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封隔壤面的隔爆腔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58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爆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胶封隔壤面的隔爆腔体结构。



背景技术:

防爆就是阻止爆炸传播的技术,一般的防爆箱就是在结构上用隔离措施将电路和周围环境隔绝,使电路在正常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和在故障态时形成的电火花及高温,均限制在密封的壳体之内,以防止把周围的易燃易爆气体引燃,而在实际生活中隔爆设备非常常见。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现有的隔爆设备结构较为简单,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没有相应的泄压机构,一旦内部发生火花或者高温,就可能造成爆炸的情况,给使用环境中的人员带来较大的威胁,并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传统的隔爆设备密封效果较差,使用环境受到较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封隔壤面的隔爆腔体结构,旨在改善现有的隔爆设备结构较为简单,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没有相应的泄压机构,一旦内部发生火花或者高温,就可能造成爆炸的情况,给使用环境中的人员带来较大的威胁,并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传统的隔爆设备密封效果较差,使用环境受到较大限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胶封隔壤面的隔爆腔体结构,包括箱壳、防爆盖和缓冲机构,所述箱壳包括壳体和侧管,所述侧管对称设置在壳体的两侧,且侧管与壳体垂直固定连接,所述防爆盖安装在壳体的上端面,且防爆盖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机构安装在侧管的中部,且缓冲机构与侧管滑动连接,解决了现有的隔爆设备结构较为简单,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没有相应的泄压机构,一旦内部发生火花或者高温,就可能造成爆炸的情况,给使用环境中的人员带来较大的威胁,并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传统的隔爆设备密封效果较差,使用环境受到较大限制的问题,通过对箱壳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在壳体内部安装相应的设备来使用,同时通过对侧管的设置安装安装缓冲机构的目的,通过对防爆盖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向壳体的内部安装设备,通过对缓冲机构的设置来保证实时的对壳体内部进行释放压力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侧管包括管体和侧板,所述侧板安装在管体的头部,且侧板与管体固定连接,通过对侧管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通过管体来安装缓冲机构来使用,同时通过对侧板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对缓冲机构进行固定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管体上还对称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为贯穿孔,通过对排气孔的设置来保证壳体内部气压的释放来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防爆盖的下端面安装有第一密封块,所述第一密封块的外侧面上均匀的设置在若干胶环,通过对第一密封块和胶环的设置来保证防爆盖与壳体可以更好的密封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块的下端面还安装有缓冲胶板,所述缓冲胶板与第一密封块固定连接,通过对缓冲胶板的设置来避免发生爆炸时候的缓冲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连接板、缓冲弹簧和第二密封块,所述连接板和第二密封块设置在缓冲弹簧的两端,且连接板和第二密封块均与缓冲弹簧固定连接,通过对缓冲机构的结构设置来保证通过第二密封块对管体进行密封来使用,同时通过对缓冲弹簧的设置来保证对第二密封块进行支撑使用,保证让第二密封块进行复位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传统的防爆设备结构和使用过程加以研究,设计出一种胶封隔壤面的隔爆腔体结构,方便使用者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稳定的将相应的设备稳定的放置在壳体的内部来使用,然后使用者可以稳定的将防爆盖安装在壳体的上端进行密封连接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第一密封块可以稳定的卡合在壳体的内部,并且第一密封块和壳体之间可以稳定的通过胶环来保证壳体内部的密封效果,然后通过第二密封块对管体进行密封,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如果壳体内部的压力较大的时候就可以稳定的推动第一密封块在管体的内部进行移动,保证内部的气压可以稳定的通过排气孔进行排放,进而避免壳体内部的气压堆积而发生危险的情况,当内部气压恢复正常以后缓冲弹簧可以稳定的推动第二密封块恢复到原位,保证对管体进行密封的状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装置的左视图;

图3是图2所示装置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装置在未安装防爆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防爆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壳;11、壳体;12、侧管;121、管体;122、侧板;123、排气孔;2、防爆盖;21、第一密封块;211、胶环;212、缓冲胶板;3、缓冲机构;31、连接板;32、缓冲弹簧;33、第二密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一种胶封隔壤面的隔爆腔体结构,包括箱壳1、防爆盖2和缓冲机构3,箱壳1包括壳体11和侧管12,通过对箱壳1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在壳体11内部安装相应的设备来使用,同时通过对侧管12的设置安装安装缓冲机构3的目的,侧管12对称设置在壳体11的两侧,且侧管12与壳体11垂直固定连接,通过对传统的防爆设备结构和使用过程加以研究,设计出一种胶封隔壤面的隔爆腔体结构,方便使用者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稳定的将相应的设备稳定的放置在壳体11的内部来使用,然后使用者可以稳定的将防爆盖2安装在壳体11的上端进行密封连接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第一密封块21可以稳定的卡合在壳体11的内部,并且第一密封块21和壳体11之间可以稳定的通过胶环211来保证壳体11内部的密封效果,然后通过第一密封块21对管体121进行密封,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如果壳体11内部的压力较大的时候就可以稳定的推动第一密封块21在管体121的内部进行移动,保证内部的气压可以稳定的通过排气孔123进行排放,进而避免壳体11内部的气压堆积而发生危险的情况,当内部气压恢复正常以后缓冲弹簧32可以稳定的推动第二密封块33恢复到原位,保证对管体121进行密封的状态,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隔爆设备结构较为简单,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没有相应的泄压机构,一旦内部发生火花或者高温,就可能造成爆炸的情况,给使用环境中的人员带来较大的威胁,并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传统的隔爆设备密封效果较差,使用环境受到较大限制的问题;

