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隔热防火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56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火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质隔热防火门。



背景技术:

隔热防火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完整性和隔热性要求的门,隔热防火门是设在防火分区间、疏散楼梯间、垂直竖井等具有一定耐火性的防火分隔物,隔热防火门除具有普通门的作用外,更具有阻止火势蔓延和烟气扩散的作用,可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的蔓延,确保人员疏散,隔热防火门是消防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防火中的重要一环,现有的防火门一般为了提高防火性能都将门板做的很厚,并且都是实心板,满足不了轻量化的要求,就算有极少数将防火门做的很薄,其防火隔热性能也不好,满足不了人们对于其防火性能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质隔热防火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轻质隔热防火门,包括:

门框,所述门框通过铰链连接有防火门,所述防火门从外到内分别设置有外壳框架、喷水框架、遇水吸热框架、导热框架、吸热棉框架,所述防火门上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进水口一端位于喷水框架内,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抽水泵,所述门框前侧下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一端与外壳框架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热框架内设置有t形的导热铝板,所述导热铝板靠近出水管的一端贯穿导热框架,所述喷水框架内还设有辅助喷水装置,所述辅助喷水装置位于进水管进水口后侧,所述遇水吸热框架内填充遇水吸热材料,遇水吸热材料包括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钠、无水氯化钠等等材料混合制成,所述吸热棉框架内填充有吸热棉。

优选的,所述的辅助喷水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齿轮,所述喷水框架内设置有堵塞板,所述堵塞板位于进水管进水口后侧,所述堵塞板中央开设有通槽,所述堵塞板位于通槽处的内壁设置有轮齿,所述堵塞板通过轮齿与齿轮啮合,所述堵塞板上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堵塞板的一端与喷水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堵塞板左右侧壁设置有滑块,所述喷水框架内侧壁设置有凹形板,所述堵塞板于喷水框架左右内侧壁相对滑动,所述堵塞板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位于进水管下方。

优选的,所述的外壳框架内壁与喷水框架、遇水吸热框架、导热框架、吸热棉框架外壁之间形成空心隔热层,所述空心隔热层内设置有若干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一端固定连接在外壳框架内壁上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远离固定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限位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壳体,所述限位板在缓冲壳体内滑动,若干所述缓冲壳体与喷水框架外壁、吸热棉框架外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遇水吸热框架靠近堵塞板的壁开设有喷水孔,所述喷水孔内设置有拦截网,所述喷水孔距地面的高度与出水管出水口距地面的高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吸热棉框架内设置有若干z形板,所述喷水框架与遇水吸热框架靠近出水管的一端都开设有漏水口,所述漏水口内都布置有拦截网,所述出水管出水口位于导热铝板后方。

优选的,所述防火门上设置有门把手,所述门把手上设置隔热棉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轻质隔热防火门,通过将防火门从外到内依次设置外壳框架、遇水吸热框架、导热框架、吸热棉框架,并在其中填充防火隔热的轻质材料降低了防火门的整体重量,并且空心隔热层的形成使轻质效果达到最佳;

通过设置导致导热铝板,并使导热铝版一端贯穿导热框架与空心隔热层内流动的水相接触,可以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并且通过在遇水吸热框架内填充遇水吸热材料,通过在吸热棉框架内填充吸热棉,设置空心隔热层,四层隔热效果比传统的防火门防火隔热效果更加显著;

通过在空心隔热层内设置缓冲装置可以防止防火门被碰撞导致变形的情况出现,可以有效的提高防火门使用年限。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轻质隔热防火门的正视示意图;

图2示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轻质隔热防火门的左视示意图;

