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一般涉及硅碳棒电热元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螺纹型硅碳棒电热元件。
背景技术:
硅碳棒是用高纯度碳化硅为主要原料,按一定料比加工制坯,经2200℃高温硅化再结晶烧结而制成的棒状、管状非金属高温电热元件,硅碳棒使用温度高,具有耐高温、抗氧化、耐腐蚀、升温快、寿命长、高温变形小等特点,且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与自动化电控系统配套,可得到精确的恒定温度,又可根据生产工艺的需要按曲线自动调温。使用硅碳棒加热既方便,又安全可靠。现已广泛应用于电子、磁性材料、粉末冶金、陶瓷、玻璃、半导体、分析化验、科学研究等高温领域,成为隧道窑、辊道窑、玻璃窑炉、真空炉、马弗炉、冶炼炉以及各类加热设备的电加热元件,现有的使用中常用的有双螺纹型及单螺纹型等的硅碳棒加热元件,但是现有的硅碳棒加热元件在使用时螺旋形的加热区域均易碎,尤其是双螺纹型的硅碳棒电加热元件。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螺纹型硅碳棒电热元件,通过在硅碳棒的螺旋延伸设置的发热件的表面设置凸出的加强筋,可以对螺旋形发热件的结构强度进行加固,从而可以双螺纹型硅碳棒加热元件的整体强度加强,可以显著的降低双螺纹型硅碳棒电加热元件易碎的现象,提高双螺纹型硅碳棒加热元件的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螺纹型硅碳棒电热元件,包括连接段,在所述连接段一端的端面上向远离所述连接段的方向螺旋延伸设置有两条硅碳材质的发热件,两条所述发热件彼此间隔设置,两条所述发热件远离所述连接段的一端均连接有电连接段,两个电连接段之间设置有绝缘的隔离件,所述电连接段的端部外表面上设置有金属层,且两条所述发热件的外表面在同一空间圆柱面上,在每个所述发热件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外凸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发热件的延伸方向从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进一步的,每条所述发热件上均设置有两条所述加强筋,两条所述加强筋靠近所述发热件的两侧边缘位置设置。
进一步的,每条所述发热件上设置有一条所述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发热件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的横截面为圆弧形;
或者,所述加强筋的横截面为梯形。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与所述发热件为一体设置,所述加强筋的材质与所述发热件的材质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层的材质包括铝、铜。
进一步的,两所述电连接段的内表面位于同一空间圆周面上,所述隔离件为与所述空间圆周面等直径的圆柱件,所述隔离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能够伸入两所述电连接之间间隙的隔离板,所述金属层沿所述电连接段至所述连接段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隔离件轴向方向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肿瘤内科局部骤冷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硅碳棒的螺旋延伸设置的发热件的表面设置凸出的加强筋,可以对螺旋形发热件的结构强度进行加固,从而可以双螺纹型硅碳棒加热元件的整体强度加强,可以显著的降低双螺纹型硅碳棒电加热元件易碎的现象,提高双螺纹型硅碳棒加热元件的整体性能。
2、通过设置加强筋还可以增加发热件的表面积,从而提高热传导速率。
3、通过将隔离件的外表面设置隔离板,从而使在通过卡箍将铝带卡接在电连接段使可以对电连接段起到充分的支撑作用,避免电连接段碎裂。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螺纹型硅碳棒电热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螺纹型硅碳棒电热元件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螺纹型硅碳棒电热元件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隔离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连接段10、发热件11、电连接段110、隔离件2、金属层111、加强筋12、第一缝隙1100、第二缝隙11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第一实施例,参考图1、图2,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螺纹型硅碳棒电热元件,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其包括连接段10,在所述连接段10一端的端面上向远离所述连接段10的方向螺旋延伸设置有两条硅碳材质的发热件11,两条所述发热件11彼此间隔设置,两条所述发热件11远离所述连接段10的一端均连接有电连接段110,两个电连接段之间设置有绝缘的隔离件2,所述电连接段110的端部外表面上设置有金属层111,且两条所述发热件11的外表面在同一空间圆柱面上,在每个所述发热件11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外凸的加强筋12,所述加强筋12沿所述发热件11的延伸方向从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具体的,连接段10为导电材料制成,但电阻远小于发热件11的电阻,在通电时发热量很小,其作用是连接两个发热件11,两个发热件11为螺旋设置,在实际的制造过程中可以采用一根硅碳管,在硅碳管的侧壁上开设两条第一缝隙1100来制造双螺纹型的硅碳棒电热元件,两个发热件11的另一端设置有电连接段110,两个电连接段110之间设置有两条第二间隙1101,且第二间隙对应连通一个第一间隙,第二间隙为直线设置,电连接段110的材质与发热件11的材质不相同,其电阻也很小,在通电时发热量很小,主要起到固定电热元件及导电的作用,加强筋12设置在发热件11的外表面,其可以与电热件11为一体设置,在制造硅碳棒时与硅碳棒一体成型,然后在通过工具切割形成第一缝隙。
