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设备生产用冲压件表面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57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冷设备生产用冲压件表面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冲压件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在制冷设备生产制作中需要使用冲压件,板材在冲压成型后表面会出现拉痕,需要使用磨床对其表面打磨平整后再进行抛光,需要使用两台设备或者更换磨头完成,费时费力,打磨效率低,导致设备的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一台设备即可同时对冲压件进行打磨和抛光处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实用性的制冷设备生产用冲压件表面打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冷设备生产用冲压件表面打磨装置,包括底座、机壳、两组电动伸缩节、两组电机固定座、两组动力电机、两组滑轨、移动座、夹具、丝母、丝杠和伺服电机,机壳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连接,机壳的前端设置有操作孔,所述操作孔与机壳的内壁连通,两组电动伸缩节的顶端均与机壳的内壁顶端连接,两组电机固定座的顶端分别与两组电动伸缩节的输出端连接,两组动力电机的后端分别与两组电机固定座的前端连接,左侧动力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磨轮,右侧动力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抛光轮,两组滑轨的底端均与底座的顶端连接,两组滑轨上均设置有滑块,所述两组滑块分别与两组滑轨滑动连接,移动座的底端均与两组滑块的顶端连接,夹具的底端与移动座的顶端连接,丝母的顶端与移动座的底端连接,丝杠的两端均与机壳的内壁可转动连接,所述丝母与丝杠螺纹连接,伺服电机的左端与机壳的右端外壁连接,丝杠的输出端延伸至机壳的外侧并且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冷设备生产用冲压件表面打磨装置,还包括除尘箱、风机、排气管、吸尘管和吸附层,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空腔,除尘箱和风机的底端均与底座的空腔底端连接,除尘箱的内部设置有内腔,除尘箱的顶端设置有出气口,除尘箱的侧壁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与除尘箱的内腔连通,风机的输出端与除尘箱的进气口连通,排气管的输入端与除尘箱的出气口连通,吸尘管的输出端与风机的输入端连通,吸尘管的输入端穿过底座延伸至机壳内侧,吸附层的侧壁与除尘箱的内腔内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冷设备生产用冲压件表面打磨装置,还包括两组门,两组门的侧壁分别与机壳的操作孔内壁通过铰链可转动连接,两组门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冷设备生产用冲压件表面打磨装置,还包括吸尘罩,吸尘罩的输出端与吸尘管的输入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冷设备生产用冲压件表面打磨装置,还包括两组防护罩,两组防护罩分别套装在磨轮和抛光轮的外侧,所述两组防护罩的顶端分别与两组动力电机的底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冷设备生产用冲压件表面打磨装置,还包括防爆灯,防爆灯的顶端与机壳的内壁顶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冷设备生产用冲压件表面打磨装置,两组门上均设置有观察窗。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冷设备生产用冲压件表面打磨装置,还包括四组脚轮,四组脚轮的顶端均与底座的底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机壳的操作孔将冲压件装夹在夹具上,之后打开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输出动力输送至丝杠,通过丝杠与丝母螺纹转动带动移动座沿两组滑轨的方向向右移动,使冲压件移动至磨轮的下方,然后打开左侧动力电机,左侧动力电机输出动力带动磨轮高速旋转,打开左侧电动伸缩节,左侧电动伸缩节的伸缩节展出通过左侧电机固定座带动左侧动力电机向下移动,使磨轮的底端与冲压件接触,对冲压件进行打磨,打磨完成后打开伺服电机,通过伺服电机输出动力带动冲压件向右移动至抛光轮的下方,打开右侧电动伸缩节和右侧动力电机,使抛光轮对冲压件进行抛光处理,使用一台设备即可完成对冲压件打磨和抛光处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底座;2、机壳;3、电动伸缩节;4、电机固定座;5、动力电机;6、磨轮;7、抛光轮;8、滑轨;9、滑块;10、移动座;11、夹具;12、丝母;13、丝杠;14、伺服电机;15、除尘箱;16、风机;17、排气管;18、吸尘管;19、吸附层;20、门;21、把手;22、吸尘罩;23、防护罩;24、防爆灯;25、观察窗;26、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冷设备生产用冲压件表面打磨装置,包括底座1、机壳2、两组电动伸缩节3、两组电机固定座4、两组动力电机5、两组滑轨8、移动座10、夹具11、丝母12、丝杠13和伺服电机14,机壳2的底端与底座1的顶端连接,机壳2的前端设置有操作孔,所述操作孔与机壳2的内壁连通,两组电动伸缩节3的顶端均与机壳2的