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流用大型包裹下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78


本发明涉及运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目前,针对大型包裹主要是通过货车运输,货车将大型包裹运输至目的地后,需要人工将货车上的大型包裹搬运下来;当大型包裹数量偏多时,会需要多人进行搬运;但采用人工搬运的方式,一方面人力成本高,一方面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物流用大型包裹下车装置,以解决目前采用人工搬运的方式人力成本高、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物流用大型包裹下车装置,包括底座和升降板,所述底座的底部两侧均设有行驶轮,所述升降板上设有用于将大型包裹转移至底座的转移机构;还包括随升降板竖向移动而用于启动转移机构工作的驱动机构和用于带动升降板竖向移动的动力机构。

基础方案的优点:本方案根据货车的位置,通过行驶轮带动底座移动至货车的位置;此时,升降板与货车的后车厢等高,便于工作人员转移大型包裹;通过动力机构带动升降板竖向移动,使得驱动机构启动转移机构工作,让升降板上的大型包裹转移至底座上,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方案通过机械代替人工完成大型包裹的卸料,有效减少了工人数量,进而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还提高了卸料效率。

进一步,所述转移机构包括开设在升降板上的通孔和若干等距固接在通孔内壁上的固定块,若干固定块将通孔等分为若干转移区;所述转移区内转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上套接有转移板;还包括用于转轴止动的止动部和随升降板竖向移动而被驱动机构用于带动转轴转动的活动部。

通过上述设置,初始状态时,通过止动部能够对转轴进行止动,进而实现对转移板止动,使得大型包裹能够平稳的位于转移板表面。

升降板向下移动期间,止动部对转轴的止动效果消失;驱动机构通过活动部带动转轴转动,使得转移板上的大型包裹滑落至底座上。

进一步,所述止动部包括开设在升降板内的横向室和与横向室相通的楔槽,所述横向室内滑动连接有随升降板竖向移动而被驱动机构带动移动的第一楔块,且第一楔块与横向室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楔块上设有竖向槽,所述竖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楔块,且第二楔块与竖向槽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楔块与楔槽滑动配合;所述转轴上设有止动槽,所述第二楔块自由端穿过楔槽并伸入止动槽内。

通过上述设置,工作人员将大型包裹放置在升降板上,使得单个大型包裹位于转移板上;由于第二楔块的自由端伸入止动槽内,因此,通过第二楔块能够对转轴进行止动,进而实现对转移板止动,使得大型包裹能够平稳的位于转移板表面。

升降板向下移动期间,驱动机构带动第一楔块向右移动,第一弹簧压缩;第一楔块向右移动期间,第二楔块在楔槽的导向下,使得第二楔块向下移动,即第二楔块移出止动槽,第二弹簧压缩,使得转轴处于可转动的状态。

进一步,所述活动部包括开设在固定块内的腔室和被驱动机构带动转动的圆轴,所述圆轴与腔室、横向室转动连接,所述圆轴与转轴之间设有皮带。

通过上述设置,升降板向下移动期间,驱动机构带动圆轴转动,圆轴通过皮带带动转轴转动,使得转移板上的大型包裹滑落至底座上。

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若干固接在底座顶部的齿条和固接在圆轴上用于与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齿条的顶部设有用于挤压第一楔块的第三楔块;所述固定块上竖向设有用于齿条、第三楔块穿过的第一导向槽,且第一导向槽与腔室相通的第一导向槽;所述升降板上竖向设有用于齿条、第三楔块穿过的第二导向槽,且第二导向槽与横向槽相通,所述第一导向槽与第二导向槽相通。

通过上述设置,升降板向下移动期间,使得第三楔块伸入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内;第三楔块挤压第一楔块向右移动,第一弹簧压缩;第一楔块向右移动期间,第二楔块在楔槽的导向下,使得第二楔块向下移动,即第二楔块移出止动槽,第二弹簧压缩;升降板继续向下移动,使得齿条与齿轮啮合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圆轴转动,圆轴通过皮带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转移板转动,使得转移板上的大型包裹滑落至底座上。

进一步,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接在底座顶部两侧的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上设有与升降板固接的联动杆。

通过上述设置,气缸的输出轴带动联动杆竖向移动,进而联动杆带动升降板竖向移动。

进一步,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弹性层。

通过上述设置,由于弹性层为柔性材质,能够避免对大型包裹表面的损伤。

进一步,所述底座的底部两侧均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用于与行驶轮相抵的滑块,且滑块与滑槽之间设有第三弹簧;还包括随联动杆竖向移动而带动滑块移动的辅助部。

