且其板面与挡板交线横穿第二渗流孔阵列某一行十字形渗流孔的中部横孔,灌溉水自上而下沿种植基质下渗时,在截水条上方汇聚,流入种植盒存水区,存水区内存水高于第二渗流孔阵列最下行十字孔时将溢出,并回流至基质盒,继续向下方渗透。

优选地,所述基质盒设有标准款和加大款两种款式,标准款式的基质盒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基质盒内部腔室分为相等的两部分,且基质盒前侧设有水平并排布置的两个种植盒,两个种植盒关于基质盒中线镜像对称;加大款式基质盒的宽度、厚度与标准款式基质盒的宽度、厚度尺寸相同,其高度为标准款式基质盒高度的两倍,且其前侧仅设有一个种植盒,所述种植盒的尺寸是标准款式基质盒前侧种植盒尺寸的两倍,所述标准款式和加大款式基质盒的插接部于其中部断开留设一段插槽,所述插槽宽度与隔板宽度相匹配,标准款式和加大款式基质盒彼此之间可以相互插接,以满足不同盆径植物的栽种需求,进而根据设计要求在不同位置选用不同款式的基质盒形成风格不同的景观墙。

优选地,所述挡板为向后侧凸出的弧形面,以增大挡板与渗流灌溉水的接触面积,充分发挥第二渗流孔阵列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基质盒前面两侧分别设有一根导水条,两根导水条上段分别围绕开口两侧边沿设置,下段向内倾斜形成一喇叭口状,以便将种植盒边缘渗出的灌溉水汇聚引导至下层种植盒内。

优选地,所述基质盒顶边间隔开设有卡槽,其插接部底边对应卡槽设置位置设有向外凸出的卡扣,且插接部中部插槽上方的基质盒边沿处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贯穿位置的基质盒为与基质盒内部腔室并不连通的实心结构。

优选地,所述种植盒周侧设有连接折边,所述连接折边上间隔设有向外凸出的挂扣,所述开口边沿位置的基质盒上对应挂扣设置位置设有挂孔,为方便种植盒的安装对齐,所述开口最低点处设有向下延伸的定位孔,所述种植盒最低点处对应定位孔位置设有向下凸出的定位块。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一种装配型墙体绿化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种植盒通过挂扣安装到基质盒的挂孔上;

步骤二:在基质盒内填充种植基质至接近盒口位置,盒口处预留插接部插合空间,所述种植基质由草炭灰、火山石、小陶粒和珍珠岩按比例混合而成;

步骤三:将基质盒上下插接相连,在需要种植大盆径植物(盆径介于160mm-250mm)的地方可以插入一个加大款式基质盒,在竖向上形成一个串联的种植容器;

步骤四:在固定孔内设置固定螺钉,将种植容器固定在墙壁、钢结构、或者其他附着设施等待绿化墙体上;

步骤五:在种植容器顶端的水管定位槽内安装滴灌管线,并完成调试;

步骤六:将合适大小的植物(盆径介于90mm-120mm)直接或套无纺布袋后种植在种植盒内,并用种植基质塞缝填满,按设计要求形成景观墙。

优选地,所述景观墙底部设置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安装有涡轮风机,所述步骤二基质盒中不填充种植基质,所述种植容器顶端通过盖板密封,底端插入密封腔内,且其与密封腔接缝位置封堵严密,所述种植容器通过最下排基质盒底部的第一渗流孔阵列与密封腔连通;景观墙植物浇灌结束后,关闭滴灌管线进水阀门,打开涡轮风机调整基质盒内空气压强,迫使空气穿透种植盒内植物根系及种植基质,实现空气净化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采用模块化装配型设计,可以快速实现多个种植盒的上下组装连接,大大降低了安装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可根据墙体尺寸的不同灵活选取种植盒个数及款式,大大提高了本发明的适用范围及最终成型景观墙的美观程度;

