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讯设备用具有抗干扰结构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55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讯设备用具有抗干扰结构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通讯设备英文简称icd,主要分为有线通讯设备和无线通讯设备两种,有线通讯设备主要介绍解决工业现场的串口通讯、专业总线型的通讯、工业以太网的通讯以及各种通讯协议之间的转换设备;无线通讯设备主要是无线ap、无线网桥、无线网卡、无线避雷器、天线等设备;在通讯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散热装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市场上的散热装置使用过程中难以与通讯设备进行固定安装,从而给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便,且现有的散热装置散热效果不明显,同时由于其长期暴露在外易粘附灰尘等,增加了使用者的清理难度与强度,为此,我们提出这样一种通讯设备用具有抗干扰结构的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讯设备用具有抗干扰结构的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散热装置使用过程中难以与通讯设备进行固定安装,从而给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便,且现有的散热装置散热效果不明显,同时由于其长期暴露在外易粘附灰尘等,增加了使用者的清理难度与强度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讯设备用具有抗干扰结构的散热装置,包括主体、转动轴和卡块,所述主体的外壁安装有夜视层,且主体的底面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的内侧设置有滤网,且滤网的内侧安置有风扇,所述主体的内壁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卡槽和铜丝层,且铜丝层的内侧安装有铁丝层,所述卡块安置于卡槽的内侧,且卡块的外端固定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内壁固定有散热片,所述卡块的表面开设有螺孔,且螺孔的内侧安置有紧固螺栓,所述转动轴安置于夜视层的外侧,且转动轴的末端连接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的下方安置有底箱,且底箱的外侧安置有定位螺栓,所述主体的内部安装有滑槽,且滑槽的内侧安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端固定有内板,且内板的外壁开设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内板设置有两组,且内板关于主体的横向中轴线呈多对称分布,而且内板的外壁等距分布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导热板通过卡块与卡槽之间相互配合构成卡合结构,且螺孔分别贯穿卡块的上端面与下端面,而且紧固螺栓关于螺孔的位置一一对应分布。

优选的,所述散热片通过焊接与导热板的内壁连接,且散热片关于导热板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主体的内壁与铜丝层之间为固定链接,且铁丝层的形状结构与铜丝层的形状结构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风扇的中轴线与主体的中轴线相重合,且风扇的外壁等距开设有通风口,且通风口的内壁通过粘接连接有滤网。

优选的,所述主体的外壁通过粘接连接有夜视层,且主体通过转动轴与衔接杆之间相互配合构成活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衔接杆与底箱之间为活动连接,且底箱的长、宽均大于主体的长、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通讯设备用具有抗干扰结构的散热装置设置有风扇,通过风扇的设计有效增加了主体内、外侧空气流动性,很好的将内侧热空气传送至外侧,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整体的散热性能,且滤网的设计很好的在通风口处将外侧环境中的灰尘等杂质拦截在外侧,保证了主体内侧的干净与整洁,通过衔接杆的设置,在使用过程中可实现对主体及通讯设备位置、倾斜角度进行灵活调整的效果,使得其满足了不同方向的使用需求,且在散热过程中将主体直接把暴露在空气中,散热效果更佳,且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底箱方便了主体的收纳过程;

该通过夜视层的设置在夜晚或外部环境较为昏暗的情况下,可以反射周围光线,方便了来往人群来发现主体及通讯设备的位置,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碰撞等现象,该设计成本较低的同时使得主体及通讯设备的安全防护性能得到很好的提高,通过铁丝层与铜丝层的设置,形成抗干扰结构,有效屏蔽了电磁波的干扰,使得整个装置的抗干扰性能得到很好的提高,且该设计结构合理、使用过程安全可靠,该设计的散热片为波浪状结构,通过增加其表面积来加快散热,且作为散热片的材料是比热较小的金属,它吸收热量很快,同时散失热量的速度也相对的快,这样通过热量传递起到快速散热的效果,有效保证了通讯设备的正常运行过程;

