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LC控制系统的外界防护外壳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58


本实用新型涉及plc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lc控制系统的外界防护外壳。



背景技术:

plc控制系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专为工业生产设计的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是工业控制的核心部分。

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8489728u公开了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防护外壳,防止了外界物质直接与接线柱接触,操作简单,安装方便快捷,安装效率高;

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7783373u公开了电子设备防护外壳,具有更好的防水、防尘、气密性及电磁屏蔽性能;

上述专利仍存在以下缺陷:

第一、在plc系统的防护外壳使用中,需要经常性将外壳打开,以进行正常的检查维护工作,而现有的外壳大多是固定的,在拆卸方面较为困难,降低了外壳的安装使用效率;

第二、plc系统多是放置在室内使用,长期处于阴暗环境内,易使plc系统的内部潮湿,从而易对其内部元件造成损坏,降低了系统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收集效率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plc控制系统的外界防护外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plc控制系统的外界防护外壳,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设有辅助杆,四个所述辅助杆的顶端分别与壳体底端的四个边角处穿插连接,所述壳体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内壁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一滑块的两侧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滑块的底端分别与干燥灯的两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顶端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壁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二滑块的两侧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滑块的顶端均铰接设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壳体一侧的两端铰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一侧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三滑槽,两个所述第三滑槽内壁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滑杆的两侧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杆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滑杆的一侧均固定设有齿条,两个所述齿条均与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齿轮通过转杆与底座一侧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转杆外壁的中部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滑块的顶端分别与顶板底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顶板一侧的中部与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固定设置在壳体顶端的一侧。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滑块两侧的中部分别与四个折叠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四个所述折叠板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滑槽内壁两侧的中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设有开关面板,所述开关面板的表面分别固定设有干燥灯开关和电动伸缩杆开关,所述干燥灯和电动伸缩杆分别通过干燥灯开关和电动伸缩杆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lc控制系统的外界防护外壳,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在辅助杆的配合下,壳体上下运动,在齿轮、齿条、滑杆和第二滑块的配合下,带动两个支撑杆张开或闭合,从而带动壳体上下运动,对壳体进行安装拆卸,提高了壳体的安装使用效率。

2、在电动伸缩杆的使用下,带动顶板和第一滑块运动,即带动干燥灯运动,对壳体的内部进行干燥,从而避免由于潮湿环境而对电子元件造成损坏,提高了plc系统的使用寿命。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的对壳体进行拆卸安装,方便对plc系统进行检查维护,提高了壳体的安装使用效率,同时可以对plc系统进行干燥,减小潮湿环境对plc系统的影响,提高了plc系统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plc控制系统的外界防护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plc控制系统的外界防护外壳的干燥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plc控制系统的外界防护外壳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辅助杆;3、壳体;4、第一滑块;5、干燥灯;6、第二滑块;7、支撑杆;8、滑杆;9、齿条;10、齿轮;11、转杆;12、顶板;13、电动伸缩杆;14、折叠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顶端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设有辅助杆2,四个辅助杆2的顶端分别与壳体3底端的四个边角处穿插连接,壳体3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第一滑槽内壁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一滑块4的两侧滑动连接,两个第一滑块4的底端分别与干燥灯5的两端固定连接,通过壳体3与辅助杆2的配合运动,即带动壳体3的上下运动,方便对壳体3进行安装使用,提高了壳体3的使用效率,通过第一滑块4与干燥灯5的配合使用,对plc系统进行干燥,避免潮湿环境而对电子元件造成损坏,提高了plc系统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底座1顶端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壁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二滑块6的两侧滑动连接,两个第二滑块6的顶端均铰接设有支撑杆7,两个支撑杆7的一端分别与壳体3一侧的两端铰接,通过第二滑块6和支撑杆7的配合使用,即带动壳体3的上下运动。

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底座1一侧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三滑槽,两个第三滑槽内壁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滑杆8的两侧滑动连接,两个滑杆8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滑块6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滑杆8的运动即带动第二滑块6的运动。

实施例4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两个滑杆8的一侧均固定设有齿条9,两个齿条9均与齿轮10啮合连接,齿轮10通过转杆11与底座1一侧的中部转动连接,转杆11外壁的中部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通过齿轮10与齿条9的配合使用,即带动滑杆8的运动。

实施例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两个第一滑块4的顶端分别与顶板12底端的两侧固定连接,顶板12一侧的中部与电动伸缩杆13的伸缩端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13固定设置在壳体3顶端的一侧,通过电动伸缩杆13的运动,带动顶板12运动,从而带动干燥灯5运动,对壳体3的内部进行干燥。

实施例6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两个第一滑块4两侧的中部分别与四个折叠板14的一端固定连接,四个折叠板14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滑槽内壁两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折叠板14对第一滑槽进行密封。

实施例7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底座1的一侧固定设有开关面板,开关面板的表面分别固定设有干燥灯开关和电动伸缩杆开关,干燥灯5和电动伸缩杆13分别通过干燥灯开关和电动伸缩杆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为干燥灯5和电动伸缩杆13的工作提供动力。

