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51


本实用新型属于控制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控制柜。



背景技术:

控制柜适用开厂矿、企业、商场、宾馆、学校、机场、港口、医院、高层建筑、生活小区等场合,交流50hz,额定工作电压为交流380v的低压电网系统中,作为动力、照明配电及电动机控制之用,适合室内挂墙、户外落地安装的配电设备,也使用于交流50hz,电压500v以下电力系统作为消防水泵控制、潜水泵控制、消防风机控制、风机控制、照明配电控制等使用,控制方式有直接启动控制、星三角降压启动控制、自藕降压启动控制、变频器启动控制、软启动控制等各种控制方式,还可使用隔离开关、熔断器式开关作为隔离分断点。

但是,现有的控制柜还存在着不便于对内部进行除湿的工作和不便于进行调节并随之进行移动使用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智能控制柜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控制柜,以解决现有的控制柜不便于对内部进行除湿的工作和不便于进行调节并随之进行移动使用的问题。一种智能控制柜,包括控制柜壳体,安装框,内门,转舌锁,玻璃门,手柄,安装壳,散热风机,透气窗,除潮筒架结构,plc,显示屏,驱动开关,温湿度传感器和可移动支撑板架结构,所述的控制柜壳体内部的右侧螺栓安装有安装框;所述的内门合页安装在安装框的内部;所述的转舌锁螺栓安装在内门左表面的前部中间部位;所述的玻璃门铰链安装在控制柜壳体右端的后部;所述的手柄螺栓安装在玻璃门后端的右侧中间部位;所述的安装壳螺栓安装在控制柜壳体的上端;所述的散热风机螺栓安装在安装壳内部的右侧;所述的透气窗嵌入在安装壳内部的右侧;所述的除潮筒架结构安装在安装壳内部的左侧;所述的plc螺栓安装在玻璃门后端的中右侧上部;所述的显示屏和驱动开关分别电性连接在plc的后表面上下两部,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螺栓安装在控制柜壳体内壁的左下部;所述的可移动支撑板架结构安装在控制柜壳体的下端;所述的除潮筒架结构包括组装筒,连接板,吹风机,转动头,螺纹头,导热筒和加热管,所述的组装筒螺栓安装在安装壳内部的左侧;所述的连接板焊接在组装筒内部的上侧,且连接板的内部螺栓安装有吹风机;所述的转动头后端焊接有螺纹头;所述的导热筒焊接在螺纹头的后端,且导热筒内嵌入有加热管。

优选的,所述的可移动支撑板架结构包括第一安装板,左滑动孔,右滑动孔,第二安装板,支撑轴承,支撑脚和可移动调节架结构,所述的第一安装板分别焊接在控制柜壳体下端的前后两部;所述的左滑动孔开设在第一安装板内部的左侧;所述的右滑动孔开设在第一安装板内部的右侧;所述的第二安装板分别焊接在控制柜壳体下端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支撑轴承分别嵌入在第二安装板内部的上侧;所述的可移动调节架结构安装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内。

优选的,所述的可移动调节架结构包括双向螺杆,手动头,移动座,上调节座,升降板,下调节座,组装板和移动轮,所述的双向螺杆活动嵌入在支撑轴承的内部;所述的手动头焊接在双向螺杆的左端;所述的升降板一端与上调节座轴接,另一端与下调节座轴接;所述的组装板焊接在下调节座的下端,且组装板的下端焊接有移动轮。

优选的,所述的吹风机下端分别与导热筒对应,同时导热筒内安装有加热管。

优选的,所述的转动头设置为矩形,所述的转动头后端的螺纹头分别螺纹连接在组装筒内部前侧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相互拦截,所述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分别采用钢板。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脚分别焊接在第一安装板下端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支撑脚设置有四个。

