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植物快速繁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龙果实生幼苗快速嫁接的方法。
背景技术:
火龙果起源于中美洲的墨西哥、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古巴等国家的热带雨林及沙漠地带,是一种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水果。火龙果在我国的种植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不容小觑。台湾地区是我国栽培火龙果较早的地区,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栽植水平较高;海南、广东、广西、福建、贵州等省区近年兴起种植,并形成一定的栽培规模。
火龙果是一种果形优美、颜色鲜亮,风味细腻爽口,香气独特,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新型水果,其果实含有丰富的糖、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质元素及膳食纤维,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目前,火龙果品种非常多样,新品种不断推陈出新,通过杂交育种等技术手段,火龙果品种库不断扩大,其中以中国台湾省培育的品种尤为抢眼,许多高产、优质品种不断问世,令许多种植户趋之若鹜。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其它省份火龙果虽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火龙果品种培育还处于较低水平,缺少自主培育的明星品种。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除了种植起步晚,研究起步低外,缺少相应的培育技术,也是许多种植户无法快速繁育新品种的主要限制因素。要获得杂交新品种,通常的办法一是通过购买新品种茎段进行扦插育苗,但新品种茎段价格高昂,普通种植户难以承受;二是通过新品种果实种子进行育苗,通过种子育苗可以获得大量的实生苗,但缺点是种子育苗周期过长,通常需要四五年才能结果。因而,如何让火龙果实生幼苗快速生长,以缩短挂果时间,是许多种植户渴望掌握的技术,也是解决杂交育种难题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综上所述,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火龙果实生幼苗快速嫁接的方法,其只需培育火龙果实生幼苗3-4个月就可进行嫁接,大大缩短了火龙果苗幼年期,提高幼苗生长速度,使幼苗提早进入结果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火龙果实生幼苗快速嫁接的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一,分离并提取火龙果种子;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火龙果种子培育成幼苗;
步骤三,选取准备砧木;
步骤四,制取幼苗嫁接管;
步骤五,通过步骤四得到幼苗嫁接管将步骤二中的火龙果幼苗嫁接到步骤三得到的砧木上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新品种火龙果种子进行快速繁育,可有效提高幼苗嫁接成活率和嫁接速率,促进火龙果实生幼苗快速生长及挂果,与传统火龙果种子育苗相比,成苗速度提高5倍以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步骤一中分离并提取火龙果种子的方法为:通过人工授粉获取杂交后生成的火龙果果实,选择性状优良、无病虫害且生长健壮的植株上的杂交火龙果果实作为种果,剖开种果,取出种子淘洗干净,并将种子表面的粘着物去除,阴干备用即可。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得到符合要求的火龙果种子。