通过在硅碳棒的螺旋延伸设置的发热件的表面设置凸出的加强筋,可以对螺旋形发热件的结构强度进行加固,从而可以双螺纹型硅碳棒加热元件的整体强度加强,可以显著的降低双螺纹型硅碳棒电加热元件易碎的现象,提高双螺纹型硅碳棒加热元件的整体性能,此外,加强筋的设置还可以增加发热件11的表面积,从而在加热时提高热传导速率
具体的,参考图2,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每条所述发热件11上均设置有两条所述加强筋12,两条所述加强筋12靠近所述发热件11的两侧边缘位置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发热件11的断裂一般都是从发热件11横截面方向上位于两侧壁的位置开始断裂,将所述加强筋12设置在两侧边缘的位置,可以很好地对发热件起到加固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双螺纹型硅碳棒电热元件碎裂的现象。
进一步的,参考图2,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加强筋12的横截面为圆弧形;当然,加强筋12也可设置为其他的结构,作为另一种常用的实施方式,参考图3,所述加强筋12的横截面为梯形。
进一步的,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双螺纹型硅碳棒电热元件的通电通常是采用铝带与电连接段110接触,然后通过夹持件进行加持,使铝带与电连接段110紧密接触,达到导电的效果,但由于电热元件的功率较大,工作电流也较大,为了保证铝带与电连接段110电连接的可靠性,在电连接段110至少在靠近端部的位置设置通常金属层111,提高导电效率,金属层111的材质可以采用铝、铜等,可以通过电镀、热浸镀等方式设置金属层111。
进一步的,参考图4,两所述电连接段110的内表面位于同一空间圆周面上,所述隔离件2为与所述空间圆周面等直径的圆柱件,所述隔离件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能够深入两所述电连接之间间隙的隔离板21。
此外,所述金属层在所述电连接段至所述连接段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隔离件轴向方向的长度。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可以对电连接段起到更加充分的支撑作用。
由于要使用夹具夹持连接铝带和电连接段110,可以通过在两个电连接段111之间设置绝缘的隔离件2,隔离件一方面可以起到防止两个电连接段111接触的作用,还可以起到对电连接段起到支撑的作用,可以使夹具将铝带和电连接段110夹紧,通过将隔离件的外表面设置隔离板,从而使在通过卡箍将铝带卡接在电连接段使可以对电连接段起到充分的支撑作用,避免电连接段碎裂,隔离件2的材质可以使用瓷。
第二实施例,参考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螺纹型硅碳棒电热元件,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每条所述发热件11上设置有一条所述加强筋12,所述加强筋12设置在所述发热件11的中间位置,将加强筋12设置在发热件11的中间位置也同样可以起到加强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当加强筋12设置在中间区域时,其横截面优选等腰梯形或圆弧形,等腰梯形的斜边与发热件11表面的夹角取值范围为30°-60°等腰梯形的高使发热件11厚度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间。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1.一种双螺纹型硅碳棒电热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段(10),在所述连接段(10)一端的端面上向远离所述连接段(10)的方向螺旋延伸设置有两条硅碳材质的发热件(11),两条所述发热件(11)彼此间隔设置,两条所述发热件(11)远离所述连接段(10)的一端均连接有电连接段(110),两个电连接段之间设置有绝缘的隔离件(2),所述电连接段(110)的端部外表面上设置有金属层(111),且两条所述发热件(11)的外表面在同一空间圆柱面上,在每个所述发热件(11)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外凸的加强筋(12),所述加强筋(12)沿所述发热件(11)的延伸方向从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螺纹型硅碳棒电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发热件(11)上均设置有两条所述加强筋(12),两条所述加强筋(12)靠近所述发热件(11)的两侧边缘位置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螺纹型硅碳棒电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发热件(11)上设置有一条所述加强筋(12),所述加强筋(12)设置在所述发热件(11)的中间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双螺纹型硅碳棒电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2)的横截面为圆弧形;
或者,所述加强筋(12)的横截面为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双螺纹型硅碳棒电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2)与所述发热件(11)为一体设置,所述加强筋(12)的材质与所述发热件(11)的材质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螺纹型硅碳棒电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111)的材质包括铝、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螺纹型硅碳棒电热元件,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电连接段(110)的内表面位于同一空间圆周面上,所述隔离件(2)为与所述空间圆周面等直径的圆柱件,所述隔离件(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能够伸入两所述电连接之间间隙的隔离板(21),所述金属层(111)沿所述电连接段(110)至所述连接段(10)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隔离件(2)的轴向长度。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