2、本发明通过第一渗流孔阵列、第二渗流孔阵列和截水条的配合,将灌溉水的渗流通道转移至基质盒和种植盒内部,有效避免传统水幕型种植容器、种植毯袋体存在的浇水外溢、植物易发霉变脏、水分蒸发散失过快的问题,同时导水条可将种植盒与基质盒接缝处外溢灌溉水汇集引导至下层种植盒内,避免了灌溉水的流失浪费;

3、本发明基质盒结构有利于植物根系扎于种植基质中,有利于植物生长存活,十字形的渗流孔阵列在植物根系生长加粗过程中可以被根系撑开,开口逐渐加大以满足根系的健康生长需求,植物扎根效果更好;

4、本发明基质盒内不填充种植基质时,可作为气压调节腔使用,进而与涡轮风机配合,实现空气的净化功能,可广泛用于住宅、办公楼、饭店等多种类型建筑的立体绿化中。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发明,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装配型墙体绿化装置的前视图;

图4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装配型墙体绿化装置的左视图;

图5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装配型墙体绿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图5的右视图;

图8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装配型墙体绿化装置的标准款式基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装配型墙体绿化装置的标准款式种植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后视图。

附图标记:1-基质盒、2-种植盒、3-隔板、4-开口、5-卡扣、6卡槽、7-固定孔、8-导水条、9-定位孔、10-第一渗流孔阵列、11-水管定位槽、12-兜袋、13-挡板、14-挂扣、15-挂孔、16-第二渗流孔阵列、17-截水条、18-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一种装配型墙体绿化装置及其施工方法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发明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发明实施方式及本发明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前”、“后”、“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发明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下面结合图3-10,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3-10所示,本发明优选的一种装配型墙体绿化装置,由塑料或金属材质制成,包括上下插接相连的基质盒1,如图5-8所示,所述基质盒1为一长方体无盖盒体,其顶端开设有水管定位槽11,底端设有与其顶部开口相匹配的插接部,且其底面上开设有十字形渗流孔组成的第一渗流孔阵列10,前面中部设有开口4,所述开口4呈上大下小的u型,其外侧设有与其外形相匹配的种植盒2,如图5-7、图9-10所示,所述种植盒2包括前侧的兜袋12和后侧的挡板13,所述兜袋12与挡板13一体相连并向基质盒1前侧凸出,兜袋12与挡板13之间形成容纳植物的种植区,所述挡板13封堵在开口4位置并向后侧凸出形成一弧形面,其板面中部开设有十字形渗流孔组成的第二渗流孔阵列16,且其板面后侧安装有向后方延伸的截水条17,所述第二渗流孔阵列16之下的种植区形成一块存水量为20-40ml的存水区,所述截水条17横穿第二渗流孔阵列16分布区域,两端向上弯折形成一向上开口的弧形,其后端向上延伸并与其上方挡板13板面形成一锐角,且其板面与挡板13交线横穿第二渗流孔阵列16某一行十字形渗流孔的中部横孔,灌溉水自上而下沿种植基质下渗时,在截水条17上方汇聚,被横穿的十字形渗流孔的竖孔将截水条17上方截留的灌溉水引导至种植盒2存水区,存水区内存水高于第二渗流孔阵列16最下行十字孔时将溢出,并回流至基质盒1,继续向下方渗透;

为降低基质盒1与墙体之间、基质盒1与基质盒1之间及基质盒1与种植盒2之间的连接难度,所述基质盒1顶边间隔开设有卡槽6,其插接部底边对应卡槽6设置位置设有向外凸出的卡扣5,且插接部中部插槽上方的基质盒1边沿处设有固定孔7,所述固定孔7贯穿位置的基质盒1为与基质盒1内部腔室并不连通的实心结构,所述种植盒2周侧设有连接折边,所述连接折边上间隔设有向外凸出的挂扣14,所述开口4边沿位置的基质盒1上对应挂扣14设置位置设有挂孔15,所述开口4最低点处设有向下延伸的定位孔9,所述种植盒2最低点处对应定位孔9位置设有向下凸出的定位块18;

