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站锅炉性能试验的炉渣自动螺旋采样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5-09  51



1.本发明涉及一种炉渣采样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炉渣的自动螺旋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电站锅炉性能试验中,特别是锅炉热效率试验时,炉渣取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所取的炉渣样品不具代表性、不准确的话,直接影响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t 10184

2015)中规定,炉渣取样的时间间隔为15~30分钟,应尽可能从流渣中按等时间间隔、等质量接取。对于炉渣取样,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1)现阶段电站锅炉性能试验的炉渣取样大多数是试验人员在捞渣机刮板上用勺子等工具挖取,无法保证取样的等时间间隔和等质量接取,难以保证炉渣采样的准确性,进而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2)现场人工采样,往往会导致炉渣洒落,污染工作人员和现场,而且取样速度较慢。(3)现阶段电厂所燃用的煤种多为掺烧煤种,即便是同一试验工况,煤质随时间也会有较大的变化,现有取样方式难以保证代表性。这三方面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试验技术人员,业内对此也做了大量的努力。
3.下面介绍一个比较典型的专利申请:申请号为201510104165.8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燃煤锅炉大渣自动取样装置,装置中气缸的活塞杆带动气爪,完成对炉渣的自动取样。这套装置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提到的三个问题,但是实际运用中,故障率较高,难以连续使用,特别是很难满足2~4小时的需要,而且取样存在一定的间歇性。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及更好的解决困扰试验技术人员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电站锅炉性能试验的炉渣自动螺旋采样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具有密封性好、操作简便、可靠性高、可连续无间歇取样等特点。
5.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电站锅炉性能试验的炉渣自动螺旋采样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取样口、法兰盘、动力轴、螺旋叶片、电机、伸缩支架、收集容器和筒体,所述法兰盘设置在筒体的前端外部,在法兰盘的前方所述筒体上开设有取样口,所述电机设置在筒体的内部后端,所述动力轴位于筒体内,所述动力轴的一端与电机连接,所述动力轴的另一端连接在筒体的前端,所述螺旋叶片设置在动力轴上,所述筒体的后端开设有落渣口,所述落渣口与收集容器连通,所述伸缩支架设置在筒体的后端外部,所述筒体通过法兰盘与落渣管连接,所述取样口位于落渣管内,所述落渣管与捞渣机连通,同时落渣管连接至渣仓。
6.进一步的,所述落渣口设置为漏斗状结构,且落渣口通过管子与收集容器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电机采用低速电动机。
8.进一步的,所述落渣管预留有取样孔,所述筒体水平插入所述取样孔中,将法兰盘与所述取样孔的法兰盘对接、固定,然后调整伸缩支架的高度以固定整个采样装置。
9.进一步的,采样装置可在试验期间,连续采集落渣管落下的渣样,并且能够保证至少在4小时内连续运转。
10.工作方法,过程如下:采样前,先通入压缩空气对采样装置进行吹扫,压缩空气由取样口通入,并将收集容器打开,由此处排出;然后打开落渣管取样孔处的法兰盘,将筒体插入落渣管取样孔,之后将法兰盘固定在落渣管取样孔的法兰盘上,调整伸缩支架的高度,再安放好收集容器的位置,使整个采样装置保持在稳定状态;连接电源,当具备采样条件时,打开电源,电机带动装有螺旋叶片的动力轴转动,捞渣机中进入落渣管的炉渣从取样口进入筒体,在螺旋叶片的转动作用下,将炉渣输送到筒体的尾部,并从落渣口落下进入收集容器储存;当试验结束时,关闭电源,停止采样,打开收集容器,将收集的炉渣样品取出密封储存。
1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发明可实现连续采样的功能,不存在采样的间隙,而且运行稳定性好,不易出现设备故障,还有使用简便的优势。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13.图中:取样口1、法兰盘2、动力轴3、螺旋叶片4、电机5、伸缩支架6、落渣口7、收集容器8、筒体9、落渣管10、渣仓11、捞渣机12。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15.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电站锅炉性能试验的炉渣自动螺旋采样装置,包括取样口1、法兰盘2、动力轴3、螺旋叶片4、电机5、伸缩支架6、收集容器8和筒体9,法兰盘2设置在筒体9的前端外部,在法兰盘2的前方筒体9上开设有取样口1,电机5设置在筒体9的内部后端,动力轴3位于筒体9内,动力轴3的一端与电机5连接,动力轴3的另一端连接在筒体9的前端,螺旋叶片4设置在动力轴3上,筒体9的后端开设有落渣口7,落渣口7与收集容器8连通,伸缩支架6设置在筒体9的后端外部,筒体9通过法兰盘2与落渣管10连接,取样口1位于落渣管10内,落渣管10与捞渣机12连通,同时落渣管10连接至渣仓11。