进一步,步骤二中培育成幼苗的方法为:当气温维持在20度以上时,或在温度设置为20度以上的人工气候箱内,将步骤一得到的种子消毒,在播种时将草木灰与种子充分混合,再将混合草木灰的种子均匀的撒播在育苗框上,再于混合草木灰的种子上铺盖基质,定期喷水保持基质湿润;当火龙果幼苗长高至5-7cm,茎宽0.7cm以上时,可用于进行嫁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得到符合要求的火龙果幼苗。
进一步,将步骤一得到的种子用75%酒精消毒;于混合草木灰的种子上覆盖0.5-0.8cm厚的基质。
进一步,步骤三中选取准备砧木的方法为:选取粗壮的老熟已长根的30-50cm长的火龙果茎段作为砧木,且砧木表面光滑,色泽深绿无病斑,砧木放置于有遮荫网的大棚中培育,并在嫁接前用芽接剪将砧木上的刺座全部去除。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得到符合要求的火龙果砧木。
进一步,步骤四中制取幼苗嫁接管的方法为:截取得到第一嫁接管和第二嫁接管,所述第一嫁接管和第二嫁接管为壁厚相同的空心金属管,并且所述第一嫁接管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嫁接管的内径;所述第一嫁接管的一端为斜切口,另一端为平口;所述第二嫁接管的两端为锋利的平口。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得到用于嫁接的第一嫁接管和第二嫁接管。
进一步,所述第一嫁接管长10-12cm,外径为3-3.5mm;所述第二嫁接管长10-12cm,外径为4-4.5mm;所述第一嫁接管和第二嫁接管壁厚为0.1-0.15mm。
进一步,步骤五中嫁接方法为:首先在砧木顶部平切一刀,切出平整的嫁接面,用所述第一嫁接管斜切口在砧木的嫁接面垂直向下插入1.5-2.0cm深度,旋转所述第一嫁接管并取出砧木,在所述第一嫁接管管内被带出一段砧木茎肉,并在砧木嫁接面形成一个柱状圆孔;在培育好的火龙果幼苗上切取3.0-4.0cm的幼苗茎段,并保持幼苗茎段竖直状;用酒精擦拭所述第二嫁接管后,再用所述第二嫁接管的一端套在幼苗茎段的底部,并沿着幼苗茎段向上垂直插入1.5-2.0cm的高度,并且一边插一边左右来回旋转,使幼苗茎段的中间部分保留在所述第二嫁接管内,其侧部边缘部分被分离在所述第二嫁接管外周,平着所述第二嫁接管的上端切断掉留在所述第二嫁接管外周的幼苗茎段的边缘部分;在距所述第二嫁接管上端1-2.0mm的位置处将所述第二嫁接管环切,保留环切口上方的幼苗茎段以得到完成修型的幼苗茎段,之后将完成修型的幼苗茎段从所述第二嫁接管上端内取出得到接穗幼苗,由于接穗幼苗处于所述第二嫁接管上端内的部分即底部呈圆柱状且直径大于砧木嫁接面上的柱状圆孔,将接穗幼苗的底部缓慢插入砧木嫁接面上的柱状圆孔内,使两者紧密结合,再用医用压敏胶带将接穗幼苗进行固定,将砧木的顶部遮盖住;7-10天后,移开砧木顶部的遮盖物,嫁接完成。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嫁接管和第二嫁接管配合使用,由于两管存在管径差,形成了砧木上的孔较小,修型的接穗茎径较大,两者连接后,接穗和砧木紧密接触,不易因失水后脱离,有效提高嫁接的成活率;另外,由于幼苗在切取用于嫁接的接穗后,保留了完整根系,幼苗仍可以萌发新芽,长至一定程度又可以用于嫁接,为品种嫁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接穗,提高了种苗资源利用率。
进一步,用消过毒的裁纸刀在砧木顶部平切一刀以及在所述第二嫁接管距上端1-2.0mm的位置处环切。
进一步,用一次性纸杯遮盖住砧木的顶部。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嫁接管的结构图;
图2为第二嫁接管的结构图;
图3为通过第一嫁接管在砧木嫁接面形成一个柱状圆孔的示意图;
图4为通过第二嫁接管得到火龙果接穗幼苗的示意图;
图5为接穗幼苗的示意图;
