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吸波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尖晶石结构的铁氧体吸波材料与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在电子信息占主导的现代生活中,尤其是电子工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也因为利用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变得更加便利与高效,因此不同频率的电磁辐射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之中。但是对于微波的应用与开发,现在主要集中在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军事隐身技术的研究。国外进行雷达隐身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普遍的发展趋势,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隐身设计已经成为了衡量军事作战能力的重要指标;第二方面微波吸收材料在民用方面也有重要的价值,如各种先进的电子设备,医学造影设备,微波炉,民用雷达,电波暗室等设备和设施,微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之而来的电磁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电磁波泄漏出来不止是对设备有一点干扰,对人身健康都会造成严重的干扰和损害,威胁设备的寿命和人类的安全。
3.因此,对电子电气设备所产生的电磁波进行吸收或屏蔽来实现电磁辐射防护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4.为了有效的降低电磁辐射的污染,人们开始将研究的方向转向了高效的电磁波吸波材料上。吸波材料是指能吸收透射到它表面的电磁波能量并通过介质损耗使电磁波能量转化为热能或其它形式的能量的一类材料。
5.混合尖晶石(ab2o4)型复合氧化物是人们较早研究的物质之一,混合尖晶石结构化合物具有非常好的热力学稳定性,同时它也是一种磁性材料。因为饱和磁化强度较高,磁晶各项异性常数较大,化学性能稳定且耐腐蚀、耐磨损。而且钴铁氧体在微波频率中都能保持较高的复数磁导率和虚部,它既有产生介电损耗又能产生磁滞损耗,因此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微波吸收剂使用。
6.由于材料的形貌及化学组分都会影响其最终性能,如何控制材料的生长,实现对其形貌、组成乃至物性的调控,对于深入研究结构与性能的关联,及最终设计并合成出具有理想性能的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混合尖晶石结构的铁氧体吸波材料与制备方法,这种材料在2~18ghz微波频段具有较宽的微波吸收频段以及高效的微波吸收效率。
8.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9.一种混合尖晶石结构的铁氧体吸波材料,其结构式为co1‑
x
ni
x
fe2o4,其中x=0,0.1,0.2,0.3,0.4,0.5。
10.一种混合尖晶石结构的铁氧体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1).将分析纯级的氧化钴(co(oh)2)、氧化铁(fe2o3)和碳酸镍(nico3)作为co、fe、ni的离子源,按实验组分的化学计量比称取样品,将称取的样品置于玛瑙球磨罐中;
12.(2)确定出称量的样品质量,而后按照1:1~1:4的质量比称取玛瑙珠子放进玛瑙球磨罐中用作球磨均匀混料。添加酒精至淹没所有样品且超过1~2mm左右,提供一个可润滑的环境;
13.(3)调整行星球磨机的相关参数,将转速控制在250~300r/min,时间为24~36小时。每3小时将行星球磨机的旋转方向改变,便于均匀混料;
