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面板的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弯折后的本压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面板是一种显示工具,其主要是将电子文件通过特定的传输设备显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以使人眼能观看到画面。显示面板的种类大致分为三种,分别是液晶显示面板、oled显示面板、以及等离子显示面板等。
其中,oled显示面板中主要包括显示屏以及线路板,在oled显示面板的后段制作过程中fpc的精密折弯以及压合为重要的加工部分。其中,压合的加工主要通过本压装置进行,而本压装置一般包括机架、横向运动件、与横向运动件连接的纵向运动件、与纵向运动件连接的下压驱动件、以及与下压驱动件连接的压头。现有的横向运动件以及纵向运动件均是采用气缸进行运动,而气缸驱动的压合力度很难控制,需要经常进行人工调试,因此,其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弯折后的本压装置,旨在解决显示面板的本压装置采用气缸驱动而很难控制压合力度,常需人工调试以导致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弯折后的本压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至少一组本压组件,其中,所述本压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电动滑台、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动滑台上的第二电动滑台、设置在所述第二电动滑台上的手调滑台、设置在所述手调滑台上的本压气缸、滑动设置在所述手调滑台上的滑块、以及设置在所述滑块上的压头组件,所述滑块与所述本压气缸的输出端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压头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块上的水平调节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水平调节构件上的压头。
更进一步地,所述水平调节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块上的第一调节板、与所述第一调节板对应的第二调节板,所述压头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板上,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所述第二调节板上通过若干个连接螺丝固定,每一所述连接螺丝的固定位置的一侧设置有一用于水平调节所述压头的止付螺丝。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所述第二调节板为矩形结构板,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所述第二调节板对应的四个角分别通过四个所述连接螺丝固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板上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第二调节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弧形凹槽对应的弧形凸台,当所述第一调节板与所述第二调节板固定后,所述弧形凸台位于所述弧形凹槽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滑块与所述本压气缸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用于监控所述本压气缸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更进一步地,所述本压气缸的进气口设置有用于控制气压大小的电气比例阀。
更进一步地,所述手调滑台上设置有直线导轨,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直线导轨上。
更进一步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所述本压组件为两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机架上设置第一电动滑台,并在第一电动滑台上设置第二电动滑台以作为本压装置上两个方向的移动件,从而使其可通过电机自动调节压合的位置,减少了人工调试的时间,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弯折后的本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弯折后的本压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弯折后的本压装置中本压组件的正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弯折后的本压装置中本压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弯折后的本压装置中水平调节构件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弯折后的本压装置中水平调节构件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机架;200、本压组件;210、第一电动滑台;220、连接架;230、连接板;240、第二电动滑台;250、手调滑台;251、直线导轨;260、本压气缸;270、滑块;280、压头组件;281、水平调节构件;2811、第一调节板;2812、第二调节板;2813、连接螺纹孔;2814、止付螺纹孔;2815、弧形凸台;2816、弧形凹槽;282、压头;290、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弯折后的本压装置,如附图1所示,包括机架100以及设置在机架100上的至少一组本压组件200。
具体地,如附图2所示,本压组件200包括:设置在机架100上的第一电动滑台210、设置在第一电动滑台210上的第二电动滑台240、设置在第二电动滑台240上的手调滑台250、设置在手调滑台250上的本压气缸260、滑动设置在手调滑台250上的滑块270、以及设置在滑块270上的压头282组件280,滑块270与本压气缸260的输出端连接。
具体地,如附图1所示,机架100为矩形体结构,当然,根据实际需求,还可以设置为梯形体结构、不规则形状结构等。
具体地,如附图1所示,机架100上间隔设置有两组本压组件200,两组本压装置的结构相同或类似。当然,根据显示面板需要压合部分的数量,还可以设置一组本压组件200或多组本压组件200。
具体地,如附图2所示,第一电动滑台210设置在机架100的顶面。第二电动滑台240设置在第一电动滑台210的滑台上,以在第一电动滑台210启动时,驱动第二电动滑台240运动。第一电动滑台210的驱动方向(也称运动方向)与第二电动滑台240的驱动方向(也称运动方向)相互垂直。
更进一步地,如附图2所示,第二电动滑台240通过一连接架220设置在第一电动滑台210的滑台上,这样可便于实现第二电动滑台240与第一电动滑台210的驱动方向相互垂直。
具体地,手调滑台250设置在第二电动滑台240的滑台上,以在第二电动滑台240启动时,带动手调滑台250运动。
更进一步地,如附图2所示,手调滑台250通过一连接板230设置在第二电动滑台240的滑台上,这样可便于手调滑台250的设置,且提高其安装后的稳固性。
具体地,本压气缸260与滑块270均设置在手调滑台250的滑台上,以便于通过该手调滑台250调节与滑块270连接的压头282的位置。
