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是具有可开闭通风结构的门及建筑。
背景技术:
门是各种建筑中不可缺少的构件,在有阳台的房屋中,常常会设置有阳台门来实现室内空间与阳台的隔断,目前各种阳台门基本上都是采用几扇平移的门扇的结构,例如申请号为201921184829.6所揭示的结构,这种结构中,每个门扇都是一整面玻璃或门板,不具有可打开的部分,因此,当需要通过阳台门进行通风时,必须打开整个门扇,实际使用时,常存在不需要完全打开门扇进行通风的需要,例如冬季,打开整扇门进行通风显然是用户所不希望的。
同时,打开整扇门对于防止爬行动物进入到室内或是幼儿的安全防护显然也是不利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可开闭通风结构的门及建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具有可开闭通风结构的门,包括门框,所述门框划分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设置有透明门板,所述第二区域处设置有至少局部可开闭的窗体优选的,所述的具有可开闭通风结构的门中,所述门框的面板上靠近侧边的位置设置把手或凹槽。
优选的,所述的具有可开闭通风结构的门中,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门框的上半部,所述窗体包括第一窗体及第二窗体,至少所述第一窗体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门框上,所述第一窗体在第一状态下与所述第二窗体覆盖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一窗体在第二状态下与所述第二窗体未覆盖所述第二区域。
优选的,所述的具有可开闭通风结构的门中,所述第一窗体位于低位且可沿门框纵向移动,所述第二窗体固定在高位,所述第一窗体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窗体的高度,所述第二窗体的窗框下横梁处垂直设置有至少一个常态下突出窗框下横梁的外表面的浮动销,所述第一窗体可移动至所述浮动销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的具有可开闭通风结构的门中,所述第一窗体位于低位且可沿门框纵向移动,所述第二窗体固定在高位,所述第一窗体一侧的中下部设置有月牙锁,所述门框上设置有锁钩。
优选的,所述的具有可开闭通风结构的门中,所述第一窗体与门框通过橡胶滚轮滚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具有可开闭通风结构的门中,所述第一窗体包括钢化玻璃,所述门框上设置有位于第一窗体底部的缓冲器。
优选的,所述的具有可开闭通风结构的门中,所述窗体通过与其对称轴共轴的转轴可自转地设置在所述门框上,且所述窗体上设置有月牙锁,所述门框上设置有与处于闭合状态的窗体上的所述月牙锁对应的锁钩。
优选的,所述的具有可开闭通风结构的门中,所述透明门板为双层玻璃。
建筑,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具有可开闭通风结构的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本方案通过在门体上设置至少局部可以打开的窗体,在需要通风时,只要打开窗体可以实现门扇的局部打开,既能够满足通风要求,同时又满足了小区域安全防护的需要,应用更加灵活。
本方案将窗体设置于高位,能够在通风的情况下,有效地降低爬行动物进入到室内的几率,提高安全性。
本方案采用第一窗体位于下位且可以移动,第二窗体位于高位且固定的方式,结合浮动销的设置,能够方便使用者进行第一窗体的开关操作,同时浮动销常态下处于被第一窗体遮蔽的状态,不存在外漏的部分,整体的美观性更好。
本方案的第一窗体采用橡胶滚轮与窗框连接并设置缓冲器,能够有效地降低第一窗体关闭时的冲击,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方案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使窗体采用不同的开闭方式及锁止和解锁方式,适用范围更广,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门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门的第一窗体与门框滚动连接示意图(图中隐去了门框的前端板及顶梁等结构)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门的剖视图(图中窗体为示意结构非实际产品结构);
图4是图3中a区域的放大图(浮动销处于收缩状态);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门的第一窗体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门上的窗体采用转动式开闭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阳台门的示意图(图中隐去阳台门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揭示的具有可开闭通风结构的门,如附图1所示,其包括门框100,所述门框100可以是已知的各种材质构成的方形框架或拱形框架,所述材质可以是不锈钢、木材、铝合金等。
如附图1所示,所述门框100划分成第一区域110和第二区域120门框100,具体来说,所述门框100通过一横梁130分隔成位于上、下位置的两个区域,或者所述门框通过一纵梁(图中未示出)分隔成左、右位置的两个区域120,又或者所述门框上设置有一方形框架,所述方向框架围合成一个区域110,所述方向框架以外的部分为另一个区域。
优选的实施例中,如附图1所示,所述门框100采用以横梁130划分成上下两个区域为例进行说明,所述第一区域110位于低位,所述第二区域120位于高位,并且所述第一区域110及第二区域120的面积大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调整,具体是通过调整所述横梁130的高度来实现。所述第一区域110设置有透明门板300,所述透明门板300优选为双层玻璃,从而可以改善第一区域110的隔音、保温效果。所述第二区域120处设置有至少局部可开闭的窗体200。之所以采用这种设计,是由于当窗体200开设于高位时,在可以保持通风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蛇、鼠等害虫通过窗户进入到室内的几率。
所述窗体200可以采用已知的各种可行的窗体的结构来实现开的和关闭,例如,所述窗体200仅有一个窗扇,其铰接在门框上,例如采用申请号为201820583376.3、200680002350.5等现有技术所揭示的结构。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如附图1所示,所述窗体200包括第一窗体210及第二窗体220,所述第一窗体210和第二窗体220错位设置,至少所述第一窗体21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门框100上,所述第一窗体210在第一状态下与所述第二窗体220覆盖所述第二区域,此时即窗体200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一窗体210在第二状态下与所述第二窗体220未覆盖所述第二区域,此时,窗体处于局部打开状态。当然,除了使所述第一窗体210可以移动,也可以使第二窗体220可以移动,或者使第一窗体、第二窗体均可以移动。
较优的方式中,使所述第一窗体210的移动方式可以采用平移的方式或纵向移动的方式,当采用平移时,所述门框100的顶梁上设置有轨道(图中未示出),所述横梁130上设置有轨道,所述第一窗体210通过滚轮滚动地设置在两条所述轨道上。当采用纵向移动时,如附图2所示,所述第二区域的门框100的两侧纵梁150上分别设置有位置相对的轨道,所述第一窗体210通过位于其两侧的滚轮212滚动地设置在两条所述轨道160上。
