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轮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53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砂轮机。



背景技术:

产品在抛光时需进行打磨处理,传统的做法是通过人工紧握产品在砂轮上进行打磨,具体通过人工转换产品的位置来对产品的不同位置进行打磨,但是人工操作难以控制打磨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砂轮机,旨在提供一种可控制打磨力度的砂轮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砂轮机,包括:

底座;

砂轮机构,所述砂轮机构设于所述底座,所述砂轮机构包括砂轮电机和砂轮,所述砂轮设于所述砂轮电机的输出轴;以及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底座,并连接于所述砂轮电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升降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升降组件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砂轮电机连接,以驱动所述砂轮电机升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电机、第一丝杆和第一滑块;

所述升降电机与所述第一丝杆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丝杆转动,所述第一滑块套设于所述第一丝杆;

所述第一丝杆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第一丝杆的延伸方向升降,所述砂轮电机设于所述第一滑块,以随所述第一滑块升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砂轮机构还包括连接板和支撑板,所述连接板设于所述第一滑块的背离所述升降电机的一侧,所述支撑板架设于所述连接板的上方,所述砂轮电机设于所述支撑板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砂轮机构还包括吸尘罩,所述吸尘罩设于所述连接板的背向所述第一滑块的表面,并位于所述砂轮的下方,所述吸尘罩开设有吸尘口,所述吸尘口朝向所述砂轮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吸尘口穿设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的入口朝向所述砂轮设置,所述吸尘管的出口与所述吸尘口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升降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升降组件沿第一水平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砂轮电机随所述升降组件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二丝杆和第二滑块;

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丝杆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丝杆转动,所述第二滑块套设于所述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第二丝杆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二滑块沿所述第二丝杆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升降组件设于所述第二滑块,以随所述第二滑块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驱动件沿第二水平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升降组件随所述第一驱动件沿第二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和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呈夹角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三丝杆和第三滑块;

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三丝杆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三丝杆转动,所述第三滑块套设于所述第三丝杆,所述第三丝杆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第三丝杆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三滑块沿所述第三丝杆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三滑块,以随所述第三滑块移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一种砂轮机,该砂轮机包括底座、设于底座的砂轮机构和驱动机构。其中,砂轮机构包括砂轮电机和砂轮,砂轮随砂轮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且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于砂轮电机,以驱动砂轮电机运动。因此,当需要对产品进行打磨时,可将产品固定在治具上,或者通过人工紧握产品并固定不动,然后开启砂轮电机,在砂轮电机的作用下砂轮转动以对产品进行打磨,且需要对产品的不同位置进行打磨时,驱动机构将驱动砂轮电机运动,以使砂轮运动至产品的不同位置处,对产品的不同位置进行打磨,而无需通过人工转换产品的位置来对产品的不同位置进行打磨,从而砂轮机可有效控制打磨力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砂轮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砂轮机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砂轮机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砂轮机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砂轮机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砂轮机100,旨在提供一种可控制打磨力度的砂轮机100。

结合参阅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砂轮机100的一实施例中,该砂轮机100包括:

底座10;

砂轮机构20,所述砂轮机构20设于所述底座10,所述砂轮机构20包括砂轮电机21和砂轮(图未示),所述砂轮设于所述砂轮电机21的输出轴,并随所述输出轴转动;以及

驱动机构30,所述驱动机构30设于所述底座10,并连接于所述砂轮电机21,以驱动所述砂轮电机21运动。

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0可驱动砂轮电机21在x轴、y轴以及z轴上自由动作,以对产品全方位打磨,有效控制对产品的打磨位置。具体地,驱动机构30可直接驱动砂轮电机21运动,也可通过连接件间接驱动砂轮电机21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该砂轮机100包括底座10、设于底座10的砂轮机构20和驱动机构30。其中,砂轮机构20包括砂轮电机21和砂轮,砂轮随砂轮电机21的输出轴转动,且驱动机构30传动连接于砂轮电机21,以驱动砂轮电机21运动。因此,当需要对产品进行打磨时,可将产品固定在治具上,或者通过人工紧握产品并固定不动,然后开启砂轮电机21,在砂轮电机21的作用下砂轮转动以对产品进行打磨,当需要对产品的不同位置进行打磨时,驱动机构30将驱动砂轮电机运动,以使砂轮运动至产品的不同位置处,对产品的不同位置进行打磨,而无需通过人工转换产品的位置来对产品的不同位置进行打磨,从而砂轮机100可有效控制打磨力度。

