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耐高温的电路板。
背景技术:
电路板的名称有:陶瓷电路板,氧化铝陶瓷电路板,氮化铝陶瓷电路板,线路板,pcb板,铝基板,高频板,厚铜板,阻抗板,pcb,超薄线路板,超薄电路板,印刷(铜刻蚀技术)电路板等。电路板使电路迷你化、直观化,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用电器布局起重要作用。电路板可称为印刷线路板或印刷电路板。电路板的应用颇为广泛,在许多需要高温工作环境的工件中也需要应用到电路板,而此时对电路板的要求就颇高了,此时的电路板必须要耐高温,故而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耐高温的电路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耐高温的电路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耐高温的电路板,包括电路板固定装置,所述电路板固定装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固定装置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远离电路板固定装置的一侧插接有集热组件;
所述电路板固定装置为散热效果好的金属制成,且所述电路板固定装置为中空设置,所述电路板固定装置内腔的内部灌装有冷却液,所述电路板固定装置两侧的厚度大于中部的厚度,所述电路板固定装置顶部的中部开设有电路板安装腔,所述电路板安装腔的两侧开设有电路板安装槽,所述电路板插接于两个所述电路板安装槽的内部,且所述电路板位于电路板安装腔的内部;
所述电路板固定装置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一组第一螺丝孔,所述连接件的外表面开设有与第一螺丝孔相适配的第一外螺纹,所述连接件远离第一外螺纹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
所述集热组件包括集热板,所述集热板一侧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定位柱,所述集热板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若干集热柱,若干所述集热柱和两个所述定位柱位于同一侧。
可选的,两组所述第一螺丝孔的数量相同,且两组第一螺丝孔分列电路板固定装置顶部的两侧,且两组所述第一螺丝孔的内腔分别均与电路板固定装置的内腔相连通。
可选的,同一个所述集热板两侧的两个定位柱分别插接于对应的两个定位孔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与电路板固定装置通过第一螺丝孔和第一外螺纹固定连接。
可选的,若干所述集热柱均位于电路板安装腔的内部,且若干所述集热柱均不与电路板搭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贯穿至电路板固定装置的内腔中部。
可选的,所述电路板固定装置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螺丝孔,所述第二螺丝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与电路板搭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把金属材质的电路板固定装置设置成中空的,并在中空内部灌装冷却液,并在电路板固定装置的内部开设电路板安装槽,把电路板安装到电路板安装槽,进而电路板工作所产生的热量可以被金属材质的电路板固定装置尽量吸收,然后通过冷却液冷却,实现了降温效果好的目的。
2、因为连接件贯穿至电路板固定装置的内腔中部,而连接件又与定位柱连接,而若干集热柱均位于电路板安装腔的内部,所以若干集热柱能够使接触面积增加,进而可以把电路板散出的热量尽量多的吸收,通过集热板和定位柱的传导,把热量传递到冷却液中,实现了散热效果好的目的,从而使电路板耐高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的装配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视角的装配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视角的装配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a-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路板固定装置,11-电路板安装腔,12-电路板安装槽,13-第一螺丝孔,14-第二螺丝孔,2-电路板,3-连接件,31-第一外螺纹,32-定位孔,4-集热组件,41-集热板,42-定位柱,43-集热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耐高温的电路板,它包括电路板固定装置1,电路板固定装置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路板2,电路板固定装置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连接件3,连接件3远离电路板固定装置1的一侧插接有集热组件4;
电路板固定装置1为散热效果好的金属制成,且电路板固定装置1为中空设置,电路板固定装置1内腔的内部灌装有冷却液,电路板固定装置1两侧的厚度大于中部的厚度,电路板固定装置1顶部的中部开设有电路板安装腔11,电路板安装腔11的两侧开设有电路板安装槽12,电路板2插接于两个电路板安装槽12的内部,且电路板2位于电路板安装腔11的内部,通过把金属材质的电路板固定装置1设置成中空的,并在中空内部灌装冷却液,并在电路板固定装置1的内部开设电路板安装槽12,把电路板2安装到电路板安装槽12,进而电路板工作所产生的热量可以被金属材质的电路板固定装置1尽量吸收,然后通过冷却液冷却,实现了降温效果好的目的;
电路板固定装置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一组第一螺丝孔13,连接件3的外表面开设有与第一螺丝孔13相适配的第一外螺纹31,连接件3远离第一外螺纹31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32;