16.具体的,落渣口7设置为漏斗状结构,且落渣口7通过管子与收集容器8连接。
17.具体的,电机5采用低速电动机。
18.具体的,落渣管10预留有取样孔,筒体9水平插入取样孔中,将法兰盘2与取样孔的法兰盘对接、固定,然后调整伸缩支架6的高度以固定整个采样装置。
19.具体的,采样装置可在试验期间,连续采集落渣管10落下的渣样,并且能够保证至少在4小时内连续运转。
20.工作方法,过程如下:采样前,先通入压缩空气对采样装置进行吹扫,压缩空气由取样口1通入,并将收集容器8打开,由此处排出;然后打开落渣管10取样孔处的法兰盘,将筒体9插入落渣管10取样孔,之后将法兰盘2固定在落渣管10取样孔的法兰盘上,调整伸缩支架6的高度,再安放好收集容器8的位置,使整个采样装置保持在稳定状态;连接电源,当具备采样条件时,打开电源,电机5带动装有螺旋叶片4的动力轴3转动,捞渣机12中进入落
渣管10的炉渣从取样口1进入筒体9,在螺旋叶片4的转动作用下,将炉渣输送到筒体9的尾部,并从落渣口7落下进入收集容器8储存;当试验结束时,关闭电源,停止采样,打开收集容器8,将收集的炉渣样品取出密封储存。
21.具体的,电机5为工频电机,也可选择变频电机,通过现有计算机等设备控制电机5的转速。
22.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23.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任何熟悉该项技术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电站锅炉性能试验的炉渣自动螺旋采样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取样口(1)、法兰盘(2)、动力轴(3)、螺旋叶片(4)、电机(5)、伸缩支架(6)、收集容器(8)和筒体(9),所述法兰盘(2)设置在筒体(9)的前端外部,在法兰盘(2)的前方所述筒体(9)上开设有取样口(1),所述电机(5)设置在筒体(9)的内部后端,所述动力轴(3)位于筒体(9)内,所述动力轴(3)的一端与电机(5)连接,所述动力轴(3)的另一端连接在筒体(9)的前端,所述螺旋叶片(4)设置在动力轴(3)上,所述筒体(9)的后端开设有落渣口(7),所述落渣口(7)与收集容器(8)连通,所述伸缩支架(6)设置在筒体(9)的后端外部,所述筒体(9)通过法兰盘(2)与落渣管(10)连接,所述取样口(1)位于落渣管(10)内,所述落渣管(10)与捞渣机(12)连通,同时落渣管(10)连接至渣仓(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站锅炉性能试验的炉渣自动螺旋采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落渣口(7)设置为漏斗状结构,且落渣口(7)通过管子与收集容器(8)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站锅炉性能试验的炉渣自动螺旋采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机(5)采用低速电动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站锅炉性能试验的炉渣自动螺旋采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落渣管(10)预留有取样孔,所述筒体(9)水平插入所述取样孔中,将法兰盘(2)与所述取样孔的法兰盘对接、固定,然后调整伸缩支架(6)的高度以固定整个采样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站锅炉性能试验的炉渣自动螺旋采样装置,其特征是,采样装置可在试验期间,连续采集落渣管(10)落下的渣样,并且能够保证至少在4小时内连续运转。6.一种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站锅炉性能试验的炉渣自动螺旋采样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是,过程如下:采样前,先通入压缩空气对采样装置进行吹扫,压缩空气由取样口(1)通入,并将收集容器(8)打开,由此处排出;然后打开落渣管(10)取样孔处的法兰盘,将筒体(9)插入落渣管(10)取样孔,之后将法兰盘(2)固定在落渣管(10)取样孔的法兰盘上,调整伸缩支架(6)的高度,再安放好收集容器(8)的位置,使整个采样装置保持在稳定状态;连接电源,当具备采样条件时,打开电源,电机(5)带动装有螺旋叶片(4)的动力轴(3)转动,捞渣机(12)中进入落渣管(10)的炉渣从取样口(1)进入筒体(9),在螺旋叶片(4)的转动作用下,将炉渣输送到筒体(9)的尾部,并从落渣口(7)落下进入收集容器(8)储存;当试验结束时,关闭电源,停止采样,打开收集容器(8),将收集的炉渣样品取出密封储存。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站锅炉性能试验的炉渣自动螺旋采样装置及方法,包括取样口、法兰盘、动力轴、螺旋叶片、电机、伸缩支架、收集容器和筒体,法兰盘设置在筒体的前端外部,在法兰盘的前方筒体上开设有取样口,电机设置在筒体的内部后端,动力轴位于筒体内,动力轴的一端与电机连接,动力轴的另一端连接在筒体的前端,螺旋叶片设置在动力轴上,筒体的后端开设有落渣口,落渣口与收集容器连通,伸缩支架设置在筒体的后端外部,筒体通过法兰盘与落渣管连接,取样口位于落渣管内,落渣管与捞渣机连通,同时落渣管连接至渣仓。本装置可实现炉渣的自动采样,整体结构设计新颖、体积小、精度高、操作方便,而且可以实现炉渣的连续、无间隙的采样。的采样。的采样。


技术研发人员:陈广伟 黄建平 刘法志 陈军华 丁文龙 许继喜 金李 孙海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01
技术公布日:2021/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23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