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码器用高效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58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编码器用高效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编码器是将信号或数据进行编制、转换为可用以通讯、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的设备,长时间使用易使编码器温度升高,易影响运行速度,同时影响编码器的使用寿命,通常使用编码器用高效降温装置对其进行降温处理。

然而传统的编码器用高效降温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降温方式单一,效率低,且风冷降温时长时间使用易使过滤板堵塞,不便于对过滤板进行拆卸和安装。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编码器用高效降温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双重降温方式,效率高,且便于对堵塞的过滤板进行拆卸和安装的编码器用高效降温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编码器用高效降温装置包括:壳体;两个夹持板,两个所述夹持板对称滑动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开设在所述壳体的底部;鼓风机,所述鼓风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开设在所述壳体的底部内壁上,且所述通孔与所述安装槽相连通;过滤板,所述过滤板活动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底部,且所述过滤板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水泵室,所述水泵室开设在所述壳体上;水泵,所述水泵固定安装在所述水泵室内;降温室,所述降温室开设在所述壳体上;降温管,所述降温管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降温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水泵室内并与水泵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所述降温管的另一端贯穿降温室并延伸至所述水泵室内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固定连接;两个锁止杆,两个所述锁止杆对称固定安装在所述过滤板上;两个锁止槽,两个所述锁止槽对称开设在所述壳体的底部,且所述锁止杆与锁止槽的内壁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对称滑动安装有两个滑块,所述夹持板与对应的滑块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持板上滑动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夹持板和滑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对称转动安装有两个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对应的滑块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上固定套设有蜗轮,所述壳体的顶部对称转动安装有两个蜗杆,所述蜗杆的底端延伸至壳体内并与对应的蜗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降温室相连通。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编码器用高效降温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编码器用高效降温装置,两个所述夹持板对称滑动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便于对编码器进行夹持固定,所述鼓风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便于对编码器进行风冷降温,所述过滤板活动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底部,且所述过滤板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活动连接,便于对灰尘进行过滤,所述降温管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降温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水泵室内并与水泵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所述降温管的另一端贯穿降温室并延伸至所述水泵室内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固定连接,便于对编码器进行水冷降温,两个所述锁止杆对称固定安装在所述过滤板上,两个所述锁止槽对称开设在所述壳体的底部,且所述锁止杆与锁止槽的内壁活动连接,便于对过滤板进行拆卸和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编码器用高效降温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锁止杆与锁止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壳体;2、夹持板;3、安装槽;4、鼓风机;5、通孔;6、过滤板;7、水泵室;8、水泵;9、降温室;10、降温管;11、锁止杆;12、锁止槽;13、滑块;14、压缩弹簧;15、螺纹杆;16、蜗轮;17、蜗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编码器用高效降温装置包括:壳体1;两个夹持板2,两个所述夹持板2对称滑动安装在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开设在所述壳体1的底部;鼓风机4,所述鼓风机4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槽3内;多个通孔5,多个所述通孔5开设在所述壳体1的底部内壁上,且所述通孔5与所述安装槽3相连通;过滤板6,所述过滤板6活动安装在所述壳体1的底部,且所述过滤板6与所述安装槽3的内壁活动连接;水泵室7,所述水泵室7开设在所述壳体1上;水泵8,所述水泵8固定安装在所述水泵室7内;降温室9,所述降温室9开设在所述壳体1上;降温管10,所述降温管10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降温管10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水泵室7内并与水泵8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所述降温管10的另一端贯穿降温室9并延伸至所述水泵室7内与所述水泵8的进水口固定连接;两个锁止杆11,两个所述锁止杆11对称固定安装在所述过滤板6上;两个锁止槽12,两个所述锁止槽12对称开设在所述壳体1的底部,且所述锁止杆11与锁止槽12的内壁活动连接。

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对称滑动安装有两个滑块13,所述夹持板2与对应的滑块13滑动连接。

