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机械用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59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防护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控制机械用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各个工程领域的发展都要求机械工程有与之相适应的发展,都需要机械工程提供所必需的机械;现有的机械设备通常采用控制箱进行总控制,实现在特殊环境中对机械设备的缓冲防护。

中国已授权实用新型公开(公告)号:cn211019643u中公开的一种控制机械用防护结构,该控制机械用防护结构通过在机械控制箱内设置有防护结构,防护结构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并在防护结构的对接孔内设置有缓冲件,达到了通过弹簧和耐热缓冲罩,实现了防护结构的缓冲防护的效果;但是在机械控制箱内安装机械设备后,无法对箱体内部产生的高温及时排出,可能会发生机械控制箱内的高温度影响设备发生损坏情况,导致其具有防护效果较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制机械用防护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控制机械用防护结构,在机械控制箱内安装机械设备后,无法对箱体内部产生的高温及时排出,可能会发生机械控制箱内的高温度影响设备发生损坏情况,导致其具有防护效果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控制机械用防护结构,包括机械控制箱,所述机械控制箱的内壁上卡设有多个第一对接孔;所述机械控制箱内安装有缓冲套,所述缓冲套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缓冲套内安装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对接孔;每个所述安装孔内均安装有缓冲块;所述机械控制箱的正面铰接有箱门;所述机械控制箱的后壁上连接有风箱,所述风箱的侧壁上安装有风机,所述风箱的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第一对接孔均呈线性阵列状分别对应开设在所述机械控制箱的内侧壁上。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安装孔均线性阵列状分别对应开设在所述缓冲套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第二对接孔均呈线性阵列状分别对应及时在所述防护套的外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机械控制箱的内壁与所述缓冲套的外壁相贴合,所述缓冲套的内壁与所述防护套的外壁相贴合,且多个第一对接孔、多个安装孔和多个第二对接孔相互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块包括第一缓冲垫、弹簧和第二缓冲垫,所述第一缓冲垫和所述第二缓冲垫分别连接在弹簧的两端,且多个第一缓冲垫对应安装在多个第一对接孔内,多个第二缓冲垫第一安装在多个第二对接孔内。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通气孔均呈线性阵列状分别开设在所述风箱的侧壁和所述机械控制箱的后壁上。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制机械用防护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控制机械用防护结构,通过在缓冲套的安装孔内设置缓冲块,并在箱体的后壁上连接有风箱,风箱内安装有风机,风机的侧壁和箱体的后壁上分别开设有多个通气孔,达到了利用缓冲套和缓冲块,实现防护结构的缓冲的效果,和启动风机后,通过多个通气孔将高温气体排出的效果,避免了高温对设备产生损坏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机械用防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机械用防护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机械用防护结构的剖视图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机械用防护结构的缓冲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械控制箱1,第一对接孔11,缓冲套2,安装孔21,防护套3,第二对接孔31,缓冲块4,第一缓冲垫41,弹簧42,第二缓冲垫43,箱门5,风箱6,风机61,通气孔6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控制机械用防护结构,包括机械控制箱1,机械控制箱1的内壁上卡设有多个第一对接孔11,多个第一对接孔11均呈线性阵列状分别对应开设在机械控制箱1的内侧壁上;机械控制箱1内安装有缓冲套2,缓冲套2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21,多个安装孔21均线性阵列状分别对应开设在缓冲套2的侧壁上;缓冲套2内安装有防护套3,防护套3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对接孔31,多个第二对接孔31均呈线性阵列状分别对应及时在防护套3的外侧壁上;每个安装孔21内均安装有缓冲块4,缓冲块4包括第一缓冲垫41、弹簧42和第二缓冲垫43,第一缓冲垫41和第二缓冲垫43分别连接在弹簧42的两端,且多个第一缓冲垫41对应安装在多个第一对接孔11内,多个第二缓冲垫43第一安装在多个第二对接孔31内;机械控制箱1的内壁与缓冲套2的外壁相贴合,缓冲套2的内壁与防护套3的外壁相贴合,且多个第一对接孔11、多个安装孔21和多个第二对接孔31相互对应设置;机械控制箱1的正面铰接有箱门5;机械控制箱1的后壁上连接有风箱6,风箱6的侧壁上安装有风机61,风箱6的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62,多个通气孔62均呈线性阵列状分别开设在风箱6的侧壁和机械控制箱1的后壁上。

工作原理,该控制机械用防护结构,使用时,在机械控制箱1内安装缓冲套2,在缓冲套2内安装防护套3,当多个第一对接孔11、多个安装孔21和多个第二对接孔31相互对应后,在多个安装孔21内安装多个缓冲块4,并使缓冲块4的第一缓冲垫41对应卡接在第一对接孔11内,使缓冲块4的第二缓冲垫43对应卡接在第三对接孔13内,达到缓冲的效果,并且当风机61打开后,通过多个通气孔62,将机械控制箱1的高温排出。

该文中出现的风机61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控制机械用防护结构,包括机械控制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控制箱(1)的内壁上卡设有多个第一对接孔(11);所述机械控制箱(1)内安装有缓冲套(2),所述缓冲套(2)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21);所述缓冲套(2)内安装有防护套(3),所述防护套(3)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对接孔(31);每个所述安装孔(21)内均安装有缓冲块(4);所述机械控制箱(1)的正面铰接有箱门(5);所述机械控制箱(1)的后壁上连接有风箱(6),所述风箱(6)的侧壁上安装有风机(61),所述风箱(6)的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机械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对接孔(11)均呈线性阵列状分别对应开设在所述机械控制箱(1)的内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机械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安装孔(21)均线性阵列状分别对应开设在所述缓冲套(2)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机械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对接孔(31)均呈线性阵列状分别对应及时在所述防护套(3)的外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机械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控制箱(1)的内壁与所述缓冲套(2)的外壁相贴合,所述缓冲套(2)的内壁与所述防护套(3)的外壁相贴合,且多个第一对接孔(11)、多个安装孔(21)和多个第二对接孔(31)相互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机械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4)包括第一缓冲垫(41)、弹簧(42)和第二缓冲垫(43),所述第一缓冲垫(41)和所述第二缓冲垫(43)分别连接在弹簧(42)的两端,且多个第一缓冲垫(41)对应安装在多个第一对接孔(11)内,多个第二缓冲垫(43)第一安装在多个第二对接孔(31)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机械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气孔(62)均呈线性阵列状分别开设在所述风箱(6)的侧壁和所述机械控制箱(1)的后壁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防护结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控制机械用防护结构,包括机械控制箱;所述机械控制箱内安装有缓冲套;所述缓冲套内安装有防护套;每个所述安装孔内均安装有缓冲块;所述机械控制箱的正面铰接有箱门;所述机械控制箱的后壁上连接有风箱,所述风箱的侧壁上安装有风机,所述风箱的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该控制机械用防护结构,通过在缓冲套的安装孔内设置缓冲块,并在箱体的后壁上连接有风箱,风箱内安装有风机,风机的侧壁和箱体的后壁上分别开设有多个通气孔,达到了利用缓冲套和缓冲块,实现防护结构的缓冲的效果,和启动风机后,通过多个通气孔将高温气体排出的效果,避免了高温对设备产生损坏的情况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杨鑫;杨亚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石油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9.21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180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