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的联接锁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6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机的联接锁合结构。



背景技术:

风机是依靠输入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由电机带动风机的叶轮旋转,从而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在风机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叶轮的高速旋转,叶轮与传动轴之间可能发生松动,进而影响风机的工作,甚至发生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风机的联接锁合结构,包括外锥套和内锥套;外锥套设置在风机的叶轮的中心,外锥套内部设有锥孔,从外锥套的第一端向第二端孔径减小;外锥套的第一端的端面上沿轴向均布设置多个第一螺孔;外锥套的轴线与叶轮的轴线相重合;内锥套的外侧面为与外锥套的锥孔相适配的锥面,内锥套套设在风机的驱动电机输出轴外侧,内锥套上设置胀紧缝,内锥套的第一端设置凸缘,凸缘上沿轴向均布设置与第一螺孔相适配的第二螺孔,内锥套插入外锥套的锥孔中,螺栓穿过第二螺孔和第一螺孔从而将内锥套固定在外锥套上并使得内锥套逼紧风机的驱动电机输出轴。联接牢固,提高了风机运行时的电机与叶轮联接的稳固性,提高安全系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锥套的内壁上设置凹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凸缘的外圆周面上沿径向设置第三螺孔,第三螺孔贯穿凹槽的槽底,锁合螺丝穿过第三螺孔抵紧电机输出轴。锁合螺丝进一步抵紧电机输出轴,锁合强度高,联接更牢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锥套的外圆周面中部沿周向设置台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锥套的第二端的端面与内锥套的第二端的端面平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锥套的第一端的端面与内锥套的凸缘的内端面的间隔为3-8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联接锁合结构还包括保险盖,保险盖罩设在凸缘外侧,保险该用于防爆裂以及进一步锁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的对旋轴流风机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的对旋轴流风机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的对旋轴流风机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的对旋轴流风机的叶轮的结构图,图4(a)为侧视图,图4(b)为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的对旋轴流风机的外锥套结构图,图5(a)为外锥套侧视图,图5(b)为外锥套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的对旋轴流风机的内锥套结构图,图6(a)为内锥套侧视图,图6(b)为内锥套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的对旋轴流风机的联接锁合结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7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对旋轴流风机。如图所示,对旋轴流风机,包括:依次连接的中空的圆环状的第一导流段100、第一驱动段200、第一涡扇段300、第二涡扇段400、第二驱动段500、第二导流段600,第一导流段100、第一驱动段200、第一涡扇段300、第二涡扇段400、第二驱动段500、第二导流段600可以采用钢材料制成,两段之间的连接可以采用焊接方式相连接;以及,第一叶轮310、第二叶轮410、第一电机210、第二电机510、联接锁合结构。

如图1、3、4所示,第一叶轮310,可转动设置在第一涡扇段300内部,第一叶轮310的叶片上设置导流加强环700,减少了运行噪声以及提高了叶片金属使用抗疲劳度,有效提高了使用寿命,导流加强环700由带状片材连接形成环状,第一叶轮310的每片叶片上设置与导流加强环700相适配的通孔,导流加强环700依次穿过每片叶片上的通孔后连接成环状。导流加强环700穿设在叶片上能产生了导流与整流作用,有效提高了能效比,导流加强环700通过焊接连接成环,导流加强环700与通孔相接处焊接固定,导流加强环700与叶片连接牢靠,增加了叶片的强度,提高了叶片金属使用抗疲劳度,有效提高了使用寿命。

如图1、3、4所示,第二叶轮410,可转动设置在第二涡扇段400内部,第二叶轮410的叶片上设置导流加强环700,减少了运行噪声以及提高了叶片金属使用抗疲劳度,有效提高了使用寿命,导流加强环700由带状片材连接形成环状,第二叶轮410的每片叶片上设置与导流加强环700相适配的通孔,导流加强环700依次穿过每片叶片上的通孔后连接成环状。导流加强环700穿设在叶片上能产生了导流与整流作用,有效提高了能效比,导流加强环700通过焊接连接成环,导流加强环700与通孔相接处焊接固定,导流加强环700与叶片连接牢靠,增加了叶片的强度,提高了叶片金属使用抗疲劳度,有效提高了使用寿命。

如图1、3所示,图1中箭头方向为气流方向,第一叶轮310和第二叶轮410的转动方向相反,由此实现风机一侧进风,另一侧出风,使气流沿一个方向轴向流动。

如图1、3所示,第一电机210,设置在第一驱动段200内部,其电机输出轴连接第一叶轮310,用于带动第一叶轮310转动,第一电机210的输出轴和第一叶轮310通过联接锁合结构相连接。

如图1、3所示,第二电机510,设置在第二驱动段500内部,其电机输出轴连接第二叶轮410,用于带动第二叶轮410转动,第二电机510的输出轴和第二叶轮410通过联接锁合结构相连接。

如图1、3所示,第一电机210的输出轴的轴线、第一叶轮310的轴线、第二叶轮410的轴线和第二电机510的输出轴的轴线相重合。

如图1、3所示,图3中箭头方向为装配时参考方向,第一驱动段200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上壳220和第一下壳230,安装时先安装第一下壳230,调正后安装第一电机210,对于大型的电机从上方吊装,操作简单,调正后固定第一电机210,再将第一上壳220罩在第一电机210上方并与第一下壳230连接成整体,第一上壳220与第一下壳230的连接可以采用焊接固定。

如图1、3所示,图3中箭头方向为装配时参考方向,第二驱动段500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二上壳520和第二下壳530,安装时先安装第二下壳530,调正后安装第二电机510,对于大型的电机从上方吊装,操作简单,调正后固定第二电机510,再将第二上壳520罩在第二电机510上方并与第二下壳530连接成整体,第二上壳520与第二下壳530的连接可以采用焊接固定。