优选的,所述的双向螺杆分别通过上调节座与升降板连接,所述的移动座分别螺纹连接在双向螺杆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上调节座分别焊接在移动座下端的前后两部,所述的上调节座、升降板、下调节座和移动轮分别设置在控制柜壳体下部的前后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吹风机下端分别与导热筒对应,同时导热筒内安装有加热管,分别驱动吹风机和加热管即可产生热风进入到控制柜壳体内,从而进行除湿干燥的工作。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转动头设置为矩形,所述的转动头后端的螺纹头分别螺纹连接在组装筒内部前侧的下方,便于配合加热管进行安装并使用,同时也便于拆卸并维护。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组装筒内部通过连接板与吹风机连接,所述的组装筒安装有螺纹头,进而便于配合其它的结构进行安装,并随之进行使用。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相互拦截,所述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分别采用钢板,进而便于配合该可移动调节架结构进行安装并使用。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左滑动孔和右滑动孔分别与上调节座轴接,进而便于配合该上调节座进行左右移动并随之进行使用。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支撑脚分别焊接在第一安装板下端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支撑脚设置有四个,便于通过支撑脚支撑住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进行使用。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双向螺杆分别通过上调节座与升降板连接,所述的移动座分别螺纹连接在双向螺杆的左右两侧,旋转该双向螺杆后,即可带动移动座进行移动,且随之带动升降板升降,进而能够辅助该移动轮支撑起该控制柜壳体进行使用。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上调节座分别焊接在移动座下端的前后两部,所述的上调节座、升降板、下调节座和移动轮分别设置在控制柜壳体下部的前后两侧,更加稳定的支撑起该控制柜壳体进行使用,同时随之配合移动轮进行移动使用。

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手动头设置为t型,且手动头外壁上设置有一字防滑纹,便于通过手动头带动双向螺杆进行旋转并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除潮筒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支撑板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调节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接线示意图。

图中:

1、控制柜壳体;2、安装框;3、内门;4、转舌锁;5、玻璃门;6、手柄;7、安装壳;8、散热风机;9、透气窗;10、除潮筒架结构;101、组装筒;102、连接板;103、吹风机;104、转动头;105、螺纹头;106、导热筒;107、加热管;11、plc;12、显示屏;13、驱动开关;14、温湿度传感器;15、可移动支撑板架结构;151、第一安装板;152、左滑动孔;153、右滑动孔;154、第二安装板;155、支撑轴承;156、支撑脚;157、可移动调节架结构;1571、双向螺杆;1572、手动头;1573、移动座;1574、上调节座;1575、升降板;1576、下调节座;1577、组装板;1578、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智能控制柜,包括控制柜壳体1,安装框2,内门3,转舌锁4,玻璃门5,手柄6,安装壳7,散热风机8,透气窗9,除潮筒架结构10,plc11,显示屏12,驱动开关13,温湿度传感器14和可移动支撑板架结构15,所述的控制柜壳体1内部的右侧螺栓安装有安装框2;所述的内门3合页安装在安装框2的内部;所述的转舌锁4螺栓安装在内门3左表面的前部中间部位;所述的玻璃门5铰链安装在控制柜壳体1右端的后部;所述的手柄6螺栓安装在玻璃门5后端的右侧中间部位;所述的安装壳7螺栓安装在控制柜壳体1的上端;所述的散热风机8螺栓安装在安装壳7内部的右侧;所述的透气窗9嵌入在安装壳7内部的右侧;所述的除潮筒架结构10安装在安装壳7内部的左侧;所述的plc11螺栓安装在玻璃门5后端的中右侧上部;所述的显示屏12和驱动开关13分别电性连接在plc11的后表面上下两部,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14螺栓安装在控制柜壳体1内壁的左下部;所述的可移动支撑板架结构15安装在控制柜壳体1的下端;所述的除潮筒架结构10包括组装筒101,连接板102,吹风机103,转动头104,螺纹头105,导热筒106和加热管107,所述的组装筒101螺栓安装在安装壳7内部的左侧;所述的连接板102焊接在组装筒101内部的上侧,且连接板102的内部螺栓安装有吹风机103;所述的转动头104后端焊接有螺纹头105;所述的导热筒106焊接在螺纹头105的后端,且导热筒106内嵌入有加热管107。

如附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移动支撑板架结构15包括第一安装板151,左滑动孔152,右滑动孔153,第二安装板154,支撑轴承155,支撑脚156和可移动调节架结构157,所述的第一安装板151分别焊接在控制柜壳体1下端的前后两部;所述的左滑动孔152开设在第一安装板151内部的左侧;所述的右滑动孔153开设在第一安装板151内部的右侧;所述的第二安装板154分别焊接在控制柜壳体1下端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支撑轴承155分别嵌入在第二安装板154内部的上侧;所述的可移动调节架结构157安装在第一安装板151和第二安装板154内。