图6为将接穗幼苗的底部插入砧木嫁接面上的柱状圆孔内后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砧木,2、第一嫁接管,3、第二嫁接管,4、幼苗茎段,5、接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火龙果实生幼苗快速嫁接的方法(火龙果实生幼苗指从火龙果种子育出的火龙果幼苗),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一,分离并提取火龙果种子:通过人工授粉获取杂交后生成的火龙果果实,选择性状优良、无病虫害且生长健壮的植株上的杂交火龙果果实作为种果,剖开种果,取出种子淘洗干净,并将种子表面的粘着物去除,阴干备用即可。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火龙果种子培育成幼苗:当气温维持在20度以上时,或在温度设置为20度以上的人工气候箱内,将步骤一得到的种子用75%酒精消毒,在播种时将草木灰与种子充分混合,再将混合草木灰的种子均匀的撒播在育苗框上,并覆盖0.5-0.8cm厚的基质进行薄层,定期喷水保持基质湿润。5-8天后火龙果种子开始萌发。3-4个月后,火龙果幼苗长高约5-7cm,茎宽0.7cm以上时,可用于进行嫁接。
步骤三,选取准备砧木1:选取粗壮的老熟已长根的30-50cm长的火龙果茎段作为砧木1,且砧木1表面光滑,色泽深绿无病斑,砧木1放置于有遮荫网的大棚中培育,并在嫁接前用芽接剪将砧木1上的刺座全部去除。
步骤四,制取幼苗嫁接管:如图1和2所示,截取得到第一嫁接管2和第二嫁接管3,所述第一嫁接管2和第二嫁接管3为壁厚相同的空心金属管,并且所述第一嫁接管2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嫁接管3的内径。所述第一嫁接管2的一端为斜切口,另一端为平口,其长10-12cm,管外径为3-3.5mm,即将所述第一嫁接管2在距管口20mm的地方进行斜切或磨尖,最后使管口为锋利的斜面管口,即第一嫁接管2的一端形成斜刀刃口。所述第二嫁接管3的两端为锋利的平口,其长10-12cm,外径为4-4.5mm。所述第一嫁接管2和第二嫁接管3壁厚为0.1-0.15mm。通过所述第一嫁接管2和所述第二嫁接管3的配合使用可实现快速火龙果幼苗的嫁接。
步骤五,通过步骤四得到幼苗嫁接管将步骤二中的火龙果幼苗嫁接到步骤三得到的砧木1上:首先用消过毒的裁纸刀在砧木1顶部平切一刀,切出平整的嫁接面。如图3所示,用所述第一嫁接管2斜切口在砧木1的嫁接面垂直向下插入1.5-2.0cm深度,旋转所述第一嫁接管2并取出砧木1,在所述第一嫁接管2管内被带出一段砧木1茎肉,并在砧木1嫁接面形成一个柱状圆孔。在培育好的火龙果幼苗上切取3.0-4.0cm的幼苗茎段4,并保持幼苗茎段4竖直状。用酒精擦拭所述第二嫁接管3后,再用所述第二嫁接管3的一端套在幼苗茎段4的底/基部,并沿着幼苗茎段4向上垂直插入约1.5-2.0cm的高度,并且一边插一边缓慢左右来回旋转,使幼苗茎段4的中间部分保留在所述第二嫁接管3内,其侧部边缘部分被分离在所述第二嫁接管3外周,平着所述第二嫁接管3的上端切断掉留在所述第二嫁接管3外周的幼苗茎段4的边缘部分。如图4所示,用裁纸刀在距所述第二嫁接管3上端1-2.0mm的位置处将所述第二嫁接管3环切,保留环切口上方的幼苗茎段4以得到完成修型的幼苗茎段4,如图5所示,将完成修型的幼苗茎段4从所述第二嫁接管3上端内取出得到火龙果接穗5,由于接穗5处于所述第二嫁接管3上端内的部分即底部呈圆柱状且直径略大于砧木1嫁接面上的柱状圆孔,如图6所示,将接穗5的底部缓慢插入砧木1嫁接面上的柱状圆孔内,使两者紧密结合,再用用压敏胶带将接穗5粘在砧木1上,使接穗5在砧木1上的位置固定住,最后用一次性纸杯遮盖住砧木1的顶部。7-10天后,移开纸杯,嫁接完成。
实施例1
1)火龙果种子的分离与提取。通过人工授粉,获取杂交后生成的火龙果果实,选择性状优良、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植株上的杂交果实作为种果,剖开果实,取出种子淘洗干净,并将种子表面的粘着物去除,阴干备用;
2)火龙果幼苗培育。将处理了的种子用75%酒精消毒,在播种时将草木灰与种子充分混合,再均匀的撒播种子在育苗框上,盖上约0.5cm的基质进行薄层覆盖,定期喷水保持基质湿润;5天后火龙果种子开始萌发;约3个月后,火龙果幼苗长高至6.0cm,茎宽约0.7cm时,可用于进行嫁接;
3)砧木1的选取及准备。选取粗壮的老熟已长根的30cm长的红肉火龙果茎段作为砧木1,砧木1表面光滑,色泽深绿无病斑。同时,在嫁接前用芽接剪将砧木1上的刺座全部去除。砧木1放置于有遮荫网的大棚中培育;
