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控制元件不易受热老化的电气控制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58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控制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气控制元件不易受热老化的电气控制箱。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工厂的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形形色色的电气控制箱逐步进入各大工厂,通常工厂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如含有腐蚀气体、粉尘浓度、湿度和温度较高等,而电气控制箱内的控制元件往往需要一个比较恒定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120334593.7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气控制箱,包括箱体,箱体口部铰接有箱体门,所述箱体门四周衔接部位圆滑过渡且固设有向箱体内延伸的弯边,相邻弯边端部圆滑固接在一起。

传统的电气控制箱存在散热效果差,电气控制元件容易落入灰尘,灰尘进入到电气控制元件内容易导致电气控制元件损坏,而且易受热老化、缩短了电气控制元件使用寿命,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气控制箱存在散热效果差,电气控制元件容易落入灰尘,灰尘进入到电气控制元件内容易导致电气控制元件损坏,而且易受热老化、缩短了电气控制元件使用寿命,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电气控制元件不易受热老化的电气控制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气控制元件不易受热老化的电气控制箱,包括电气控制箱壳体,所述电气控制箱壳体的两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放置板,放置板上开设有散热口,散热口内固定连接有散热网,放置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元件主体,且控制元件主体的底部与散热网的顶部滑动接触,电气控制箱壳体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上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移动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移动板的底端延伸至电气控制箱壳体内并固定连接有刷板,刷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刷毛,且刷毛的底端与控制元件主体的顶部滑动接触,刷板上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内滑动连接有定位板,且定位板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电气控制箱壳体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电气控制箱壳体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安装槽,电气控制箱壳体上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槽和安装孔内转动连接有同一个往复丝杆,电气控制箱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往复丝杆的一端贯穿移动板并与移动板螺纹连接,往复丝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电气控制箱壳体的外侧并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放置板上开设有第一孔,定位板上开设有第二孔,且第二孔和第一孔内转动连接有同一个圆形杆,圆形杆的顶端延伸至定位板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往复丝杆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二锥形齿轮,且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电气控制箱壳体的底部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外侧固定套设有扇叶。

优选的,所述电气控制箱壳体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通风口,通风口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防尘网。

优选的,所述刷毛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刷毛呈水平方向等距离分布在刷板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圆形杆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一链轮,转动杆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二链轮,第二链轮上啮合有链条,且第二链轮通过链条与第一链轮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扇叶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扇叶呈环形等距离分布在转动杆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气控制元件不易受热老化的电气控制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电气控制元件不易受热老化的电气控制箱,通过启动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往复丝杆进行转动,往复丝杆带动第二锥形齿轮进行转动,第二锥形齿轮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进行转动,第二链轮通过链条带动第一链轮进行转动,第一链轮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带动三个扇叶进行转动,通过对三个扇叶的转动对控制元件主体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防止了易受热老化、缩短了控制元件主体使用寿命的情况出现;

2、该电气控制元件不易受热老化的电气控制箱,通过往复丝杆带动移动板进行移动,限位杆对移动板进行限位,同时,移动板带动刷板进行移动,定位板对刷板进行限位,同时,刷板带动多个刷毛进行移动,通过对多个刷毛的不断水平往复移动对控制元件主体顶部落入的灰尘进行清理;

而且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三个扇叶的转动对控制元件主体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防止了易受热老化、缩短了控制元件主体使用寿命的情况出现,通过对多个刷毛的不断水平往复移动对控制元件主体顶部落入的灰尘进行清理,防止了灰尘过多进入到控制元件主体内导致控制元件主体损坏的情况出现,满足了使用者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气控制元件不易受热老化的电气控制箱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气控制元件不易受热老化的电气控制箱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气控制元件不易受热老化的电气控制箱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气控制箱壳体、2放置板、3散热口、4散热网、5控制元件主体、6移动槽、7移动板、8限位孔、9限位杆、10刷板、11刷毛、12定位孔、13定位板、14安装槽、15安装孔、16往复丝杆、17旋转电机、18第一孔、19第二孔、20圆形杆、21第一锥形齿轮、22第二锥形齿轮、23转动槽、24转动杆、25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3,一种电气控制元件不易受热老化的电气控制箱,包括电气控制箱壳体1,电气控制箱壳体1的两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放置板2,放置板2上开设有散热口3,散热口3内固定连接有散热网4,放置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元件主体5,且控制元件主体5的底部与散热网4的顶部滑动接触,电气控制箱壳体1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移动槽6,移动槽6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板7,移动板7上开设有限位孔8,限位孔8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杆9,且限位杆9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移动槽6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移动板7的底端延伸至电气控制箱壳体1内并固定连接有刷板10,刷板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刷毛11,且刷毛11的底端与控制元件主体5的顶部滑动接触,刷板10上开设有定位孔12,定位孔12内滑动连接有定位板13,且定位板13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电气控制箱壳体1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电气控制箱壳体1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安装槽14,电气控制箱壳体1上开设有安装孔15,且安装槽14和安装孔15内转动连接有同一个往复丝杆16,电气控制箱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17,往复丝杆16的一端贯穿移动板7并与移动板7螺纹连接,往复丝杆16的另一端延伸至电气控制箱壳体1的外侧并与旋转电机1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放置板2上开设有第一孔18,定位板13上开设有第二孔19,且第二孔19和第一孔18内转动连接有同一个圆形杆20,圆形杆20的顶端延伸至定位板13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21,往复丝杆16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二锥形齿轮22,且第二锥形齿轮22与第一锥形齿轮21相啮合,电气控制箱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转动槽23,转动槽23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4,转动杆24的外侧固定套设有扇叶25。