该通过内板的设置,在主体与通讯设备外壁进行安装固定的过程中,滑出各内板,通过增加可安装面积,进一步提高了主体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且使用者可直接利用螺钉等穿过安装孔来完成固定过程,操作过程较为简易,通过设置的导热板起到传递热量的作用,加速了通讯设备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的传播速度,及时、有效的将热量传输至外侧,散热效果较为明显,避免了工作过程中因温度过高产生损坏等,且该设计的导热板为活动可拆卸,方便了后期的检修及更换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体上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体下表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夜视层;3、转动轴;4、衔接杆;5、底箱;6、定位螺栓;7、内板;8、安装孔;9、滑槽;10、滑块;11、铁丝层;12、铜丝层;13、导热板;14、卡槽;15、卡块;16、螺孔;17、紧固螺栓;18、散热片;19、滤网;20、风扇;21、通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通讯设备用具有抗干扰结构的散热装置,包括主体1、转动轴3和卡块15,主体1的外壁安装有夜视层2,且主体1的底面开设有通风口21,通风口21的内侧设置有滤网19,且滤网19的内侧安置有风扇20,主体1的内壁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卡槽14和铜丝层12,且铜丝层12的内侧安装有铁丝层11,卡块15安置于卡槽14的内侧,且卡块15的外端固定有导热板13,导热板13的内壁固定有散热片18,卡块15的表面开设有螺孔16,且螺孔16的内侧安置有紧固螺栓17,转动轴3安置于夜视层2的外侧,且转动轴3的末端连接有衔接杆4,衔接杆4的下方安置有底箱5,且底箱5的外侧安置有定位螺栓6,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滑槽9,且滑槽9的内侧安置有滑块10,滑块10的外端固定有内板7,且内板7的外壁开设有安装孔8;

内板7设置有两组,且内板7关于主体1的横向中轴线呈多对称分布,而且内板7的外壁等距分布有安装孔8,通过内板7的设置,在主体1与通讯设备外壁进行安装固定的过程中,滑出各内板7,通过增加可安装面积,进一步提高了主体1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且使用者可直接利用螺钉等穿过安装孔8来完成固定过程,操作过程较为简易;

导热板13通过卡块15与卡槽14之间相互配合构成卡合结构,且螺孔16分别贯穿卡块15的上端面与下端面,而且紧固螺栓17关于螺孔16的位置一一对应分布,通过设置的导热板13起到传递热量的作用,加速了通讯设备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的传播速度,及时、有效的将热量传输至外侧,散热效果较为明显,避免了工作过程中因温度过高产生损坏等,且该设计的导热板13为活动可拆卸,方便了后期的检修及更换过程;

散热片18通过焊接与导热板13的内壁连接,且散热片18关于导热板13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该设计的散热片18为波浪状结构,通过增加其表面积来加快散热,且作为散热片18的材料是比热较小的金属,它吸收热量很快,同时散失热量的速度也相对的快,这样通过热量传递起到快速散热的效果,有效保证了通讯设备的正常运行过程;

主体1的内壁与铜丝层12之间为固定链接,且铁丝层11的形状结构与铜丝层12的形状结构相吻合,通过铁丝层11与铜丝层12的设置,形成抗干扰结构,有效屏蔽了电磁波的干扰,使得整个装置的抗干扰性能得到很好的提高,且该设计结构合理、使用过程安全可靠;

风扇20的中轴线与主体1的中轴线相重合,且风扇20的外壁等距开设有通风口21,且通风口21的内壁通过粘接连接有滤网19,通过风扇20的设计有效增加了主体1内、外侧空气流动性,很好的将内侧热空气传送至外侧,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整体的散热性能,且滤网19的设计很好的在通风口21处将外侧环境中的灰尘等杂质拦截在外侧,保证了主体1内侧的干净与整洁;

