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冷散热装置以及生物气溶胶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电器设备层出不穷,通常将电器元件设置在壳体中进行保护,目前现有的电器一般性结构是不满足户外淋雨使用的,并且在室内使用的过程中,遇到洒水等情况很可能有水溅落到电路板上,有电路板短路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风冷散热装置以及生物气溶胶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风冷散热装置,其包括:壳体以及用于为壳体内部进行散热的风扇,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散热的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位于所述风扇的下方,所述散热孔与所述风扇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壳体上的散热孔设置在风扇的下方,使得壳体在淋雨或者被洒水的情况下,能够防止水沿着散热孔溅射到壳体内部,防止壳体内部设备和元件短路,提高风冷散热装置的防水性能,提高风冷散热装置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以及所述散热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侧壁上,所述壳体的另一侧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进气的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风扇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进气孔设置在壳体的另一侧,便于进气孔和散热孔之间形成气流通路,便于对壳体内部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用于为进气孔挡雨的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外侧壁上,所述挡板位于所述进气孔的上方。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挡板的设置,使得壳体在淋雨或者被洒水的情况下,挡板能够防止水进入进气孔,从而防止水进入壳体内部,防止壳体内部设备和元件短路,提高风冷散热装置的防水性能,提高风冷散热装置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为圆弧结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挡板为圆弧结构,提高挡板的防水性能,便于水从挡板的顶部沿挡板的弧线向两侧流动,防止水进入进气孔,从而防止水进入壳体内部,防止壳体内部设备和元件短路,提高风冷散热装置的防水性能,提高风冷散热装置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的开口朝下设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挡板的开口朝下设置,提高挡板的防水性能,便于水从挡板的顶部沿挡板的弧线向两侧流动,防止水进入进气孔,从而防止水进入壳体内部,防止壳体内部设备和元件短路,提高风冷散热装置的防水性能,提高风冷散热装置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用于将风扇与散热孔连接的罩体,所述罩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罩体的顶部,所述散热孔与所述罩体对应设置,所述散热孔通过所述罩体与所述风扇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罩体的设置,用于连接风扇与散热孔,一方面,便于风扇的空气流通,散热孔中溅射的水被罩体截留在罩体内部,防止散热孔中溅射的水直接进入壳体,提高风冷散热装置的防水性能;另一方面,罩体的设置,增大了空气流通面积,增大了与壳体的接触面积,提高风冷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提高风冷散热装置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密封圈,所述罩体通过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密封圈的设置,用于密封罩体与壳体之间的缝隙,提高罩体的密封性,提高风冷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提高风冷散热装置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生物气溶胶设备,其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风冷散热装置以及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壳体上的散热孔设置在风扇的下方,使得壳体在淋雨或者被洒水的情况下,能够防止水沿着散热孔溅射到壳体内部,防止壳体内部电路板短路,提高生物气溶胶设备的防水性能,提高生物气溶胶设备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与风扇以及进气孔平齐,散热孔位于所述电路板的下方。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电路板与风扇以及进气孔平齐,便于接收风扇进气孔和散热孔之间形成的空气气流,提高散热效率,散热孔位于所述电路板的下方,防止水沿着散热孔溅射到壳体内部,防止壳体内部的电路板短路,提高生物气溶胶设备的防水性能,提高生物气溶胶设备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冷散热装置的右视图。
图2为沿图1中的剖面线截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结构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所示结构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冷散热装置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生物气溶胶设备的立体图。
附图标号说明:1-壳体;2-风扇;3-散热孔;4-进气孔;5-挡板;6-罩体;7-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中的箭头代表雨水的溅射方向。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冷散热装置,其包括:壳体1以及用于为壳体1内部进行散热的风扇2,所述风扇2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上,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散热的散热孔3,所述散热孔3位于所述风扇2的下方,所述散热孔3与所述风扇2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壳体上的散热孔设置在风扇的下方,使得壳体在淋雨或者被洒水的情况下,能够防止水沿着散热孔溅射到壳体内部,防止壳体内部设备和元件短路,提高风冷散热装置的防水性能,提高风冷散热装置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其中,风扇可以为叶片式风扇,散热孔可以为多个通孔,多个通孔围成的形状可以为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者菱形等。
阻止设备在洒水或者淋雨的情况下,水沿着散热孔溅到设备(即生物气溶胶设备)内部电路板上,防止设备因水溅落在电路板上,导致电路板短路。把风扇出气口(即散热孔)的位置设计在风扇的下面,与风扇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周边用橡胶(即密封圈)压紧密封,防止水淋溅到机器(即生物气溶胶设备)内部;把进气口(即进气孔)处冲压出来一个折边(即挡板),改变进气方向,与水滴落方向相反。可以大大降低设备在户外使用时,因淋雨导致设备内部大量积水,及电路板因水飞溅导致的短路现象,提高设备正常运行的时间,减少维护次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冷散热装置,适用于电器元件以及电路板安装在壳体中的电器。
