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槽钢支架,属于支架领域。
背景技术:
机电系统附件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使用一定的支撑机构,常规方式是使用风钻在墙体上打孔的方式进行安装相关支撑机构,但打孔工程中工作量较大,同时对墙体还会造成一定的破坏,影响建筑的整体强度与美观,后期还须单独安装抗震支架作为抗震结构,所以设计一种槽钢支架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槽钢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槽钢支架,所述槽钢支架包括上墙c型槽钢一、上墙c型槽钢二、调距装置、抗震支撑装置、成品固定夹、横向支撑c型槽钢、成品简易固定夹、托臂c型槽钢支架、调节滑动槽一、滑动调节槽二,其特征在于:上墙c型槽钢一的顶端与调距装置的底端相连接,调距装置的顶端与上墙c型槽钢二的一端相连接,上墙c型槽钢二的另一端与调节滑动槽一相适应,调节滑动槽一与抗震支撑装置的顶端相连接,抗震支撑装置的底端与滑动调节槽二相连接,滑动调节槽二与横向支撑c型槽钢的一端相适应,横向支撑c型槽钢与成品固定夹相连接,横向支撑c型槽钢的另一端与上墙c型槽钢一的中间相连接,上墙c型槽钢一的底端与托臂c型槽钢支架的一端相连接,托臂c型槽钢支架与成品简易固定夹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槽钢支架,所述调距装置包括摇杆、防滑套、锥齿轮一、l型固定杆一、轴套一、l型固定杆二、锥齿轮二、调距螺纹杆、轴套二、固定杆、调距螺母,摇杆的一端与防滑套相适应,摇杆的中间与锥齿轮一键连接,摇杆的另一端与轴套一键连接,轴套一与l型固定杆一的一端固定连接,锥齿轮一与锥齿轮二相啮合,锥齿轮二与调距螺纹杆的底端键连接,调距螺纹杆与轴套二键连接,轴套二位于锥齿轮二的上方,轴套二与固定杆相连接,调距螺纹杆与调距螺母螺纹连接,调距螺母的两端与l型固定杆二底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槽钢支架,所述调距螺纹杆、调距螺母、轴套二与锥齿轮二共中心线。
本实用新型一种槽钢支架,所述抗震支撑装置包括固定支撑杆一、活动连接头、抗震调节杆、定位螺纹孔、定位套、定位螺钉、固定支撑杆二,固定支撑杆一与活动连接头的一端相连接,活动连接头的另一端与抗震调节杆相连接,抗震调节杆设置有定位螺纹孔,并且多个定位螺纹孔均匀分布在抗震调节杆上,抗震调节杆与定位套相适应,定位螺钉穿过定位套上的孔,定位螺钉与定位螺纹孔螺纹连接,定位套的一端与固定支撑杆二的顶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槽钢支架,所述成品固定夹和成品简易固定夹个数相同,均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一种槽钢支架,可以减少建筑物墙体打孔,减少工作量,方便安装,可以根据装置抗震需求调节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槽钢支架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托架调距装置3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抗震支撑装置4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支撑杆一4-1的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支撑杆二4-7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有:上墙c型槽钢一1;上墙c型槽钢二2;调距装置3;摇杆3-1;防滑套3-2;锥齿轮一3-3;l型固定杆一3-4;轴套一3-5;l型固定杆二3-6;锥齿轮二3-7;调距螺纹杆3-8;轴套二3-9;固定杆3-10;调距螺母3-11;抗震支撑装置4;固定支撑杆一4-1;活动连接头4-2;抗震调节杆4-3;定位螺纹孔4-4;定位套4-5;定位螺钉4-6;固定支撑杆二4-7;成品固定夹5;横向支撑c型槽钢6;成品简易固定夹