图3示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导热铝版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堵塞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喷水框架拦截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门框;11、铰链;21、进水管;22、电磁阀;23、抽水泵;24、出水管;31、电机;32、旋转轴;33、齿轮;34、堵塞板;35、通槽;36、圆孔;37、滑块;38、第一弹簧;4、遇水吸热框架;41、喷水孔;42、拦截网;5、导热框架;51、导热铝板;6、吸热棉框架;61、z形板;7、缓冲装置;71、固定柱;72、限位板;73、第二弹簧;74、缓冲壳体;8、防火门;81、门把手;82、外壳框架;9、喷水框架;91、凹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质隔热防火门,包括:门框1,所述门框1通过铰链11连接有防火门8,所述防火门8从外到内分别设置有外壳框架82、喷水框架9、遇水吸热框架4、导热框架5、吸热棉框架6,所述防火门8上设置有进水管21,所述进水管21进水口一端位于喷水框架9内,所述进水管21上设置有电磁阀22、抽水泵23,所述门框1前侧下端设置有出水管24,所述出水管24一端与外壳框架82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24与进水管21另一端连在同一蓄水池上,因此出水管24、进水管21,抽水泵23、防火门8之间组成了水循环系统,避免了水的浪费,节约了水资源,所述导热框架5内设置有t形的导热铝板51,所述导热铝板51靠近出水管24的一端贯穿导热框架5,所述喷水框架9内还设有辅助喷水装置,所述辅助喷水装置位于进水管21进水口后侧,所述遇水吸热框架4内填充遇水吸热材料,遇水吸热材料包括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钠、无水氯化钠等等材料混合制成,所述吸热棉框架6内填充有吸热棉,所述的辅助喷水装置包括电机31,所述电机31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旋转轴32,所述旋转轴32上设置有齿轮33,所述喷水框架9内设置有堵塞板34,所述堵塞板34位于进水管21进水口后侧,所述堵塞板34中央开设有通槽35,所述堵塞板34位于通槽35处的内壁设置有轮齿,所述堵塞板34通过轮齿与齿轮33啮合,所述堵塞板34上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弹簧38,所述第一弹簧38远离堵塞板34的一端与喷水框架9固定连接,所述堵塞板34左右侧壁设置有滑块37,所述喷水框架9内侧壁设置有凹形板91,所述堵塞板34于喷水框架9左右内侧壁相对滑动,所述堵塞板34开设有圆孔36,所述圆孔36位于进水管21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正常情况下,吸热棉框架6填充的吸热棉,导热框架82设置的导热铝板,外壳框架82内壁与喷水框架9、遇水吸热框架4、导热框架5、吸热棉框架6外壁之间形成空心隔热层,就能很好的进行隔热、吸热,当发生火灾,设置在空心隔热层内的温度感受器检测到高温,将接受的信号传递给处理器,处理器处理好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磁阀22打开、抽水泵23抽水、电机31正转,电机31转动通过旋转轴32带动齿轮33转动,并带动堵塞板34向上运动,使进水管21的进水口、堵塞板34上开设的圆孔36、喷水孔41,三孔位于同一水平面,进水管21进水,喷洒到遇水吸热框架4内,遇水吸热框架内的遇水吸热材料遇水,吸收大量热量来达到防火门隔热效果,并且水流到空心隔热层内,导热铝板一端一直浸没在水里,达到很好的散热效果,当不需要散热时,控制电机31反转,控制阀22、抽水泵23关闭,电机31反转,使堵塞板34与进水管21进水口不对应,如果发生进水管21漏水,堵塞板34会对进水管21形成堵塞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为了防止遇水吸热框架4内的遇水吸热材料透过喷水口41和漏水口随水流流出,所述的遇水吸热框架4靠近堵塞板34的壁开设有喷水孔41,所述喷水孔41内设置有拦截网42,所述喷水孔41距地面的高度与出水管24出水口距地面的高度相同,所述吸热棉框架6内设置有若干z形板61,所述喷水框架9与遇水吸热框架4靠近出水管24的一端都开设有漏水口,所述漏水口内都布置有拦截网42,所述出水管24出水口位于导热铝板51后方,在喷水框架9上开设漏水口的为了形成水循环,避免水的浪费,将出水管24出水口位于导热铝板51后方是为了让导热铝板51一直处于流水中,来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设置z形板61的目的可以防止吸热棉因为长久实用导致松散,导致散热效果不好的情况出现,同时z形板61还能起到支撑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为了防止人们在开门时被烫到,所述防火门8上设置有门把手81,所述门把手81上设置隔热棉层,所述隔热棉层布置有隔热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轻质隔热防火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门框(1),所述门框(1)通过铰链(11)连接有防火门(8),所述防火门(8)从外到内分别设置有外壳框架(82)、喷水框架(9)、遇水吸热框架(4)、导热框架(5)、吸热棉框