14.(4)将球磨完成的样品放在干燥箱中干燥16~24小时,通过筛网分离出物料和玛瑙珠子;
15.(5)将得到的物料用质量分数为8%~10%的聚乙烯醇胶水(pva)造粒,置于干燥箱中烘干,然后通过不用目数的筛网进行过筛处理得到均匀的粉末粒子并装入模具中,在5.0~15.0mpa的压力下,将粉末压制成厚度为1.5~2.5mm,直径为12.0mm的圆片块体;
16.(6)将所制得的圆片块体放置马弗炉中,以2℃/min升温速率将温度升到400~500℃保温1小时进行去除有机物,而后又以1℃/min升温速率到800~900℃下退火4~6小时,最后用3℃/min的降温速率将温度降到室温,最后制得样品。
17.样品结构与性能检测:
18.晶体结构检测:
19.为了确保制备样品的纯度以及ni掺杂对cofe2o4晶体结构影响研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panalytical x’pert)使用cu靶(kα,波长)对制备的粉末样品进行衍射分析检测。
20.样品表面形貌结构分析:
21.为了分析制备样品的表面形貌以及ni掺杂对cofe2o4形貌的影响研究,通过电镜(sem)使用热场发射的电子枪对制备的粉末样品进行形貌结构分析。
22.样品磁性能检测:
23.为了样品的磁性能检测,利用vsm来测试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ms)和剩磁(mr)大小。
24.吸波性能检测:
25.按ndfe1‑
x
ni
x
o3粉体:石蜡=3:1(质量比)的比例混合,制成内径和外径分别为3mm和7mm,厚度为3.0~3.6mm左右的同轴试样,采用hp8722es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分别测量试样在2~18ghz频段的复介电常数及复磁导率。采用下式计算出单层吸波材料的反射率rl。
[0026][0027][0028]
式中的z为波阻抗,其中(z0)为真空的波阻抗,z
in
是归一化的输入阻抗,μ
r
、ε
r
分别是相对介电常数和磁导率,f是频率,j是常数,h为常数,c为光速,μ0、ε0和d
分别为真空磁导率、真空介电常数和吸波涂层厚度,ε'和ε"分别是复介电常数的实部和虚部,μ'和μ"分别为负磁导率的实部和虚部。
[002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30]
cofe2o4具有优异的混合尖晶石型结构,这种结构具有很强的可调控型,同时混合尖晶石结构的材料本身就是具备迷人的多功能型,因此本发明旨在提出cofe2o4磁性能
‑
微波吸收性能一体化多功能材料。
[0031]
本发明是通过过渡元素ni掺杂cofe2o4混合尖晶石结构的吸波材料。在2~18ghz微波波段内有较好的微波吸收特性,吸收频带宽,反射损耗率低。通过研究掺ni
3
离子对cofe2o4晶体结构与表面形貌对于吸波性能的相互影响作用,为基础研究及潜在的应用都有重要的意义。
[0032]
同时为制备纯相cofe2o4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采用纳米粉末旋转自反应法制备技术具有许多优点,例如:产品均匀度以及纯度高,晶体结构紧密缺陷少,过程简单,所需能量少等。
[0033]
通过ni掺杂cofe2o4来改变形貌影响键合,从而改变fe
‑
o
‑
fe超交换作用。调控磁性能,进而达到对于吸波性能的影响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34]
图1为本发明样品的制备方法工艺流程图;
[0035]
图2是co1‑
x
ni
x
fe2o4(x=0,0.1,0.3,0.5)混合尖晶石结构的铁氧体吸波材料的xrd精修图谱;
[0036]
图3(a)、图3(b)均是co1‑
x
ni
x
fe2o4(x=0,0.1,0.3,0.5)混合尖晶石结构的铁氧体吸波材料的晶胞模型图;
[0037]
图4是co1‑
x
ni
x
fe2o4(x=0,0.1,0.3,0.5)混合尖晶石结构的铁氧体吸波材料的m
‑
h曲线;
[0038]
图5是co1‑
x
ni
x
fe2o4(x=0,0.1,0.3,0.5)混合尖晶石结构的铁氧体吸波材料的反射率;
[0039]
图6是co1‑
x
ni
x
