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伺服驱动装置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52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伺服驱动装置壳体结构,属于伺服驱动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伺服驱动器又称为“伺服控制器”、“伺服放大器”,是用来控制伺服电机的一种控制器,其作用类似于变频器作用于普通交流马达,属于伺服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应用于高精度的定位系统。一般是通过位置、速度和力矩三种方式对伺服电机进行控制,实现高精度的传动系统定位,目前是传动技术的高端产品。

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伺服驱动器壳体结构一般是采用将整个支架都采用铝合金材料浇筑成一体结构,虽然一体性强,但给拆装带来困难,后期不方便对伺服驱动器内部进行维护检修,并且此种结构由于散热结构少,非常容易导致伺服驱动器内部热量产生堆积,从而损坏伺服驱动器内部电子元器件,现在急需一种伺服驱动装置壳体结构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伺服驱动装置壳体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具备通风导热能力,便于拆装使用,构造简单,实用性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伺服驱动装置壳体结构,包括铝制防护壳体、铝制壳盖、拆装通风机构以及固定座,所述铝制防护壳体下端面左右两侧对称焊接有固定座,所述铝制防护壳体上端面安装有铝制壳盖,所述铝制壳盖上端面设置有拆装通风机构,所述铝制防护壳体内部设置有拆装通风机构,所述铝制防护壳体下端面设置有拆装通风机构,所述拆装通风机构包括上铝制散热片、导热孔、蝶形固定螺杆、横向通风板、安装撑块、通风管、下铝制散热片、导热石墨片以及纵向通风板,所述铝制防护壳体左右端面对称安装有纵向通风板,所述铝制防护壳体前后端面对称安装有横向通风板,所述铝制防护壳体内壁下侧焊接有安装撑块,所述铝制防护壳体内壁下侧粘接有导热石墨片,所述铝制防护壳体内部下侧嵌入有通风管,所述铝制防护壳体下端面安装有下铝制散热片,所述铝制壳盖上端面安装有上铝制散热片,所述铝制壳盖内部开设有导热孔,所述铝制壳盖上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蝶形固定螺杆。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管嵌入有多组,且多组通风管规格相同,所述通风管为贯通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孔开设有多组,且多组导热孔规格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通风板安装有两组,且两组横向通风板规格相同,所述纵向通风板安装有两组,且两组纵向通风板规格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撑块焊接有四组,且四组安装撑块规格相同,所述安装撑块上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固定座焊接有四组,且四组固定座规格相同,所述固定座内部左侧开设有第二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蝶形固定螺杆安装有四组,且四组蝶形固定螺杆规格相同,所述铝制防护壳体左右端面对称开设有第一通风腔,所述铝制防护壳体前后端面对称开设有第二通风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伺服驱动装置壳体结构,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上铝制散热片、导热孔、蝶形固定螺杆、横向通风板、安装撑块、通风管、下铝制散热片、导热石墨片以及纵向通风板,该设计使壳体具备通风导热能力,避免壳体内部电子元器件出现热量堆积,并且便于拆装使用,解决了原有壳体通风导热效果差,并且不方便拆装使用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拆装通风效果。

因通风管嵌入有多组,且多组通风管规格相同,通风管为贯通结构,该设计使铝制防护壳体内部下侧具备通风散热能力,因横向通风板安装有两组,且两组横向通风板规格相同,纵向通风板安装有两组,且两组纵向通风板规格相同,该设计方便外部空气流入铝制防护壳体内部,对其内部热量进行散热,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具备通风导热能力,便于拆装使用,构造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伺服驱动装置壳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2中a的放大图;

图中:1-铝制防护壳体、2-铝制壳盖、3-拆装通风机构、4-固定座、31-上铝制散热片、32-导热孔、33-蝶形固定螺杆、34-横向通风板、35-安装撑块、36-通风管、37-下铝制散热片、38-导热石墨片、39-纵向通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伺服驱动装置壳体结构,包括铝制防护壳体1、铝制壳盖2、拆装通风机构3以及固定座4,铝制防护壳体1下端面左右两侧对称焊接有固定座4,铝制防护壳体1上端面安装有铝制壳盖2,铝制壳盖2上端面设置有拆装通风机构3,铝制防护壳体1内部设置有拆装通风机构3,铝制防护壳体1下端面设置有拆装通风机构3。

拆装通风机构3包括上铝制散热片31、导热孔32、蝶形固定螺杆33、横向通风板34、安装撑块35、通风管36、下铝制散热片37、导热石墨片38以及纵向通风板39,铝制防护壳体1左右端面对称安装有纵向通风板39,铝制防护壳体1前后端面对称安装有横向通风板34,铝制防护壳体1内壁下侧焊接有安装撑块35,铝制防护壳体1内壁下侧粘接有导热石墨片38,铝制防护壳体1内部下侧嵌入有通风管36,铝制防护壳体1下端面安装有下铝制散热片37,铝制壳盖2上端面安装有上铝制散热片31,铝制壳盖2内部开设有导热孔32,铝制壳盖2上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蝶形固定螺杆33,该设计解决了原有壳体通风导热效果差,并且不方便拆装使用的问题。

