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水土保持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78


本发明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水土保持系统涉及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水土保持系统,属于水土保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减少水土流失,且能够对雨水导向,来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同时能够根据使用需求拼接使用,来设置铺设装置的数量,且拼接后组合成一体,抓地更加牢固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现有的生态修复装置,在使用的时候主要通过生态修复袋或在被破坏的土地上铺设种植土,来加快土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但在使用的时候无法对种植的基质土进行限位,种植土容易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如雨水冲刷而产生流失,影响种植植物的存活率,且在使用的时候无法对水分进行导流,来为植物根部提供水源,为植物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来促进植物的生长,同时现有的使用的绿化种植槽其使用时多是单独的个体,只能独立进行固定,无法形成有效的整体,牢固性较差。

公告号cn205591234u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陡边坡的绿化结构,包括边坡体,边坡体外表面并沿边坡体高低方向和边坡体水平方向均并列分布多个种植孔,种植孔中种植有种植物,所述高低方向的相邻两个种植孔和所述水平方向的相邻两个种植孔的间隔距离相等,在沿边坡体水平方向的种植孔上侧对应安装有一根灌溉横水管,灌溉横水管上开设有多个圆孔,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无法对铺设的种植土起到一个限位的作用,来防止种植土在外界环境下产生水土流失,影响植物的生长,且装置不具备导流结构,在下雨时不能够对水源进行高效的运用,无法把雨水导流到植物的根部,来为植物提供生长时所需要的水分。

公告号cn204849783u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陡岩质边坡的种植槽,包括槽体、锚具和锚杆,所述槽体的其中一面为开口状,安装时朝向高陡岩质边坡的坡面,所述槽体设置通孔,所述锚杆固定设置在高陡岩质边坡内并留出预留段,所述槽体的通孔套入所述锚杆的预留段,该装置使用时在槽体内种植植物,通过锚杆对装置进行固定,但在使用时不具备一个在雨天水土流失时对泥土进行阻碍的挡板,来减少植物附近的土壤流失,且装置无法对雨水进行导向,从而为植物根部提供生长所需的水分。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发明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水土保持系统提供了一种能够减少水土流失,且能够对雨水导向,来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同时能够根据使用需求拼接使用,来设置铺设装置的数量,且拼接后组合成一体,抓地更加牢固的装置。

本发明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水土保持系统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水土保持系统由挡网、种植槽、主连接板、挡板、辅连接板、导流孔、主体壳、卡接孔和固定杆组成,主体壳中部开有贯通的种植槽,所述种植槽的直径由主体壳顶部向主体壳底部逐渐变小,所述种植槽内固定置有挡网,挡网置于主体壳底部,主体壳两端均等距开有三排贯通的导流孔,每排导流孔由多个导流孔等距排列组成,所述主体壳两端的导流孔分别从主体壳两端边缘向主体壳中倾斜45°设置,主体壳一端顶部固定置有辅连接板,辅连接板中部开有矩形卡接孔,辅连接板的端部固定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由辅连接板端部向主体壳方向倾斜45°设置,所述挡板的长度比卡接孔的长度小,主体壳另一端底部固定置有主连接板,主连接板中部开有矩形卡接孔,主连接板的端部固定置有一组固定杆,所述一组固定杆的长度比卡接孔的长度小,一组固定杆由多个固定杆等距排列组成,多个固定杆位置和多个导流孔的位置一一对应,相邻所述固定杆之间存在空隙,所述固定杆由主连接板端部向主体壳方向倾斜45°设置,所述固定杆内开有贯穿的导流孔,主连接板和辅连接板的长度均为主体壳的长度的一半,挡板的高度和固定杆的长度相同。

有益效果。

一、能够减少水土流失,且能够对雨水导向,来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

二、拼接使用,能够根据使用需求,来决定铺设装置的数量,同时自由组合成一体,抓地更加牢固。

三、设置防护网,在植物生长后,通过植物的根系能够对装置起到更好的固定效果。

四、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五、成本低廉,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水土保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水土保持系统的立体结构图;