fe2o4(x=0,0.1,0.3,0.5)混合尖晶石结构的铁氧体吸波材料的介电常数;
[0040]
图7是co1‑
x
ni
x
fe2o4(x=0,0.1,0.3,0.5)混合尖晶石结构的铁氧体吸波材料的负介电常数;
[0041]
图8是co1‑
x
ni
x
fe2o4(x=0,0.1,0.3,0.5)混合尖晶石结构的铁氧体吸波材料的磁导率;
[0042]
图9是co1‑
x
ni
x
fe2o4(x=0,0.1,0.3,0.5)混合尖晶石结构的铁氧体吸波材料负磁导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4]
本发明中,铁氧体吸波材料cofe2o4随着过渡元素ni的掺杂量的增加,其晶体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随着掺杂的增加其晶格畸变程度。同时,通过vsm可以看出随着ni元素的加入,磁性能逐渐下降,这点可以通过晶胞模型的相关变化得出,同时晶胞模型中出现化学键的键长键角的变化与吸波性能有一定的关联,因此对于微观结构与宏观的吸波性能的体现有很大的指导研究作用。
[0045]
如图1所示,一种混合尖晶石结构的铁氧体吸波材料,其结构式为co1‑
x
ni
x
fe2o4,其中x=0,0.1,0.2,0.3,0.4,0.5。
[0046]
一种混合尖晶石结构的铁氧体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7]
(1).将分析纯级的氧化钴(co(oh)2)、氧化铁(fe2o3)和碳酸镍(nico3)作为co、fe、ni的离子源,按实验组分的化学计量比称取样品,将称取的样品置于玛瑙球磨罐中;
[0048]
(2)确定出称量的样品质量,而后按照1:1~1:4的质量比称取玛瑙珠子放进玛瑙球磨罐中用作球磨均匀混料。添加酒精至淹没所有样品且超过1~2mm左右,提供一个可润滑的环境;
[0049]
(3)调整行星球磨机的相关参数,将转速控制在250~300r/min,时间为24~36小时。每3小时将行星球磨机的旋转方向改变,便于均匀混料;
[0050]
(4)将球磨完成的样品放在干燥箱中干燥16~24小时,通过筛网分离出物料和玛瑙珠子;
[0051]
(5)将得到的物料用质量分数为8%~10%的聚乙烯醇胶水(pva)造粒,置于干燥箱中烘干,然后通过不用目数的筛网进行过筛处理得到均匀的粉末粒子并装入模具中,在5.0~15.0mpa的压力下,将粉末压制成厚度为1.5~2.5mm,直径为12.0mm的圆片块体;
[0052]
(6)将所制得的圆片块体放置马弗炉中,以2℃/min升温速率将温度升到400~500℃保温1小时进行去除有机物,而后又以1℃/min升温速率到800~900℃下退火4~6小时,最后用3℃/min的降温速率将温度降到室温,最后制得样品。
[0053]
实施例1
[0054]
1)将分析纯级的氢氧化钴(co(oh)2)、氧化铁(fe2o3)作为co、fe的离子源,按实验1:2组分的化学计量比称取样品,将称取的样品置于玛瑙球磨罐中。
[0055]
2)确定出称量的样品质量,而后按照1:4称取玛瑙珠子放进玛瑙球磨罐中用作球磨均匀混料。添加酒精至淹没所有样品且超过2mm左右,提供一个可润滑的环境。
[0056]
3)调整行星球磨机的相关参数,将转速控制在300r/min,时间为36小时。每3小时将行星球磨机的旋转方向改变,便于均匀混料。
[0057]
4)将球磨完成的样品放在干燥箱中干燥36小时,通过筛网分离出物料和玛瑙珠子。
[0058]
5)将得到的物料用质量分数为8%聚乙烯醇胶水(pva)造粒,置于干燥箱中烘干,然后通过不用目数的筛网进行过筛处理得到均匀的粉末粒子并装入模具中,在15mpa的压力下,将粉末压制成厚度为1.5~2.5mm,直径为12.0mm的圆片块体。
[0059]
6)将所指的圆片块体放置在马弗炉中,以2℃/min升温速率将温度升到500℃保温1小时进行去除有机物,而后又以1℃/min升温速率到900℃下退火6小时,最后用3℃/min的降温速率将温度降到室温,最后制得样品。
[0060]
