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机电控制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67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控制箱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船舶机电控制箱。



背景技术:

机电控制箱体是直接控制启动,星三角降压启动控制、自耦降压启动控制、变频器启动控制、软启动控制等各种启动方式组合的机电控制的箱体,机电控制箱体适用开厂矿、企业、商场、宾馆、学校、机场、港口、医院、高层建筑、生活小区等场合,可见机电控制箱体的适应性如此广泛,所以机电控制箱体结构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机电控制箱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但是目前现有的机电控制箱散热结构是通过利用辐射换热和传导换热等方式,以达到对电气设备控制箱中的高温空气进行冷却,通常是在控制箱上开设通风口,以及在控制箱的一侧上下安装吸气风扇和排气风扇,使得控制箱外的冷空气进入控制箱中,与控制箱中的热空气进行热交换,风扇的风量小,风冷作用差,吸气口距离排气口近,排出的热空气人就会被吸回箱体内,冷却效果差,此外,由于风扇冷方式需要在控制箱侧面开设孔,当控制箱在灰层多或污染严重的环境下使用,控制箱周围的灰尘和污染物会进入控制箱内部,使得控制箱受污染或灰尘影响,从而破坏控制箱内电气设备的使用性能,影响控制箱的正常使用;而且现有机电控制箱箱体内的排线都十分的混乱,这样就使得在对箱体内的设备进行维修的时候,不便与找到相应的线路;并且现有的机电控制箱没有缓冲机构,使得在受到震动时不能够对震动进行缓冲削弱,容易使得内部的线路损坏。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船舶机电控制箱,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机电控制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机电控制箱散热结构是通过利用辐射换热和传导换热等方式,以达到对电气设备控制箱中的高温空气进行冷却,通常是在控制箱上开设通风口,以及在控制箱的一侧上下安装吸气风扇和排气风扇,使得控制箱外的冷空气进入控制箱中,与控制箱中的热空气进行热交换,风扇的风量小,风冷作用差,吸气口距离排气口近,排出的热空气人就会被吸回箱体内,冷却效果差,此外,由于风扇冷方式需要在控制箱侧面开设孔,当控制箱在灰层多或污染严重的环境下使用,控制箱周围的灰尘和污染物会进入控制箱内部,使得控制箱受污染或灰尘影响,从而破坏控制箱内电气设备的使用性能,影响控制箱的正常使用;而且现有机电控制箱箱体内的排线都十分的混乱,这样就使得在对箱体内的设备进行维修的时候,不便与找到相应的线路;并且现有的机电控制箱没有缓冲机构,使得在受到震动时不能够对震动进行缓冲削弱,容易使得内部的线路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舶机电控制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腔底端面对称固定连接有方型块,所述方型块上方通过滑块配合滑槽滑动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侧端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杆,所述减震弹簧杆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内腔侧端面,所述支板侧端面通过第一凸耳转动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凸耳,所述第二凸耳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套合在所述底座内腔,所述减震板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腔后部固定连接有壁板,所述壁板内腔固定连接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一端连通有冷却筒,所述循环管前方设置有干燥板,所述壁板前端面等距设置有槽孔,所述槽孔内螺纹连接有弹性卡扣,所述箱体前端面左部通过转轴铰接有箱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箱盖前端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为透明玻璃材质,便于观看箱体内的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箱盖前端面等距设置有控制按键,所述箱盖前端面固定连接有把手,便于打开箱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冷却筒外壁等距固定连接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为铝合金材质,提高散热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循环管呈s型排列,所述循环管为铜材质,所述循环管内腔储存有冷却液,增强散热能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箱体底端面与底座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层,起到缓冲作用,避免遇到震动时箱体与底座碰撞到一起造成损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座下端面转动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设置有制动机构,方便移动同时再装置停下时防止装置溜坡。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当控制箱进行工作内部的线路产生热量时,热量会将循环管内部冷却液蒸发,冷却液蒸发成气体的过程中吸收掉线路产生的热量,然后气体沿着循环管上升到达冷却筒内,再通过冷却筒外壁的散热片加快气体的热量流失速度,冷却后的气体进而再液化成液体流入到循环管内部,循环往复气化和液化来对控制箱内部进行散热,相较于传统的风冷散热能够极大的提高散热效果,不需要在箱体上进行开孔散热,保证箱体整体的完好性,避免灰尘通过散热孔进入到箱体内部,防止灰尘对电气设备造成损坏,保障电路设备的正常使用。

2.通过弹性卡扣对电线进行夹持,同时壁板设置多组槽孔,能够根据使用情况调整线路的位置进行夹持固定,从而使得箱体内的线路清晰,便于对设备维护的时候快速的找到线路。

3.通过底座内腔设置的支杆和减震弹簧杆,使得当箱体受到震动时,箱体上下移动带动支杆一端转动连接的支板在方型块上方滑动,进而带动减震弹簧杆进行左右晃动从而能够对震动进行缓冲削弱,防止震动损坏箱体内部的电气设备,保障电路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壁板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干燥板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循环管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结构剖视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座,2-方型块,3-支板,4-减震弹簧杆,5-第一凸耳,6-支杆,7-第二凸耳,8-减震板,9-箱体,10-循环管,11-冷却筒,12-干燥板,13-槽孔,14-弹性卡扣,15-箱盖,16-观察窗,17-把手,18-散热片,19-万向轮,20-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船舶机电控制箱,包括底座1,底座1内腔底端面对称固定连接有方型块2,方型块2上方通过滑块配合滑槽滑动连接有支板3,支板3侧端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杆4,减震弹簧杆4一端固定连接在底座1内腔侧端面,支板3侧端面通过第一凸耳5转动连接有支杆6,支杆6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凸耳7,第二凸耳7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减震板8,减震板8套合在底座1内腔,减震板8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箱体9,箱体内腔后部固定连接有壁板20,壁板20内腔固定连接有循环管10,循环管10一端连通有冷却筒11,循环管10前方设置有干燥板12,壁板20前端面等距设置有槽孔13,槽孔13内螺纹连接有弹性卡扣14,箱体9前端面左部通过转轴铰接有箱盖15。