如附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移动调节架结构157包括双向螺杆1571,手动头1572,移动座1573,上调节座1574,升降板1575,下调节座1576,组装板1577和移动轮1578,所述的双向螺杆1571活动嵌入在支撑轴承155的内部;所述的手动头1572焊接在双向螺杆1571的左端;所述的升降板1575一端与上调节座1574轴接,另一端与下调节座1576轴接;所述的组装板1577焊接在下调节座1576的下端,且组装板1577的下端焊接有移动轮1578。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吹风机103下端分别与导热筒106对应,同时导热筒106内安装有加热管107,分别驱动吹风机103和加热管107即可产生热风进入到控制柜壳体1内,从而进行除湿干燥的工作。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转动头104设置为矩形,所述的转动头104后端的螺纹头105分别螺纹连接在组装筒101内部前侧的下方,便于配合加热管107进行安装并使用,同时也便于拆卸并维护。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组装筒101内部通过连接板102与吹风机103连接,所述的组装筒101安装有螺纹头105,进而便于配合其它的结构进行安装,并随之进行使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一安装板151和第二安装板154相互拦截,所述的第一安装板151和第二安装板154分别采用钢板,进而便于配合该可移动调节架结构157进行安装并使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左滑动孔152和右滑动孔153分别与上调节座1574轴接,进而便于配合该上调节座1574进行左右移动并随之进行使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支撑脚156分别焊接在第一安装板151下端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支撑脚156设置有四个,便于通过支撑脚156支撑住第一安装板151和第二安装板154进行使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双向螺杆1571分别通过上调节座1574与升降板1575连接,所述的移动座1573分别螺纹连接在双向螺杆1571的左右两侧,旋转该双向螺杆1571后,即可带动移动座1573进行移动,且随之带动升降板1575升降,进而能够辅助该移动轮1578支撑起该控制柜壳体1进行使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上调节座1574分别焊接在移动座1573下端的前后两部,所述的上调节座1574、升降板1575、下调节座1576和移动轮1578分别设置在控制柜壳体1下部的前后两侧,更加稳定的支撑起该控制柜壳体1进行使用,同时随之配合移动轮1578进行移动使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手动头1572设置为t型,且手动头1572外壁上设置有一字防滑纹,便于通过手动头1572带动双向螺杆1571进行旋转并使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散热风机8采用型号为de-230型风机。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plc11采用型号为fx2n-48型的plc。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14采用型号为tht200型温湿度传感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吹风机103采用型号为fzy-300型风机。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加热管107采用型号为tdt057型加热管。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驱动开关13电性连接plc11的输入端,所述的散热风机8电性连接plc11的输出端,所述的显示屏12电性连接plc11的输出端,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14电性连接plc11的输入端,所述的吹风机103电性连接plc11的输出端,所述的加热管107电性连接plc11的输出端。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需要对控制柜壳体1的内部进行散热或者除潮时,驱动散热风机8即可带动控制柜壳体1内的热量和气体经过散热风机8和透气窗9排出从而进行散热,同时分别驱动吹风机103和加热管107,能够使加热管107发热和使吹风机103吹风,从而产生热风进入到控制柜壳体1的内部,从而进行除潮干燥的工作,当需要配合控制柜壳体1进行移动时,手动旋转手动头1572带动双向螺杆1571旋转,同时移动座1573在双向螺杆1571上移动,移动过程中移动座1573配合上调节座1574带动升降板1575进行活动,这样即可使移动轮1578下降从而支撑起控制柜壳体1,最后推动控制柜壳体1即可通过移动轮1578进行移动并搬运。