所述夹持板2上滑动套设有压缩弹簧14,所述压缩弹簧14的两端分别与夹持板2和滑块13固定连接。

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对称转动安装有两个螺纹杆15,所述螺纹杆15与对应的滑块13螺纹连接。

所述螺纹杆15上固定套设有蜗轮16,所述壳体1的顶部对称转动安装有两个蜗杆17,所述蜗杆17的底端延伸至壳体1内并与对应的蜗轮16啮合。

所述壳体1上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降温室9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编码器用高效降温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降温室9内装满冷却液,降温管10内装有吸热介质;首先将编码器放置在螺旋形的降温管10中间,拧动蜗杆17带动蜗轮16转动,蜗轮16带动螺纹杆15转动,螺纹杆15可以带动滑块13进行水平运动,滑块13带动夹持板2运动,便于对编码器进行夹持固定,在压缩弹簧14的作用下,便于夹持编码器时对其进行防护,避免编码器受损;启动水泵8可以使降温管10内的吸热介质进行循环,在降温室9内的冷却液的作用下可以对降温管10内的吸热介质进行降温,便于对编码器进行水冷降温,同时启动鼓风机4可以通过通孔5对编码器进行风冷降温,过滤板6可以对灰尘进行过滤,避免影响降温效果,转动过滤板6可以使锁止杆11与锁止槽12分离,便于对过滤板6进行拆卸和安装。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编码器用高效降温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编码器用高效降温装置,两个所述夹持板2对称滑动安装在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便于对编码器进行夹持固定,所述鼓风机4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槽3内,便于对编码器进行风冷降温,所述过滤板6活动安装在所述壳体1的底部,且所述过滤板6与所述安装槽3的内壁活动连接,便于对灰尘进行过滤,所述降温管10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降温管10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水泵室7内并与水泵8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所述降温管10的另一端贯穿降温室9并延伸至所述水泵室7内与所述水泵8的进水口固定连接,便于对编码器进行水冷降温,两个所述锁止杆11对称固定安装在所述过滤板6上,两个所述锁止槽12对称开设在所述壳体1的底部,且所述锁止杆11与锁止槽12的内壁活动连接,便于对过滤板6进行拆卸和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编码器用高效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两个夹持板,两个所述夹持板对称滑动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

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开设在所述壳体的底部;

鼓风机,所述鼓风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

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开设在所述壳体的底部内壁上,且所述通孔与所述安装槽相连通;

过滤板,所述过滤板活动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底部,且所述过滤板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活动连接;

水泵室,所述水泵室开设在所述壳体上;

水泵,所述水泵固定安装在所述水泵室内;

降温室,所述降温室开设在所述壳体上;

降温管,所述降温管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降温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水泵室内并与水泵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所述降温管的另一端贯穿降温室并延伸至所述水泵室内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固定连接;

两个锁止杆,两个所述锁止杆对称固定安装在所述过滤板上;

两个锁止槽,两个所述锁止槽对称开设在所述壳体的底部,且所述锁止杆与锁止槽的内壁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器用高效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对称滑动安装有两个滑块,所述夹持板与对应的滑块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码器用高效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上滑动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夹持板和滑块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码器用高效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对称转动安装有两个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对应的滑块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编码器用高效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上固定套设有蜗轮,所述壳体的顶部对称转动安装有两个蜗杆,所述蜗杆的底端延伸至壳体内并与对应的蜗轮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器用高效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降温室相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编码器用高效降温装置。所述编码器用高效降温装置包括壳体;两个夹持板,两个所述夹持板对称滑动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开设在所述壳体的底部;鼓风机,所述鼓风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开设在所述壳体的底部内壁上,且所述通孔与所述安装槽相连通;过滤板,所述过滤板活动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底部,且所述过滤板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水泵室,所述水泵室开设在所述壳体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编码器用高效降温装置具有使用方便、双重降温方式,效率高,且便于对堵塞的过滤板进行拆卸和安装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蒋海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春捷民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9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15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