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目标分类装置,具体为一种基于智能匹配的空中威胁目标分类装置,属于智能匹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智能化是指事物在网络、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所具有的能满足人的各种需求的属性。相对传统媒体,智能化是建立在数据化的基础上的媒体功能的全面升华。它意味着新媒体能通过智能技术的应用,逐步具备类似于人类的感知能力、记忆和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自适应能力和行为决策能力,在各种场景中,以人类的需求为中心,能动地感知外界事物,按照与人类思维模式相近的方式和给定的知识与规则,通过数据的处理和反馈,对随机性的外部环境做出决策并付诸行动。智能化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
在户外使用空中威胁目标分类装置时,操作时可能会因为阳光的直射影响使用者对装置的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匹配的空中威胁目标分类装置,能够根据不同的户外条件对装置进行遮挡,保证使用者的正确操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基于智能匹配的空中威胁目标分类装置,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内侧安装有装置本体,所述第二箱体的内侧设有遮挡结构,所述遮挡结构包括安置板、牵引带、滑块、挡板、第一滑杆、导轨和嵌入槽,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之间固定连接有牵引带,所述第二箱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安置板,所述安置板上滑动连接有所述滑块,所述滑块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所述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导轨,所述导轨的一侧开设有所述嵌入槽,所述导轨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呈“t”型结构,所述第一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底侧设有支撑结构。
优选的,即为了方便在箱体关闭时,对档板进行收纳固定,所述遮挡结构还包括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安置板的侧面,且所述第二滑杆呈“t”型结构。
优选的,为了对挡板的遮挡角度起到固定效果,保持良好的遮挡作用,所述遮挡结构还包括抵触块,所述第一滑杆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所述抵触块,所述导轨内部的两侧分别设为齿形结构。
优选的,即为了方便调节挡板对装置的遮挡角度,所述遮挡结构还包括第一弹簧,所述抵触块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杆。
优选的,为了方便对箱体整体进行支撑,避免箱体底侧直接与地面发生接触,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撑脚和扭簧,所述第一箱体的底侧设有四个所述撑脚,所述撑脚与所述第一箱体之间转动连接,且所述撑脚与所述第一箱体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扭簧。
优选的,为了对撑脚的收纳状态进行固定,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卡合杆和卡槽,所述撑脚的端部开设有所述卡槽,所述第一箱体的底侧滑动连接有所述卡合杆。
优选的,为了方便解除对于撑脚的固定状态,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控制块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箱体的底侧滑动连接有两个所述控制块,所述控制块的两侧分别与同侧设置的所述卡合杆滑动连接,所述控制块与所述第一箱体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将第一箱体置于水平地面,在需要使用装置时,首先开启第二箱体,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之间连接有牵引带,用以限制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之间的最大转动角度,当牵引带绷紧后,第二箱体完全开启,若阳光由顶部直射,会严重影响装置的使用,此时使用者可以将挡板通过侧面设置的滑块与安置板之间进行滑动并同时调整挡板的转动角度,以获得对阳光直射的最佳遮挡效果,完成调节后,将挡板顶侧设置的导轨通过嵌入槽与第二箱体内侧设置的第一滑杆相卡合,此时即可对挡板的遮挡状态进行固定,对于不同角度的阳光直射,使用者可以针对性的调整挡板的角度以获得最好的遮挡效果,保证装置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遮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箱体,2、第二箱体,3、装置本体,4、遮挡结构,41、安置板,42、牵引带,43、滑块,44、挡板,45、第一滑杆,46、导轨,47、第二滑杆,48、抵触块,49、第一弹簧,49a、嵌入槽,5、支撑结构,51、撑脚,52、扭簧,53、卡合杆,54、卡槽,55、控制块,56、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基于智能匹配的空中威胁目标分类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所述第一箱体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箱体2,所述第一箱体1内侧安装有装置本体3,所述第二箱体2的内侧设有遮挡结构4,所述遮挡结构4包括安置板41、牵引带42、滑块43、挡板44、第一滑杆45、导轨46和嵌入槽49a,所述第一箱体1和所述第二箱体2之间固定连接有牵引带42,所述第二箱体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安置板41,所述安置板41上滑动连接有所述滑块43,所述滑块43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所述挡板44,所述挡板4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导轨46,所述导轨46的一侧开设有所述嵌入槽49a,所述导轨46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一滑杆45,所述第一滑杆45呈“t”型结构,所述第一滑杆4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箱体2,所述第一箱体1的底侧设有支撑结构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遮挡结构4还包括第二滑杆47,所述第二滑杆47固定连接于所述安置板41的侧面,且所述第二滑杆47呈“t”型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遮挡结构4还包括抵触块48,所述第一滑杆45