进一步地,砂轮机100还包括有治具,治具设于底座10,并与砂轮机构20和驱动机构30间隔设置,且治具用于固定产品,当需要对产品进行打磨时,可将产品固定在治具上,从而可实现全自动打磨,并且释放双手可有效降低安全风险,提升打磨精度,节省人工成本。

结合参阅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砂轮机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30包括升降组件31和驱动组件32,所述驱动组件32设于所述底座10,并与所述升降组件31连接,以驱动所述升降组件31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所述升降组件31与所述砂轮电机21连接,以驱动所述砂轮电机21升降。

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32可为x轴移动组件、或y轴移动组件、或x轴移动组件和y轴移动组件,通过驱动机构30可带动升降组件31和砂轮电机21同时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以精准控制砂轮电机21的打磨位置。

升降组件31为z轴移动组件,升降组件31可带动砂轮电机21沿z轴方向移动,以进一步精准控制砂轮电机21的打磨位置。

结合参阅图2,在本实用新型砂轮机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组件31包括升降电机311、第一丝杆312和第一滑块313;

所述升降电机311与所述第一丝杆312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丝杆312转动,所述第一滑块313套设于所述第一丝杆312;

所述第一丝杆312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一滑块313沿所述第一丝杆312的延伸方向升降,所述砂轮电机21设于所述第一滑块313,以随所述第一滑块313升降,从而在第一丝杆312的转动下,第一滑块313可相对于第一丝杆312上升或下降,从而带动砂轮电机21上升或下降,且第一丝杆312和第一滑块313的驱动方式可更加稳定地控制砂轮电机21升降,以便于等距输送砂轮电机21。

本实施例中,升降组件31还包括第一同步带314,第一同步带314的一端套设于升降电机311的输出轴,另一端套设于第一丝杆312的一端,以使升降电机311的输出轴通过第一同步带314传动连接于第一丝杆312。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升降气缸直接驱动砂轮电机21上升或下降。

结合参阅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砂轮机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砂轮机构20还包括连接板22和支撑板23,所述连接板22设于所述第一滑块313的背离所述升降电机311的一侧,所述支撑板23架设于所述连接板22的上方,所述砂轮电机21设于所述支撑板23的上方。通过将连接板22固定于第一滑块313的一侧,并将砂轮电机21固定于支撑板23的上方,通过连接板22和支撑板23可间接驱动砂轮电机21运动,并可提高结构的整体性。

本实施例中,连接板22和支撑板23组合形成l形板,且连接板22和支撑板23可为一体注塑成型,或者,通过使用螺钉、卡扣等方式固定连接,在此不作限定。同样的,第一滑块313与连接板22之间也可使用螺钉、卡扣等方式固定连接,在此不作限定。

结合参阅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砂轮机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砂轮机构20还包括吸尘罩24,所述吸尘罩24设于所述连接板22的背向所述第一滑块313的表面,并位于所述砂轮的下方,所述吸尘罩24开设有吸尘口,所述吸尘口朝向所述砂轮设置,该设置可在对产品进行打磨的过程中,可通过吸尘罩24的吸尘口随时吸走砂轮打磨下来的灰尘细末,并收纳至吸尘罩24内,以保证生产环境的洁净性。

进一步地,吸尘罩24包括罩体和壳体,罩体固定连接于连接板22,壳体设于罩体的下方,并与罩体围合形成吸尘腔,且壳体可拆卸连接于罩体,以便于随时清理壳体内的灰尘细末,或者随时更换壳体。

结合参阅图5,在本实用新型砂轮机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吸尘口穿设有吸尘管241,所述吸尘管241的入口朝向所述砂轮设置,所述吸尘管241的出口与所述吸尘口连通,通过吸尘管241的入口可更加便于将砂轮打磨下来的灰尘细末吸走,并收纳至吸尘罩24内。

结合参阅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砂轮机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32包括第一驱动件321,所述第一驱动件321设于所述底座10,并与所述升降组件31连接,以驱动所述升降组件31沿第一水平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砂轮电机21随所述升降组件31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321可为y轴移动组件,通过第一驱动件321可带动升降组件31和砂轮电机21同时在y轴方向上移动,以进一步精准控制砂轮电机21的打磨位置。

结合参阅图3,在本实用新型砂轮机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件321包括第一电机3211、第二丝杆3212和第二滑块3213;