本实用新型中,电气控制箱壳体1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通风口,通风口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防尘网。

本实用新型中,刷毛11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刷毛11呈水平方向等距离分布在刷板10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中,圆形杆20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一链轮,转动杆24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二链轮,第二链轮上啮合有链条,且第二链轮通过链条与第一链轮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扇叶25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扇叶25呈环形等距离分布在转动杆24上。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启动旋转电机17,旋转电机17由市电进行供电,旋转电机17由控制开关进行控制,旋转电机17的输出轴带动往复丝杆16进行转动,往复丝杆16带动第二锥形齿轮22进行转动,第二锥形齿轮22带动第一锥形齿轮21进行转动,第一锥形齿轮21带动圆形杆20进行转动,圆形杆20带动第二链轮进行转动,第二链轮通过链条带动第一链轮进行转动,第一链轮带动转动杆24进行转动,转动杆24带动三个扇叶25进行转动,通过对三个扇叶25的转动对控制元件主体5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防止了易受热老化、缩短了控制元件主体5使用寿命的情况出现,同时,往复丝杆16带动移动板7进行移动,限位杆9对移动板7进行限位,同时,移动板7带动刷板10进行移动,定位板13对刷板10进行限位,同时,刷板10带动多个刷毛11进行移动,通过对多个刷毛11的不断水平往复移动对控制元件主体5顶部落入的灰尘进行清理。从而通过对三个扇叶25的转动对控制元件主体5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防止了易受热老化、缩短了控制元件主体5使用寿命的情况出现,通过对多个刷毛11的不断水平往复移动对控制元件主体5顶部落入的灰尘进行清理,防止了灰尘过多进入到控制元件主体5内导致控制元件主体5损坏的情况出现,满足了使用者的需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气控制元件不易受热老化的电气控制箱,包括电气控制箱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控制箱壳体(1)的两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放置板(2),放置板(2)上开设有散热口(3),散热口(3)内固定连接有散热网(4),放置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元件主体(5),且控制元件主体(5)的底部与散热网(4)的顶部滑动接触,电气控制箱壳体(1)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移动槽(6),移动槽(6)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板(7),移动板(7)上开设有限位孔(8),限位孔(8)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杆(9),且限位杆(9)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移动槽(6)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移动板(7)的底端延伸至电气控制箱壳体(1)内并固定连接有刷板(10),刷板(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刷毛(11),且刷毛(11)的底端与控制元件主体(5)的顶部滑动接触,刷板(10)上开设有定位孔(12),定位孔(12)内滑动连接有定位板(13),且定位板(13)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电气控制箱壳体(1)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电气控制箱壳体(1)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安装槽(14),电气控制箱壳体(1)上开设有安装孔(15),且安装槽(14)和安装孔(15)内转动连接有同一个往复丝杆(16),电气控制箱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17),往复丝杆(16)的一端贯穿移动板(7)并与移动板(7)螺纹连接,往复丝杆(16)的另一端延伸至电气控制箱壳体(1)的外侧并与旋转电机(1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控制元件不易受热老化的电气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2)上开设有第一孔(18),定位板(13)上开设有第二孔(19),且第二孔(19)和第一孔(18)内转动连接有同一个圆形杆(20),圆形杆(20)的顶端延伸至定位板(13)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21),往复丝杆(16)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二锥形齿轮(22),且第二锥形齿轮(22)与第一锥形齿轮(21)相啮合,电气控制箱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转动槽(23),转动槽(23)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4),转动杆(24)的外侧固定套设有扇叶(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控制元件不易受热老化的电气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控制箱壳体(1)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通风口,通风口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防尘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控制元件不易受热老化的电气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毛(11)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刷毛(11)呈水平方向等距离分布在刷板(10)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气控制元件不易受热老化的电气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杆(20)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一链轮,转动杆(24)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二链轮,第二链轮上啮合有链条,且第二链轮通过链条与第一链轮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气控制元件不易受热老化的电气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25)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扇叶(25)呈环形等距离分布在转动杆(24)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控制箱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气控制元件不易受热老化的电气控制箱,包括电气控制箱壳体,所述电气控制箱壳体的两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放置板,放置板上开设有散热口,散热口内固定连接有散热网,放置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元件主体,且控制元件主体的底部与散热网的顶部滑动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三个扇叶的转动对控制元件主体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防止了易受热老化、缩短了控制元件主体使用寿命的情况出现,通过对多个刷毛的不断水平往复移动对控制元件主体顶部落入的灰尘进行清理,防止了灰尘过多进入到控制元件主体内导致控制元件主体损坏的情况出现,满足了使用者的需要。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联盛辉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9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15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