4)幼苗嫁接管的制取。嫁接管由两根粗细不同的空心金属管(第一嫁接管2和第二嫁接管3)组成,其中第二嫁接管3(第二嫁接管3)为两端平口金属管,管长10cm,金属管外径4.5mm,管壁厚约0.1mm,管口锋利;第一嫁接管2(第一嫁接管2)一端为斜切口,另一端为平口,管长10.0cm,管外径为3.5mm,即将第一嫁接管2在距管口20mm的地方进行了斜切或磨除,最后使管口为锋利的斜面管口。通过第一嫁接管2和第二嫁接管3的配合使用可实现快速火龙果幼苗的嫁接;
5)火龙果幼苗嫁接。首先用消过毒的裁纸刀在砧木1顶部平切一刀,切出平整的嫁接面,之后用第一嫁接管2斜切口一端在砧木1上垂直插入1.5cm深度,旋转金属管并取出,随之带出旋转后切除管内的茎肉,在砧木1顶部的嫁接面形成一个柱状圆孔;切取育好的火龙果幼苗茎段43.0cm,用酒精擦拭过的第二嫁接管3从茎段基部向上垂直插入1.5cm的深度,边插边缓慢左右旋转,使幼苗中间部分保留在管内,边缘部分则分离在第二嫁接管3外,用裁纸刀在第二嫁接管3距上端管口1.0mm处进行环切,切除掉留在第二嫁接管3外边的茎肉部分,之后将完成修型的幼苗茎段4从第二嫁接管3中取出得到接穗5,由于接穗5处于第二嫁接管3内的部分即底部呈圆柱状且直径略大于砧木1上的圆孔,将接穗5的底部缓慢插入砧木1上的圆孔内,使两者紧密结合,这样,接穗和砧木1紧密接触,不易因失水后脱离,有效保证嫁接的成活率。之后,用医用压敏胶带将幼苗进行固定,用一次性纸杯罩住嫁接部分。7天后,移开纸杯,嫁接完成。
实施例2
1)火龙果种子的分离与提取。通过人工授粉,获取杂交后生成的火龙果果实,选择性状优良、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植株上的杂交果实作为种果,剖开果实,取出种子淘洗干净,并将种子表面的粘着物去除,阴干备用;
2)火龙果幼苗培育。在气温维持在20度以上时,或在人工气候箱内,将处理了的种子用75%酒精消毒,在播种时将草木灰与种子充分混合,再均匀的撒播种子在育苗框上,盖上约0.7cm的基质进行薄层覆盖,定期喷水保持基质湿润;5天后火龙果种子开始萌发;约4个月后,火龙果幼苗长高约5.0cm,茎宽约0.80cm时,可用于进行嫁接;
3)砧木1的选取及准备。选取粗壮的老熟已长根的50cm长的红肉火龙果茎段作为砧木1,砧木1表面光滑,色泽深绿无病斑。同时,在嫁接前用芽接剪将砧木1上的刺座全部去除。砧木1放置于有遮荫网的大棚中培育;
4)幼苗嫁接管的制取。嫁接管由两根粗细不同的空心金属管组成即第一嫁接管2和第二嫁接管3,其中第一嫁接管2一端为斜切口,另一端为平口,管长11.0cm,管外径为3.0mm,即将第一嫁接管2在距管口20.0mm的地方进行了斜切或磨除,最后使管口成为锋利的斜面管口。第二嫁接管3为两端平口金属管,管长11.0cm,金属管外径4.0mm,管壁厚约0.12mm,管口锋利;通过粗细金属管的配合使用可实现快速火龙果幼苗的嫁接;
5)火龙果幼苗嫁接。首先用消过毒的裁纸刀在砧木1顶部平切一刀,切出平整的嫁接面,之后用第一嫁接管2斜切口一端在砧木1上垂直插入1.8cm深度,旋转第一嫁接管2并取出,随之带出旋转后切除管内的茎肉,在砧木1顶部的嫁接面形成一个柱状圆孔;切取育好的火龙果幼苗茎段4.0cm,用酒精擦拭过的第二嫁接管3从茎段基部向上垂直插入1.8cm的深度,边插边缓慢左右旋转,使幼苗中间部分保留在第二嫁接管3内,边缘部分则分离在第二嫁接管3外,用裁纸刀在第二嫁接管3距上端管口1.0mm处进行环切,切除掉留在第二嫁接管3外边的茎肉部分,之后将完成修型的幼苗茎段4从第二嫁接管3中取出得到接穗5,由于接穗5处于第二嫁接管3内的部分即底部呈圆柱状且直径略大于砧木1上的圆孔,将接穗5的底部缓慢插入砧木1上的圆孔内,使两者紧密结合,这样,接穗和砧木1紧密接触,不易因失水后脱离,有效保证嫁接的成活率。之后,用医用压敏胶带将幼苗进行固定,用一次性纸杯罩住嫁接部分。8天后,移开纸杯,嫁接完成。
实施例3
1)火龙果种子的分离与提取。通过人工授粉,获取杂交后生成的火龙果果实,选择性状优良、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植株上的杂交果实作为种果,剖开果实,取出种子淘洗干净,并将种子表面的粘着物去除,阴干备用;