所述第一电机3211与所述第二丝杆3212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丝杆3212转动,所述第二滑块3213套设于所述第二丝杆3212,所述第二丝杆3212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第二丝杆3212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二滑块3213沿所述第二丝杆3212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升降组件31设于所述第二滑块3213,以随所述第二滑块3213移动,从而在第二丝杆3212的转动下,第二滑块3213可相对于第一丝杆312前后平移,从而带动砂轮电机21前后平移,且第二丝杆3212和第二滑块3213的驱动方式可更加稳定地控制砂轮电机21前后平移,以便于等距输送砂轮电机21。

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32还包括第二同步带3214,第二同步带3214的一端套设于第一电机3211的输出轴,另一端套设于第二丝杆3212的一端,以使第一电机3211的输出轴通过第二同步带3214传动连接于第二丝杆3212。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第一驱动气缸直接驱动砂轮电机21前后平移。

结合参阅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砂轮机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32还包括第二驱动件322,所述第二驱动件322设于所述底座10,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321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驱动件321沿第二水平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升降组件31随所述第一驱动件321沿第二水平方向移动,且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和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呈夹角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322可为x轴移动组件,通过第二驱动件322可带动第一驱动件321、升降组件31和砂轮电机21同时在x轴方向上移动,以进一步精准控制砂轮电机21的打磨位置。

结合参阅图4,在本实用新型砂轮机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件322包括第二电机3221、第三丝杆3222和第三滑块3223;

所述第二电机3221与所述第三丝杆3222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三丝杆3222转动,所述第三滑块3223套设于所述第三丝杆3222,所述第三丝杆3222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第三丝杆3222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三滑块3223沿所述第三丝杆3222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驱动件321设于所述第三滑块3223,以随所述第三滑块3223移动,从而在第三丝杆3222的转动下,第三滑块3223可相对于第三丝杆3222左右平移,从而带动砂轮电机21左右平移,且第三丝杆3222和第三滑块3223的驱动方式可更加稳定地控制砂轮电机21左右平移,以便于等距输送砂轮电机21。

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组件32还包括第三同步带3224,第三同步带3224的一端套设于第二电机3221的输出轴,另一端套设于第三丝杆3222的一端,以使第三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三同步带3224传动连接于第三丝杆3222。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第二驱动气缸直接驱动砂轮电机21左右平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砂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砂轮机构,所述砂轮机构设于所述底座,所述砂轮机构包括砂轮电机和砂轮,所述砂轮设于所述砂轮电机的输出轴;以及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底座,并连接于所述砂轮电机;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升降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升降组件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砂轮电机连接,以驱动所述砂轮电机升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电机、第一丝杆和第一滑块;

所述升降电机与所述第一丝杆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丝杆转动,所述第一滑块套设于所述第一丝杆;

所述第一丝杆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第一丝杆的延伸方向升降,所述砂轮电机设于所述第一滑块,以随所述第一滑块升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砂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轮机构还包括连接板和支撑板,所述连接板设于所述第一滑块的背离所述升降电机的一侧,所述支撑板架设于所述连接板的上方,所述砂轮电机设于所述支撑板的上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砂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轮机构还包括吸尘罩,所述吸尘罩设于所述连接板的背向所述第一滑块的表面,并位于所述砂轮的下方,所述吸尘罩开设有吸尘口,所述吸尘口朝向所述砂轮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砂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口穿设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的入口朝向所述砂轮设置,所述吸尘管的出口与所述吸尘口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升降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升降组件沿第一水平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砂轮电机随所述升降组件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砂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二丝杆和第二滑块;

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丝杆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丝杆转动,所述第二滑块套设于所述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第二丝杆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二滑块沿所述第二丝杆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升降组件设于所述第二滑块,以随所述第二滑块移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砂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驱动件沿第二水平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升降组件随所述第一驱动件沿第二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和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呈夹角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砂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三丝杆和第三滑块;

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三丝杆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三丝杆转动,所述第三滑块套设于所述第三丝杆,所述第三丝杆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第三丝杆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三滑块沿所述第三丝杆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三滑块,以随所述第三滑块移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砂轮机,该砂轮机包括底座、砂轮机构以及驱动机构,所述砂轮机构设于所述底座,所述砂轮机构包括砂轮电机和砂轮,所述砂轮设于所述砂轮电机的输出轴,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底座,并连接于所述砂轮电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可控制打磨力度的砂轮机。

技术研发人员:胡爱民;潘德灼;高文周;李竞帆;呙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TCL王牌电器(惠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30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190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