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所述抵触块48,所述导轨46内部的两侧分别设为齿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遮挡结构4还包括第一弹簧49,所述抵触块48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弹簧49,所述第一弹簧4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杆4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支撑结构5包括撑脚51和扭簧52,所述第一箱体1的底侧设有四个所述撑脚51,所述撑脚51与所述第一箱体1之间转动连接,且所述撑脚51与所述第一箱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扭簧5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支撑结构5还包括卡合杆53和卡槽54,所述撑脚51的端部开设有所述卡槽54,所述第一箱体1的底侧滑动连接有所述卡合杆5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支撑结构5还包括控制块55和第二弹簧56,所述第一箱体1的底侧滑动连接有两个所述控制块55,所述控制块55的两侧分别与同侧设置的所述卡合杆53滑动连接,所述控制块55与所述第一箱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弹簧56。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第一箱体1置于水平地面,在需要使用装置时,首先开启第二箱体2,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之间连接有牵引带42,用以限制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之间的最大转动角度,当牵引带42绷紧后,第二箱体2完全开启,若阳光由顶部直射,会严重影响装置的使用,此时使用者可以将挡板44通过侧面设置的滑块43与安置板41之间进行滑动并同时调整挡板44的转动角度,以获得对阳光直射的最佳遮挡效果,完成调节后,将挡板44顶侧设置的导轨46上开设有嵌入槽49a,而第一滑杆45的端部呈“t”型结构,使得第一滑杆45可以通过嵌入槽49a滑入导轨46内部进行滑动,为了对第一滑杆45于导轨46内部的位置进行进一步的固定,导轨46的内侧设有齿形槽,使得第一滑杆45的两端分别可以与导轨46的内侧相卡合,从而进一步固定此时挡板44的角度,此时即可对挡板44的遮挡状态进行固定,对于不同角度的阳光直射,使用者可以针对性的调整挡板44的角度以获得最好的遮挡效果,保证装置的正常使用,回收时,将第一滑杆45由导轨46内取出,同时转动挡板44,使得第二滑杆47滑入导轨46内,从而使得挡板44与安置板41相贴合,方便收纳,而位于第一箱体1的底侧设有撑脚51,使用者可以按动位于底侧的控制块55使得两侧的卡合杆53发生滑动并与撑脚51之间接触卡合,在扭簧52作用下撑脚51即可弹出进行箱体的支撑,方便使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1.一种基于智能匹配的空中威胁目标分类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箱体(2),所述第一箱体(1)内侧安装有装置本体(3),所述第二箱体(2)的内侧设有遮挡结构(4),所述遮挡结构(4)包括安置板(41)、牵引带(42)、滑块(43)、挡板(44)、第一滑杆(45)、导轨(46)和嵌入槽(49a),所述第一箱体(1)和所述第二箱体(2)之间固定连接有牵引带(42),所述第二箱体(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安置板(41),所述安置板(41)上滑动连接有所述滑块(43),所述滑块(43)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所述挡板(44),所述挡板(4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导轨(46),所述导轨(46)的一侧开设有所述嵌入槽(49a),所述导轨(46)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一滑杆(45),所述第一滑杆(45)呈“t”型结构,所述第一滑杆(4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箱体(2),所述第一箱体(1)的底侧设有支撑结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匹配的空中威胁目标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结构(4)还包括第二滑杆(47),所述第二滑杆(47)固定连接于所述安置板(41)的侧面,且所述第二滑杆(47)呈“t”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匹配的空中威胁目标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结构(4)还包括抵触块(48),所述第一滑杆(45)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所述抵触块(48),所述导轨(46)内部的两侧分别设为齿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匹配的空中威胁目标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结构(4)还包括第一弹簧(49),所述抵触块(48)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弹簧(49),所述第一弹簧(4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杆(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匹配的空中威胁目标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5)包括撑脚(51)和扭簧(52),所述第一箱体(1)的底侧设有四个所述撑脚(51),所述撑脚(51)与所述第一箱体(1)之间转动连接,且所述撑脚(51)与所述第一箱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扭簧(5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匹配的空中威胁目标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5)还包括卡合杆(53)和卡槽(54),所述撑脚(51)的端部开设有所述卡槽(54),所述第一箱体(1)的底侧滑动连接有所述卡合杆(5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匹配的空中威胁目标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5)还包括控制块(55)和第二弹簧(56),所述第一箱体(1)的底侧滑动连接有两个所述控制块(55),所述控制块(55)的两侧分别与同侧设置的所述卡合杆(53)滑动连接,所述控制块(55)与所述第一箱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弹簧(56)。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