2)火龙果幼苗培育。在气温维持在20度以上时,或在人工气候箱内,将处理了的种子用75%酒精消毒,在播种时将草木灰与种子充分混合,再均匀的撒播种子在育苗框上,盖上约0.6cm的基质进行薄层覆盖,定期喷水保持基质湿润;5天后火龙果种子开始萌发;约3个月后,火龙果幼苗长高约7cm,茎宽约0.9cm时,可用于进行嫁接;
3)砧木1的选取及准备。选取粗壮的老熟已长根的30cm长的红肉火龙果茎段作为砧木1,砧木1表面光滑,色泽深绿无病斑。同时,在嫁接前用芽接剪将砧木1上的刺座全部去除。砧木1放置于有遮荫网的大棚中培育;
4)幼苗嫁接管的制取。嫁接管由两根粗细不同的空心金属管组成,其中第一嫁接管2一端为斜切口,另一端为平口,管长12cm,管外径为3.2mm,即将平口金属管在距管口20mm的地方进行了斜切或斜磨,最后使管口为锋利的斜面管口;第二嫁接管3为两端平口金属管,管长12cm,金属管外径4.2mm,管壁厚约0.12mm,管口锋利。通过粗细金属管的配合使用可实现快速火龙果幼苗的嫁接;
5)火龙果幼苗嫁接。首先用消过毒的裁纸刀在砧木1顶部平切一刀,切出平整的嫁接面,之后用第一嫁接管2斜切口一端在砧木1上垂直插入1.3cm深度,旋转第一嫁接管2并取出,随之带出旋转后切除管内的茎肉,在砧木1顶部的嫁接面形成一个柱状圆孔;切取育好的火龙果幼苗茎段4cm,用酒精擦拭过的第二嫁接管3从茎段基部垂直插入1.3cm的深度,边插边缓慢左右旋转,使幼苗中间部分保留在管内,边缘部分则分离在第二嫁接管3外,用消毒裁纸刀在第二嫁接管3距上端管口1.5mm处进行环切,切除掉留在第二嫁接管3外边的茎肉部分,之后将完成修型的幼苗茎段4从第二嫁接管3中取出,由于接穗5处于第二嫁接管3内的部分即底部呈圆柱状且直径略大于砧木1上的圆孔,将接穗5的底部缓慢插入砧木1上的圆孔内,使两者紧密结合,这样,接穗和砧木1紧密接触,不易因失水后脱离,有效保证嫁接的成活率。之后,用医用压敏胶带将幼苗进行固定,用一次性纸杯罩住嫁接部分。10天后,移开纸杯,嫁接完成。
实施例4
1)火龙果种子的分离与提取。通过人工授粉,获取杂交后生成的火龙果果实,选择性状优良、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植株上的杂交果实作为种果,剖开果实,取出种子淘洗干净,并将种子表面的粘着物去除,阴干备用;
2)火龙果幼苗培育。在气温维持在20度以上时,或在人工气候箱内,将处理了的种子用75%酒精消毒,在播种时将草木灰与种子充分混合,再均匀的撒播种子在育苗框上,盖上约0.5cm的基质进行薄层覆盖,定期喷水保持基质湿润;5天后火龙果种子开始萌发;约4个月后,火龙果幼苗长高约7cm,茎宽约1.0cm时,可用于进行嫁接;
3)砧木1的选取及准备。选取粗壮的老熟已长根的30cm长的红肉火龙果茎段作为砧木1,砧木1表面光滑,色泽深绿无病斑。同时,在嫁接前用芽接剪将砧木1上的刺座全部去除。砧木1放置于有遮荫网的大棚中培育;
4)幼苗嫁接管的制取。嫁接管由两根粗细不同的空心金属管组成,其中第一嫁接管2一端为斜切口,另一端为平口,管长10cm,管外径为3.0mm,即将平口金属管在距管口20mm的地方进行了斜切或磨除,最后使管口为锋利的斜切面管口;第二嫁接管3为两端平口管,管长10cm,金属管外径4.0mm,管壁厚约0.10mm,管口锋利。通过粗细金属管的配合使用可实现快速火龙果幼苗的嫁接;
5)火龙果幼苗嫁接。首先用消过毒的裁纸刀在砧木1顶部平切一刀,切出平整的嫁接面,之后用第一嫁接管2斜切口一端在砧木1上垂直插入1.6cm深度,旋转金属管并取出,随之带出旋转后切除管内的茎肉,在砧木1顶部的嫁接面形成一个柱状圆孔;切取育好的火龙果幼苗茎段43cm,用酒精擦拭过的第二嫁接管3从基部向上垂直插入1.6cm的深度,边插边缓慢左右旋转,使幼苗中间部分保留在管内,边缘部分则分离在管外,用消过毒的裁纸刀在第二嫁接管3距上端管口1.2mm处进行环切,切除掉留在第二嫁接管3外边的茎肉部分,之后将完成修型的幼苗茎段4从第二嫁接管3中取出,由于接穗5处于第二嫁接管3内的部分即底部呈圆柱状且直径略大于砧木1上的圆孔,将接穗5的底部缓慢插入砧木1上的圆孔内,使两者紧密结合,这样,接穗和砧木1紧密接触,不易因失水后脱离,有效保证嫁接的成活率。之后,用医用压敏胶带将幼苗进行固定,用一次性纸杯罩住嫁接部分。9天后,移开纸杯,嫁接完成。
实施例5
1)火龙果种子的分离与提取。通过人工授粉,获取杂交后生成的火龙果果实,选择性状优良、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植株上的杂交果实作为种果,剖开果实,取出种子淘洗干净,并将种子表面的粘着物去除,阴干备用;