产品检测:将制得的cofe2o4铁氧体吸波材料粉末样品,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panalytical x’pert)使用cu靶(kα,波长)对制备的粉末样品进行检测与结构分析;在场强2t,室温条件下,通过vsm对制备的粉末样品进行磁性能的检测;按cofe2o4粉体:石蜡=3:1(质量比)的比例混合,制成内径和外径分别为3mm和7mm,厚度分别为3.0mm的同轴试样,采用hp8722es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分别测量试样在2~18ghz频段的复磁导率、复介电常数并计算出单层吸波材料的反射率rl。
[0061]
性能测试结果:
[0062]
图2为cofe2o4粉末样品的xrd精修图谱,分析显示制备的cofe2o4样品为纯单相,空间结构为fd
‑
3m型,图3(a)、图3(b)为cofe2o4样品的晶胞模型,显示cofe2o4在室温下化学键的键长和键角的大小关系;图4为cofe2o4的磁滞回线(插图为剩余磁化强度ms);其中反射率r、介电常数ε'、复介电常数ε"、磁导率μ'和负磁导率μ",如图5
‑
图9所示;
[0063]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厚度d=1.8mm,在2~18ghz微波波段,有效频宽为3.14ghz(吸收率大于90%),具有较好的宽频效果;在17.09ghz频率处最小发射率值达到
‑
25.3db左右。
[0064]
实施例2
[0065]
1)将分析纯级的氢氧化钴(co(oh)2)、氧化铁(fe2o3)以及碳酸镍(nico3)作为co、fe、ni的离子源,按实验co
2
:ni
2
=9:1组分的化学计量比称取样品,将称取的样品置于玛瑙球磨罐中。
[0066]
2)确定出称量的样品质量,而后按照1:3称取玛瑙珠子放进玛瑙球磨罐中用作球磨均匀混料。添加酒精至淹没所有样品且超过2mm左右,提供一个可润滑的环境。
[0067]
3)调整行星球磨机的相关参数,将转速控制在280r/min,时间为30小时。每3小时将行星球磨机的旋转方向改变,便于均匀混料。
[0068]
4)将球磨完成的样品放在干燥箱中干燥24小时,通过筛网分离出物料和玛瑙珠子。
[0069]
5)将得到的物料用质量分数为8%的聚乙烯醇胶水(pva)造粒,置于干燥箱中烘干,然后通过不用目数的筛网进行过筛处理得到均匀的粉末粒子并装入模具中,在10mpa的压力下,将粉末压制成厚度为1.5~2.5mm,直径为12.0mm的圆片块体。
[0070]
6)将所制得的圆片块体放置马弗炉中,以2℃/min升温速率将温度升到475℃保温1小时进行去除有机物,而后又以1℃/min升温速率到850℃下退火5小时,最后用3℃/min的降温速率将温度降到室温,最后制得样品。
[0071]
产品检测:将制得的co
0.9
ni
0.1
fe2o4铁氧体吸波材料粉末样品,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panalytical x’pert)使用cu靶(kα,波长)对制备的粉末样品进行检测与结构分析;按co
0.9
ni
0.1
fe2o4粉体:石蜡=3:1(质量比)的比例混合,制成内径和外径分别为3mm和7mm,厚度分别为3.0mm的同轴试样,采用hp8722es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分别测量试样在2~18ghz频段的复磁导率、复介电常数并计算出单层吸波材料的反射率rl。
[0072]
性能测试结果:
[0073]
图2为co
0.9
ni
0.1
fe2o4粉末样品的xrd精修图谱,分析显示制备的样品为cofe2o4以及小部分的co
0.9
ni
0.1
fe2o4相,空间结构均为pbnm型;图3(a)、图3(b)为co
0.9
ni
0.1
fe2o4样品的晶胞模型,显示co
0.9
ni
0.1
fe2o4在室温下化学键的键长和键角的大小关系;图4为co
0.9
ni
0.1
fe2o4(x=0.1)的磁滞回线(插图为剩余磁化强度ms);其中反射率r、介电常数ε'、
复介电常数ε"、磁导率μ'和负磁导率μ",如图5至9所示。
[0074]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厚度d=1.8mm,在2~18ghz微波波段,有效频段为1.1ghz(吸收率大于90%),具有较好的宽频效果;在16.4ghz频率处最小反射率值达到
‑
37.39db左右。
