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体式smt贴片元器件输送转角机。
背景技术:
输送机是现代斗式提升机和刮板输送机的雏形。带式输送机是当前散状物料输送的主要方式。
现有的输送机在使用过程中会需要进行角度的转变,从而改变运输方向,现有的转角输送机结构复杂,虽能够实现转角功能,但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导致装置的适用性较低,无法适应较小空间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体式smt贴片元器件输送转角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转角输送机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体式smt贴片元器件输送转角机,包括转角机,所述转角机的内部螺栓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转角机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齿轮盘,且驱动电机通过传送机构与齿轮盘之间传动连接,并且齿轮盘的外侧设置有多个传送台,所述传送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齿条,且卡齿条与齿轮盘之间啮合传动,所述传送台的顶部远离齿轮盘的两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转角机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滑轨且限位滑轨与限位杆之间贴合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滑轨呈三段式结构,三段中中间一段呈1/4圆弧形结构,且与齿轮盘共轴线设置,三段中位于两侧的两段与中间段相切设置。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正视面呈t形结构,且限位杆的底端与限位滑轨内壁之间贴合设置,并且限位滑轨夹于限位杆和传送台之间。
优选的,多个所述传送台中相邻两个之间下方均设置有两个弹性带。
优选的,所述传送台的上端面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安置槽,且安置槽的外边缘处均分分布有多个滑杆,所述传送台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且活动槽的内部嵌设有拉伸弹簧,并且拉伸弹簧与滑杆之间弹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角机的内部位于限位滑轨的下方对应设置有推挤台,所述滑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滚轮,且滚轮与推挤台之间贴合滑动连接,所述推挤台呈三段式结构,位于中间的一段竖直高度大于两侧。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驱动电机对齿轮盘进行传动,齿轮盘和传送台之间通过卡齿条啮合连接,通过在传送台的顶部外侧设置两个限位杆,且限位杆的外侧设置有与其配合使用的限位滑轨,实现对于传送台限位的同时,使其可以在齿轮盘的外侧进行90°的转角,通过在两个传送台之间设置弹性带,对传送台进行便捷复原,提升装置的适用性。
2.传送台在转角机的内侧滑动时,滑嵌于传送台内部的多个滑杆底端的滚轮与推挤台上端面之间接触,由于推挤台在靠近齿轮盘的位置处升高,推动滑杆突出传送台的滑杆对安置槽的边缘位置进行限位,防止由于突然发生方向的变化,造成安置槽上放置的元件滑出传送台,造成元件的损坏,在转过转角位置后,在拉伸弹簧的作用下,对滑杆位置进行复原,避免对后续元件的生产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俯视结构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送带侧视结构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a处剖视图。
图中:1、转角机;2、驱动电机;3、传送机构;4、齿轮盘;5、传送台;501、安置槽;502、活动槽;6、限位杆;7、卡齿条;8、滑杆;9、弹性带;10、限位滑轨;11、滚轮;12、拉伸弹簧;13、推挤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3,一体式smt贴片元器件输送转角机,包括转角机1,转角机1的内部螺栓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转角机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齿轮盘4,且驱动电机2通过传送机构3与齿轮盘4之间传动连接,优选的传送机构3采用两个齿轮和一个同步带组合的形式,并且齿轮盘4的外侧设置有多个传送台5,传送台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齿条7,且卡齿条7与齿轮盘4之间啮合传动,传送台5的顶部远离齿轮盘4的两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6,转角机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滑轨10且限位滑轨10与限位杆6之间贴合滑动连接,限位滑轨10与齿轮盘4之间间距等于传送台5的宽度。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限位滑轨10呈三段式结构,三段中中间一段呈1/4圆弧形结构,且与齿轮盘4共轴线设置,三段中位于两侧的两段与中间段相切设置,限位杆6正视面呈t形结构,且限位杆6的底端与限位滑轨10内壁之间贴合设置,并且限位滑轨10夹于限位杆6和传送台5之间,限位杆6顶部的圆盘,放置限位杆6从下方脱出,传送台5则可以防止自身从下方脱出,保证其结构的稳定。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多个传送台5中相邻两个之间下方均设置有两个弹性带9,弹性带9用于保证两个传送台5之间间距稳定,同时,对转弯后的传送台5进行复位。
