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源自动识别电路及灯带。
背景技术:
现有常规的智能可寻址幻彩灯带,采用的是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平(transistortransistorlogic,ttl)信号控制方式,其中,ttl信号以高电平时序定义“0”和“1”编码,实现了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unit,mcu)与光源ic芯片(integratedcircuitchip,ic)通信,每颗光源ic芯片对应一个像素点,每个像素点对应ttl电平信号的24比特(binarydigit,bit)寻址数据。通过不断的发送24bit寻址数据至对应每个像素点,实现灯带的幻彩、跑马灯、变色等控制。若要实现对可寻址幻彩灯带的精确寻址控制,需预先写入程序或用户通过app、上位机连接灯带控制器,并设置灯带上的光源ic芯片数量(即像素点数量)。
然而,传统的灯带存在着无法快速有效的识别光源ic芯片数量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源自动识别电路及灯带,旨在解决传统的灯带存在着无法快速有效的识别光源ic芯片数量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源自动识别电路,所述光源包括多个光源ic芯片,多个所述光源ic芯片依序串联通信,所述光源自动识别电路包括:
控制电路,与多个所述光源ic芯片的输入端连接,被配置为发送预设个数的寻址数据,所述寻址数据逐级传递至多个所述光源ic芯片,其中,一个所述光源ic芯片锁存对应的一个所述寻址数据;和
信号处理电路,与多个所述光源ic芯片的输出端及所述控制电路连接,被配置为将经过多个所述光源ic芯片锁存后的剩余寻址数据传输至所述控制电路,以便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预设个数的寻址数据和所述剩余寻址数据,获取多个光源ic芯片的数量。
由此上述光源自动识别电路实现了自动识别光源ic芯片的数量的效果,省去终端用户麻烦的配置环节,提高用户体验,增加产品竞争力。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预设个数大于或等于多个所述光源ic芯片的数量。该实施例具体限定了控制电路发送最大可支持的字节寻址数据,以便获得多个光源ic芯片的数量。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主控芯片。该实施例具体限定了控制电路的选型特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
供电电路,接入参考电压,被配置为将所述参考电压转换为供电电压;
传输电路,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被配置为接收到所述供电电压后开启工作,并将经过多个所述光源ic芯片锁存后的剩余寻址数据传输至所述控制电路。该实施例根据信号处理电路的功能划分为供电电路和传输电路。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电路包括:
第一电容和稳压芯片;
所述稳压芯片的输入端接所述参考电压,所述稳压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共接并与所述传输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该实施例限定了供电电路的具体电路结构。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传输电路包括:
第一电阻和施密特触发器;
所述施密特触发器的电压端接所述供电电路,所述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接多个所述光源ic芯片的输出端,所述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端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接所述控制电路。该实施例限定了传输电路的具体电路结构。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第二电阻;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接多个所述光源ic芯片,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所述控制电路。该实施例限定了信号处理电路的另一种具体电路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灯带,具备光源,所述光源包括多个光源ic芯片,多个所述光源ic芯片依序串联通信,所述灯带还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光源自动识别电路。
上述灯带实现了自动识别光源ic芯片的数量的效果,省去终端用户麻烦的配置环节,提高用户体验,增加产品竞争力;通过对光源ic芯片的数量进行识别,结合产品规格还可以实现灯带长度识别、功率保护限制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的一种光源自动识别电路及灯带,光源包括多个光源ic芯片,多个光源ic芯片依序串联通信,通过设置控制电路发送预设个数的寻址数据以逐级传递至多个光源ic芯片,其中,一个光源ic芯片锁存对应的一个寻址数据;并且信号处理电路将经过多个光源ic芯片锁存后的剩余寻址数据传输至控制电路,以便控制电路根据预设个数的寻址数据和剩余寻址数据,获取多个光源ic芯片的数量,由此实现了自动识别光源ic芯片的数量的效果,省去终端用户繁琐的配置环节,提高用户体验,增加产品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源自动识别电路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源自动识别电路的示例电路图;