具体地,如附图4所示,手调滑台250的滑台上设置有直线导轨251,滑块270滑动设置在直线导轨251上。当然,根据实际需求,也可以直接在滑块270上设置滑槽,通过滑槽与手调滑台250的滑台滑动连接。
具体地,如附图2或附图3所示,压头282组件280包括:设置在滑块270上的水平调节构件281、以及设置在水平调节构件281上的压头282。通过在滑台上设置水平调节构件281,再将压头282设置到水平调节构件281上,这样可以快速对压头282进行水平调节,以确保压合时各处的压合力均匀。
具体地,如附图4所示,水平调节构件281包括:设置在滑块270上的第一调节板2811、与第一调节板2811对应的第二调节板2812,压头282设置在第二调节板2812上,第一调节板2811和第二调节板2812上通过若干个连接螺丝(图中未示出)固定,每一连接螺丝的固定位置的一侧设置有一用于水平调节压头282的止付螺丝(图中未示出)。
在本实施例中,如附图5或附图6所示,第一调节板2811和第二调节板2812为矩形结构板,第一调节板2811和第二调节板2812对应的四个角分别通过四个连接螺丝固定,相应的,止付螺丝则为四个。
其中,如附图5所示,第一调节板2811和第二调节板2812对应的四个角分别设置有连接螺纹孔2813,四个连接螺丝分别通过安装在第一调节板2811和第二调节板2812对应的连接螺纹孔2813中,以固定第一调节板2811和第二调节板2812。
相应的,如附图5所示,每一连接螺纹孔2813的一侧设置有一止付螺纹孔2814,四个止付螺丝分别安装在第一调节板2811和第二调节板2812对应的止付螺纹孔2814中,以用于调节第二调节板2812的水平位置,从而间接调节设置在第二调节板2812上的压头282的水平位置。
当然,根据实际需求,第一调节板2811和第二调节板2812还可以是梯形结构板、不规则形状结构板等,相应的,第一调节板2811和第二调节板2812也可以通过两个连接螺丝、三个连接螺丝、五个连接螺丝进行固定。
更进一步地,结合附图5和附图6所示,第一调节板2811上设置有弧形凹槽2816,第二调节板2812上设置有与弧形凹槽2816对应的弧形凸台2815,当第一调节板2811与第二调节板2812固定后,弧形凸台2815位于弧形凹槽2816内。这样第一调节板2811和第二调节板2812便可通过对应的弧形凹槽2816与弧形凸台2815进行限位,以提升两者连接后的稳固性。
根据实际需求,水平调节构件281也可以是一块设置在滑块270上的固定板以及多个调节旋钮,此时,压头282通过多个调节旋钮设置到固定板上,在水平调节压头282时,直接扭动调节旋钮即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机架100上设置第一电动滑台210,并在第一电动滑台210上设置第二电动滑台240以作为本压装置上两个方向的移动件,从而使其可通过电机自动调节压合的位置,减少了人工调试的时间,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可选实施例中,如附图4所示,滑块270与本压气缸260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用于监控本压气缸260压力的压力传感器290。这样可以实时监控本压装置的压合力,避免压合力不足或过量导致后续更多的产品不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本压气缸260的进气口设置有用于控制气压大小的电气比例阀(图中未示出)。通过在本压气缸260的进气口设置电气比例阀,可以使本压气缸260能自动调节出力大小,进一步减少人工调试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显示面板弯折后的本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至少一组本压组件,其中,所述本压组件包括:
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电动滑台、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动滑台上的第二电动滑台、设置在所述第二电动滑台上的手调滑台、设置在所述手调滑台上的本压气缸、滑动设置在所述手调滑台上的滑块、以及设置在所述滑块上的压头组件,所述滑块与所述本压气缸的输出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弯折后的本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块上的水平调节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水平调节构件上的压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弯折后的本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节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块上的第一调节板、与所述第一调节板对应的第二调节板,所述压头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板上,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所述第二调节板上通过若干个连接螺丝固定,每一所述连接螺丝的固定位置的一侧设置有一用于水平调节所述压头的止付螺丝。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弯折后的本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所述第二调节板为矩形结构板,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所述第二调节板对应的四个角分别通过四个所述连接螺丝固定。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显示面板弯折后的本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板上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第二调节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弧形凹槽对应的弧形凸台,当所述第一调节板与所述第二调节板固定后,所述弧形凸台位于所述弧形凹槽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弯折后的本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与所述本压气缸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用于监控所述本压气缸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弯折后的本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压气缸的进气口设置有用于控制气压大小的电气比例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弯折后的本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调滑台上设置有直线导轨,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直线导轨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弯折后的本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所述本压组件为两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