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通讯水浸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55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通讯水浸传感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浸传感器大多为塑料外壳,对电磁信号的抗干扰能力较弱,从而存在稳定性不足的问题,而且在使用时现有的水浸传感器警报范围较小,当人们不在家中时,无法及时获知紧急情况,并且现有的水浸传感器大多只是放在地上,无法固定传感器的位置,人们走动时极易将传感器踢走、踢坏,并且不易对传感器内部进行检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双通讯水浸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双通讯水浸传感器,包括上盖、保护壳和底座,底座底部设有挡板,挡板的底部设有一个以上的缺口,底座顶部固定有保护壳,保护壳顶端螺接有上盖;所述保护壳内部底端设置有贯穿壳壁和底座的感应探头,感应探头的底部置于底座下方的挡板内部,感应探头上方的保护壳内璧上安装有托板,托板顶部设有控制线路板和内置电源电性连接;控制线路板上设有主控器、信息储存器和移动通信模块,所述感应探头、信息储存器和移动通信模块均与主控器电性连接,移动通信模块上设有sim卡槽ⅰ,主控器通过移动通信模块与用户终端数据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底座上开有一个以上的贯穿座板的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套接有筒体,筒体底部固定有吸盘、内部插接有底部固定了活塞的活塞杆,活塞杆的顶端置于筒体外部、且固定有顶板,顶板的顶端固定有拉环;所述筒体的外壁上对称开有两个贯穿筒体的通孔,活塞杆上开有一个以上贯穿活塞杆的销孔,销孔内插接有销轴,所述销轴贯穿销孔和两个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保护壳外壁上设有蜂鸣器和报警灯与内置电源电性连接,所述蜂鸣器和报警灯均与主控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主控器与网关数据连接,网关通过路由器与用户终端数据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网关上设有sim卡槽ⅱ、并通过sim卡槽ⅱ与用户终端数据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盖和保护壳的内壁上均设有绝缘内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绝缘内衬和托板均采用硬质阻燃塑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主控器与电磁水阀数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双通讯水浸传感器结构设计合理,只需将上盖旋开即可对本传感器内部进行检修,通过吸盘即可将本传感器固定在需要被监测的地面上,人们行走时不会将传感器踢走,并且不会对地面造成损害,松开吸盘即可移动;金属的保护壳和上盖为内部的传感器提供磁屏蔽抗干扰保护,绝缘内衬能够提供绝缘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通讯水浸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筒体、吸盘、活塞、活塞杆、顶板和拉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双通讯水浸传感器,包括上盖1、保护壳2和底座3,所述保护壳2和上盖1均由金属材质制成。底座3底部设有挡板6,挡板6的底部设有一个以上的缺口5,底座3顶部固定有保护壳2,保护壳2顶端螺接有上盖1,旋开上盖1即可对保护壳2内部装置进行检修,上盖1和保护壳2的内壁上均设有绝缘内衬29。所述保护壳2内部底端设置有贯穿壳壁和底座3的感应探头4,使用时本传感器置于底面上,当出现浸水或漫水时,水通过缺口5流到挡板6内部。感应探头4上方的保护壳2内璧上安装有托板7,所述托板7和绝缘内衬29均采用硬质阻燃塑料制成。所述底座3上开有一个以上的贯穿座板的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套接有筒体18,筒体18底部固定有吸盘19、内部插接有底部固定了活塞20的活塞杆21,活塞杆21的顶端置于筒体18外部、且固定有顶板22,顶板22的顶端固定有拉环17;所述筒体18的外壁上对称开有两个贯穿筒体的通孔23,活塞杆21上开有一个以上贯穿活塞杆21的销孔24,销孔24内插接有销轴25,所述销轴25贯穿销孔24和两个通孔23。使用时将本双通讯水浸传感器放置在需要被监测的光滑地面上,向下按压本装置使得吸盘19将其内空气排空,即可将本装置固定,然后将销轴25从销孔24和通孔23中拔出,再使用拉环17向上拉动顶板22、活塞杆21和活塞20,活塞20上升将筒体18内部的空气排出,活塞杆21被拉起后再将销轴25插入通孔23和销孔24中,将活塞杆21固定,进而使吸盘19能够更加稳定的固定在光滑的地面上。