如图1至图5所示,进一步地,所述风扇2以及所述散热孔3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一侧侧壁上,所述壳体1的另一侧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进气的进气孔4,所述进气孔4与所述风扇2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进气孔设置在壳体的另一侧,便于进气孔和散热孔之间形成气流通路,便于对壳体内部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率。
如图1至图5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包括:用于为进气孔4挡雨的挡板5,所述挡板5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另一侧外侧壁上,所述挡板5位于所述进气孔4的上方。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挡板的设置,使得壳体在淋雨或者被洒水的情况下,挡板能够防止水进入进气孔,从而防止水进入壳体内部,防止壳体内部设备和元件短路,提高风冷散热装置的防水性能,提高风冷散热装置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其中,挡板可以与壳体一体成型设置,也可以通过从壳体内部冲压的方式,将折边留在壳体外侧壁上,形成挡板。此外,散热孔的位置处也可以设置与进气孔相同结构的挡板,防止水进入散热孔。
如图1至图5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挡板5为圆弧结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挡板为圆弧结构,提高挡板的防水性能,便于水从挡板的顶部沿挡板的弧线向两侧流动,防止水进入进气孔,从而防止水进入壳体内部,防止壳体内部设备和元件短路,提高风冷散热装置的防水性能,提高风冷散热装置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如图1至图5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挡板5的开口朝下设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挡板的开口朝下设置,提高挡板的防水性能,便于水从挡板的顶部沿挡板的弧线向两侧流动,防止水进入进气孔,从而防止水进入壳体内部,防止壳体内部设备和元件短路,提高风冷散热装置的防水性能,提高风冷散热装置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如图1至图5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包括:用于将风扇2与散热孔3连接的罩体6,所述罩体6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上,所述风扇2设置在所述罩体6的顶部,所述散热孔3与所述罩体6对应设置,所述散热孔3通过所述罩体6与所述风扇2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罩体的设置,用于连接风扇与散热孔,一方面,便于风扇的空气流通,散热孔中溅射的水被罩体截留在罩体内部,防止散热孔中溅射的水直接进入壳体,提高风冷散热装置的防水性能;另一方面,罩体的设置,增大了空气流通面积,增大了与壳体的接触面积,提高风冷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提高风冷散热装置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其中,罩体可以为字母“u”形结构,罩体和挡板的制作材料可以为金属或者塑料。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包括:密封圈,所述罩体6通过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密封圈的设置,用于密封罩体与壳体之间的缝隙,提高罩体的密封性,提高风冷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提高风冷散热装置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如图6所示,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生物气溶胶设备,其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风冷散热装置以及电路板7,所述电路板7设置在壳体1的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壳体上的散热孔设置在风扇的下方,使得壳体在淋雨或者被洒水的情况下,能够防止水沿着散热孔溅射到壳体内部,防止壳体内部电路板短路,提高生物气溶胶设备的防水性能,提高生物气溶胶设备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如图6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7与风扇2以及进气孔4平齐,散热孔3位于所述电路板7的下方。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电路板与风扇以及进气孔平齐,便于接收风扇进气孔和散热孔之间形成的空气气流,提高散热效率,散热孔位于所述电路板的下方,防止水沿着散热孔溅射到壳体内部,防止壳体内部的电路板短路,提高生物气溶胶设备的防水性能,提高生物气溶胶设备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1.一种风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以及用于为壳体(1)内部进行散热的风扇(2),所述风扇(2)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上,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散热的散热孔(3),所述散热孔(3)位于所述风扇(2)的下方,所述散热孔(3)与所述风扇(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2)以及所述散热孔(3)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一侧侧壁上,所述壳体(1)的另一侧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进气的进气孔(4),所述进气孔(4)与所述风扇(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用于为进气孔(4)挡雨的挡板(5),所述挡板(5)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另一侧外侧壁上,所述挡板(5)位于所述进气孔(4)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5)为圆弧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5)的开口朝下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用于将风扇(2)与散热孔(3)连接的罩体(6),所述罩体(6)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上,所述风扇(2)设置在所述罩体(6)的顶部,所述散热孔(3)与所述罩体(6)对应设置,所述散热孔(3)通过所述罩体(6)与所述风扇(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风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密封圈,所述罩体(6)通过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上。
8.一种生物气溶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风冷散热装置以及电路板(7),所述电路板(7)设置在壳体(1)的内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生物气溶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7)与风扇(2)以及进气孔(4)平齐,散热孔(3)位于所述电路板(7)的下方。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