7;托臂c型槽钢支架8;调节滑动槽一9;滑动调节槽二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2、3、4、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架,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槽钢支架,包括上墙c型槽钢一1、上墙c型槽钢二2、调距装置3、抗震支撑装置4、成品固定夹5、横向支撑c型槽钢6、成品简易固定夹7、托臂c型槽钢支架8、调节滑动槽一9、滑动调节槽二10,其特征在于:上墙c型槽钢一1的顶端与调距装置3的底端固定连接,调距装置3的顶端与上墙c型槽钢二2的右端固定连接,调距装置3固定了上墙c型槽钢一1和上墙c型槽钢二2的相对位置,上墙c型槽钢二2的左端与调节滑动槽一9通过槽相适应,调节滑动槽一9与抗震支撑装置4的顶端固定连接,抗震支撑装置4的底端与滑动调节槽二10固定连接,通过力学计算可以将抗震支撑装置4布置相应抗震支撑力,滑动调节槽二10与横向支撑c型槽钢6的左端通过槽相适应,横向支撑c型槽钢6与成品固定夹5相连接,横向支撑c型槽钢6的右端与上墙c型槽钢一1的中间固定连接,上墙c型槽钢一1的底端与托臂c型槽钢支架8的右端固定连接,托臂c型槽钢支架8与成品简易固定夹7相连接,可以减少建筑物墙体打孔,减少工作量,方便安装,可以根据装置抗震需求调节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下面结合图1、2、3、4、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调距装置3包括摇杆3-1、防滑套3-2、锥齿轮一3-3、l型固定杆一3-4、轴套一3-5、l型固定杆二3-6、锥齿轮二3-7、调距螺纹杆3-8、轴套二3-9、固定杆3-10、调距螺母3-11,摇杆3-1的左端与防滑套3-2相适应,防滑套3-2起防滑作用,摇杆3-1的中间与锥齿轮一3-3键连接,摇杆3-1的右端与轴套一3-5键连接,轴套一3-5与l型固定杆一3-4的左端固定连接,锥齿轮一3-3与锥齿轮二3-7相啮合,锥齿轮二3-7与调距螺纹杆3-8的底端键连接,调距螺纹杆3-8与轴套二3-9键连接,轴套二3-9位于锥齿轮二3-7的上方,轴套二3-9与固定杆3-10相连接,调距螺纹杆3-8与调距螺母3-11螺纹连接,调距螺母3-11的两端与l型固定杆二3-6底端相连接,调距螺母3-11固定了调距螺纹杆3-8与l型固定杆二3-6的相对位置,从而固定了上墙c型槽钢一1与上墙c型槽钢二2的相对位置,使装置能满足抗震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三:
下面结合图1、2、3、4、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调距螺纹杆3-8、调距螺母3-11、轴套二3-9与锥齿轮二3-7共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四:
下面结合图1、2、3、4、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抗震支撑装置4包括固定支撑杆一4-1、活动连接头4-2、抗震调节杆4-3、定位螺纹孔4-4、定位套4-5、定位螺钉4-6、固定支撑杆二4-7,固定支撑杆一4-1与活动连接头4-2的一端螺栓连接,活动连接头4-2的另一端与抗震调节杆4-3螺钉连接,抗震调节杆4-3设置有定位螺纹孔4-4,并且多个定位螺纹孔4-4均匀分布在抗震调节杆4-3上,抗震调节杆4-3与定位套4-5相适应,定位螺钉4-6穿过定位套4-5上的孔,定位螺钉4-6与定位螺纹孔4-4螺纹连接,定位螺钉4-6固定了定位套4-5和抗震调节杆4-3的相对位置,满足装置对抗震支撑力的需求,定位套4-5的左端与固定支撑杆二4-7的顶端固定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五:
下面结合图1、2、3、4、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成品固定夹5和成品简易固定夹7个数相同,均为两个。