托板7顶部设有控制线路板8和内置电源9电性连接;控制线路板8上设有主控器10、信息储存器11和移动通信模块12,所述感应探头4、信息储存器11和移动通信模块12均与主控器10电性连接,保护壳2外壁上设有蜂鸣器15和报警灯16与内置电源9电性连接,所述蜂鸣器15和报警灯16均与主控器10电性连接。所述移动通信模块12上设有sim卡槽ⅰ13,主控器10通过移动通信模块12与用户终端14数据连接,主控器10与电磁水阀30数据连接,能够控制电磁水阀30的开启和关闭。所述主控器10可以选用stc89c52单片机或是其升级版本,信息存储器11可以选用at24c02eeprom或是其升级版本,移动通信模块12可以选用西门子公司的gsm模块tc35i或是其升级版本,用户终端14为用户的手机,信息存储器11中事先储存有用户的手机号,用户可根据用户终端14内的短信接收主控器10传送的数据,并可通过手机内的app向主控器10发送指令,通过主控器10远程控制电磁水阀30的开启和关闭。

sim卡槽ⅰ13内插入已开通电话和短信服务的电话卡,当感应探头4检测到家中浸水时,主控器10控制蜂鸣器15和报警灯16发出警报并关闭电磁水阀30,同时将家中浸水和关闭电磁水阀30等信息存入信息存储器11,主控器10读取信息存储器11中用户的手机号,并立刻控制移动通信模块12使用sim卡槽ⅰ13内的电话卡,以短信的方式将用户家中浸水等相关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14中。

主控器10与网关26数据连接,网关26通过路由器27与用户终端14数据连接。当用户家中有多个报警器时,多个主控器10通过网关26和路由器27将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14中。所述网关26上设有sim卡槽ⅱ28、并通过sim卡槽ⅱ28与用户终端14数据连接。将已开通电话和短信服务的电话卡插入sim卡槽ⅱ28内,并通过sim卡槽ⅱ28内的电话卡与用户终端14数据连接,当用户家中有多个报警器且家中处于断网时,可通过sim卡槽ⅱ28内的电话卡以短信的方式,将用户家中浸水等相关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17中。


技术特征:

1.双通讯水浸传感器,包括上盖(1)、保护壳(2)和底座(3),其特征在于底座(3)底部设有挡板(6),挡板(6)的底部设有一个以上的缺口(5),底座(3)顶部固定有保护壳(2),保护壳(2)顶端螺接有上盖(1);所述保护壳(2)内部底端设置有贯穿壳壁和底座(3)的感应探头(4),感应探头(4)的底部置于底座(3)下方的挡板(6)内部,感应探头(4)上方的保护壳(2)内璧上安装有托板(7),托板(7)顶部设有控制线路板(8)和内置电源(9)电性连接;控制线路板(8)上设有主控器(10)、信息储存器(11)和移动通信模块(12),所述感应探头(4)、信息储存器(11)和移动通信模块(12)均与主控器(10)电性连接,移动通信模块(12)上设有sim卡槽ⅰ(13),主控器(10)通过移动通信模块(12)与用户终端(14)数据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讯水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底座(3)上开有一个以上的贯穿座板的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套接有筒体(18),筒体(18)底部固定有吸盘(19)、内部插接有底部固定了活塞(20)的活塞杆(21),活塞杆(21)的顶端置于筒体(18)外部、且固定有顶板(22),顶板(22)的顶端固定有拉环(17);所述筒体(18)的外壁上对称开有两个贯穿筒体的通孔(23),活塞杆(21)上开有一个以上贯穿活塞杆(21)的销孔(24),销孔(24)内插接有销轴(25),所述销轴(25)贯穿销孔(24)和两个通孔(2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讯水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保护壳(2)外壁上设有蜂鸣器(15)和报警灯(16)与内置电源(9)电性连接,所述蜂鸣器(15)和报警灯(16)均与主控器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讯水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主控器(10)与网关(26)数据连接,网关(26)通过路由器(27)与用户终端(14)数据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通讯水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网关(26)上设有sim卡槽ⅱ(28)、并通过sim卡槽ⅱ(28)与用户终端(14)数据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讯水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上盖(1)和保护壳(2)的内壁上均设有绝缘内衬(29)。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双通讯水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绝缘内衬(29)和托板(7)均采用硬质阻燃塑料制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讯水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主控器(10)与电磁水阀(30)数据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双通讯水浸传感器,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装置,包括上盖、保护壳和底座,底座底部设有挡板,挡板的底部设有一个以上的缺口,底座顶部固定有保护壳,保护壳顶端螺接有上盖;所述保护壳内部底端设置有贯穿壳壁和底座的感应探头,感应探头的底部置于底座下方的挡板内部,感应探头上方的保护壳内璧上安装有托板,托板顶部设有控制线路板和内置电源电性连接;控制线路板上设有主控器、信息储存器和移动通信模块,所述感应探头、信息储存器和移动通信模块均与主控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双通讯水浸传感器结构设计合理,不会对地面造成损害,松开吸盘即可移动;金属的保护壳和上盖为内部的传感器提供磁屏蔽抗干扰保护。

技术研发人员:张胜强;徐嘉荫;刘梦奇;梁宝岚;黄文怡;李昕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庆本善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21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14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