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线路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插接式线路板。
背景技术:
多层印制电路是电子技术向高速度、多功能、大容量、小体积方向发展的产物。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广泛深入应用,多层印制电路正迅速向高密度、高精度、高层数化方向发展,出现了微细线条、小孔径贯穿、盲孔埋孔、高板厚孔径比等技术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现有的线路板大多为一体成型,线路板之间往往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线路板难以分开,因此线路板发生故障后只能报废,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现有的线路板功能单一,多个线路板连接在一起会影响散热,从而导致温度过高,影响线路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插接式线路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插接式线路板,包括第一线路板和设置在第一线路板顶端的第二线路板,所述第一线路板与第二线路板的顶端面四角处均开有通孔,且第一线路板与第二线路板的通孔中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管和第二安装管,其中第一线路板的顶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针座,多个所述第一安装管中均设置有连接杆,多个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均焊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吻合插接在第二安装管中;
所述第二线路板的顶端设置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中心位置处开有散热口,散热板的顶端面四角处均设置有螺钉,且散热板的底端面四角处均设置有插接在连接管中的固定杆,所述散热口中安装有散热风扇,且散热口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滤网。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管和第二安装管分别内嵌粘接在通孔中,多个所述第一安装管的内壁和连接杆的底端均攻有螺纹,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螺纹插接在第一安装管中。
优选的,所述第二线路板的顶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排针,所述第一针座的顶端面上等距设置有针孔,所述排针的底端吻合插接在针孔中。
优选的,所述散热板的顶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散热风扇电性连接的第二针座,且散热板的顶端面四角处均开有卡槽,多个所述螺钉均内嵌在卡槽中。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底端螺纹插接在连管中,且固定杆的底端螺纹套接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与第二线路板的顶端面抵接。
优选的,多个所述固定杆的顶端面中心位置处均开有固定槽,多个所述固定槽中均攻有螺纹,多个所述螺钉的底端均穿过散热板螺纹插接在固定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该新型插接式线路板,通过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上分别内嵌有第一安装管和第二安装管,且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针座和排针,第一针座和排针可使两个线路板上的电路连接,第一安装管中螺纹插接有连接杆,连接杆顶端焊接的连接管吻合插接在第二安装管中,从而将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固定,便于拆卸和维修线路板,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2、通过第二线路板顶端设置有散热板,散热板上开有的散热口中设置有滤网和散热风扇,且散热板上通过螺钉固定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底端螺纹插接在连接管中,且固定杆上套接的固定螺母与第二线路板抵接,通过固定杆和固定螺母可调节散热板与第二线路板的距离,便于对线路板进行散热,提升了线路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板剖视图。
图中:1、第一线路板;2、第一针座;3、第二线路板;4、螺钉;5、第二针座;6、散热板;7、滤网;8、第一安装管;9、第二安装管;10、连接杆;11、连接管;12、固定杆;13、固定槽;14、固定螺母;15、散热口;16、散热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新型插接式线路板,包括第一线路板1和设置在第一线路板1顶端的第二线路板3,所述第一线路板1与第二线路板3的顶端面四角处均开有通孔,且第一线路板1与第二线路板3的通孔中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管8和第二安装管9,其中第一线路板1的顶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针座2,多个所述第一安装管8中均设置有连接杆10,多个所述连接杆10的顶端均焊接有连接管11,所述连接管11吻合插接在第二安装管9中;
所述第二线路板3的顶端设置有散热板6,所述散热板6的中心位置处开有散热口15,散热板6的顶端面四角处均设置有螺钉4,且散热板6的底端面四角处均设置有插接在连接管11中的固定杆12,所述散热口15中安装有散热风扇16,且散热口15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滤网7。
具体的,所述第一安装管8和第二安装管9分别内嵌粘接在通孔中,多个所述第一安装管8的内壁和连接杆10的底端均攻有螺纹,所述连接杆10的底端螺纹插接在第一安装管8中。
具体的,所述第二线路板3的顶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排针,所述第一针座2的顶端面上等距设置有针孔,所述排针的底端吻合插接在针孔中。
具体的,所述散热板6的顶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散热风扇16电性连接的第二针座5,且散热板6的顶端面四角处均开有卡槽,多个所述螺钉4均内嵌在卡槽中,第二针座5通过线路与电源连接,本文中涉及的电路与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叙述。
具体的,所述固定杆12的底端螺纹插接在连管中,且固定杆12的底端螺纹套接有固定螺母14,所述固定螺母14与第二线路板3的顶端面抵接,通过固定螺母14和固定杆12可调节散热板12与第二线路板3的距离。
具体的,多个所述固定杆12的顶端面中心位置处均开有固定槽13,多个所述固定槽13中均攻有螺纹,多个所述螺钉4的底端均穿过散热板6螺纹插接在固定槽13中。
工作原理,该新型插接式线路板,在使用时,将连接杆10拧入第一线路板1上的第一安装管8中,多个连接管11分别插入多个第二安装管9中,同时第二线路板3上的排针插入第一线路板1上的第一针座2中,固定杆12的底端穿过第二线路板3螺纹插接在连接管11中,拧紧固定螺母14,使其与第二线路板3的顶端抵接,通过螺钉4可将散热板6固定在固定杆12的顶端,拆卸时依次拧下螺钉4和固定杆12即可,该新型插接式线路板,便于拆卸和维修线路板,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便于对线路板进行散热,提升了线路板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新型插接式线路板,包括第一线路板(1)和设置在第一线路板(1)顶端的第二线路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路板(1)与第二线路板(3)的顶端面四角处均开有通孔,且第一线路板(1)与第二线路板(3)的通孔中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管(8)和第二安装管(9),其中第一线路板(1)的顶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针座(2),多个所述第一安装管(8)中均设置有连接杆(10),多个所述连接杆(10)的顶端均焊接有连接管(11),所述连接管(11)吻合插接在第二安装管(9)中;
所述第二线路板(3)的顶端设置有散热板(6),所述散热板(6)的中心位置处开有散热口(15),散热板(6)的顶端面四角处均设置有螺钉(4),且散热板(6)的底端面四角处均设置有插接在连接管(11)中的固定杆(12),所述散热口(15)中安装有散热风扇(16),且散热口(15)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滤网(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插接式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管(8)和第二安装管(9)分别内嵌粘接在通孔中,多个所述第一安装管(8)的内壁和连接杆(10)的底端均攻有螺纹,所述连接杆(10)的底端螺纹插接在第一安装管(8)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插接式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路板(3)的顶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排针,所述第一针座(2)的顶端面上等距设置有针孔,所述排针的底端吻合插接在针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插接式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6)的顶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散热风扇(16)电性连接的第二针座(5),且散热板(6)的顶端面四角处均开有卡槽,多个所述螺钉(4)均内嵌在卡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插接式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2)的底端螺纹插接在连管中,且固定杆(12)的底端螺纹套接有固定螺母(14),所述固定螺母(14)与第二线路板(3)的顶端面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插接式线路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固定杆(12)的顶端面中心位置处均开有固定槽(13),多个所述固定槽(13)中均攻有螺纹,多个所述螺钉(4)的底端均穿过散热板(6)螺纹插接在固定槽(13)中。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