架(6),所述防火门(8)上设置有进水管(21),所述进水管(21)进水口一端位于喷水框架(9)内,所述进水管(21)上设置有电磁阀(22)、抽水泵(23),所述门框(1)前侧下端设置有出水管(24),所述出水管(24)一端与外壳框架(82)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热框架(5)内设置有t形的导热铝板(51),所述导热铝板(51)靠近出水管(24)的一端贯穿导热框架(5),所述喷水框架(9)内还设有辅助喷水装置,所述辅助喷水装置位于进水管(21)进水口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隔热防火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喷水装置包括电机(31),所述电机(31)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旋转轴(32),所述旋转轴(32)上设置有齿轮(33),所述喷水框架(9)内设置有堵塞板(34),所述堵塞板(34)位于进水管(21)进水口后侧,所述堵塞板(34)中央开设有通槽(35),所述堵塞板(34)位于通槽(35)处的内壁设置有轮齿,所述堵塞板(34)通过轮齿与齿轮(33)啮合,所述堵塞板(34)上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弹簧(38),所述第一弹簧(38)远离堵塞板(34)的一端与喷水框架(9)固定连接,所述堵塞板(34)左右侧壁设置有滑块(37),所述喷水框架(9)内侧壁设置有凹形板(91),所述堵塞板(34)于喷水框架(9)左右内侧壁相对滑动,所述堵塞板(34)开设有圆孔(36),所述圆孔(36)位于进水管(21)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质隔热防火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框架(82)内壁与喷水框架(9)、遇水吸热框架(4)、导热框架(5)、吸热棉框架(6)外壁之间形成空心隔热层,所述空心隔热层内设置有若干缓冲装置(7),所述缓冲装置(7)包括一端固定连接在外壳框架(82)内壁上的固定柱(71),所述固定柱(7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72),所述限位板(72)远离固定柱(7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弹簧(73),所述第二弹簧(73)远离限位板(7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壳体(74),所述限位板(72)在缓冲壳体(74)内滑动,若干所述缓冲壳体(74)与喷水框架(9)外壁、吸热棉框架(6)外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隔热防火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遇水吸热框架(4)靠近堵塞板(34)的壁开设有喷水孔(41),所述喷水孔(41)内设置有拦截网(42),所述喷水孔(41)距地面的高度与出水管(24)出水口距地面的高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隔热防火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棉框架(6)内设置有若干z形板(61),所述喷水框架(9)与遇水吸热框架(4)靠近出水管(24)的一端都开设有漏水口,所述漏水口内都布置有拦截网(42),所述出水管(24)出水口位于导热铝板(51)后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隔热防火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门(8)上设置有门把手(81),所述门把手(81)上设置隔热棉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火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质隔热防火门,包括门框,所述门框通过铰链连接有防火门,所述防火门从外到内分别设置有外壳框架、喷水框架、遇水吸热框架、导热框架、吸热棉框架,防火门上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抽水泵,所述门框前侧下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一端与外壳框架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热框架内设置有T形的导热铝板,所述导热铝板靠近出水管的一端贯穿导热框架;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防火门从外到内依次设置外壳框架、遇水吸热框架、导热框架、吸热棉框架,降低了防火门的整体重量,空心隔热层的形成使轻质效果达到最佳,并且通过设置四层隔热层,防火隔热效果比传统的防火门效果更加显著。

技术研发人员:沃正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上品门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4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21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