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化倒角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倒角装置是一种用于机械生产加工过程中,对产品的边角进行倒角加工,使其更好去除毛刺或是进行安装的辅助装置,其在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倒角装置使用时将产品固定好后,通过高速转动的砂轮对其进行打磨倒角;但现有的倒角装置自动化程度较低,且在对产品固定后不便对其的加工方向进行变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便于调整产品加工方向的自动化倒角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化倒角装置,包括底座、底柱、安装架、电机和砂轮,底柱固定设置于底座的底部,安装架位于底座的上方,电机固定设置于安装架的前部,砂轮可转动设置于安装架的中部并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还包括固定座、立柱、顶板、动力箱、丝杠、横板、螺套、竖板、气缸、伸缩杆、安装板、驱动机构、转轴、转盘、右固定板、左固定板、第一螺管、第一螺杆和夹板,固定座固定设置于底座的顶部右侧,立柱固定设置于固定座的顶部,顶板固定设置于立柱的顶部,动力箱固定设置于顶板的顶部,丝杠设置于动力箱的底部并向下穿过顶板与固定座的顶部可转动连接,螺套固定设置于横板的中部并螺装于丝杠的中部,竖板固定设置于横板的顶部左侧,气缸固定设置于竖板的右部,伸缩杆设置于气缸的左部并向左穿过竖板,安装板固定设置于伸缩杆的左部,安装架固定设置于安装板的左部,驱动机构固定设置于底座的顶部左侧,转轴设置于驱动机构的顶部,转盘固定设置于转轴的顶部,右固定板固定设置于转盘的顶部右侧,左固定板固定设置于转盘的顶部左侧,第一螺管可转动设置于左固定板的中部,第一螺杆的左部自第一螺管的右部插入并螺装于第一螺管的右部,夹板固定设置于第一螺杆的右部,夹板的底部与转盘的顶部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化倒角装置,还包括底板、第二螺管、第二螺杆、活动板和万向轮,底板固定设置于底柱的中部,第二螺管可转动设置于底板的中部,第二螺杆的顶部自第二螺管的底部插入并螺装于第二螺管的底部,活动板固定设置于第二螺杆的底部,万向轮设置于活动板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化倒角装置,还包括滑套和固定螺栓,滑套固定设置于横板的右部,滑套圈套设置于立柱的中部并可上下滑动,固定螺栓的一端自滑套的中部插入滑套内并与立柱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化倒角装置,还包括立杆和滚珠,立杆固定设置于底座的顶部,滚珠设置于立杆的顶部,滚珠的顶部与转盘的底部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化倒角装置,还包括导向管和导向杆,导向管固定设置于竖板的左部,导向杆固定设置于安装板的右部,导向杆的右部自导向管的左部插入导向管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化倒角装置,还包括锁套和锁定螺栓,锁套固定设置于左固定板的左部并圈套设置于第一螺管的中部,锁定螺栓的一端自锁套的中部插入锁套内并与第一螺管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化倒角装置,还包括定位管和定位杆,定位管固定设置于底板的中部,定位杆固定设置于活动板的顶部,定位杆的顶部自定位管的底部插入定位管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化倒角装置,还包括加强杆,加强杆固定设置于竖板的右部,加强杆的底部与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对产品进行倒角时,将产品置于转盘上,通过夹板配合右固定板对其进行固定,然后启动动力箱带动丝杠转动调整砂轮的高度,启动气缸调整砂轮的左右位置,从而对产品的边角进行倒角加工,在加工完一边后,启动驱动机构带动转盘转动,调整产品的方向,便于对其它边角进行倒角加工,整体机构简单,操作便捷,自动化程度较高,有效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加工效率,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底座;2、底柱;3、安装架;4、电机;5、砂轮;6、固定座;7、立柱;8、顶板;9、动力箱;10、丝杠;11、横板;12、螺套;13、竖板;14、气缸;15、伸缩杆;16、安装板;17、驱动机构;18、转轴;19、转盘;20、右固定板;21、左固定板;22、第一螺管;23、第一螺杆;24、夹板;25、底板;26、第二螺管;27、第二螺杆;28、活动板;29、万向轮;30、滑套;31、固定螺栓;32、立杆;33、滚珠;34、导向管;35、导向杆;36、锁套;37、锁定螺栓;38、定位管;39、定位杆;40、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化倒角装置,包括底座1、底柱2、安装架3、电机4和砂轮5,底柱2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