更优的方式中,如附图1-附图3所示,所述窗体210采用上下位两个窗体纵向移动的结构,并且所述第一窗体210位于低位且可沿门框100纵向移动,所述第二窗体220固定在高位。同时,使所述第一窗体210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窗体的高度,并在所述第一窗体210的窗框的下横梁处设置有手动槽213,所述手动槽213的槽底和槽壁喷涂有亲肤涂层(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窗体220的窗框下横梁221处垂直设置有至少一个常态下突出窗框下横梁221的外表面(朝向所述第一窗体210的表面)的浮动销400,优选所述浮动销400为两个,且它们靠近所述第二窗体210的两侧并且与所述第一窗体210的窗框211的两侧位置对应。
如附图3所示,当所述第一窗体210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窗体210的窗框211的内表面对所述浮动销400施加压力使其向第二窗体220的窗框的内部压缩,同时对浮动销400进行遮蔽。如附图4所示,当所述第一窗体210向上移动至其窗框211位置所述浮动销上方时,所述浮动销伸出对所述第一窗体210提供支撑,当需要关闭第一窗体210时,按压两个所述浮动销400使其收缩到第二窗体220的窗框内,此时第一窗体210可以下移。
如附图5所示,所述浮动销400可以限位于所述第二窗体的窗框上的限位槽222中,其整体可以为螺栓状,在所述浮动销的底部设置有弹性件500,如弹簧,通过弹簧的形变来实现浮动销不同位置的切换。
当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除了采用上述的浮动销400的结构对打开状态的第一窗体210进行支撑和限定。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所述第一窗体210一侧的中下部设置有月牙锁(图中未示出),所述门框100上设置有锁钩(图中未示出),当所述第一窗体210打开至月牙锁与锁钩对应时,通过月牙锁锁住锁扣实现第一窗体210的打开状态固定,此处具体的月牙锁与锁钩的结构及它们的锁止与解锁原理为已知的,不作赘述。
另外,由于所述第一窗体210在由打开状态下切换到关闭状态时,其在重力作用下的下降速度会较大,因此,所述第一窗体210与门框100通过橡胶滚轮滚动连接,从而增大摩擦,降低下降冲击。此时,所述第一窗体210优选采用钢化玻璃以提高窗体的抗冲击性能及安全性。更进一步,所述门框100上还设置有位于第一窗体210底部的缓冲器。例如,在所述横梁130的顶部靠近两端的地方分别设置有具有较大劲度系数的缓冲弹簧,当第一窗体210落入到缓冲弹簧上时,可以有效地降低冲击。
当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如附图6所示,所述窗体200仅具有一个窗扇,并且所述窗体200通过与其对称轴共轴的转轴230可自转地设置在所述门框100上,例如,在所述窗体200的窗框两侧共轴设置有转轴230,所述转轴230与所述窗体200的长度方向对称轴或宽度方向对称轴平行,两个所述转轴230分别可自转地设置在所述门框上,通过窗体200的自转实现打开和关闭。并且所述窗体200上设置有月牙锁(图中未示出),所述门框100上设置有与处于闭合状态的窗体上的所述月牙锁对应锁钩(图中未示出)。
本方案进一步揭示了一种建筑,包括至少一上述实施例的具有可开闭通风结构的门,例如,所述建筑具有如附图7所示的阳台移门,优选阳台移门具有2个或4个所述门扇,每个门扇均具有上述可开闭的通风结构,并且所述门框100的面板上靠近侧边的位置设置把手或凹槽140。
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具有可开闭通风结构的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100),所述门框(100)划分成第一区域(110)和第二区域(120),所述第一区域(110)处设置有透明门板(300),所述第二区域(120)处设置有至少局部可开闭的窗体(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开闭通风结构的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100)的面板上靠近侧边的位置设置把手或凹槽(1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开闭通风结构的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120)位于所述门框(100)的上半部,所述窗体(200)包括第一窗体(210)及第二窗体(220),至少所述第一窗体(21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门框(100)上,所述第一窗体(210)在第一状态下与所述第二窗体(220)覆盖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一窗体(210)在第二状态下与所述第二窗体(220)未覆盖所述第二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可开闭通风结构的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窗体(210)位于低位且可沿门框纵向移动,所述第二窗体(220)固定在高位,所述第一窗体(210)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窗体的高度,所述第二窗体(220)的窗框下横梁(221)处垂直设置有至少一个常态下突出窗框下横梁(221)的外表面的浮动销(400),所述第一窗体(210)可移动至所述浮动销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可开闭通风结构的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窗体位于低位且可沿门框纵向移动,所述第二窗体固定在高位,所述第一窗体一侧的中下部设置有月牙锁,所述门框上设置有锁钩。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所述的具有可开闭通风结构的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窗体(210)与门框通过橡胶滚轮滚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可开闭通风结构的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窗体包括钢化玻璃,所述门框上设置有位于第一窗体底部的缓冲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开闭通风结构的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窗体(200)通过与其对称轴共轴的转轴可自转地设置在所述门框(100)上,且所述窗体(200)上设置有月牙锁,所述门框(100)上设置有与处于闭合状态的窗体上的所述月牙锁对应的锁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开闭通风结构的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门板(300)为双层玻璃。
10.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具有可开闭通风结构的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