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零部件加工工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82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机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电动机零部件加工工装。



背景技术:

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也就是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如鼠笼式闭合铝框)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电动机生产一般是将零部件生产完成后,在进行集中组装。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电动机壳体的内壁上会有一定量的毛刺。毛刺将影响零件的检测、装配、使用性能、工作寿命等。尤其是对密封件、轴承、齿轮、液压元件等零件质量影响致命。因此,设计电动机零部件加工工装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电动机零部件加工工装,该加工工装,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使清洁刷可以全面的对电动机壳体的内壁进行除毛刺工作,工作效率高,除毛刺质量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动机零部件加工工装,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一侧通过l形支架固定有第一伸缩气缸,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伸缩端固定在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底板上的滑轨上,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通过电机架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上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上通过间距调节组件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上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有清洁刷,所述底板的顶部另一侧安装有定位组件,所述底板的一侧安装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第一伸缩气缸、第一电机、间距调节组件、第二电机和定位组件。

优选的,所述间距调节组件包括第二伸缩气缸、滑槽和第二滑块,所述滑槽开设在转盘的一侧,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上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滑块与固定在转盘上的第二伸缩气缸的伸缩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座、内螺纹座、夹头和外螺纹旋杆,所述定位座固定在底板的顶部一侧,所述定位座的两侧均安装有内螺纹座,所述内螺纹座上旋接固定有外螺纹旋杆,所述外螺纹旋杆的顶端安装有夹头。

优选的,所述定位座的底部中心处安装有第三伸缩气缸,所述第三伸缩气缸的伸缩端上安装有电磁铁座。

优选的,所述清洁刷通过螺栓固定在转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将需要加工的电动机壳体固定在定位组件,通过操纵控制板使第一伸缩气缸工作,带动第一滑块在滑轨上运动,使清洁刷插入到电动机壳体的内部与电动机壳体内壁接触,接着使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工作,第一电机工作带动转盘旋转,使清洁刷可以围绕电动机壳体的内壁旋转,第二电机工作,带动清洁刷旋转,使清洁刷可以全面的对电动机壳体的内壁进行除毛刺工作,工作效率高,除毛刺质量好;

2、通过操控控制板使第二伸缩气缸工作,带动第二滑块在滑槽的内部运动,方便调整清洁刷的位置,使其可以对不同直径的电动机壳体进行除毛刺工作,提升使用的方便性;

3、将电动机壳体放置在电磁铁座,使电磁铁座工作,固定住电动机壳体,在使第三伸缩气缸,带动电动机壳体进行上下运动,使电动机壳体的圆心与转盘的圆心相对应,方便清洁刷能全面的对电动机壳体的内壁进行除毛刺工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间距调节组件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定位组件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板;2、控制板;3、l形支架;4、第一伸缩气缸;5、滑轨;6、电机架;7、第一滑块;8、转盘;9、第一电机;10、间距调节组件;11、第二电机;12、转轴;13、清洁刷;14、定位组件;15、第二伸缩气缸;16、滑槽;17、第二滑块;18、定位座;19、内螺纹座;20、夹头;21、外螺纹旋杆;22、第三伸缩气缸;23、电磁铁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3给出,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动机零部件加工工装,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一侧通过l形支架3固定有第一伸缩气缸4,第一伸缩气缸4的伸缩端固定在第一滑块7上,第一滑块7滑动连接在底板1上的滑轨5上,第一滑块7的顶部通过电机架6固定有第一电机9,第一电机9的输出端上安装有转盘8,转盘8上通过间距调节组件10固定有第二电机11,第二电机11的输出端上安装有转轴12,转轴12的顶端固定有清洁刷13,底板1的顶部另一侧安装有定位组件14,底板1的一侧安装有控制板2,控制板2电性连接第一伸缩气缸4、第一电机9、间距调节组件10、第二电机11和定位组件14,将需要加工的电动机壳体固定在定位组件14,通过操纵控制板2使第一伸缩气缸4工作,带动第一滑块7在滑轨5上运动,使清洁刷13插入到电动机壳体的内部与电动机壳体内壁接触,接着使第一电机9和第二电机11工作,第一电机9工作带动转盘8旋转,使清洁刷13可以围绕电动机壳体的内壁旋转,第二电机11工作,带动清洁刷13旋转,使清洁刷13可以全面的对电动机壳体的内壁进行除毛刺工作,工作效率高,除毛刺质量好。