集热组件4包括集热板41,集热板41一侧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定位柱42,集热板41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若干集热柱43,若干集热柱43和两个定位柱42位于同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组第一螺丝孔13的数量相同,且两组第一螺丝孔13分列电路板固定装置1顶部的两侧,且两组第一螺丝孔13的内腔分别均与电路板固定装置1的内腔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同一个集热板41两侧的两个定位柱42分别插接于对应的两个定位孔32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连接件3与电路板固定装置1通过第一螺丝孔13和第一外螺纹31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集热柱43均位于电路板安装腔11的内部,且若干集热柱43均不与电路板2搭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连接件3贯穿至电路板固定装置1的内腔中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电路板固定装置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螺丝孔14,第二螺丝孔1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螺栓与电路板2搭接,因为连接件3贯穿至电路板固定装置1的内腔中部,而连接件3又与定位柱42连接,而若干集热柱43均位于电路板安装腔11的内部,所以若干集热柱43能够使接触面积增加,进而可以把电路板2散出的热量尽量多的吸收,通过集热板41和定位柱42的传导,把热量传递到冷却液中,实现了散热效果好的目的,从而使电路板耐高温。
综上所述:通过把金属材质的电路板固定装置1设置成中空的,并在中空内部灌装冷却液,并在电路板固定装置1的内部开设电路板安装槽12,把电路板2安装到电路板安装槽12,进而电路板工作所产生的热量可以被金属材质的电路板固定装置1尽量吸收,然后通过冷却液冷却,实现了降温效果好的目的,因为连接件3贯穿至电路板固定装置1的内腔中部,而连接件3又与定位柱42连接,而若干集热柱43均位于电路板安装腔11的内部,所以若干集热柱43能够使接触面积增加,进而可以把电路板2散出的热量尽量多的吸收,通过集热板41和定位柱42的传导,把热量传递到冷却液中,实现了散热效果好的目的,从而使电路板耐高温。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耐高温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固定装置(1),所述电路板固定装置(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路板(2),所述电路板固定装置(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远离电路板固定装置(1)的一侧插接有集热组件(4);
所述电路板固定装置(1)为散热效果好的金属制成,且所述电路板固定装置(1)为中空设置,所述电路板固定装置(1)内腔的内部灌装有冷却液,所述电路板固定装置(1)两侧的厚度大于中部的厚度,所述电路板固定装置(1)顶部的中部开设有电路板安装腔(11),所述电路板安装腔(11)的两侧开设有电路板安装槽(12),所述电路板(2)插接于两个所述电路板安装槽(12)的内部,且所述电路板(2)位于电路板安装腔(11)的内部;
所述电路板固定装置(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一组第一螺丝孔(13),所述连接件(3)的外表面开设有与第一螺丝孔(13)相适配的第一外螺纹(31),所述连接件(3)远离第一外螺纹(31)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32);
所述集热组件(4)包括集热板(41),所述集热板(41)一侧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定位柱(42),所述集热板(41)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若干集热柱(43),若干所述集热柱(43)和两个所述定位柱(42)位于同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一螺丝孔(13)的数量相同,且两组第一螺丝孔(13)分列电路板固定装置(1)顶部的两侧,且两组所述第一螺丝孔(13)的内腔分别均与电路板固定装置(1)的内腔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同一个所述集热板(41)两侧的两个定位柱(42)分别插接于对应的两个定位孔(32)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与电路板固定装置(1)通过第一螺丝孔(13)和第一外螺纹(3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集热柱(43)均位于电路板安装腔(11)的内部,且若干所述集热柱(43)均不与电路板(2)搭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贯穿至电路板固定装置(1)的内腔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固定装置(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螺丝孔(14),所述第二螺丝孔(1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与电路板搭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