图3本发明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水土保持系统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其中为:挡网(1),种植槽(2),主连接板(3),挡板(4),辅连接板(5),导流孔(6),主体壳(7),卡接孔(8),固定杆(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水土保持系统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水土保持系统由挡网(1)、种植槽(2)、主连接板(3)、挡板(4)、辅连接板(5)、导流孔(6)、主体壳(7)、卡接孔(8)和固定杆(9)组成,主体壳(7)中部开有贯通的种植槽(2),所述种植槽(2)的直径由主体壳(7)顶部向主体壳(7)底部逐渐变小,所述种植槽(2)内固定置有挡网(1),挡网(1)置于主体壳(7)底部,主体壳(7)两端均等距开有三排贯通的导流孔(6),每排导流孔(6)由多个导流孔(6)等距排列组成,所述主体壳(7)两端的导流孔(6)分别从主体壳(7)两端边缘向主体壳(7)中倾斜45°设置,主体壳(7)一端顶部固定置有辅连接板(5),辅连接板(5)中部开有矩形卡接孔(8),辅连接板(5)的端部固定置有挡板(4),所述挡板(4)由辅连接板(5)端部向主体壳(7)方向倾斜45°设置,所述挡板(4)的长度比卡接孔(8)的长度小,主体壳(7)另一端底部固定置有主连接板(3),主连接板(3)中部开有矩形卡接孔(8),主连接板(3)的端部固定置有一组固定杆(9),所述一组固定杆(9)的长度比卡接孔(8)的长度小,一组固定杆(9)由多个固定杆(9)等距排列组成,多个固定杆(9)位置和多个导流孔(6)的位置一一对应,相邻所述固定杆(9)之间存在空隙,所述固定杆(9)由主连接板(3)端部向主体壳(7)方向倾斜45°设置,所述固定杆(9)内开有贯穿的导流孔(6),主连接板(3)和辅连接板(5)的长度均为主体壳(7)的长度的一半,挡板(4)的高度和固定杆(9)的长度相同;

使用时,使主体壳(7)的底部朝下,将植物放置在种植槽(2)内的挡网(1)上,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将装置进行拼接,拼接时,使挡板(4)穿过主连接板(3)上的卡接孔(8),使固定杆(9)穿过辅连接板(5)上的卡接孔(8),以此使装置实现多个连接,固定效果更好,再通过将固定杆(9)插入土壤内使装置固定在土壤上,植物在生长时,其根系能够穿过挡网(1)并深入土壤,从而进一步加强对装置的固定;

所述种植槽(2)的直径由主体壳(7)顶部向主体壳(7)底部逐渐变小的设计,能够对雨水导向,来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

所述种植槽(2)内固定置有挡网(1),挡网(1)置于主体壳(7)底部的设计,能够在植物生长时,使植物的根系穿过挡网(1)并深入土壤,从而对装置起到良好的固定效果,同时能够对种植物底部的基质土进行限位,避免底部的种植土在雨水冲刷的作用下而产生流失,影响种植植物的存活率;

所述主体壳(7)两端的导流孔(6)分别从主体壳(7)两端边缘向主体壳(7)中倾斜45°设置的设计,能够对流经导流孔(6)的雨水进行导向,使雨水往种植槽(2)方向流去,从而为置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水分;

所述挡板(4)由辅连接板(5)端部向主体壳(7)方向倾斜45°设置的设计,能够在使植物周围在发生土壤流失的时候对土壤进行阻挡,保持水土;

所述挡板(4)的长度比卡接孔(8)的长度小的设计,能够便于挡板(4)穿过卡接孔(8),从而使装置进行连接;

所述一组固定杆(9)的长度比卡接孔(8)的长度小的设计,能够便于整组固定杆(9)穿过卡接孔(8),从而使装置进行连接;

相邻所述固定杆(9)之间存在空隙的设计,能够减少固定杆(9)插入土壤时的阻力,同时能够避免固定杆(9)阻挡水分往种植槽(2)方向流去;

