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橡胶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遮阳门窗用橡胶条与门窗框架的连接部件。
背景技术:
现代房屋大量使用铝合金门窗,铝合金是一种轻量化的材料,但是密封性能差,两扇铝合金门窗在闭合时铝合金件互相摩擦会发出难听的刺耳的声音并且密封性也不好,隔音能力也会受到影响,需要配置橡胶条作为填充密封件,使用了橡胶条后的门窗更密封,两扇铝合金门窗闭合时产生的噪音更小,橡胶条与框架一般采用嵌套的方式连接。
在专利cn111255369a的一种门窗用橡胶条与门窗框架的连接部件中虽然使用反毛在一般情况下可防止橡胶条的滑落,但其在外力的作用下还是很容易脱落,且未能在后期便于更换橡胶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在专利cn111255369a的一种门窗用橡胶条与门窗框架的连接部件中虽然使用反毛在一般情况下可防止橡胶条的滑落,但其在外力的作用下还是很容易脱落,且未能在后期便于更换橡胶条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外遮阳门窗用橡胶条与门窗框架的连接部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外遮阳门窗用橡胶条与门窗框架的连接部件,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内部一端开设有卡槽,且卡槽一侧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连接板一侧设有凸板,且凸板一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部卡接有限位条,且限位条一侧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底部固定有底板,所述卡槽内部连接有卡板,且卡板一侧固定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一端与卡板内部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且第二螺纹孔内部与第一螺纹孔内部连接有固定螺杆,所述第二连接板一侧与第一连接板一侧均粘接有胶贴,所述第一连接板一侧粘接有门框本体,所述第二连接板一侧粘接有橡胶条本体。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粘接与门框本体构成一体化结构,且第一连接板宽度小于门框本体宽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粘接与橡胶条本体构成一体化结构,且橡胶条本体宽度与第一连接板宽度一致。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通过卡槽、卡板相连接,且卡板与卡槽之间为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通过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固定螺杆相固定,且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与固定螺杆均设有三组。
优选的,所述挡板通过限位条、限位槽与凸板相连接,且凸板与挡板之间呈垂直状分布。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定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且其背面均贴有胶贴,使得其可分别贴于门框本体与橡胶条本体上,由于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通过卡板与卡槽进行连接,使得可将橡胶条本体可拆卸式的安装于门框本体上,从而便于后期的拆卸更换。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第一连接板一侧开设第一螺纹孔,在卡板与第二连接板上开设与第一螺纹孔相匹配的第二螺纹孔,使得可使用固定螺杆将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进行固定,从而可加固其之间的连接,从而可避免第二连接板上的橡胶条本体从门框本体上脱落。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第一连接板一侧延伸凸板,凸板一侧开设凹槽,使得可将挡板通过限位条与限位槽的卡合连接安装于橡胶条本体与挡板之间的空隙中,继而通过挡板作用,可将固定螺杆进行隐藏,有效保障整体的平整度及美观度,也避免因外界因素而对其之间稳固连接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俯视剖面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第一连接板;2、卡槽;3、第一螺纹孔;4、凸板;5、限位槽;6、底板;7、第二连接板;8、卡板;9、第二螺纹孔;10、胶贴;11、挡板;12、限位条;13、固定螺杆;14、门框本体;15、橡胶条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3,一种外遮阳门窗用橡胶条与门窗框架的连接部件,包括第一连接板1、卡槽2、第一螺纹孔3、凸板4、限位槽5、底板6、第二连接板7、卡板8、第二螺纹孔9、胶贴10、挡板11、限位条12、固定螺杆13、门框本体14和橡胶条本体15,第一连接板1内部一端开设有卡槽2,且卡槽2一侧开设有第一螺纹孔3,第一连接板1一侧设有凸板4,且凸板4一端开设有限位槽5,限位槽5内部卡接有限位条12,且限位条12一侧固定有挡板11,挡板11底部固定有底板6,卡槽2内部连接有卡板8,且卡板8一侧固定有第二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7一端与卡板8内部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9,且第二螺纹孔9内部与第一螺纹孔3内部连接有固定螺杆13,第二连接板7一侧与第一连接板1一侧均粘接有胶贴10,第一连接板1一侧粘接有门框本体14,第二连接板7一侧粘接有橡胶条本体15。