间距调节组件10包括第二伸缩气缸15、滑槽16和第二滑块17,滑槽16开设在转盘8的一侧,滑槽1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7,第二滑块17上安装有第二电机11,第二滑块17与固定在转盘8上的第二伸缩气缸15的伸缩端连接,通过操控控制板2使第二伸缩气缸15工作,带动第二滑块17在滑槽16的内部运动,方便调整清洁刷13的位置,使其可以对不同直径的电动机壳体进行除毛刺工作,提升使用的方便性。

定位组件14包括定位座18、内螺纹座19、夹头20和外螺纹旋杆21,定位座18固定在底板1的顶部一侧,定位座18的两侧均安装有内螺纹座19,内螺纹座19上旋接固定有外螺纹旋杆21,外螺纹旋杆21的顶端安装有夹头20,将电动机壳体固定在定位座18的内部,在第三伸缩气缸22调节完成后,同时旋转两侧的外螺纹旋杆21,使夹头20紧紧的夹在电动机壳体的两侧,固定稳定性好,而且拆卸方便。

定位座18的底部中心处安装有第三伸缩气缸22,第三伸缩气缸22的伸缩端上安装有电磁铁座23,将电动机壳体放置在电磁铁座23,使电磁铁座23工作,固定住电动机壳体,在使第三伸缩气缸22,带动电动机壳体进行上下运动,使电动机壳体的圆心与转盘8的圆心相对应,方便清洁刷13能全面的对电动机壳体的内壁进行除毛刺工作。

清洁刷13通过螺栓固定在转轴12上,方便清洁刷13的更换。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需要加工的电动机壳体固定在定位组件14,通过操纵控制板2使第一伸缩气缸4工作,带动第一滑块7在滑轨5上运动,使清洁刷13插入到电动机壳体的内部与电动机壳体内壁接触,接着使第一电机9和第二电机11工作,第一电机9工作带动转盘8旋转,使清洁刷13可以围绕电动机壳体的内壁旋转,第二电机11工作,带动清洁刷13旋转,使清洁刷13可以全面的对电动机壳体的内壁进行除毛刺工作,工作效率高,除毛刺质量好;

通过操控控制板2使第二伸缩气缸15工作,带动第二滑块17在滑槽16的内部运动,方便调整清洁刷13的位置,使其可以对不同直径的电动机壳体进行除毛刺工作,提升使用的方便性;

将电动机壳体放置在电磁铁座23,使电磁铁座23工作,固定住电动机壳体,在使第三伸缩气缸22,带动电动机壳体进行上下运动,使电动机壳体的圆心与转盘8的圆心相对应,方便清洁刷13能全面的对电动机壳体的内壁进行除毛刺工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电动机零部件加工工装,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一侧通过l形支架(3)固定有第一伸缩气缸(4),所述第一伸缩气缸(4)的伸缩端固定在第一滑块(7)上,所述第一滑块(7)滑动连接在底板(1)上的滑轨(5)上,所述第一滑块(7)的顶部通过电机架(6)固定有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的输出端上安装有转盘(8),所述转盘(8)上通过间距调节组件(10)固定有第二电机(11),所述第二电机(11)的输出端上安装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顶端固定有清洁刷(13),所述底板(1)的顶部另一侧安装有定位组件(14),所述底板(1)的一侧安装有控制板(2),所述控制板(2)电性连接第一伸缩气缸(4)、第一电机(9)、间距调节组件(10)、第二电机(11)和定位组件(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零部件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节组件(10)包括第二伸缩气缸(15)、滑槽(16)和第二滑块(17),所述滑槽(16)开设在转盘(8)的一侧,所述滑槽(1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7),所述第二滑块(17)上安装有第二电机(11),所述第二滑块(17)与固定在转盘(8)上的第二伸缩气缸(15)的伸缩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零部件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14)包括定位座(18)、内螺纹座(19)、夹头(20)和外螺纹旋杆(21),所述定位座(18)固定在底板(1)的顶部一侧,所述定位座(18)的两侧均安装有内螺纹座(19),所述内螺纹座(19)上旋接固定有外螺纹旋杆(21),所述外螺纹旋杆(21)的顶端安装有夹头(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机零部件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18)的底部中心处安装有第三伸缩气缸(22),所述第三伸缩气缸(22)的伸缩端上安装有电磁铁座(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零部件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刷(13)通过螺栓固定在转轴(12)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动机零部件加工工装,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一侧通过L形支架固定有第一伸缩气缸,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伸缩端固定在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底板上的滑轨上,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通过电机架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上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上通过间距调节组件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上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有清洁刷,所述底板的顶部另一侧安装有定位组件,所述底板的一侧安装有控制板。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使清洁刷可以全面的对电动机壳体的内壁进行除毛刺工作,工作效率高,除毛刺质量好。

技术研发人员:薛尔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友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1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209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