侧管12包括管体121和侧板122,侧板122安装在管体121的头部,且侧板122与管体121固定连接,通过对侧管12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通过管体121来安装缓冲机构3来使用,同时通过对侧板122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对缓冲机构3进行固定的目的,管体121上还对称设置有排气孔123,排气孔123为贯穿孔,通过对排气孔123的设置来保证壳体11内部气压的释放来使用;

防爆盖2安装在壳体11的上端面,且防爆盖2与壳体11固定连接,通过对防爆盖2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向壳体11的内部安装设备,防爆盖2的下端面安装有第一密封块21,第一密封块21的外侧面上均匀的设置在若干胶环211,通过对第一密封块21和胶环211的设置来保证防爆盖2与壳体11可以更好的密封配合,第一密封块21的下端面还安装有缓冲胶板212,缓冲胶板212与第一密封块21固定连接,通过对缓冲胶板212的设置来避免发生爆炸时候的缓冲使用;

缓冲机构3安装在侧管12的中部,且缓冲机构3与侧管12滑动连接,通过对缓冲机构3的设置来保证实时的对壳体11内部进行释放压力的目的,缓冲机构3包括连接板31、缓冲弹簧32和第二密封块33,连接板31和第二密封块33设置在缓冲弹簧32的两端,且连接板31和第二密封块33均与缓冲弹簧32固定连接,通过对缓冲机构3的结构设置来保证通过第二密封块33对管体121进行密封来使用,同时通过对缓冲弹簧32的设置来保证对第二密封块33进行支撑使用,保证让第二密封块33进行复位使用。

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装置已基本能满足一种胶封隔壤面的隔爆腔体结构的使用,但本着进一步完善其功能的宗旨,设计者对该装置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胶封隔壤面的隔爆腔体结构,包括箱壳(1)、防爆盖(2)和缓冲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壳(1)包括壳体(11)和侧管(12),所述侧管(12)对称设置在壳体(11)的两侧,且侧管(12)与壳体(11)垂直固定连接,所述防爆盖(2)安装在壳体(11)的上端面,且防爆盖(2)与壳体(11)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机构(3)安装在侧管(12)的中部,且缓冲机构(3)与侧管(12)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封隔壤面的隔爆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管(12)包括管体(121)和侧板(122),所述侧板(122)安装在管体(121)的头部,且侧板(122)与管体(12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胶封隔壤面的隔爆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21)上还对称设置有排气孔(123),所述排气孔(123)为贯穿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胶封隔壤面的隔爆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盖(2)的下端面安装有第一密封块(21),所述第一密封块(21)的外侧面上均匀的设置在若干胶环(2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胶封隔壤面的隔爆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块(21)的下端面还安装有缓冲胶板(212),所述缓冲胶板(212)与第一密封块(2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胶封隔壤面的隔爆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3)包括连接板(31)、缓冲弹簧(32)和第二密封块(33),所述连接板(31)和第二密封块(33)设置在缓冲弹簧(32)的两端,且连接板(31)和第二密封块(33)均与缓冲弹簧(32)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胶封隔壤面的隔爆腔体结构,包括箱壳、防爆盖和缓冲机构,所述箱壳包括壳体和侧管,所述侧管对称设置在壳体的两侧,且侧管与壳体垂直固定连接,所述防爆盖安装在壳体的上端面,且防爆盖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机构安装在侧管的中部,且缓冲机构与侧管滑动连接,方便使用者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稳定的将相应的设备稳定的放置在壳体的内部来使用,然后使用者可以稳定的将防爆盖安装在壳体的上端进行密封连接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第一密封块可以稳定的卡合在壳体的内部,并且第一密封块和壳体之间可以稳定的通过胶环来保证壳体内部的密封效果,然后通过第二密封块对管体进行密封。

技术研发人员:李少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索龙自控(北京)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7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165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