底部,安装架3位于底座1的上方,电机4固定设置于安装架3的前部,砂轮5可转动设置于安装架3的中部并与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还包括固定座6、立柱7、顶板8、动力箱9、丝杠10、横板11、螺套12、竖板13、气缸14、伸缩杆15、安装板16、驱动机构17、转轴18、转盘19、右固定板20、左固定板21、第一螺管22、第一螺杆23和夹板24,固定座6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右侧,立柱7固定设置于固定座6的顶部,顶板8固定设置于立柱7的顶部,动力箱9固定设置于顶板8的顶部,丝杠10设置于动力箱9的底部并向下穿过顶板8与固定座6的顶部可转动连接,螺套12固定设置于横板11的中部并螺装于丝杠10的中部,竖板13固定设置于横板11的顶部左侧,气缸14固定设置于竖板13的右部,伸缩杆15设置于气缸14的左部并向左穿过竖板13,安装板16固定设置于伸缩杆15的左部,安装架3固定设置于安装板16的左部,驱动机构17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左侧,转轴18设置于驱动机构17的顶部,转盘19固定设置于转轴18的顶部,右固定板20固定设置于转盘19的顶部右侧,左固定板21固定设置于转盘19的顶部左侧,第一螺管22可转动设置于左固定板21的中部,第一螺杆23的左部自第一螺管22的右部插入并螺装于第一螺管22的右部,夹板24固定设置于第一螺杆23的右部,夹板24的底部与转盘19的顶部接触;在使用对产品进行倒角时,将产品置于转盘上,通过夹板配合右固定板对其进行固定,然后启动动力箱带动丝杠转动调整砂轮的高度,启动气缸调整砂轮的左右位置,从而对产品的边角进行倒角加工,在加工完一边后,启动驱动机构带动转盘转动,调整产品的方向,便于对其它边角进行倒角加工,整体机构简单,操作便捷,自动化程度较高,有效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加工效率,实用性较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化倒角装置,还包括底板25、第二螺管26、第二螺杆27、活动板28和万向轮29,底板25固定设置于底柱2的中部,第二螺管26可转动设置于底板25的中部,第二螺杆27的顶部自第二螺管26的底部插入并螺装于第二螺管26的底部,活动板28固定设置于第二螺杆27的底部,万向轮29设置于活动板28的底部;通过上述设置便于对装置整体进行转移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化倒角装置,还包括滑套30和固定螺栓31,滑套30固定设置于横板11的右部,滑套30圈套设置于立柱7的中部并可上下滑动,固定螺栓31的一端自滑套30的中部插入滑套30内并与立柱7接触;通过上述设置提高横板上下滑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化倒角装置,还包括立杆32和滚珠33,立杆32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滚珠33设置于立杆32的顶部,滚珠33的顶部与转盘19的底部接触;通过上述设置对转盘进行稳定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化倒角装置,还包括导向管34和导向杆35,导向管34固定设置于竖板13的左部,导向杆35固定设置于安装板16的右部,导向杆35的右部自导向管34的左部插入导向管34内;通过上述设置对安装板进行导向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化倒角装置,还包括锁套36和锁定螺栓37,锁套36固定设置于左固定板21的左部并圈套设置于第一螺管22的中部,锁定螺栓37的一端自锁套36的中部插入锁套36内并与第一螺管22接触;通过上述设置对第一螺管进行锁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化倒角装置,还包括定位管38和定位杆39,定位管38固定设置于底板25的中部,定位杆39固定设置于活动板28的顶部,定位杆39的顶部自定位管38的底部插入定位管38内;通过上述设置对活动板进行定位导向。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化倒角装置,还包括加强杆40,加强杆40固定设置于竖板13的右部,加强杆40的底部与横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加强竖板与横板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化倒角装置,其在使用对产品进行倒角时,将产品置于转盘上,通过夹板配合右固定板对其进行固定,然后启动动力箱带动丝杠转动调整砂轮的高度,启动气缸调整砂轮的左右位置,从而对产品的边角进行倒角加工,在加工完一边后,启动驱动机构带动转盘转动,调整产品的方向,便于对其它边角进行倒角加工,整体机构简单,操作便捷,自动化程度较高,有效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加工效率,实用性较强,在完成上述动作之前,首先将移动到用户需要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化倒角装置,以上所述所有部件的