图3为对应图2中一实施例的信号处理电路的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对应图3中的供电电路的示例电路图;
图5为对应图3中的传输电路的示例电路图;
图6为对应图2中另一实施例的信号处理电路的示例电路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源自动识别电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源自动识别电路的结构模块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一种光源自动识别电路,该光源包括多个光源ic芯片102,多个光源ic芯片102依序串联通信,光源自动识别电路包括控制电路101和信号处理电路103。
其中,控制电路101与多个光源ic芯片102的输入端连接,控制电路用于发送预设个数的寻址数据,寻址数据逐级传递至多个光源ic芯片102,其中,一个光源ic芯片锁存并剔除对应的一个寻址数据。
具体地,多个光源ic芯片102依序串联通信,也即是第一光源ic芯片、第二光源ic芯片、第三光源ic芯片……第n光源ic芯片依序连接,控制电路101不断发送24bit*像素点个数的数据(寻址数据对应每个像素点),第一光源ic芯片进行锁存24bit后,输出减去此24bit后的数据,接着第二光源ic芯片再锁存24bit,并输出再次减去24bit后的数据,以此类推,如此逐级传递至每个光源ic芯片。
信号处理电路103与多个光源ic芯片102的输出端及控制电路101连接,信号处理电路103用于将经过多个光源ic芯片102锁存后的剩余寻址数据传输至控制电路101,以便控制电路101根据预设个数的寻址数据和剩余寻址数据,获取多个光源ic芯片102的数量。
具体地,当第n光源ic芯片进行锁存24bit后,输出的剩余寻址数据输出至信号处理电路103,以便信号处理电路103反馈至控制电路101,控制电路101根据以下计算公式获取多个光源ic芯片102的数量:
多个光源ic芯片102的数量=预设个数-剩余寻址数据的个数;
因此,预设个数大于或等于多个光源ic芯片102的数量。
上述光源自动识别电路实现了自动识别光源ic芯片的数量的效果,省去终端用户繁琐的配置环节,提高用户体验,增加产品竞争力。
请参阅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源自动识别电路的示例电路,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上述控制电路101包括主控芯片u11,主控芯片u11一般采用微型处理器(microcontrollerunit,mcu),比如单片机。在该实施例中,主控芯片u11采用型号为z-wave700zgm130s的主控芯片实现,当然,主控芯片的型号不作限定,只要能起到与本实施例中主控芯片u11的功能作用亦可。
请参阅图3,为对应图2中一实施例的信号处理电路的单元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上述信号处理电路103包括供电电路1031和传输电路1032。
其中,供电电路1031接入参考电压,供电电路1031用于将参考电压转换为供电电压。
具体地,供电电路1031的作用包括:一方面,将参考电压进行电压转换后,对传输电路1032进行供电;另一方面,起到稳压的作用。
其中,传输电路1032与供电电路1031连接,传输电路1032用于将接收到供电电压后开启工作,并将经过多个光源ic芯片102锁存并剔除后的剩余寻址数据传输至控制电路101。
具体地,传输电路1032在接收到供电电路1031输出的供电电压后开启工作,以将剩余寻址数据传输至控制电路101,实现了剩余寻址数据的长距离回传的效果,长距离定义为4米及以上的距离。
请参阅图4,为对应图3中的供电电路的示例电路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上述供电电路1031包括第一电容c1和稳压芯片u2。
稳压芯片u2的输入端vin接参考电压vcc,稳压芯片u2的输出端out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共接并与传输电路1032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
请参阅图5,为对应图3中的传输电路的示例电路,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上述传输电路1032包括第一电阻r1和施密特触发器u1。
施密特触发器u1的电压端接供电电路1031,施密特触发器u1的输入端a接多个光源ic芯片102的输出端,施密特触发器u1的输出端y接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接控制电路101。其中,第一电阻r1为限流电阻,起到限流的作用。
请参阅图6,为对应图2中另一实施例的信号处理电路的示例电路,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上述信号处理电路103包括第二电阻r2;
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接多个光源ic芯片102,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接控制电路101。该实施例实现了剩余寻址数据的短距离回传的效果,短距离定义为范围1米-2米的距离,则剩余寻址数据可以直接经过第二电阻r2回传至控制电路101,如若应用于灯带时,则实现了短距离走线的效果。
请参阅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源自动识别电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首先,步骤s101中,先判断是否检测像素点数量,若是,则执行步骤s102,mcu不断的发送24bit*像素点个数的寻址数据,寻址数据对应每个像素点,实现灯带的幻彩、跑马灯、变色等控制;接着执行步骤s103,寻址数据经过多个光源ic芯片后,回传至mcu,具体为:rgb1光源ic芯片通过输入端din对mcu发出的寻址数据锁存24bit后,输出端dout发出减去此24bit后的寻址数据,至rgb2光源ic芯片的输入端din,如此逐级传递至每颗光源ic芯片。