具体的,如图1-3所示,传送台5的上端面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安置槽501,且安置槽501的外边缘处均分分布有多个滑杆8,传送台5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502,且活动槽502的内部嵌设有拉伸弹簧12,并且拉伸弹簧12与滑杆8之间弹性连接,转角机1的内部位于限位滑轨10的下方对应设置有推挤台13,滑杆8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滚轮11,且滚轮11与推挤台13之间贴合滑动连接,推挤台13呈三段式结构,位于中间的一段竖直高度大于两侧,中间段位于限位滑轨10的下方,保证在转弯位置时,滑杆8已经突出传送台5设置。
工作原理:启动驱动电机2转动,驱动电机2通过传送机构3对齿轮盘4进行传动,齿轮盘4与传送机构3一侧的卡齿条7之间啮合连接,从而配合外部驱动机构对传送台5的传动,对传送台5进行转角位置的传动,传送台5在转角位置时,限位杆6和限位滑轨10之间接触,对传送台5进行推挤,使其转弯,同时位于两个传送台5之间的弹性带9被拉伸,保证两个传送台5位置的稳定,同时在转过转角位置后,将两个传送台5拉直复位,提升装置的实用性;传送台5在转角机1的内侧滑动时,滑嵌于传送台5内部的多个滑杆8底端的滚轮11与推挤台13上端面之间接触,由于推挤台13在靠近齿轮盘4的位置处升高,从而推动滑杆8向上滑动,进而突出传送台5设置,突出传送台5的滑杆8对安置槽501的边缘位置进行限位,防止由于突然发生方向的变化,造成安置槽501上放置的元件滑出传送台5,造成元件的损坏,在转过转角位置后,在拉伸弹簧12的作用下,对滑杆8位置进行复原,避免对后续元件的生产造成影响。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1.一体式smt贴片元器件输送转角机,包括转角机(1),所述转角机(1)的内部螺栓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机(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齿轮盘(4),且驱动电机(2)通过传送机构(3)与齿轮盘(4)之间传动连接,并且齿轮盘(4)的外侧设置有多个传送台(5),所述传送台(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齿条(7),且卡齿条(7)与齿轮盘(4)之间啮合传动,所述传送台(5)的顶部远离齿轮盘(4)的两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6),所述转角机(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滑轨(10)且限位滑轨(10)与限位杆(6)之间贴合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smt贴片元器件输送转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滑轨(10)呈三段式结构,三段中中间一段呈1/4圆弧形结构,且与齿轮盘(4)共轴线设置,三段中位于两侧的两段与中间段相切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smt贴片元器件输送转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6)正视面呈t形结构,且限位杆(6)的底端与限位滑轨(10)内壁之间贴合设置,并且限位滑轨(10)夹于限位杆(6)和传送台(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smt贴片元器件输送转角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传送台(5)中相邻两个之间下方均设置有两个弹性带(9)。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smt贴片元器件输送转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台(5)的上端面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安置槽(501),且安置槽(501)的外边缘处均分分布有多个滑杆(8),所述传送台(5)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502),且活动槽(502)的内部嵌设有拉伸弹簧(12),并且拉伸弹簧(12)与滑杆(8)之间弹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式smt贴片元器件输送转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机(1)的内部位于限位滑轨(10)的下方对应设置有推挤台(13),所述滑杆(8)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滚轮(11),且滚轮(11)与推挤台(13)之间贴合滑动连接,所述推挤台(13)呈三段式结构,位于中间的一段竖直高度大于两侧。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