2)火龙果幼苗培育。将处理了的种子用酒精消毒,在播种时将草木灰与种子充分混合,再均匀的撒播种子在育苗框上,盖上约0.6cm的基质进行薄层覆盖,定期喷水保持基质湿润;5天后火龙果种子开始萌发;约3个月后,火龙果幼苗长高约6cm,茎宽约0.8cm时,可用于进行嫁接;
3)砧木1的选取及准备。选取粗壮的老熟已长根的40cm长的红肉火龙果茎段作为砧木1,砧木1表面光滑,色泽深绿无病斑。同时,在嫁接前用芽接剪将砧木1上的刺座全部去除。砧木1放置于有遮荫网的大棚中培育;
4)幼苗嫁接管的制取。嫁接管由两根粗细不同的空心金属管组成,其中第一嫁接管2一端为斜切口,另一端为平口,管长11cm,管外径为3.5mm,即将平口金属管在距管口20mm的地方进行了斜切或磨除,最后使管口为锋利的斜面管口;第二嫁接管3为两端平口金属管,管长11cm,金属管外径4.5mm,管壁厚约0.12mm,管口锋利。通过粗细金属管的配合使用可实现快速火龙果幼苗的嫁接;
5)火龙果幼苗嫁接。首先用消过毒的裁纸刀在砧木1顶部平切一刀,切出平整的嫁接面,之后用第一嫁接管2斜切口一端在砧木1上垂直插入1.8cm深度,旋转金属管并取出,随之带出旋转后切除管内的茎肉,在砧木1顶部的嫁接面形成一个柱状圆孔;切取育好的火龙果幼苗4cm,用酒精擦拭过的第二嫁接管3从基部垂直插入1.8cm的深度,边插边缓慢左右旋转,使幼苗中间部分保留在第二嫁接管3内,边缘部分则分离在第二嫁接管3外,用裁纸刀在第二嫁接管3距上端管口1mm处进行环切,切除掉留在第二嫁接管3外边的茎肉部分,之后将完成修型的幼苗茎段4从第二嫁接管3中取出,由于接穗5处于第二嫁接管3内的部分即底部呈圆柱状且直径略大于砧木1上的圆孔,将接穗5的底部缓慢插入砧木1上的圆孔内,使两者紧密结合,这样,接穗和砧木1紧密接触,不易因失水后脱离,有效保证嫁接的成活率。之后,用医用压敏胶带将幼苗进行固定,用一次性纸杯罩住嫁接部分。8天后,移开纸杯,嫁接完成。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得到下述结论:本嫁接方法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过程,各个环节紧密相扣,缺少某一环节都会对实施效果产生消极影响,不能达到申请所预设的最佳效果。经试验,使用本嫁接方法,火龙果幼苗嫁接成活率达98%,嫁接后15个月进入开花期,并于花后1个月果实成熟,较之使常规方法,本嫁接方法可使火龙果从幼苗到挂果提早4年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火龙果实生幼苗快速嫁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一,分离并提取火龙果种子;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火龙果种子培育成幼苗;
步骤三,选取准备砧木(1);
步骤四,制取幼苗嫁接管;
步骤五,通过步骤四得到幼苗嫁接管将步骤二中的火龙果幼苗嫁接到步骤三得到的砧木(1)上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龙果实生幼苗快速嫁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分离并提取火龙果种子的方法为:通过人工授粉获取杂交后生成的火龙果果实,选择性状优良、无病虫害且生长健壮的植株上的杂交火龙果果实作为种果,剖开种果,取出种子淘洗干净,并将种子表面的粘着物去除,阴干备用即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龙果实生幼苗快速嫁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培育成幼苗的方法为:当气温维持在20度以上时,或在温度设置为20度以上的人工气候箱内,将步骤一得到的种子消毒,在播种时将草木灰与种子充分混合,再将混合草木灰的种子均匀的撒播在育苗框上,再于混合草木灰的种子上铺盖基质,定期喷水保持基质湿润;当火龙果幼苗长高至5-7cm,茎宽0.7cm以上时,可用于进行嫁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