[0075]
实施例3
[0076]
1)将分析纯级的氢氧化钴(co(oh)2)、氧化铁(fe2o3)以及碳酸镍(nico3)作为co、fe、ni的离子源,按实验co
2
:ni
2
=7:3组分的化学计量比称取样品,将称取的样品置于玛瑙球磨罐中。
[0077]
2)确定出称量的样品质量,而后按照1:2称取玛瑙珠子放进玛瑙球磨罐中用作球磨均匀混料。添加酒精至淹没所有样品且超过2mm左右,提供一个可润滑的环境。
[0078]
3)调整行星球磨机的相关参数,将转速控制在265r/min,时间为27小时。每3小时将行星球磨机的旋转方向改变,便于均匀混料。
[0079]
4)将球磨完成的样品放在干燥箱中干燥24小时,通过筛网分离出物料和玛瑙珠子。
[0080]
5)将得到的物料用质量分数为8%的聚乙烯醇胶水(pva)造粒,置于干燥箱中烘干,然后通过不用目数的筛网进行过筛处理得到均匀的粉末粒子并转入模具中,在8mpa的压力下,将粉末压制成厚度为1.5~2.5mm,直径为12.0mm的圆片块体。
[0081]
6)将所制得的圆片块体放置马弗炉中,以2℃/min升温速率将温度升到450℃保温1小时进行去除有机物,而后又以1℃/min升温速率到830℃下退火4.5小时,最后用3℃/min的降温速率将温度降到室温,最后制得样品。
[0082]
产品检测:将制得的co
0.7
ni
0.3
fe2o4铁氧体吸波材料粉末样品,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panalytical x’pert)使用cu靶(kα,波长)对制备的粉末样品进行检测与结构分析;按co
0.7
ni
0.3
fe2o4粉体:石蜡=3:1(质量比)的比例混合,制成内径和外径分别为3mm和7mm,厚度分别为3.0mm的同轴试样,采用hp8722es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分别测量试样在2~18ghz频段的复磁导率、复介电常数并计算出单层吸波材料的反射率rl。
[0083]
性能测试结果:
[0084]
图2为co
0.7
ni
0.3
fe2o4粉末样品的xrd精修图谱,分析显示制备的样品为主要成分为cofe2o4以及小部分的ndfe
0.5
ni
0.5
o3相,空间结构均为pbnm型;图3(a)、图3(b)为co
0.7
ni
0.3
fe2o4样品的晶胞模型,显示co
0.7
ni
0.3
fe2o4在室温下化学键的键长和键角的大小关系;图4为co
0.7
ni
0.3
fe2o4(x=0.3)的磁滞回线(插图为剩余磁化强度ms);其中反射率r、介电常数ε'、复介电常数ε"、磁导率μ'和负磁导率μ",如图5至9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厚度d=1.8mm,在2~18ghz微波波段,有效频宽为1.01ghz(吸收率大于90%),具有较好的宽频效果,在16.61ghz频率处最小反射率值达到
‑
28.34db左右。
[0085]
实施例4
[0086]
1)将分析纯级的氢氧化钴(co(oh)2)、氧化铁(fe2o3)以及碳酸镍(nico3)作为co、fe、ni的离子源,按实验co
2
:ni
2
=5:5组分的化学计量比称取样品,将称取的样品置于玛瑙球磨罐中。
[0087]
2)确定出称量的样品质量,而后按照1:1称取玛瑙珠子放进玛瑙球磨罐中用作球磨均匀混料。添加酒精至淹没所有样品且超过2mm左右,提供一个可润滑的环境。
[0088]
3)调整行星球磨机的相关参数,将转速控制在250r/min,时间为24小时。每3小时
将行星球磨机的旋转方向改变,便于均匀混料。
[0089]
4)将球磨完成的样品放在干燥箱中干燥24小时,通过筛网分离出物料和玛瑙珠子。
[0090]
5)将得到的物料用质量分数为8%的聚乙烯醇胶水(pva)造粒,置于干燥箱中烘干,然后通过不用目数的筛网进行过筛处理得到均匀的粉末粒子并装入模具中,在5mpa的压力下,将粉末压制成厚度为1.5~2.5mm,直径为12.0mm的圆片块体。
[0091]
6)将所制得的圆片块体放置马弗炉中,以2℃/min升温速率将温度升到425℃保温2小时进行去除有机物,而后又以1℃/min升温速率到800℃下退火4小时,最后用3℃/min的降温速率将温度降到室温,最后制得样品。
[0092]
产品检测:将制得的co