为避免从基质盒1与种植盒2接缝处渗出的灌溉水流失,所述基质盒1前面两侧分别设有一根导水条8,两根导水条8上段分别围绕开口4两侧边沿设置,下段向内倾斜形成一喇叭口状,以便将渗出的灌溉水汇聚引导至下层种植盒2内;

如图3-4所示,为了满足不同盆径植物的栽种需求,所述基质盒1设有标准款和加大款两种款式,标准款式的基质盒1内设有隔板3,所述隔板3将基质盒1内部腔室分为相等的两部分,且基质盒1前侧设有水平并排布置的两个种植盒2,两个种植盒2关于基质盒1中线镜像对称;加大款式基质盒1的宽度、厚度与标准款式基质盒1的宽度、厚度尺寸相同,其高度为标准款式基质盒1高度的两倍,且其前侧仅设有一个种植盒2,所述种植盒2的尺寸是标准款式基质盒1前侧种植盒2尺寸的两倍,所述标准款式和加大款式基质盒1的插接部于其中部断开留设一段插槽,所述插槽宽度与隔板3宽度相匹配,标准款式和加大款式基质盒1彼此之间可以相互插接,进而根据设计要求在不同位置选用不同款式的基质盒1形成风格不同的景观墙;

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施工步骤,

步骤一:将种植盒2通过挂扣14安装到基质盒1的挂孔15上;

步骤二:在基质盒1内填充种植基质至接近盒口位置,盒口处预留插接部插合空间,所述种植基质由草炭灰、火山石、小陶粒和珍珠岩按比例混合而成;

步骤三:将基质盒1上下插接相连,在需要种植大盆径植物(盆径介于160mm-250mm)的地方可以插入一个加大款式基质盒1,在竖向上形成一个串联的种植容器;

步骤四:在固定孔7内设置固定螺钉,将种植容器固定在墙壁、钢结构、或者其他附着设施等待绿化墙体上;

步骤五:在种植容器顶端的水管定位槽11内安装滴灌管线,并完成调试;