龙果实生幼苗快速嫁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一得到的种子用75%酒精消毒;于混合草木灰的种子上覆盖0.5-0.8cm厚的基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龙果实生幼苗快速嫁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选取准备砧木(1)的方法为:选取粗壮的老熟已长根的30-50cm长的火龙果茎段作为砧木(1),且砧木(1)表面光滑,色泽深绿无病斑,砧木(1)放置于有遮荫网的大棚中培育,并在嫁接前用芽接剪将砧木(1)上的刺座全部去除。
6.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火龙果实生幼苗快速嫁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制取幼苗嫁接管的方法为:截取得到第一嫁接管(2)和第二嫁接管(3),所述第一嫁接管(2)和第二嫁接管(3)为壁厚相同的空心金属管,并且所述第一嫁接管(2)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嫁接管(3)的内径;所述第一嫁接管(2)的一端为斜切口,另一端为平口;所述第二嫁接管(3)的两端为锋利的平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火龙果实生幼苗快速嫁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嫁接管(2)长10-12cm,外径为3-3.5mm;所述第二嫁接管(3)长10-12cm,外径为4-4.5mm;所述第一嫁接管(2)和第二嫁接管(3)壁厚为0.1-0.15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火龙果实生幼苗快速嫁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嫁接方法为:首先在砧木(1)顶部平切一刀,切出平整的嫁接面,用所述第一嫁接管(2)斜切口在砧木(1)的嫁接面垂直向下插入1.5-2.0cm深度,旋转所述第一嫁接管(2)并取出砧木(1),在所述第一嫁接管(2)管内被带出一段砧木(1)茎肉,并在砧木(1)嫁接面形成一个柱状圆孔;在培育好的火龙果幼苗上切取3.0-4.0cm的幼苗茎段(4),并保持幼苗茎段(4)竖直状;用酒精擦拭所述第二嫁接管(3)后,再用所述第二嫁接管(3)的一端套在幼苗茎段(4)的底部,并沿着幼苗茎段(4)向上垂直插入1.5-2.0cm的高度,并且一边插一边左右来回旋转,使幼苗茎段(4)的中间部分保留在所述第二嫁接管(3)内,其侧部边缘部分被分离在所述第二嫁接管(3)外周,平着所述第二嫁接管(3)的上端切断掉留在所述第二嫁接管(3)外周的幼苗茎段(4)的边缘部分;在距所述第二嫁接管(3)上端1-2.0mm的位置处将所述第二嫁接管(3)环切,保留环切口上方的幼苗茎段(4)以得到完成修型的幼苗茎段(4),之后将完成修型的幼苗茎段(4)从所述第二嫁接管(3)上端内取出得到接穗(5),由于接穗(5)处于所述第二嫁接管(3)上端内的部分即底部呈圆柱状且直径大于砧木(1)嫁接面上的柱状圆孔,将接穗(5)的底部缓慢插入砧木(1)嫁接面上的柱状圆孔内,使两者紧密结合,再用医用压敏胶带将接穗(5)进行固定,将砧木(1)的顶部遮盖住;7-10天后,移开砧木(1)顶部的遮盖物,嫁接完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火龙果实生幼苗快速嫁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消过毒的裁纸刀在砧木(1)顶部平切一刀以及在所述第二嫁接管(3)距上端1-2.0mm的位置处环切。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火龙果实生幼苗快速嫁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一次性纸杯遮盖住砧木(1)的顶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