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作业平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械随动压拉门。
背景技术:
升降作业平台进出口楼层处常规使用安全门为:人工手动网格双开门和电动卷帘门两种;其网格双开门工作方式是要操作人员手动开关双开门,在打开双开门时基本上为90度左右,在一定程度上是影响了升降作业平台的拆装货物运行通道,其电动卷帘门的门叶比较薄没有一定的抗撞击力,其安全等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省空间、安全等级高、可以自动开关门的机械随动压拉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械随动压拉门,包括最低层进出口门洞,所述最低层进出口门洞的上方设置有门框架,所述门框架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门导轮,所述门框架与门导轮固定连接,所述门导轮远离门框架的一侧滚动连接有门导轨,所述门导轮沿着门导轨上下滚动,所述门框架的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压拉钢丝绳,所述压拉钢丝绳上设置有钢丝绳导轮,所述钢丝绳导轮固定设置在轨道连接横档上,所述最低层进出口门洞的下方设置有升降作业平台,所述升降作业平台的下方可接触连接有压拉杆,所述压拉杆与压拉钢丝绳远离门框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门导轨用于给门框架导向,所述压拉钢丝绳用于拉动门框架使得门框架可以上下移动,所述钢丝绳导轮用于给压拉钢丝绳导向,所述压拉杆用于带动压拉钢丝绳上下移动从而带动门框架上下移动从而使得门框架打开或关闭,所述轨道连接横档为升降作业平台升降轨道上的横梁。
进一步的是:所述压拉钢丝绳和钢丝绳导轮均设置有两组,使得门框架上升或下降时更平稳。
进一步的是:所述两个钢丝绳导轮之间的净宽度大于最低层进出口门洞的宽度。
进一步的是:所述门导轨延伸至最低层进出口门洞的下端,所述门导轨的高度大于门框架打开时的高度和最低层进出口门洞的高度之和,便于人员和货物通过。
进一步的是:所述压拉杆能够拉升的重量大于门框架自身重量的两倍,用于防止出现门导轨与门导轮存在卡住现象。
进一步的是:所述两组压拉钢丝绳的长度一致,用于防止出现门导轨与门导轮存在卡住现象。
进一步的是:所述门框架上设置有网格,所述网格用于防止小孩或者小的物品从管架空隙处掉入升降作业平台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节省空间、安全等级高,所述升降作业平台下降向下压压拉杆,所述压拉杆向下移动带动压拉钢丝绳向下移动从而带动门框架上升,此时门处于打开状态,当升降作业平台上升时,门框架受自身重量影响向下移动从而关闭,减少了人员操作门框架的环节,节省了人力,节省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机械随动压拉门的正视图;
图2为一种机械随动压拉门的侧视图;
图中标记为:1、最低层进出口门洞;2、门框架;3、门导轮;4、门导轨;5、压拉钢丝绳;6、钢丝绳导轮;7、升降作业平台;8、压拉杆;9、网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机械随动压拉门,包括最低层进出口门洞1,所述最低层进出口门洞1的上方设置有门框架2,所述门框架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门导轮3,所述门框架2与门导轮3固定连接,所述门导轮3远离门框架2的一侧滚动连接有门导轨4,所述门导轮3沿着门导轨4上下滚动,所述门框架2的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压拉钢丝绳5,所述压拉钢丝绳5上设置有钢丝绳导轮6,所述钢丝绳导轮6固定设置在轨道连接横档上,所述最低层进出口门洞1的下方设置有升降作业平台7,所述升降作业平台7的下方可接触连接有压拉杆8,所述压拉杆8与压拉钢丝绳5远离门框架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门导轨4用于给门框架2导向,所述压拉钢丝绳5用于拉动门框架2使得门框架2可以上下移动,所述钢丝绳导轮6用于给压拉钢丝绳5导向,所述压拉杆8用于带动压拉钢丝绳5上下移动从而带动门框架2上下移动从而使得门框架2打开或关闭,所述轨道连接横档为升降作业平台升降轨道上的横梁。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压拉钢丝绳5和钢丝绳导轮6均设置有两组,使得门框架2上升或下降时更平稳。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两个钢丝绳导轮6之间的净宽度大于最低层进出口门洞1的宽度。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门导轨4延伸至最低层进出口门洞1的下端,所述门导轨4的高度大于门框架2打开时的高度和最低层进出口门洞1的高度之和,便于人员和货物通过。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压拉杆8能够拉升的重量大于门框架2自身重量的两倍,用于防止出现门导轨4与门导轮3存在卡住现象。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两组压拉钢丝绳5的长度一致,用于防止出现门导轨4与门导轮3存在卡住现象。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门框架2上设置有网格9,所述网格9用于防止小孩或者小的物品从管架空隙处掉入升降作业平台7内。
在上述基础上,在升降作业平台7下降到接触到压拉杆8时,靠升降作业平台7下降压拉力量把压拉杆8向下压,所述压拉杆8带动压拉钢丝绳5沿着钢丝绳导轮6向下移动从而带动门框架2随门导轮在门导轨内同步上升,直到升降作业平台7下降至最低设定位置时停止,门框架也就停止,此时门框架为打开状态;当升降作业平台7按上升时,门框架2靠自身重量随升降作业平台7上升同步下降。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机械随动压拉门,其特征在于:包括最低层进出口门洞(1),所述最低层进出口门洞(1)的上方设置有门框架(2),所述门框架(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门导轮(3),所述门框架(2)与门导轮(3)固定连接,所述门导轮(3)远离门框架(2)的一侧滚动连接有门导轨(4),所述门导轮(3)沿着门导轨(4)上下滚动,所述门框架(2)的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压拉钢丝绳(5),所述压拉钢丝绳(5)上设置有钢丝绳导轮(6),所述钢丝绳导轮(6)固定设置在轨道连接横档上,所述最低层进出口门洞(1)的下方设置有升降作业平台(7),所述升降作业平台(7)的下方可接触连接有压拉杆(8),所述压拉杆(8)与压拉钢丝绳(5)远离门框架(2)的一端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随动压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拉钢丝绳(5)和钢丝绳导轮(6)均设置有两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随动压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钢丝绳导轮(6)之间的净宽度大于最低层进出口门洞(1)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随动压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导轨(4)延伸至最低层进出口门洞(1)的下端,所述门导轨(4)的高度大于门框架(2)打开时的高度和最低层进出口门洞(1)的高度之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随动压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拉杆(8)能够拉升的重量大于门框架(2)自身重量的两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随动压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压拉钢丝绳(5)的长度一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随动压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架(2)上设置有网格(9)。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