步骤六:将合适大小的植物(盆径介于90mm-120mm)直接或套无纺布袋后种植在种植盒2内,并用种植基质塞缝填满,按设计要求形成景观墙。

另外,本发明还可作为空气净化结构,实现空气净化功能,具体操作时,需在景观墙底部设置密封腔,并在密封腔内安装涡轮风机,同时上述施工方法步骤二基质盒1中不填充种植基质,并将种植容器顶端通过盖板密封,种植容器的底端插入密封腔内,将其与密封腔接缝位置封堵严密,此时,种植容器通过最下排基质盒1底部的第一渗流孔阵列10与密封腔连通,待景观墙植物浇灌结束后,关闭滴灌管线进水阀门,打开涡轮风机调整基质盒1内空气压强,迫使空气穿透种植盒2内植物根系及种植基质,实现空气净化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型墙体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塑料或金属材质制成,包括上下插接相连的基质盒(1),所述基质盒(1)为一长方体无盖盒体,其顶端开设有水管定位槽(11),底端设有与其顶部开口相匹配的插接部,且其底面上开设有第一渗流孔阵列(10),前面中部设有开口(4),所述开口(4)呈上大下小的u型,其外侧设有与其外形相匹配的种植盒(2),所述种植盒(2)包括前侧的兜袋(12)和后侧的挡板(13),所述兜袋(12)与挡板(13)一体相连并向基质盒(1)前侧凸出,兜袋(12)与挡板(13)之间形成容纳植物的种植区,所述挡板(13)封堵在开口(4)位置,其板面中部开设有第二渗流孔阵列(16),且其板面后侧安装有向后方延伸的截水条(17),所述第二渗流孔阵列(16)之下的种植区形成一块存水区,所述截水条(17)横穿第二渗流孔阵列(16)分布区域,两端向上弯折形成一向上开口的弧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型墙体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渗流孔阵列(10)和第二渗流孔阵列(16)的渗流孔均呈十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型墙体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水条(17)后端向上延伸并与其上方挡板(13)板面形成一锐角,且其板面与挡板(13)交线横穿第二渗流孔阵列(16)某一行十字形渗流孔的中部横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型墙体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盒(1)设有标准款和加大款两种款式,标准款式的基质盒(1)内设有隔板(3),所述隔板(3)将基质盒(1)内部腔室分为相等的两部分,且基质盒(1)前侧设有水平并排布置的两个种植盒(2),两个种植盒(2)关于基质盒(1)中线镜像对称;加大款式基质盒(1)的宽度、厚度与标准款式基质盒(1)的宽度、厚度尺寸相同,其高度为标准款式基质盒(1)高度的两倍,且其前侧仅设有一个种植盒(2),所述种植盒(2)的尺寸是标准款式基质盒(1)前侧种植盒(2)尺寸的两倍,所述标准款式和加大款式基质盒(1)的插接部于其中部断开留设一段插槽,所述插槽宽度与隔板(3)宽度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型墙体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3)为向后侧凸出的弧形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型墙体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盒(1)前面两侧分别设有一根导水条(8),两根导水条(8)上段分别围绕开口(4)两侧边沿设置,下段向内倾斜形成一喇叭口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型墙体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盒(1)顶边间隔开设有卡槽(6),其插接部底边对应卡槽(6)设置位置设有向外凸出的卡扣(5),且插接部中部插槽上方的基质盒(1)边沿处设有固定孔(7),所述固定孔(7)贯穿位置的基质盒(1)为与基质盒(1)内部腔室并不连通的实心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型墙体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盒(2)周侧设有连接折边,所述连接折边上间隔设有向外凸出的挂扣(14),所述开口(4)边沿位置的基质盒(1)上对应挂扣(14)设置位置设有挂孔(15),所述开口(4)最低点处设有向下延伸的定位孔(9),所述种植盒(2)最低点处对应定位孔(9)位置设有向下凸出的定位块(18)。

9.一种施工方法,利用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装配型墙体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种植盒(2)安装到基质盒(1)上;

步骤二:在基质盒(1)内填充种植基质至接近盒口位置,盒口处预留插接部插合空间,所述种植基质由草炭灰、火山石、小陶粒和珍珠岩混合而成;

步骤三:将基质盒(1)上下插接相连,在竖向上形成一个串联的种植容器;

步骤四:在固定孔(7)内设置固定螺钉,将种植容器固定在待绿化墙体上;

步骤五:在种植容器顶端的水管定位槽(11)内安装滴灌管线,并完成调试;

步骤六:将合适大小的植物直接或套无纺布袋后种植在种植盒(2)内,并用种植基质塞缝填满,按设计要求形成景观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墙底部设置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安装有涡轮风机,所述步骤二基质盒(1)中不填充种植基质,所述种植容器顶端通过盖板密封,底端插入密封腔内,且其与密封腔接缝位置封堵严密,所述种植容器通过最下排基质盒(1)底部的第一渗流孔阵列(10)与密封腔连通。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型墙体绿化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该装置由塑料或金属材质制成,包括上下插接相连的基质盒,基质盒为一无盖盒体,其底面上开设有第一渗流孔阵列,前面中部设有开口并于开口外侧安装有种植盒,种植盒包括前侧的兜袋和后侧的隔板,兜袋与隔板之间形成容纳植物的种植区,且隔板中部开设有第二渗流孔阵列,隔板后侧安装有向后方延伸的截水条,第二渗流孔阵列之下的种植区形成一块存水区。本发明解决了复合型墙体绿化工艺施工步骤繁琐、扎根效果一般,以及采用塑形基质作为扎根层价格偏高、浪费灌溉水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珂;徐良平;孙鹏程;王光锐;张起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建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07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118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