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并且其所有部件的具体结构、型号和系数指标均为其自带技术,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故不在多加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化倒角装置,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以及垂直水平”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与此同时,“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数列名词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自动化倒角装置,包括底座(1)、底柱(2)、安装架(3)、电机(4)和砂轮(5),底柱(2)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底部,安装架(3)位于底座(1)的上方,电机(4)固定设置于安装架(3)的前部,砂轮(5)可转动设置于安装架(3)的中部并与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座(6)、立柱(7)、顶板(8)、动力箱(9)、丝杠(10)、横板(11)、螺套(12)、竖板(13)、气缸(14)、伸缩杆(15)、安装板(16)、驱动机构(17)、转轴(18)、转盘(19)、右固定板(20)、左固定板(21)、第一螺管(22)、第一螺杆(23)和夹板(24),固定座(6)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右侧,立柱(7)固定设置于固定座(6)的顶部,顶板(8)固定设置于立柱(7)的顶部,动力箱(9)固定设置于顶板(8)的顶部,丝杠(10)设置于动力箱(9)的底部并向下穿过顶板(8)与固定座(6)的顶部可转动连接,螺套(12)固定设置于横板(11)的中部并螺装于丝杠(10)的中部,竖板(13)固定设置于横板(11)的顶部左侧,气缸(14)固定设置于竖板(13)的右部,伸缩杆(15)设置于气缸(14)的左部并向左穿过竖板(13),安装板(16)固定设置于伸缩杆(15)的左部,安装架(3)固定设置于安装板(16)的左部,驱动机构(17)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左侧,转轴(18)设置于驱动机构(17)的顶部,转盘(19)固定设置于转轴(18)的顶部,右固定板(20)固定设置于转盘(19)的顶部右侧,左固定板(21)固定设置于转盘(19)的顶部左侧,第一螺管(22)可转动设置于左固定板(21)的中部,第一螺杆(23)的左部自第一螺管(22)的右部插入并螺装于第一螺管(22)的右部,夹板(24)固定设置于第一螺杆(23)的右部,夹板(24)的底部与转盘(19)的顶部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25)、第二螺管(26)、第二螺杆(27)、活动板(28)和万向轮(29),底板(25)固定设置于底柱(2)的中部,第二螺管(26)可转动设置于底板(25)的中部,第二螺杆(27)的顶部自第二螺管(26)的底部插入并螺装于第二螺管(26)的底部,活动板(28)固定设置于第二螺杆(27)的底部,万向轮(29)设置于活动板(28)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套(30)和固定螺栓(31),滑套(30)固定设置于横板(11)的右部,滑套(30)圈套设置于立柱(7)的中部并可上下滑动,固定螺栓(31)的一端自滑套(30)的中部插入滑套(30)内并与立柱(7)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立杆(32)和滚珠(33),立杆(32)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滚珠(33)设置于立杆(32)的顶部,滚珠(33)的顶部与转盘(19)的底部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管(34)和导向杆(35),导向管(34)固定设置于竖板(13)的左部,导向杆(35)固定设置于安装板(16)的右部,导向杆(35)的右部自导向管(34)的左部插入导向管(34)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套(36)和锁定螺栓(37),锁套(36)固定设置于左固定板(21)的左部并圈套设置于第一螺管(22)的中部,锁定螺栓(37)的一端自锁套(36)的中部插入锁套(36)内并与第一螺管(22)接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管(38)和定位杆(39),定位管(38)固定设置于底板(25)的中部,定位杆(39)固定设置于活动板(28)的顶部,定位杆(39)的顶部自定位管(38)的底部插入定位管(38)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杆(40),加强杆(40)固定设置于竖板(13)的右部,加强杆(40)的底部与横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