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煤矿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煤矿井下支护。
背景技术:
2.支护为地下硐室开挖后的稳定及施工安全而采取的支持、加强或被覆围岩的构件或其他措施的总称,采用传统矿山法施工时,支护类型有保留矿柱、架设支护、加固岩石三种,采用新奥法施工时,按支护作用效果可分临时支护和永久支护两类,包括喷锚支护、钢木支撑、混凝土衬砌、注浆支护等多种类型,煤矿开采过程中支护是必不可少的设备,支护可有效防止煤矿坍塌,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3.发明人发现,现有的煤矿井下支护的横梁与支撑杆连接时,操作不太方便,不能快速的将其安装固定,使得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消耗大量时间,不仅降低时效,而且人工成本增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便于拆装的煤矿井下支护,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使得支护能够快速的固定安装或拆卸,以提高时效。
5.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装的煤矿井下支护,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端通过转轴铰接有横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与横杆相邻的一侧设有一字型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端设有与卡板相匹配的十字形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杆杆壁上分别固定有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所述第一卡环上设有第一卡杆,所述第一卡杆上活动套接有第一圆柱环,且所述第一圆柱环位于第一卡环内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卡环上设有第二卡杆,所述第二卡杆上活动套接有第二圆柱环,且第二圆柱环位于第二卡环内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卡板与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在竖直方向上设有预定距离,即该预定距离为第一圆柱环或第二圆柱环的壁厚。其作用或效果:使得快速完成对支护的安装,且在拆卸时只需要将第一圆柱环或第二圆柱环往上提即可将卡板从十字形通孔中抽出,提高时效,节省了人工;而设置的十字形通孔,使得将第一卡环置于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之间或将第二卡环置于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之外时方便调整和固定。
6.优选的,所述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位于十字形通孔上端,所述第一卡环和所述第二卡环位于同一高度。其作用或效果:使得十字形通孔能够与卡板相匹配而达到固定的目的。
7.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杆到第二支撑杆杆壁的距离小于第一圆柱环的直径,所述一字型通孔的长度大于第一圆柱环的直径。其作用或效果:使得卡板插入十字形通孔后,在重力作用下,第一圆柱环能够顺利掉落至一字型通孔中,而第一卡杆到第二支撑杆杆壁的距离小于第一圆柱环的直径,使得第一圆柱环右侧外壁与一字型通孔右侧内壁相抵,从而达到固定的效果,当需要拆除时,旋转第一圆柱环同时往上将其提高,使得第一圆柱环下端内
壁与第一卡杆相贴合,即可抽出卡板;也即,起到限位和固定的作用。
8.优选的,所述第二卡环远离第二支撑杆的一侧到第二卡杆的距离小于第二圆柱环的直径,所述一字型通孔的长度大于第二圆柱环的直径。其作用或效果:同上,便于安装固定和拆卸,起到限位和固定的效果。
9.优选的,所述支撑座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连接处固定有加强杆。其作用或效果:提高稳定性。
10.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设计的一种便于拆装的煤矿井下支护,使得支护能够快速的固定安装或拆卸,提高时效,节省人工;将卡板与第一卡环、第一卡杆、第一圆柱环连接,使其连接装置位于第二支撑杆外部,即该连接装置与煤矿内部的混泥土或巷道外部墙壁相贴合,实现支护永久固定;而将卡板与第二卡环、第二卡杆、第二圆柱环连接,使得该连接装置位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即该连接装置位于煤矿巷道中,从而实现临时支护的效果。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发明一种便于拆装的煤矿井下支护正面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发明一种便于拆装的煤矿井下支护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发明一种便于拆装的煤矿井下支护卡板与第二支撑杆俯视结构示意图。
15.图5为本发明一种便于拆装的煤矿井下支护第二卡环位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16.图6为本发明一种便于拆装的煤矿井下支护第二卡环位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7为图6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
‑
第一支撑杆,2
‑
第二支撑杆,3
‑
横杆,4
‑
卡板,5
‑
一字型通孔,6
‑
十字形通孔,7
‑
第一卡环,8
‑
第二卡环,9
‑
第一卡杆,10
‑
第一圆柱环,11
‑
第二卡杆,12
‑
第二圆柱环,13
‑
支撑座,14
‑
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1.参阅附图1
‑
7,一种便于拆装的煤矿井下支护,包括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所述第一支撑杆1上端通过转轴铰接有横杆3,所述横杆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板4,所述卡板4与横杆3相邻的一侧设有一字型通孔5,所述第二支撑杆2上端设有与卡板4相匹配的十字形通孔6,所述第二支撑杆2杆壁上分别固定有第一卡环7和第二卡环8,所述第一卡环7上设有第一卡杆9,所述第一卡杆9上活动套接有第一圆柱环10,且所述第一圆柱环10位于
