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大蒜播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蒜播种机械用高单粒度新型取种装置。
背景技术:
:取种装置是播种机械中的一部分,从运行角度来说,也是播种作业的第一工序,取种质量的优劣,也决定了播种作业的质量。目前大蒜播种设备中采用的取种装置形式是多样的,但是普遍存在共同的技术难题,在单粒度,也就是指每个取种勺只取一颗种子的概率上稂莠不齐,并且实测数据均差强人意。而不能保证单粒度,就不能很好的保证大蒜的播种质量。综合来看,相关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取种的技术思路上存在一定局限,现有设备都是依据被取种子的几何特征和物理特性,对取种器进行量身定做,但普遍存在要么多取要么漏取的现象。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的一种大蒜播种机械用高单粒度新型取种装置。设备包括取种链条,所述取种链条为闭合链条;所述取种链条的外环壁面阵列设置有取种器;位于取种链条内环壁面转动设置有取种链轮,所述取种链轮包括主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与动力设备动力连接,通过主动链轮转动带动取种链条循环转动;所述主动链轮正上方设有涨紧轮,位于涨紧轮侧边上方,设置有第一导向链轮,涨紧轮与第一导向链轮之间的夹角为18°-24°;位于第一导向链轮侧边上方,设置有第二导向链轮,所述第一导向链轮与第二导向链轮之间的夹角为5°-11°;所述主动链轮与涨紧轮的外侧边设有种箱。进一步的,所述涨紧轮与第一导向链轮之间的夹角为19.5°-22.5°;优选的,所述涨紧轮与第一导向链轮之间的夹角为2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链轮与第二导向链轮之间的夹角为7.5°-9.5°;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链轮与第二导向链轮之间的夹角为8.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或者说改造成本低廉,且易于维护。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取种装置,解决了单粒度低的问题,改变现有技术思路,通过简单的结构,让取种器在取种出的阶段尽可能多取种,在掉种阶段只剩一个在取种器种,解决重播和漏播概率高的问题,同时,整体布局更为合理,解决现有取种装置张紧位置不合理及张紧存在失效的可能性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大蒜播种机械用高单粒度新型取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大蒜播种机械用高单粒度新型取种装置的实施方式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大蒜播种机械用高单粒度新型取种装置的局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涨紧轮2-第一导向链轮3-第二导向链轮4-取种器5-主动链轮6-取种链条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概述:参照图1、图2与图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大蒜播种机械用高单粒度新型取种装置,包括取种链条6,所述取种链条6为闭合链条;所述取种链条6的外环壁面阵列设置有取种器4;位于取种链条6内环壁面转动设置有取种链轮,所述取种链轮包括主动链轮5,所述主动链轮5与动力设备动力连接,通过主动链轮5转动带动取种链条6循环转动;所述主动链轮5正上方设有涨紧轮1,位于涨紧轮1侧边上方,设置有第一导向链轮2,涨紧轮1与第一导向链轮2之间的夹角为18°-24°;位于第一导向链轮2侧边上方,设置有第二导向链轮3,所述第一导向链轮2与第二导向链轮3之间的夹角为5°-11°;所述主动链轮5与涨紧轮1的外侧边设有种箱。也就是说,取种器4经过种箱冲种,在到达涨紧轮1与第一导向链轮2之间时,取种器4内多余蒜种首次掉落,在经过第一导向链轮2与第二导向链轮3之间时,取种器4内多余蒜种二次掉落,保证第二导向链轮3到主动链轮5之间的取种器4内保留单独蒜种。进一步的,所述涨紧轮1与第一导向链轮2之间的夹角为19.5°-22.5°;优选的,所述涨紧轮1与第一导向链轮2之间的夹角为2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链轮2与第二导向链轮3之间的夹角为7.5°-9.5°;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链轮2与第二导向链轮3之间的夹角为8.5°。详细的说:蒜种倒入种箱种是杂乱无章,没有规律可言,取种器在运转过程中其勺体会先后经过主动链轮与涨紧轮之间的冲种阶段、涨紧轮与第一导向链轮的第一去种阶段、第一导向链轮与第二导向链轮之间的第二去种阶段,在冲种阶段的取种器勺体会取到多个蒜种,带有多个蒜种的取种器继续运动会经过第一去种阶段,在转弯瞬间由于离心力和倾斜角度会掉下多余的蒜种,使多数带有多个蒜种的取种器中只有一个蒜种,偶尔还会有带有两个个蒜种取种器继续运动,经过第一导向链轮与第二导向链轮之间的第二去种阶段时,再次在转弯瞬间由于离心力和倾斜角度掉下多余的蒜种,使绝大多数带有两个蒜种的取种器中只有一个蒜种。经过两次筛选后确保取种的单粒度,带有一个蒜种的取种器继续运动,直到蒜种脱离取种器实现单粒取种的目的。实验数据:经过多次试验总结,单粒度的高于低直接取决于链条的倾斜角度,也就是第一导向链轮与第二导向链轮之间的倾斜角度a以及涨紧轮与第一导向链轮之间的倾斜角度b;倾斜角度b是18°-24°为适用范围,倾斜角度a是5°-11°为适用范围,倾斜角度b会张紧轮变化的影响会出现变动,倾斜角度b的变化必须控制在19.5°-22.5°最佳使用范围以内,最好控制在21.3°左右;倾斜角度a必须保证单个蒜种的取种器中的蒜种不能掉落,还要保证绝大多数带有两个蒜种的取种器中只有一个蒜种,倾斜角度a最佳使用范围是7.5°-9.5°,最好控制在8.5°左右。实验数据见下表:试验1试验2试验3试验4试验5倾斜角度b18°19.5°21.3°22.5°24°倾斜角度a5°7.5°8.5°9.5°11°单粒度94.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1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