所述固定杆(9)由主连接板(3)端部向主体壳(7)方向倾斜45°设置的设计,能够对装置进行限位,有效避免装置在通过固定杆(9)插入突然后发生位移,同时能够加强固定效果,有效避免水土流失;

所述固定杆(9)内开有贯穿的导流孔(6)的设计,能够对雨水进行导流,将雨水导流到植物的根部,对水源进行高效的运用,为植物根部提供生长所需的水分。

所述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将装置进行拼接的设计,能够自由组合成一体,形成有效的整体,抓地更加牢固;

达到能够减少水土流失,且能够对雨水导向,来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同时能够根据使用需求拼接使用,来设置铺设装置的数量,且拼接后组合成一体,抓地更加牢固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水土保持系统,其特征是:由挡网、种植槽、主连接板、挡板、辅连接板、导流孔、主体壳、卡接孔和固定杆组成,主体壳中部开有贯通的种植槽,所述种植槽内固定置有挡网,挡网置于主体壳底部,主体壳两端均等距开有三排贯通的导流孔,每排导流孔由多个导流孔等距排列组成,主体壳一端顶部固定置有辅连接板,辅连接板中部开有矩形卡接孔,辅连接板的端部固定置有挡板,主体壳另一端底部固定置有主连接板,主连接板中部开有矩形卡接孔,主连接板的端部固定置有一组固定杆,所述一组固定杆的长度比卡接孔的长度小,一组固定杆由多个固定杆等距排列组成,多个固定杆位置和多个导流孔的位置一一对应,相邻所述固定杆之间存在空隙,所述固定杆内开有贯穿的导流孔,主连接板和辅连接板的长度均为主体壳的长度的一半,挡板的高度和固定杆的长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水土保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内固定置有挡网,挡网置于主体壳底部的设计,能够在植物生长时,使植物的根系穿过挡网并深入土壤,从而对装置起到良好的固定效果,同时能够对种植物底部的基质土进行限位,避免底部的种植土在雨水冲刷的作用下而产生流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水土保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由主连接板端部向主体壳方向倾斜45°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水土保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由辅连接板端部向主体壳方向倾斜45°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水土保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长度比卡接孔的长度小,能够便于整组固定杆穿过卡接孔,从而使装置进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水土保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壳两端的导流孔分别从主体壳两端边缘向主体壳中倾斜45°设置,能够对流经导流孔的雨水进行导向,使雨水往种植槽方向流去,从而为置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水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水土保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的直径由主体壳顶部向主体壳底部逐渐变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水土保持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固定杆之间存在空隙的设计,能够减少固定杆插入土壤时的阻力,同时能够避免固定杆阻挡水分往种植槽方向流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水土保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内开有贯穿的导流孔的设计,能够对雨水进行导流,将雨水导流到植物的根部,对水源进行高效的运用,为植物根部提供生长所需的水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水土保持系统,其特征在于使用时,减少水土流失,且能够对雨水导向,来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同时能够根据使用需求拼接使用,来设置铺设装置的数量,且拼接后组合成一体,抓地更加牢固。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水土保持系统公开了一种能够减少水土流失,且能够对雨水导向,来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同时能够根据使用需求拼接使用,来设置铺设装置的数量,且拼接后组合成一体,抓地更加牢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主体壳中部开有贯通的种植槽,所述种植槽的直径由主体壳顶部向主体壳底部逐渐变小,所述种植槽内固定置有挡网,挡网置于主体壳底部,主体壳两端均等距开有三排贯通的导流孔,每排导流孔由多个导流孔等距排列组成,所述主体壳两端的导流孔分别从主体壳两端边缘向主体壳中倾斜45°设置,主体壳一端顶部固定置有辅连接板,辅连接板中部开有矩形卡接孔。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岳建华;田忠斌;李成;常江;任斗金;王林秀;陈香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矿业大学;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
技术研发日:2021.04.30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118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