紧接着,步骤s104中,判断是否超过最大像素点数,若是,则执行步骤s106,显示最大像素点数或手动配置像素点数;并且,在步骤s101中,若没有检测像素点数量,也是直接执行步骤s106,并结束。
或者,在步骤s104中,若没有超过最大像素点数,则执行步骤s105,mcu接受回传计算显示当前像素点,具体为:在最末端光源ic芯片的输出端dout增加信号处理电路,增强输出端dout数据的输出能力,以实现长距离数据传输。根据mcu发送最大可支持的像素点数据,最大可支持的像素点数据为130*24bit,数据经每个光源ic芯片的锁存并剔除,最后回传至mcu,识别出回传数据所对应的像素点颗数,则可以计算出实际外接灯带上的像素点颗数,即:灯带上像素点数=最大可支持像素点数-回传的像素点数,至此光源自动识别电路一个周期的工作结束。
本申请在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灯带,具备光源,所述光源包括多个光源ic芯片102,多个光源ic芯片102依序串联通信,该灯带还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光源自动识别电路。
需要说明的是,该灯带是在上述光源自动识别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了光源,光源包括多个光源ic芯片102,多个光源ic芯片102依序串联通信,因此关于光源自动识别电路的控制电路101和信号处理电路103的功能描述及原理说明可参照图1-图7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详细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的一种光源自动识别电路及灯带,光源包括多个光源ic芯片,多个光源ic芯片依序串联通信,通过设置控制电路发送预设个数的寻址数据以逐级传递至多个光源ic芯片,其中,一个光源ic芯片锁存对应的一个寻址数据;并且信号处理电路将经过多个光源ic芯片锁存后的剩余寻址数据传输至控制电路,以便控制电路根据预设个数的寻址数据和剩余寻址数据,获取多个光源ic芯片的数量,由此实现了自动识别光源ic芯片的数量的效果,省去终端用户麻烦的配置环节,提高用户体验,增加产品竞争力。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光源自动识别电路,所述光源包括多个光源ic芯片,多个所述光源ic芯片依序串联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自动识别电路包括:
控制电路,与多个所述光源ic芯片的输入端连接,被配置为发送预设个数的寻址数据,所述寻址数据逐级传递至多个所述光源ic芯片,其中,一个所述光源ic芯片锁存并剔除对应的一个所述寻址数据;和
信号处理电路,与多个所述光源ic芯片的输出端及所述控制电路连接,被配置为将经过多个所述光源ic芯片锁存后的剩余寻址数据传输至所述控制电路,以便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预设个数的寻址数据和所述剩余寻址数据,获取多个光源ic芯片的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自动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个数大于或等于多个所述光源ic芯片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自动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主控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自动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
供电电路,接入参考电压,被配置为将所述参考电压转换为供电电压;
传输电路,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被配置为接收到所述供电电压后开启工作,并将经过多个所述光源ic芯片锁存并剔除后的剩余寻址数据传输至所述控制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自动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
第一电容和稳压芯片;
所述稳压芯片的输入端接所述参考电压,所述稳压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共接并与所述传输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自动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电路包括:
第一电阻和施密特触发器;
所述施密特触发器的电压端接所述供电电路,所述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接多个所述光源ic芯片的输出端,所述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端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接所述控制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自动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第二电阻;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接多个所述光源ic芯片,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所述控制电路。
8.一种灯带,具备光源,所述光源包括多个光源ic芯片,多个所述光源ic芯片依序串联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带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光源自动识别电路。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