0.5
ni
0.5
fe2o4铁氧体吸波材料粉末样品,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panalytical x’pert)使用cu靶(kα,波长)对制备的粉末样品进行检测与结构分析;按co
0.5
ni
0.5
fe2o4粉体:石蜡=3:1(质量比)的比例混合,制成内径和外径分别为3mm和7mm,厚度分别为3.0mm的同轴试样,采用hp8722es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分别测量试样在2~18ghz频段的复磁导率、复介电常数并计算出单层吸波材料的反射率rl。
[0093]
性能测试结果:
[0094]
图2为co
0.5
ni
0.5
fe2o4粉末样品的xrd精修图谱,分析显示制备的样品为主要成分为cofe2o4以及部分的ndfe
0.5
ni
0.5
o3相,空间结构均为pbnm型;图3(a)、图3(b)为co
0.5
ni
0.5
fe2o
43
样品的晶胞模型,显示co
0.5
ni
0.5
fe2o4在室温下化学键的键长和键角的大小关系;图4为co
0.5
ni
0.5
fe2o4(x=0.5)的磁滞回线(插图为剩余磁化强度ms);其中反射率r、介电常数ε'、复介电常数ε"、磁导率μ'和负磁导率μ",如图5
‑
9所示。
[0095]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厚度d=1.8mm,在2~18ghz微波波段,有效频宽为2.5ghz(吸收率大于90%),具有较好的宽频效果;在17.27ghz频率处最小反射率值达到
‑
29.23db左右。
[0096]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合尖晶石结构的铁氧体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材料的分子结构式为co1‑
x
ni
x
fe2o4,其中x=0,0.1,0.3,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尖晶石结构的铁氧体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材料粒径大小在2.30μm~4.30μm,材料的形状为块状。3.一种混合尖晶石结构的铁氧体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将分析纯级的氧化钴、氧化铁和碳酸镍作为co、fe、ni的离子源,按实验组分的化学计量比称取样品,将称取的样品置于玛瑙球磨罐中;步骤2.确定出称量的样品质量,而后按照1:1~1:4的质量比称取玛瑙珠子放进玛瑙球磨罐中用作球磨均匀混料,添加酒精至淹没所有样品且超过1~2mm;步骤3.调整行星球磨机的相关参数,将转速控制在250~300r/min,时间为24~36小时,每3小时将行星球磨机的旋转方向改变;步骤4.将球磨完成的样品放在干燥箱中干燥16~24小时,通过筛网分离出物料和玛瑙珠子;步骤5.将得到的物料用质量分数为8~10%的聚乙烯醇胶水造粒,置于干燥箱中烘干,然后通过不用目数的筛网进行过筛处理得到均匀的粉末粒子并装入模具中,在5.0~15.0mpa的压力下,将粉末压制成厚度为1.5~2.5mm,直径为12.0mm的圆片块体;步骤6.将所制得的圆片块体放置于马弗炉中,以2℃/min升温速率将温度升到400~500℃保温1小时进行去除有机物,而后又以1℃/min升温速率到800~900℃下退火4~6小时,最后用3℃/min的降温速率将温度降到室温,最后制得样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尖晶石结构的铁氧体吸波材料与制备方法,其分子式为Co1‑
技术研发人员:姚青荣 童兆飞 王江 卢照 饶光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3.25
技术公布日:2021/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2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