主体1的外壁通过粘接连接有夜视层2,且主体1通过转动轴3与衔接杆4之间相互配合构成活动结构,通过夜视层2的设置在夜晚或外部环境较为昏暗的情况下,可以反射周围光线,方便了来往人群来发现主体1及通讯设备的位置,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碰撞等现象,该设计成本较低的同时使得主体1及通讯设备的安全防护性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衔接杆4与底箱5之间为活动连接,且底箱5的长、宽均大于主体1的长、宽,通过衔接杆4的设置,在使用过程中可实现对主体1及通讯设备位置、倾斜角度进行灵活调整的效果,使得其满足了不同方向的使用需求,且在散热过程中将主体1直接把暴露在空气中,散热效果更佳,且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底箱5方便了主体1的收纳过程。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通讯设备用具有抗干扰结构的散热装置,首先利用卡块15与卡槽14进行相互卡合,使得导热板13完整卡置在主体1内侧,在螺孔16与紧固螺栓17的配合作用下来加以固定,随后可通过滑动滑块10将各内板7从滑槽9内侧滑出,将导热板13的外表面与待散热的通讯设备外壁相接触,并利用螺钉等穿过安装孔8来完成两者间的固定安装过程,导热板13起到传递热量的作用,加速了通讯设备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的传播速度,及时、有效的将热量传输至外侧,散热效果较为明显,且导热板13内壁安装的波浪状散热片18通过增加其表面积来加快散热,且作为散热片18的材料是比热较小的金属,它吸收热量很快,同时散失热量的速度也相对的快,这样通过热量传递起到快速散热的效果,有效保证了通讯设备的正常运行过程,同时,风扇20转动有效增加了主体1内、外侧空气流动性,很好的将内侧热空气传送至外侧,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整体的散热性能,同时,在转动轴3与衔接杆4的配合作用下可实现对主体1及通讯设备位置、倾斜角度进行灵活调整的效果,使得其满足了不同方向的使用需求,且在散热过程中将主体1直接把暴露在空气中,散热效果更佳,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底箱5方便了主体1的收纳过程,就这样完成整个通讯设备用具有抗干扰结构的散热装置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通讯设备用具有抗干扰结构的散热装置,包括主体(1)、转动轴(3)和卡块(1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外壁安装有夜视层(2),且主体(1)的底面开设有通风口(21),所述通风口(21)的内侧设置有滤网(19),且滤网(19)的内侧安置有风扇(20),所述主体(1)的内壁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卡槽(14)和铜丝层(12),且铜丝层(12)的内侧安装有铁丝层(11),所述卡块(15)安置于卡槽(14)的内侧,且卡块(15)的外端固定有导热板(13),所述导热板(13)的内壁固定有散热片(18),所述卡块(15)的表面开设有螺孔(16),且螺孔(16)的内侧安置有紧固螺栓(17),所述转动轴(3)安置于夜视层(2)的外侧,且转动轴(3)的末端连接有衔接杆(4),所述衔接杆(4)的下方安置有底箱(5),且底箱(5)的外侧安置有定位螺栓(6),所述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滑槽(9),且滑槽(9)的内侧安置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的外端固定有内板(7),且内板(7)的外壁开设有安装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讯设备用具有抗干扰结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7)设置有两组,且内板(7)关于主体(1)的横向中轴线呈多对称分布,而且内板(7)的外壁等距分布有安装孔(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讯设备用具有抗干扰结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13)通过卡块(15)与卡槽(14)之间相互配合构成卡合结构,且螺孔(16)分别贯穿卡块(15)的上端面与下端面,而且紧固螺栓(17)关于螺孔(16)的位置一一对应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讯设备用具有抗干扰结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18)通过焊接与导热板(13)的内壁连接,且散热片(18)关于导热板(13)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讯设备用具有抗干扰结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壁与铜丝层(12)之间为固定链接,且铁丝层(11)的形状结构与铜丝层(12)的形状结构相吻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讯设备用具有抗干扰结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20)的中轴线与主体(1)的中轴线相重合,且风扇(20)的外壁等距开设有通风口(21),且通风口(21)的内壁通过粘接连接有滤网(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讯设备用具有抗干扰结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外壁通过粘接连接有夜视层(2),且主体(1)通过转动轴(3)与衔接杆(4)之间相互配合构成活动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讯设备用具有抗干扰结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杆(4)与底箱(5)之间为活动连接,且底箱(5)的长、宽均大于主体(1)的长、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讯设备用具有抗干扰结构的散热装置,包括主体、转动轴和卡块,所述主体的外壁安装有夜视层,且主体的底面开设有通风口。该通讯设备用具有抗干扰结构的散热装置设置有风扇,通过风扇的设计有效增加了主体内、外侧空气流动性,很好的将内侧热空气传送至外侧,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整体的散热性能,且滤网的设计很好的在通风口处将外侧环境中的灰尘等杂质拦截在外侧,保证了主体内侧的干净与整洁,通过衔接杆的设置,在使用过程中可实现对主体及通讯设备位置、倾斜角度进行灵活调整的效果,且在散热过程中将主体直接把暴露在空气中,散热效果更佳,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底箱方便了主体的收纳过程。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国;严豹;葛双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迈凯实金属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1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15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