通过上述设置,完成一次卸料后,气缸的输出轴带动联动杆向上移动,进而带动升降板向上移动进行下一次卸料准备;联动杆向上移动期间,联动杆通过辅助部带动滑块在滑槽内滑动,使得滑块向行驶轮的方向移动;联动杆继续向上移动,当升降板与货车的后车厢等高时,此时滑块与行驶轮相抵,以此实现对行驶轮的止动,即在将货车上大型包裹转移至升降板上期间能够避免升降板发声位移,进而保证了大型包裹转移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进一步,所述辅助部包括转动连接在底座两侧的导向轮,所述联动杆上设有拉绳,且拉绳的自由端绕过导向轮与滑块固接。

通过上述设置,完成一次卸料后,气缸的输出轴带动联动杆向上移动,进而带动升降板向上移动进行下一次卸料准备;联动杆向上移动期间,联动杆通过拉绳拉动滑块在滑槽内滑动,使得滑块向行驶轮的方向移动,第三弹簧压缩;联动杆继续向上移动,当升降板与货车的后车厢等高时,关闭气缸,此时滑块与行驶轮相抵,以此实现对行驶轮的止动,即在将货车上大型包裹转移至升降板上期间能够避免升降板发声位移,进而保证了大型包裹转移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进一步,所述滑块上设有橡胶层。

通过上述设置,通过橡胶层能够增大摩擦力,进而加强对行驶轮的止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物流用大型包裹下车装置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升降板俯视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物流用大型包裹下车装置实施例二主视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座1、升降板2、行驶轮3、通孔4、固定块5、转移区6、转轴7、转移板8、横向室9、楔槽10、第一楔块11、第一弹簧12、第二楔块13、第二弹簧14、止动槽15、腔室16、圆轴17、皮带18、齿条19、齿轮20、第三楔块21、第一导向槽22、第二导向槽23、气缸24、联动杆25、滑块26、第三弹簧27、导向轮28、拉绳29。

实施例一

基本如附图1、附图2、附图3和附图4所示:一种物流用大型包裹下车装置,包括底座1和升降板2,底座1的底部两侧均安装有行驶轮3,通过行驶轮3能够带动底座1移动;升降板2上设置有用于将大型包裹转移至底座1的转移机构;还包括随升降板2竖向移动而用于启动转移机构工作的驱动机构和用于带动升降板2竖向移动的动力机构。

转移机构包括开设在升降板2上的通孔4和若干等距固接在通孔4内壁上的固定块5,若干固定块5将通孔4等分为若干转移区6;转移区6内转动连接有转轴7,且转轴7上套接有转移板8,转移板8能够在转移区6内转动;还包括用于转轴7止动的止动部和随升降板2竖向移动而被驱动机构用于带动转轴7转动的活动部。

止动部包括开设在升降板2内的横向室9和与横向室9相通的楔槽10,横向室9内滑动连接有随升降板2竖向移动而被驱动机构带动移动的第一楔块11,且第一楔块11与横向室9之间固接有第一弹簧12;第一楔块11上开有竖向槽,竖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楔块13,且第二楔块13与竖向槽之间固接有第二弹簧14,第二楔块13与楔槽10滑动配合;转轴7上开有止动槽15,第二楔块13自由端穿过楔槽10并伸入止动槽15内。活动部包括开设在固定块5内的腔室16和被驱动机构带动转动的圆轴17,圆轴17与腔室16、横向室9转动连接,圆轴17与转轴7之间套接有皮带18,皮带18位于横向室9内。

驱动机构包括若干固接在底座1顶部的齿条19和固接在圆轴17上用于与齿条19啮合的齿轮20,齿条19的顶部固接有用于挤压第一楔块11的第三楔块21;固定块5上竖向开有用于齿条19、第三楔块21穿过的第一导向槽22,且第一导向槽22与腔室16相通的第一导向槽22;升降板2上竖向开有用于齿条19、第三楔块21穿过的第二导向槽23,且第二导向槽23与横向槽相通,第一导向槽22与第二导向槽23相通。

动力机构包括固接在底座1顶部两侧的气缸24,气缸24的输出轴上固接联动杆25,且联动杆25的自由端与升降板2的底部固接。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根据货车的位置,通过行驶轮3带动底座1移动至货车的位置;此时,升降板2与货车的后车厢等高,便于工作人员转移大型包裹;本实施例中,大型包裹里面的物品不是易碎品。

工作人员将大型包裹放置在升降板2上,使得单个大型包裹位于转移板8上;由于第二楔块13的自由端伸入止动槽15内,因此,通过第二楔块13能够对转轴7进行止动,进而实现对转移板8止动,使得大型包裹能够平稳的位于转移板8表面。