第一卡环7内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卡环8上设有第二卡杆11,所述第二卡杆11上活动套接有第二圆柱环12,且第二圆柱环12位于第二卡环8内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3。
22.所述第一卡环7和第二卡环8位于十字形通孔6上端,所述第一卡环7和所述第二卡环8位于同一高度。
23.所述第一卡杆9到第二支撑杆2杆壁的距离小于第一圆柱环10的直径,所述一字型通孔5的长度大于第一圆柱环10的直径。
24.所述第二卡环8远离第二支撑杆2的一侧到第二卡杆11的距离小于第二圆柱环12的直径,所述一字型通孔5的长度大于第二圆柱环12的直径。
25.所述支撑座13与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连接处固定有加强杆14。
26.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在需要对支护进行安装时,先将第一支撑杆1放置在煤井内的地板上进行固定,然后旋转横杆4与水平面平行,当需要永久支护时,将第一卡环7置于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外部,即将第一卡环7置于煤矿巷道的墙壁中,再将卡板4插入十字形通孔6中,插入过程中,卡板4端处与第一圆柱环10左侧外壁相抵,同时第一圆柱环10向上运动,当卡板4插入至一定距离时,因重力作用,第一圆柱环10落入一字型通孔5中而达到固定的目的,需要拆卸时,向上取出第一圆柱环10并逐渐抽出卡板4即可;当需要临时支护时,将第二卡环8置于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之间,同上述过程,同时保持横杆3与第二卡环相对设置,将卡板4插入至十字形通孔6中,使得卡板4与十字形通孔6相匹配,而插入过程中,卡板4端处与第二圆柱环12外壁相抵,从而挤压第二圆柱环12相上运动,直至第二圆柱环12因重力作用落入一字型通孔5为止,即可进行固定,拆卸时,向上取出第二圆柱环12并逐渐抽出卡板4即可。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拆装的煤矿井下支护,包括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所述第一支撑杆(1)上端通过转轴铰接有横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板(4),所述卡板(4)与横杆(3)相邻的一侧设有一字型通孔(5),所述第二支撑杆(2)上端设有与卡板(4)相匹配的十字形通孔(6),所述第二支撑杆(2)杆壁上分别固定有第一卡环(7)和第二卡环(8),所述第一卡环(7)上设有第一卡杆(9),所述第一卡杆(9)上活动套接有第一圆柱环(10),且所述第一圆柱环(10)位于第一卡环(7)内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卡环(8)上设有第二卡杆(11),所述第二卡杆(11)上活动套接有第二圆柱环(12),且第二圆柱环(12)位于第二卡环(8)内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煤矿井下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环(7)和第二卡环(8)位于十字形通孔(6)上端,所述第一卡环(7)和所述第二卡环(8)位于同一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煤矿井下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杆(9)到第二支撑杆(2)杆壁的距离小于第一圆柱环(10)的直径,所述一字型通孔(5)的长度大于第一圆柱环(10)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煤矿井下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环(8)远离第二支撑杆(2)的一侧到第二卡杆(11)的距离小于第二圆柱环(12)的直径,所述一字型通孔(5)的长度大于第二圆柱环(12)的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煤矿井下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3)与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连接处固定有加强杆(14)。
技术总结
一种便于拆装的煤矿井下支护,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端通过转轴铰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与横杆相邻的一侧设有一字型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端设有与卡板相匹配的十字形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杆杆壁上分别固定有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所述第一卡环上设有第一卡杆,所述第一卡杆上活动套接有第一圆柱环,且所述第一圆柱环位于第一卡环内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卡环上设有第二卡杆,所述第二卡杆上活动套接有第二圆柱环,且第二圆柱环位于第二卡环内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本发明设计的支护,方便拆装,操作方便,节省人工,同时制作简单方便,节约成本。节约成本。节约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 蒋策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壹站式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28
技术公布日:2021/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2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