工作过程:根据安装需求通过力学计算可以用位螺钉4-6固定定位套4-5和抗震调节杆4-3的相对位置,布置相应抗震支撑力,满足装置对抗震支撑力的需求,同时转动摇杆3-1,摇杆3-1带动锥齿轮一3-3转动,锥齿轮一3-3带动锥齿轮二3-7转动,锥齿轮二3-7带动调距螺纹杆3-8转动,调距螺纹杆3-8带动调距螺母3-11上下移动,调距螺母3-11带动l型固定杆二3-6移动,l型固定杆二3-6带动上墙c型槽钢二2上下动,从而改变上墙c型槽钢一1与上墙c型槽钢二2的相对位置,使装置能满足抗震需求,最后将上墙c型槽钢一1和上墙c型槽钢二2固定在墙体上,装置减少建筑物墙体打孔,减少工作量,方便安装,可以根据装置抗震需求调节高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这些具体实施方式都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下的不同实现方式,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1.一种槽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钢支架包括上墙c型槽钢一(1)、上墙c型槽钢二(2)、调距装置(3)、抗震支撑装置(4)、成品固定夹(5)、横向支撑c型槽钢(6)、成品简易固定夹(7)、托臂c型槽钢支架(8)、调节滑动槽一(9)、滑动调节槽二(10),上墙c型槽钢一(1)的顶端与调距装置(3)的底端相连接,调距装置(3)的顶端与上墙c型槽钢二(2)的一端相连接,上墙c型槽钢二(2)的另一端与调节滑动槽一(9)相适应,调节滑动槽一(9)与抗震支撑装置(4)的顶端相连接,抗震支撑装置(4)的底端与滑动调节槽二(10)相连接,滑动调节槽二(10)与横向支撑c型槽钢(6)的一端相适应,横向支撑c型槽钢(6)与成品固定夹(5)相连接,横向支撑c型槽钢(6)的另一端与上墙c型槽钢一(1)的中间相连接,上墙c型槽钢一(1)的底端与托臂c型槽钢支架(8)的一端相连接,托臂c型槽钢支架(8)与成品简易固定夹(7)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距装置(3)包括摇杆(3-1)、防滑套(3-2)、锥齿轮一(3-3)、l型固定杆一(3-4)、轴套一(3-5)、l型固定杆二(3-6)、锥齿轮二(3-7)、调距螺纹杆(3-8)、轴套二(3-9)、固定杆(3-10)、调距螺母(3-11),摇杆(3-1)的左端与防滑套(3-2)相适应,摇杆(3-1)的中间与锥齿轮一(3-3)键连接,摇杆(3-1)的一端与轴套一(3-5)键连接,轴套一(3-5)与l型固定杆一(3-4)的一端固定连接,锥齿轮一(3-3)与锥齿轮二(3-7)相啮合,锥齿轮二(3-7)与调距螺纹杆(3-8)的底端键连接,调距螺纹杆(3-8)与轴套二(3-9)键连接,轴套二(3-9)位于锥齿轮二(3-7)的上方,轴套二(3-9)与固定杆(3-10)相连接,调距螺纹杆(3-8)与调距螺母(3-11)螺纹连接,调距螺母(3-11)的两端与l型固定杆二(3-6)底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槽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距螺纹杆(3-8)、调距螺母(3-11)、轴套二(3-9)与锥齿轮二(3-7)共中心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支撑装置(4)包括固定支撑杆一(4-1)、活动连接头(4-2)、抗震调节杆(4-3)、定位螺纹孔(4-4)、定位套(4-5)、定位螺钉(4-6)、固定支撑杆二(4-7),固定支撑杆一(4-1)与活动连接头(4-2)的一端相连接,活动连接头(4-2)的另一端与抗震调节杆(4-3)相连接,抗震调节杆(4-3)设置有定位螺纹孔(4-4),并且多个定位螺纹孔(4-4)均匀分布在抗震调节杆(4-3)上,抗震调节杆(4-3)与定位套(4-5)相适应,定位螺钉(4-6)穿过定位套(4-5)上的孔,定位螺钉(4-6)与定位螺纹孔(4-4)螺纹连接,定位套(4-5)的一端与固定支撑杆二(4-7)的顶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固定夹(5)和成品简易固定夹(7)个数相同,均为两个。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