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封闭型腔的倒角刀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10  28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封闭型腔的倒角刀具。


背景技术:

2.倒角刀具,即埋头钻,是用于铣削加工的、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的旋转刀具。工作时各刀齿依次间歇地切去工件的余量。铣刀主要用于在铣床上加工平面、台阶、沟槽、成形表面和切断工件等。
3.对于铝合金加工零件,在加工上下表面以及型腔内倒角特征时,多使用单层级切削刃倒角刀,逐层刮削倒角。采用此种加工刀具,加工效率慢,每个特征需要单独加工;对于机床z轴反方向面的倒角特征,还需要注意走刀方式,以免发生碰撞,增加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通过现有单层级切削刃倒角刀逐层刮削型腔内倒角时,加工效率慢且反方向面倒角时还需要注意走刀方式,以免发生碰撞,增加危险性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封闭型腔的倒角刀具。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封闭型腔的倒角刀具,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刀体、第二刀体和第三刀体,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之间设置有圆柱状的第一旋转部,第二刀体和第三刀体之间设置有圆柱状的第二旋转部,第一旋转部和第二旋转部的长度与待加工零件上下表面型材壁厚相适配;第二刀体的长度与待加工零件型腔高度相适配,第一刀体靠近第二刀体的一侧分别为第一刀头刃部,第二刀体靠近第一刀体的一侧分别为第二刀头刃部,第二刀体靠近第三刀体的一侧分别为第三刀头刃部,第三刀体靠近第二刀体的一侧分别为第四刀头刃部,第一刀头刃部、第二刀头刃部、第三刀头刃部和第四刀头刃部切削刃的角度与待加工零件上下表面型材的倒角角度相同。
6.进一步,第二刀体为单刃、两刃或者多刃结构。
7.进一步,第一刀头刃部、第二刀头刃部、第三刀头刃部和第四刀头刃部为凹弧状、圆弧状或者直线状。
8.进一步,第一刀头刃部、第二刀头刃部、第三刀头刃部和第四刀头刃部的刃角为45~60
°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0.1、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用于封闭型腔的倒角刀具,本刀具为一体成型,材质为整体合金,按复杂型材结构进行切割,保证整体刃口,符合要求;按照复杂型材截面特征设计刀具结构,在多段处以45
°
刃角进行成体切削材料,保证刀具在复杂截面中以多段刃口进行一次性切削。保证了材料在多段复杂结构状态下,整体加工一致性;一次性编程,提高工艺效率;多面的倒角特征一次性加工完成,提高加工效率。
11.2、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用于封闭型腔的倒角刀具,刀具为多段切削刃,一次性加工挤压型材所有倒角特征,加工效率极高;尤其对于腔体结构,普通的倒角刀具需逐层编制
特定程序,且视线受到阻挡,无法有效进行调整。采用本发明刀具,只需一次编程,即可完成腔体内外倒角加工,加工便捷,一致性好,且大大减少编程加工的工作量;根据型材断面特征和倒角要求设计各层切削刃的角度和长度,专用性强,加工精度高。
12.3、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用于封闭型腔的倒角刀具,一体成型,材质为整体硬质合金,切削性能好;对于竖直方向多个孔径不同的情况,也可以实现一次性加工,操作便利;甚至对于下孔径大于上孔径的情况,只要保证不干涉的情况,也可以根据孔径和倒角情况编制加工路径,一次成型;采用传统刀具,无法实现不同倒角特征的单一刀具加工(如角度不同,斜面倒角、凹面倒角、圆弧倒角等等),需要更换不同的刀具加工每层不同特征的倒角。使用本发明刀具,可多段设计不同的切削刃,完成一次性加工,适用性极强。
13.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1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封闭型腔的倒角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第一刀体1、第二刀体2、第三刀体3、第一旋转部4、第二旋转部5、第一刀头刃部6、第二刀头刃部7、第三刀头刃部8、第四刀头刃部9。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8.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0.原有的倒角刀具中只有1段刃口,在加工中只能利用单段刃口逐层进行倒角加工,
在四个面中只能1次性倒角1个面,上下面无法进行一次性加工,只能进行多次切削且一致性保证效果不太理想,并且浪费时间。
21.如图1所示用于封闭型腔的倒角刀具,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刀体、第二刀体和第三刀体,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之间设置有圆柱状的第一旋转部,第二刀体和第三刀体之间设置有圆柱状的第二旋转部,第一旋转部和第二旋转部的长度根据待加工零件上下表面型材壁厚确定,且略小于待加工零件上下表面型材壁厚,以保证切削刃延伸一定长度。
22.第二刀体的长度与待加工零件型腔高度相适配,根据吃刀量大小,第二刀体可设计为单刃、两刃和多刃结构,并根据排削方式设计沟槽结构;图1为四刃结构,便于高效加工待加工零件型腔。
23.第一刀体靠近第二刀体的一侧分别为第一刀头刃部,第二刀体靠近第一刀体的一侧分别为第二刀头刃部,第二刀体靠近第三刀体的一侧分别为第三刀头刃部,第三刀体靠近第二刀体的一侧分别为第四刀头刃部,第一刀头刃部、第二刀头刃部、第三刀头刃部和第四刀头刃部切削刃的角度与要求的倒角角度相同,制定刀具时要求4处刀头刃部与倒角相切,且为了避免型材壁厚的公差对倒角成型的影响,切削刃应延伸一段距离,保证完整加工特征。
24.第一刀体直柄直径参考圆孔直径设计,以保证刀具下探过程中,第一刀体直柄未与加工面干涉;第二刀体、第三刀体直柄直径也参考圆孔直径设计,一般应小于圆孔直径的3/4,以保证刀具在孔内按刀路行走,完成加工;4处刀头刃部可根据倒角的特征情况,设计不同的切削刃口,如:凹弧、圆弧、直线,等等;刀具使用硬质合金制成,使用寿命长,不易破损。
25.该用于封闭型腔的倒角刀具使用时,将第一刀体、第二刀体和第三刀体一体成型的倒角刀具置于待加工零件的待切削圆孔内,对切削设备一次性编程,一次性加工待加工零件上下表面型腔倒角,上下4个面同时进行倒角加工,多段截面一次性切削,保证一致性并节约时间,节约了成本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
26.该用于封闭型腔的倒角刀具,可以一次性加工待加工零件上下表面,上下4个面同时进行倒角加工,多段截面一次性切削,保证加工的一致性并节约时间,同时节约了成本生产且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
27.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2623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