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板1通过粘接与门框本体14构成一体化结构,且第一连接板1宽度小于门框本体14宽度,通过设定第一连接板1,使得橡胶条本体15可通过第二连接板7与第一连接板1之间的连接安装于门框本体14上。
如图2与图3所示,第二连接板7通过粘接与橡胶条本体15构成一体化结构,且橡胶条本体15宽度与第一连接板1宽度一致,通过设定第二连接板7,使得橡胶条本体15可通过其与第一连接板1之间的连接安装于门框本体14上。
如图2与图3所示,第一连接板1与第二连接板7之间通过卡槽2、卡板8相连接,且卡板8与卡槽2之间为卡合连接,通过卡板8与卡槽2的卡合连接作用,可便于将第二连接板7可拆卸式的安装于门框本体14上,继而便于后期橡胶条本体15的拆卸。
如图2与图3所示,第一连接板1与第二连接板7之间通过第一螺纹孔3、第二螺纹孔9、固定螺杆13相固定,且第一螺纹孔3、第二螺纹孔9与固定螺杆13均设有三组,使得可将橡胶条本体15稳固安装于门框本体14上,继而可避免橡胶条本体15发生滑落现象。
如图2与图3所示,挡板11通过限位条12、限位槽5与凸板4相连接,且凸板4与挡板11之间呈垂直状分布,通过设定挡板11,使得可将固定螺杆13进行隐藏,有效保障整体的平整度及美观度,也避免因外界因素而对其之间稳固连接造成影响。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第一连接板1通过胶贴10作用粘接于门框本体14上,随后将第二连接板7通过胶贴10粘接于橡胶条本体15上,随后将第二连接板7上的卡板8与第一连接板1上的卡槽2进行卡合连接,继而可初步将橡胶条本体15安装于门框本体14上,随后使用固定螺杆13先后与第二螺纹孔9、第一螺纹孔3进行连接,继而可将橡胶条本体15稳固安装于门框本体14上,随后手持挡板11,将橡胶条本体15一端稍微向外掰扯,继而可将挡板11上的限位条12与凸板4上的限位槽5进行连接,继而可将挡板11卡放于凸板4与橡胶条本体15之间的空隙中,继而通过挡板11,使得可将固定螺杆13等零件进行隐藏,从而可有效保障整体的平整度及美观度,也避免因外界因素而对其之间稳固连接造成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外遮阳门窗用橡胶条与门窗框架的连接部件,包括第一连接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内部一端开设有卡槽(2),且卡槽(2)一侧开设有第一螺纹孔(3),所述第一连接板(1)一侧设有凸板(4),且凸板(4)一端开设有限位槽(5),所述限位槽(5)内部卡接有限位条(12),且限位条(12)一侧固定有挡板(11),所述挡板(11)底部固定有底板(6),所述卡槽(2)内部连接有卡板(8),且卡板(8)一侧固定有第二连接板(7),所述第二连接板(7)一端与卡板(8)内部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9),且第二螺纹孔(9)内部与第一螺纹孔(3)内部连接有固定螺杆(13),所述第二连接板(7)一侧与第一连接板(1)一侧均粘接有胶贴(10),所述第一连接板(1)一侧粘接有门框本体(14),所述第二连接板(7)一侧粘接有橡胶条本体(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遮阳门窗用橡胶条与门窗框架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通过粘接与门框本体(14)构成一体化结构,且第一连接板(1)宽度小于门框本体(14)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遮阳门窗用橡胶条与门窗框架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7)通过粘接与橡胶条本体(15)构成一体化结构,且橡胶条本体(15)宽度与第一连接板(1)宽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遮阳门窗用橡胶条与门窗框架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与第二连接板(7)之间通过卡槽(2)、卡板(8)相连接,且卡板(8)与卡槽(2)之间为卡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遮阳门窗用橡胶条与门窗框架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与第二连接板(7)之间通过第一螺纹孔(3)、第二螺纹孔(9)、固定螺杆(13)相固定,且第一螺纹孔(3)、第二螺纹孔(9)与固定螺杆(13)均设有三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遮阳门窗用橡胶条与门窗框架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1)通过限位条(12)、限位槽(5)与凸板(4)相连接,且凸板(4)与挡板(11)之间呈垂直状分布。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