内壁顶端连接,两组电机固定座4的顶端分别与两组电动伸缩节3的输出端连接,两组动力电机5的后端分别与两组电机固定座4的前端连接,左侧动力电机5的输出端设置有磨轮6,右侧动力电机5的输出端设置有抛光轮7,两组滑轨8的底端均与底座1的顶端连接,两组滑轨8上均设置有滑块9,所述两组滑块9分别与两组滑轨8滑动连接,移动座10的底端均与两组滑块9的顶端连接,夹具11的底端与移动座10的顶端连接,丝母12的顶端与移动座10的底端连接,丝杠13的两端均与机壳2的内壁可转动连接,所述丝母12与丝杠13螺纹连接,伺服电机14的左端与机壳2的右端外壁连接,丝杠13的输出端延伸至机壳2的外侧并且与伺服电机14的输出端连接;通过机壳2的操作孔将冲压件装夹在夹具11上,之后打开伺服电机14,伺服电机14输出动力输送至丝杠13,通过丝杠13与丝母12螺纹转动带动移动座10沿两组滑轨8的方向向右移动,使冲压件移动至磨轮6的下方,然后打开左侧动力电机5,左侧动力电机5输出动力带动磨轮6高速旋转,打开左侧电动伸缩节3,左侧电动伸缩节3的伸缩节展出通过左侧电机固定座4带动左侧动力电机5向下移动,使磨轮6的底端与冲压件接触,对冲压件进行打磨,打磨完成后打开伺服电机14,通过伺服电机14输出动力带动冲压件向右移动至抛光轮7的下方,打开右侧电动伸缩节3和右侧动力电机5,使抛光轮7对冲压件进行抛光处理,使用一台设备即可完成对冲压件打磨和抛光处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冷设备生产用冲压件表面打磨装置,还包括除尘箱15、风机16、排气管17、吸尘管18和吸附层19,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除尘箱15和风机16的底端均与底座1的空腔底端连接,除尘箱15的内部设置有内腔,除尘箱15的顶端设置有出气口,除尘箱15的侧壁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与除尘箱15的内腔连通,风机16的输出端与除尘箱15的进气口连通,排气管17的输入端与除尘箱15的出气口连通,吸尘管18的输出端与风机16的输入端连通,吸尘管18的输入端穿过底座1延伸至机壳2内侧,吸附层19的侧壁与除尘箱15的内腔内壁连接;在打磨和抛光过程中会产生金属粉尘,打开风机16,风机16输出动力通过吸尘管18将机壳2内的金属粉尘吸出,并且输送至除尘箱15的内腔中,吸附层19对金属粉尘进行吸附和过滤,过滤后的气体通过排气管17排出,将金属粉尘收集处理,防止其飘散而造成环境污染,提高设备的环保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冷设备生产用冲压件表面打磨装置,还包括两组门20,两组门20的侧壁分别与机壳2的操作孔内壁通过铰链可转动连接,两组门20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把手21;通过设置两组门20,防止机壳2内的金属粉尘溢出污染环境,提高设备的实用性;通过设置两组把手21,便于开启和关闭两组门20,提高设备的使用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冷设备生产用冲压件表面打磨装置,还包括吸尘罩22,吸尘罩22的输出端与吸尘管18的输入端连通;通过设置吸尘罩22,增大吸尘的面积,提高吸尘效果,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冷设备生产用冲压件表面打磨装置,还包括两组防护罩23,两组防护罩23分别套装在磨轮6和抛光轮7的外侧,所述两组防护罩23的顶端分别与两组动力电机5的底端连接;通过设置两组防护罩23,有效的防止金属粉尘四处飘散,同时亦可防护磨轮6和抛光轮7在工作中出现破裂而伤及操作人员,提高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冷设备生产用冲压件表面打磨装置,还包括防爆灯24,防爆灯24的顶端与机壳2的内壁顶端连接;通过设置防爆灯24,防爆灯24为机壳2内提供光明,便于操作人员作业,提高设备的使用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冷设备生产用冲压件表面打磨装置,两组门20上均设置有观察窗25;通过设置两组观察窗25,便于操作人员观察机壳2内的状况,提高设备的使用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冷设备生产用冲压件表面打磨装置,还包括四组脚轮26,四组脚轮26的顶端均与底座1的底端连接;通过设置四组脚轮26,便于对设备进行位置转移,提高设备的使用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冷设备生产用冲压件表面打磨装置,其在工作时,首先通过机壳的操作孔将冲压件装夹在夹具上,之后打开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输出动力输送至丝杠,通过丝杠与丝母螺纹转动带动移动座沿两组滑轨的方向向右移动,使冲压件移动至磨轮的下方,然后打开左侧动力电机,左侧动力电机输出动力带动磨轮高速旋转,打开左侧电动伸缩节,左侧电动伸缩节的伸缩节展出通过左侧电机固定座带动左侧动力电机向下移动,使磨轮的底端与冲压件接触,对冲压件进行打磨,打磨完成后打开伺服电机,通过伺服电机输出动力带动冲压件向右移动至抛光轮的下方,打开右侧电动伸缩节和右侧动力电机,使抛光轮对冲压件进行抛光处理,同时打开风机,风机输出动力通过吸尘管将机壳内的金属粉尘吸出,并且输送至除尘箱的内腔中,吸附层对金属粉尘进行吸附和过滤,过滤后的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出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冷设备生产用冲压件表面打磨装置,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冷设备生产用冲压件表面打磨装置的电动伸缩节、动力电机、磨轮、抛光轮、伺服电机、风机和防爆灯为市面上采购,本行业内技术人员只需按照其附带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