实施例8如图1-3所示,这种plc控制系统的外界防护外壳,它包括底座1,底座1顶端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设有辅助杆2,四个辅助杆2的顶端分别与壳体3底端的四个边角处穿插连接,壳体3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第一滑槽内壁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一滑块4的两侧滑动连接,两个第一滑块4的底端分别与干燥灯5的两端固定连接,通过壳体3与辅助杆2的配合运动,即带动壳体3的上下运动,方便对壳体3进行安装使用,提高了壳体3的使用效率,通过第一滑块4与干燥灯5的配合使用,对plc系统进行干燥,避免潮湿环境而对电子元件造成损坏,提高了plc系统的使用寿命,底座1顶端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壁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二滑块6的两侧滑动连接,两个第二滑块6的顶端均铰接设有支撑杆7,两个支撑杆7的一端分别与壳体3一侧的两端铰接,通过第二滑块6和支撑杆7的配合使用,即带动壳体3的上下运动,底座1一侧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三滑槽,两个第三滑槽内壁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滑杆8的两侧滑动连接,两个滑杆8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滑块6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滑杆8的运动即带动第二滑块6的运动,两个滑杆8的一侧均固定设有齿条9,两个齿条9均与齿轮10啮合连接,齿轮10通过转杆11与底座1一侧的中部转动连接,转杆11外壁的中部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通过齿轮10与齿条9的配合使用,即带动滑杆8的运动,两个第一滑块4的顶端分别与顶板12底端的两侧固定连接,顶板12一侧的中部与电动伸缩杆13的伸缩端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13固定设置在壳体3顶端的一侧,两个第一滑块4两侧的中部分别与四个折叠板14的一端固定连接,四个折叠板14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滑槽内壁两侧的中部固定连接,底座1的一侧固定设有开关面板,开关面板的表面分别固定设有干燥灯开关和电动伸缩杆开关,干燥灯5和电动伸缩杆13分别通过干燥灯开关和电动伸缩杆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在辅助杆2的配合下,壳体3上下运动,与专利cn208489728u公开的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防护外壳和专利cn207783373u公开的电子设备防护外壳相比,在齿轮10、齿条9、滑杆8和第二滑块6的配合下,带动两个支撑杆7张开或闭合,从而带动壳体3上下运动,对壳体3进行安装拆卸,提高了壳体3的安装使用效率,然后在电动伸缩杆13的使用下,带动顶板12和第一滑块4运动,即带动干燥灯5运动,对壳体3的内部进行干燥,从而避免由于潮湿环境而对电子元件造成损坏,提高了plc系统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plc控制系统的外界防护外壳,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设有辅助杆(2),四个所述辅助杆(2)的顶端分别与壳体(3)底端的四个边角处穿插连接,所述壳体(3)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内壁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一滑块(4)的两侧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滑块(4)的底端分别与干燥灯(5)的两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lc控制系统的外界防护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壁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二滑块(6)的两侧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滑块(6)的顶端均铰接设有支撑杆(7),两个所述支撑杆(7)的一端分别与壳体(3)一侧的两端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lc控制系统的外界防护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一侧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三滑槽,两个所述第三滑槽内壁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滑杆(8)的两侧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杆(8)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滑块(6)的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lc控制系统的外界防护外壳,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杆(8)的一侧均固定设有齿条(9),两个所述齿条(9)均与齿轮(10)啮合连接,所述齿轮(10)通过转杆(11)与底座(1)一侧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转杆(11)外壁的中部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lc控制系统的外界防护外壳,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滑块(4)的顶端分别与顶板(12)底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顶板(12)一侧的中部与电动伸缩杆(13)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13)固定设置在壳体(3)顶端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lc控制系统的外界防护外壳,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滑块(4)两侧的中部分别与四个折叠板(14)的一端固定连接,四个所述折叠板(14)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滑槽内壁两侧的中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lc控制系统的外界防护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侧固定设有开关面板,所述开关面板的表面分别固定设有干燥灯开关和电动伸缩杆开关,所述干燥灯(5)和电动伸缩杆(13)分别通过干燥灯开关和电动伸缩杆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lc控制系统的外界防护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壁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二滑块(6)的两侧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滑块(6)的顶端均铰接设有支撑杆(7),两个所述支撑杆(7)的一端分别与壳体(3)一侧的两端铰接,所述底座(1)一侧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三滑槽,两个所述第三滑槽内壁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滑杆(8)的两侧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杆(8)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滑块(6)的一侧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滑杆(8)的一侧均固定设有齿条(9),两个所述齿条(9)均与齿轮(10)啮合连接,所述齿轮(10)通过转杆(11)与底座(1)一侧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转杆(11)外壁的中部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两个所述第一滑块(4)的顶端分别与顶板(12)底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顶板(12)一侧的中部与电动伸缩杆(13)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13)固定设置在壳体(3)顶端的一侧,两个所述第一滑块(4)两侧的中部分别与四个折叠板(14)的一端固定连接,四个所述折叠板(14)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滑槽内壁两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一侧固定设有开关面板,所述开关面板的表面分别固定设有干燥灯开关和电动伸缩杆开关,所述干燥灯(5)和电动伸缩杆(13)分别通过干燥灯开关和电动伸缩杆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PLC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顶端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设有辅助杆,四个辅助杆的顶端分别与壳体底端的四个边角处穿插连接,壳体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第一滑槽内壁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一滑块的两侧滑动连接,且公开了一种PLC控制系统的外界防护外壳,包括在辅助杆的配合下,壳体上下运动,在齿轮、齿条、滑杆和第二滑块的配合下,带动两个支撑杆张开或闭合,从而带动壳体上下运动,对壳体进行安装拆卸,提高了壳体的安装使用效率,在电动伸缩杆的使用下,带动顶板和第一滑块运动,即带动干燥灯运动,对壳体的内部进行干燥,从而避免由于潮湿环境而对电子元件造成损坏,提高了PLC系统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安迈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7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17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