启动气缸24,气缸24的输出轴带动联动杆25向下移动,进而联动杆25带动升降板2向下移动,即带动大型包裹向下移动;升降板2向下移动期间,使得第三楔块21伸入第一导向槽22和第二导向槽23内,第三楔块21挤压第一楔块11向右移动,第一弹簧12压缩;第一楔块11向右移动期间,第二楔块13在楔槽10的导向下,使得第二楔块13向下移动,即第二楔块13移出止动槽15,第二弹簧14压缩;升降板2继续向下移动,使得齿条19与齿轮20啮合带动齿轮20转动,齿轮20带动圆轴17转动,圆轴17通过皮带18带动转轴7转动,转轴7带动转移板8转动,使得转移板8上的大型包裹滑落至底座1上,关闭气缸24,以此实现将大型包裹转移至底座1上,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方案通过机械代替人工完成大型包裹的卸料,有效减少了工人数量,进而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还提高了卸料效率;并且,大型包裹位于相邻两个齿条19之间,以此能够实现大型包裹临时间隔存放,方便工作人员查看和取拿。

本实施例中,底座1的顶部固接有弹性层,弹性层选用橡胶层;由于弹性层为柔性材质,能够避免对大型包裹表面的损伤。

实施例二

基本如附图5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和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底座1的底部两侧均开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用于与行驶轮3相抵的滑块26,且滑块26与滑槽之间固接有第三弹簧27;还包括随联动杆25竖向移动而带动滑块26移动的辅助部;辅助部包括转动连接在底座1两侧的导向轮28,联动杆25上固接有拉绳29,且拉绳29的自由端绕过导向轮28与滑块26固接。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完成一次卸料后,气缸24的输出轴带动联动杆25向上移动,进而带动升降板2向上移动进行下一次卸料准备;联动杆25向上移动期间,联动杆25通过拉绳29拉动滑块26在滑槽内滑动,使得滑块26向行驶轮3的方向移动,第三弹簧27压缩;联动杆25继续向上移动,当升降板2与货车的后车厢等高时,关闭气缸24,此时滑块26与行驶轮3相抵,以此实现对行驶轮3的止动,即在将货车上大型包裹转移至升降板2上期间能够避免升降板2发声位移,进而保证了大型包裹转移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本实施例中,滑块26上固接有橡胶层;通过橡胶层能够增大摩擦力,进而加强对行驶轮3的止动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技术特征:

1.一种物流用大型包裹下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升降板,所述底座的底部两侧均设有行驶轮,所述升降板上设有用于将大型包裹转移至底座的转移机构;还包括随升降板竖向移动而用于启动转移机构工作的驱动机构和用于带动升降板竖向移动的动力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用大型包裹下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机构包括开设在升降板上的通孔和若干等距固接在通孔内壁上的固定块,若干固定块将通孔等分为若干转移区;所述转移区内转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上套接有转移板;还包括用于转轴止动的止动部和随升降板竖向移动而被驱动机构用于带动转轴转动的活动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流用大型包裹下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部包括开设在升降板内的横向室和与横向室相通的楔槽,所述横向室内滑动连接有随升降板竖向移动而被驱动机构带动移动的第一楔块,且第一楔块与横向室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楔块上设有竖向槽,所述竖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楔块,且第二楔块与竖向槽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楔块与楔槽滑动配合;所述转轴上设有止动槽,所述第二楔块自由端穿过楔槽并伸入止动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流用大型包裹下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包括开设在固定块内的腔室和被驱动机构带动转动的圆轴,所述圆轴与腔室、横向室转动连接,所述圆轴与转轴之间设有皮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流用大型包裹下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若干固接在底座顶部的齿条和固接在圆轴上用于与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齿条的顶部设有用于挤压第一楔块的第三楔块;所述固定块上竖向设有用于齿条、第三楔块穿过的第一导向槽,且第一导向槽与腔室相通的第一导向槽;所述升降板上竖向设有用于齿条、第三楔块穿过的第二导向槽,且第二导向槽与横向槽相通,所述第一导向槽与第二导向槽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流用大型包裹下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接在底座顶部两侧的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上设有与升降板固接的联动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流用大型包裹下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弹性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流用大型包裹下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两侧均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用于与行驶轮相抵的滑块,且滑块与滑槽之间设有第三弹簧;还包括随联动杆竖向移动而带动滑块移动的辅助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流用大型包裹下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部包括转动连接在底座两侧的导向轮,所述联动杆上设有拉绳,且拉绳的自由端绕过导向轮与滑块固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物流用大型包裹下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上设有橡胶层。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运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物流用大型包裹下车装置,包括底座和升降板,底座的底部两侧均设有行驶轮,升降板上设有用于将大型包裹转移至底座的转移机构;还包括随升降板竖向移动而用于启动转移机构工作的驱动机构和用于带动升降板竖向移动的动力机构。本方案主要解决了目前采用人工搬运的方式人力成本高、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孙瑞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4.30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13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