其中,箱盖15前端面设置有观察窗16,观察窗16为透明玻璃材质,便于观看箱体1内的情况,箱盖15前端面等距设置有控制按键,箱盖15前端面固定连接有把手17,便于打开箱盖15,冷却筒11外壁等距固定连接有散热片18,散热片18为铝合金材质,提高散热效果,循环管10呈s型排列,循环管10为铜材质,循环管10内腔储存有冷却液,增强散热能力,箱体9底端面与底座1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层,起到缓冲作用,避免遇到震动时箱体9与底座1碰撞到一起造成损坏,底座1下端面转动连接有万向轮19,万向轮19设置有制动机构,方便移动同时再装置停下时防止装置溜坡。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当对线路进行安装时,通过壁板20前端面上连接的弹性卡扣14来对线路进行固定,再通过壁板20上设置的多组槽孔13便于将线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整固定位置,从而使得箱体9内的线路排列清晰,便于对设备维护的时候快速的找到线路;当线路在工作过程产生热量时,通过箱体9后壁板20内腔设置的循环管10,循环管10内部的冷却液在热量的作用下气化,在气化的过程中吸走箱体9内部的温度,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而冷却液气化的气体沿着循环管10内腔飘进冷却筒11内,通过冷却筒11外壁的散热片18能够加快气体的温度流失速度进而使得气体温度降低继而液化再流入到循环管10内,循环往复的重复气化和液化的步骤,提高散热效果,再通过循环管10前方的干燥板12能够吸收循环管10在进行散热时产生的水蒸汽,防止水汽进入到电路中造成电路损坏,通过底座1下方的万向轮19,使得装置便于移动,而当箱体9受到震动时,箱体9晃动带动支杆6一端转动连接的支板3在方型块2上方滑动,进而带动减震弹簧杆4进行左右晃动从而能够对震动进行缓冲削弱,防止震动损坏箱体9内部的电气设备。本实用新型通过气液相变散热方式能够极大的提高散热效果,不需要在箱体进行开孔散热,避免了灰尘进入到箱体内部的造成线路损坏的情况,保障电气线路的正常使用,并且通过通过弹性卡扣14和槽孔13相互配合,能够根据使用情况调整线路的位置进行夹持固定,从而使得箱体内的线路排列清晰,便于对设备维护的时候快速的找到线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船舶机电控制箱,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腔底端面对称固定连接有方型块(2),所述方型块(2)上方通过滑块配合滑槽滑动连接有支板(3),所述支板(3)侧端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杆(4),所述减震弹簧杆(4)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1)内腔侧端面,所述支板(3)侧端面通过第一凸耳(5)转动连接有支杆(6),所述支杆(6)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凸耳(7),所述第二凸耳(7)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减震板(8),所述减震板(8)套合在所述底座(1)内腔,所述减震板(8)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箱体(9),所述箱体内腔后部固定连接有壁板(20),所述壁板(20)内腔固定连接有循环管(10),所述循环管(10)一端连通有冷却筒(11),所述循环管(10)前方设置有干燥板(12),所述壁板(20)前端面等距设置有槽孔(13),所述槽孔(13)内螺纹连接有弹性卡扣(14),所述箱体(9)前端面左部通过转轴铰接有箱盖(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机电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15)前端面设置有观察窗(16),所述观察窗(16)为透明玻璃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机电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15)前端面等距设置有控制按键,所述箱盖(15)前端面固定连接有把手(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机电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筒(11)外壁等距固定连接有散热片(18),所述散热片(18)为铝合金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机电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10)呈s型排列,所述循环管(10)为铜材质,所述循环管(10)内腔储存有冷却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机电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9)底端面与底座(1)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机电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端面转动连接有万向轮(19),所述万向轮(19)设置有制动机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机电控制箱体技术领域的一种船舶机电控制箱,包括底座,底座内腔底端面对称固定连接有方型块,方型块上方通过滑块配合滑槽滑动连接有支板,支板侧端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杆,减震弹簧杆一端固定连接在底座内腔侧端面,支板侧端面通过第一凸耳转动连接有支杆,支杆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凸耳,第二凸耳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减震板,减震板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箱体,箱体内腔后部固定连接有壁板,壁板内腔固定连接有循环管,循环管一端连通有冷却筒,本实用新型通过气液相变散热方式能够极大的提高散热效果,不需要在箱体进行开孔散热,避免了灰尘进入到箱体内部的造成线路损坏的情况,保障电气线路的正常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倪敏;胡琼球;周兴华;夏祥;高海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倪敏
技术研发日:2020.12.03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157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