通风管36嵌入有多组,且多组通风管36规格相同,通风管36为贯通结构,该设计使铝制防护壳体1内部下侧具备通风散热能力,导热孔32开设有多组,且多组导热孔32规格相同,该设计使铝制壳盖2导热性更好,横向通风板34安装有两组,且两组横向通风板34规格相同,纵向通风板39安装有两组,且两组纵向通风板39规格相同,该设计方便外部空气流入铝制防护壳体1内部,对其内部热量进行散热。

安装撑块35焊接有四组,且四组安装撑块35规格相同,安装撑块35上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固定座4焊接有四组,且四组固定座4规格相同,固定座4内部左侧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四组安装撑块35方便外界电子元器件安装固定在铝制防护壳体1内部,第二安装孔方便对固定座4进行安装固定,蝶形固定螺杆33安装有四组,且四组蝶形固定螺杆33规格相同,铝制防护壳体1左右端面对称开设有第一通风腔,铝制防护壳体1前后端面对称开设有第二通风腔,四组蝶形固定螺杆33方便对铝制壳盖2进行拆装,第一通风腔和第二通风腔使铝制防护壳体1具备通风散热能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首先借助外界螺丝将外界伺服驱动器所需电子元器件安装固定在铝制防护壳体1内部,然后便可以把铝制壳盖2通过蝶形固定螺杆安装固定在铝制防护壳体1上端面,从而对外界电子元器件进行全方位防护,随后通过固定座4将铝制防护壳体1安装固定在外界控制柜指定位置;在外界电子元器件通电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此时横向通风板34和纵向通风板39方便外部空气流入铝制防护壳体1内部,进而对内部热量进行散热,与此同时,导热石墨片38会对铝制防护壳体1内部下侧热量进行吸附并传导至通风管36,此时通风管36中空气会对热量携带至外部,而下铝制散热片37会对铝制防护壳体1下端面热量散发至外部,从而避免铝制防护壳体1下端面热量产生堆积,此时多组导热孔32会快速将铝制防护壳体1内部上侧热量传导至上铝制散热片31中,而上铝制散热片31会将热量散发至外部,从而避免铝制防护壳体1内部热量产生堆积导致外界电子元器件损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伺服驱动装置壳体结构,包括铝制防护壳体、铝制壳盖、拆装通风机构以及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制防护壳体下端面左右两侧对称焊接有固定座,所述铝制防护壳体上端面安装有铝制壳盖,所述铝制壳盖上端面设置有拆装通风机构,所述铝制防护壳体内部设置有拆装通风机构,所述铝制防护壳体下端面设置有拆装通风机构;

所述拆装通风机构包括上铝制散热片、导热孔、蝶形固定螺杆、横向通风板、安装撑块、通风管、下铝制散热片、导热石墨片以及纵向通风板,所述铝制防护壳体左右端面对称安装有纵向通风板,所述铝制防护壳体前后端面对称安装有横向通风板,所述铝制防护壳体内壁下侧焊接有安装撑块,所述铝制防护壳体内壁下侧粘接有导热石墨片,所述铝制防护壳体内部下侧嵌入有通风管,所述铝制防护壳体下端面安装有下铝制散热片,所述铝制壳盖上端面安装有上铝制散热片,所述铝制壳盖内部开设有导热孔,所述铝制壳盖上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蝶形固定螺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驱动装置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嵌入有多组,且多组通风管规格相同,所述通风管为贯通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驱动装置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孔开设有多组,且多组导热孔规格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驱动装置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通风板安装有两组,且两组横向通风板规格相同,所述纵向通风板安装有两组,且两组纵向通风板规格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驱动装置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撑块焊接有四组,且四组安装撑块规格相同,所述安装撑块上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固定座焊接有四组,且四组固定座规格相同,所述固定座内部左侧开设有第二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驱动装置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蝶形固定螺杆安装有四组,且四组蝶形固定螺杆规格相同,所述铝制防护壳体左右端面对称开设有第一通风腔,所述铝制防护壳体前后端面对称开设有第二通风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伺服驱动装置壳体结构,包括上铝制散热片、导热孔、安装撑块、通风管、导热石墨片以及纵向通风板,铝制防护壳体左右端面对称安装有纵向通风板,铝制防护壳体内壁下侧焊接有安装撑块,铝制防护壳体内壁下侧粘接有导热石墨片,铝制防护壳体内部下侧嵌入有通风管,铝制壳盖上端面安装有上铝制散热片,铝制壳盖内部开设有导热孔,该设计解决了原有壳体通风导热效果差,并且不方便拆装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具备通风导热能力,便于拆装使用,构造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蔡水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蔡水凤
技术研发日:2020.11.13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177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