操作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制冷设备生产用冲压件表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机壳(2)、两组电动伸缩节(3)、两组电机固定座(4)、两组动力电机(5)、两组滑轨(8)、移动座(10)、夹具(11)、丝母(12)、丝杠(13)和伺服电机(14),机壳(2)的底端与底座(1)的顶端连接,机壳(2)的前端设置有操作孔,所述操作孔与机壳(2)的内壁连通,两组电动伸缩节(3)的顶端均与机壳(2)的内壁顶端连接,两组电机固定座(4)的顶端分别与两组电动伸缩节(3)的输出端连接,两组动力电机(5)的后端分别与两组电机固定座(4)的前端连接,左侧动力电机(5)的输出端设置有磨轮(6),右侧动力电机(5)的输出端设置有抛光轮(7),两组滑轨(8)的底端均与底座(1)的顶端连接,两组滑轨(8)上均设置有滑块(9),所述两组滑块(9)分别与两组滑轨(8)滑动连接,移动座(10)的底端均与两组滑块(9)的顶端连接,夹具(11)的底端与移动座(10)的顶端连接,丝母(12)的顶端与移动座(10)的底端连接,丝杠(13)的两端均与机壳(2)的内壁可转动连接,所述丝母(12)与丝杠(13)螺纹连接,伺服电机(14)的左端与机壳(2)的右端外壁连接,丝杠(13)的输出端延伸至机壳(2)的外侧并且与伺服电机(14)的输出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设备生产用冲压件表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尘箱(15)、风机(16)、排气管(17)、吸尘管(18)和吸附层(19),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除尘箱(15)和风机(16)的底端均与底座(1)的空腔底端连接,除尘箱(15)的内部设置有内腔,除尘箱(15)的顶端设置有出气口,除尘箱(15)的侧壁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与除尘箱(15)的内腔连通,风机(16)的输出端与除尘箱(15)的进气口连通,排气管(17)的输入端与除尘箱(15)的出气口连通,吸尘管(18)的输出端与风机(16)的输入端连通,吸尘管(18)的输入端穿过底座(1)延伸至机壳(2)内侧,吸附层(19)的侧壁与除尘箱(15)的内腔内壁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冷设备生产用冲压件表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门(20),两组门(20)的侧壁分别与机壳(2)的操作孔内壁通过铰链可转动连接,两组门(20)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把手(2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冷设备生产用冲压件表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尘罩(22),吸尘罩(22)的输出端与吸尘管(18)的输入端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制冷设备生产用冲压件表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防护罩(23),两组防护罩(23)分别套装在磨轮(6)和抛光轮(7)的外侧,所述两组防护罩(23)的顶端分别与两组动力电机(5)的底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制冷设备生产用冲压件表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爆灯(24),防爆灯(24)的顶端与机壳(2)的内壁顶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制冷设备生产用冲压件表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门(20)上均设置有观察窗(2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制冷设备生产用冲压件表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组脚轮(26),四组脚轮(26)的顶端均与底座(1)的底端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冷设备生产用冲压件表面打磨装置,其通过一台设备即可同时对冲压件进行打磨和抛光处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设备的实用性;包括底座、机壳、两组电动伸缩节、两组电机固定座、两组动力电机、两组滑轨、移动座、夹具、丝母、丝杠和伺服电机,机壳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连接,两组电动伸缩节的顶端均与机壳的内壁顶端连接,两组电机固定座的顶端分别与两组电动伸缩节的输出端连接,两组动力电机的后端分别与两组电机固定座的前端连接,左侧动力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磨轮,右侧动力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抛光轮。

技术研发人员:刘士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林夕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5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189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