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控制柜,其特征在于,该智能控制柜,包括控制柜壳体(1),安装框(2),内门(3),转舌锁(4),玻璃门(5),手柄(6),安装壳(7),散热风机(8),透气窗(9),除潮筒架结构(10),plc(11),显示屏(12),驱动开关(13),温湿度传感器(14)和可移动支撑板架结构(15),所述的控制柜壳体(1)内部的右侧螺栓安装有安装框(2);所述的内门(3)合页安装在安装框(2)的内部;所述的转舌锁(4)螺栓安装在内门(3)左表面的前部中间部位;所述的玻璃门(5)铰链安装在控制柜壳体(1)右端的后部;所述的手柄(6)螺栓安装在玻璃门(5)后端的右侧中间部位;所述的安装壳(7)螺栓安装在控制柜壳体(1)的上端;所述的散热风机(8)螺栓安装在安装壳(7)内部的右侧;所述的透气窗(9)嵌入在安装壳(7)内部的右侧;所述的除潮筒架结构(10)安装在安装壳(7)内部的左侧;所述的plc(11)螺栓安装在玻璃门(5)后端的中右侧上部;所述的显示屏(12)和驱动开关(13)分别电性连接在plc(11)的后表面上下两部,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14)螺栓安装在控制柜壳体(1)内壁的左下部;所述的可移动支撑板架结构(15)安装在控制柜壳体(1)的下端;所述的除潮筒架结构(10)包括组装筒(101),连接板(102),吹风机(103),转动头(104),螺纹头(105),导热筒(106)和加热管(107),所述的组装筒(101)螺栓安装在安装壳(7)内部的左侧;所述的连接板(102)焊接在组装筒(101)内部的上侧,且连接板(102)的内部螺栓安装有吹风机(103);所述的转动头(104)后端焊接有螺纹头(105);所述的导热筒(106)焊接在螺纹头(105)的后端,且导热筒(106)内嵌入有加热管(10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移动支撑板架结构(15)包括第一安装板(151),左滑动孔(152),右滑动孔(153),第二安装板(154),支撑轴承(155),支撑脚(156)和可移动调节架结构(157),所述的第一安装板(151)分别焊接在控制柜壳体(1)下端的前后两部;所述的左滑动孔(152)开设在第一安装板(151)内部的左侧;所述的右滑动孔(153)开设在第一安装板(151)内部的右侧;所述的第二安装板(154)分别焊接在控制柜壳体(1)下端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支撑轴承(155)分别嵌入在第二安装板(154)内部的上侧;所述的可移动调节架结构(157)安装在第一安装板(151)和第二安装板(154)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移动调节架结构(157)包括双向螺杆(1571),手动头(1572),移动座(1573),上调节座(1574),升降板(1575),下调节座(1576),组装板(1577)和移动轮(1578),所述的双向螺杆(1571)活动嵌入在支撑轴承(155)的内部;所述的手动头(1572)焊接在双向螺杆(1571)的左端;所述的升降板(1575)一端与上调节座(1574)轴接,另一端与下调节座(1576)轴接;所述的组装板(1577)焊接在下调节座(1576)的下端,且组装板(1577)的下端焊接有移动轮(157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吹风机(103)下端分别与导热筒(106)对应,同时导热筒(106)内安装有加热管(107)。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头(104)设置为矩形,所述的转动头(104)后端的螺纹头(105)分别螺纹连接在组装筒(101)内部前侧的下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装筒(101)内部通过连接板(102)与吹风机(103)连接,所述的组装筒(101)安装有螺纹头(105)。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安装板(151)和第二安装板(154)相互拦截,所述的第一安装板(151)和第二安装板(154)分别采用钢板。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滑动孔(152)和右滑动孔(153)分别与上调节座(1574)轴接。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向螺杆(1571)分别通过上调节座(1574)与升降板(1575)连接,所述的移动座(1573)分别螺纹连接在双向螺杆(1571)的左右两侧。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调节座(1574)分别焊接在移动座(1573)下端的前后两部,所述的上调节座(1574)、升降板(1575)、下调节座(1576)和移动轮(1578)分别设置在控制柜壳体(1)下部的前后两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控制柜,包括控制柜壳体,安装框,内门,转舌锁,玻璃门,手柄,安装壳,散热风机,透气窗,除潮筒架结构,PLC,显示屏,驱动开关,温湿度传感器和可移动支撑板架结构,所述的控制柜壳体内部的右侧螺栓安装有安装框;所述的内门合页安装在安装框的内部;所述的转舌锁螺栓安装在内门左表面的前部中间部位;所述的玻璃门铰链安装在控制柜壳体右端的后部;所述的手柄螺栓安装在玻璃门后端的右侧中间部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除潮筒架结构的设置,分别驱动吹风机和加热管即可产生热风进入到控制柜壳体内,从而进行除湿干燥的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鹏;张纯亭;张伟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营市鹏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3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160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