如图1、3所示,图3中箭头方向为装配时参考方向,对旋轴流风机的外壳采用分体式结构,解决了安装与叶轮相互调正困难的问题,尤其是大型的对旋轴流风机,每个部件的重量都很大,现有的对旋轴流风机整体式外壳内很难实现叶轮、风机的调正,同心度不足会影响风机的运行;采用多段分体式配合联接的壳体,调正两段后以及内部部件后再联接下一段,调正简单,提高了同心度,提高了制造效率,减少了制作劳动量与降低了劳动强度;此外,对旋轴流风机的外壳的每段都是分体制作,有效控制了整机的加工变形精度。

如图1、2、3所示,第一导流段100内设有第一防护罩110,第一防护罩110罩设在第一电机210远离第一叶轮310的的一端,第一导流段100远离第一叶轮310的一端还设有第一防护网120,防护罩和防护网起保护作用,提高风机运行时的安全系数。

如图1、2、3所示,第二导流段600内设有第二防护罩610,第二防护罩610罩设在第二电机510远离第二叶轮410的的一端,第二导流段600远离第二叶轮410的一端还设有第二防护网620,防护罩和防护网起保护作用,提高风机运行时的安全系数。

联接锁合结构包括外锥套810、内锥套820和保险盖(图中未示出)。

如图5、6、7所示,外锥套810设置在第一叶轮310和第二叶轮410的中心,外锥套810内部设有锥孔813,从外锥套810的第一端811向第二端812孔径减小;外锥套810的第一端的端面上沿轴向均布设置多个第一螺孔814,优选的设置为6个,均匀分布在外锥套810第一端的端面,孔深40mm;外锥套810的轴线与第一叶轮310的轴线和第二叶轮410的轴线相重合;外锥套810的外圆周面中部沿周向设置台阶815。

如图5、6、7所示,内锥套820的外侧面为与外锥套810的锥孔813相适配的锥面,锥面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a=1°;内锥套820套设在电机输出轴外侧,内锥套820上设置通长的胀紧缝823,内锥套820的第一端821设置凸缘824,凸缘824上沿轴向均布设置与第一螺孔814相适配的第二螺孔825,数量为6个,内锥套820插入外锥套810的锥孔813中,内锥套820的外侧面与外锥套810的锥孔813内壁相贴合,插入到位后,外锥套810的第二端812的端面与内锥套820的第二端822的端面平齐,外锥套810的第一端811的端面与内锥套820的凸缘824的内端面的间隔d1=5mm;螺栓穿过第二螺孔825和第一螺孔814从而将内锥套820固定在外锥套810上并使得内锥套820逼紧电机输出轴,螺栓采用胀紧螺栓;内锥套820的内壁上设置通长的凹槽826,凸缘824的外圆周面上沿径向设置第三螺孔827,第三螺孔827贯穿凹槽826的槽底,锁合螺丝穿过第三螺孔827抵紧电机输出轴,锁合螺丝进一步抵紧电机输出轴,锁合强度高,联接更牢靠。

如图5、6、7所示,内锥套820插入外锥套810内部的方式,容易定位,同心度得到保证,再通过胀紧螺栓压紧电机输出轴,加上锁合螺丝进一步抵紧电机输出轴,装配简单,联接牢固,提高了风机运行时的电机与叶轮联接的稳固性,提高安全系数。

保险盖罩设在凸缘824外侧,保险该用于防爆裂以及进一步锁紧,保险盖采用钢材料制成。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风机的联接锁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锥套和内锥套;

所述外锥套设置在风机的叶轮的中心,外锥套内部设有锥孔,从外锥套的第一端向第二端孔径减小;外锥套的第一端的端面上沿轴向均布设置多个第一螺孔;外锥套的轴线与叶轮的轴线相重合;

所述内锥套的外侧面为与外锥套的锥孔相适配的锥面,所述内锥套套设在风机的驱动电机输出轴外侧,内锥套上设置胀紧缝,所述内锥套的第一端设置凸缘,所述凸缘上沿轴向均布设置与第一螺孔相适配的第二螺孔,所述内锥套插入所述外锥套的锥孔中,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螺孔和所述第一螺孔从而将内锥套固定在所述外锥套上并使得内锥套逼紧风机的驱动电机输出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的联接锁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锥套的内壁上设置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的联接锁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的外圆周面上沿径向设置第三螺孔,所述第三螺孔贯穿所述凹槽的槽底,锁合螺丝穿过所述第三螺孔抵紧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的联接锁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锥套的外圆周面中部沿周向设置台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的联接锁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锥套的第二端的端面与所述内锥套的第二端的端面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机的联接锁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锥套的第一端的端面与所述内锥套的凸缘的内端面的间隔为3-8mm。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风机的联接锁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锁合结构还包括保险盖,所述保险盖罩设在所述凸缘外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风机的联接锁合结构,包括外锥套和内锥套;外锥套设置在风机的叶轮的中心,外锥套内部设有锥孔,从外锥套的第一端向第二端孔径减小;外锥套的第一端的端面上沿轴向均布设置多个第一螺孔;外锥套的轴线与叶轮的轴线相重合;内锥套的外侧面为与外锥套的锥孔相适配的锥面,内锥套套设在风机的驱动电机输出轴外侧,内锥套上设置通长的胀紧缝,内锥套的第一端设置凸缘,凸缘上沿轴向均布设置与第一螺孔相适配的第二螺孔,内锥套插入外锥套的锥孔中,螺栓穿过第二螺孔和第一螺孔从而将内锥套固定在外锥套上并使得内锥套逼紧风机的驱动电机输出轴。联接牢固,提高了风机运行时的电机与叶轮联接的稳固性,提高安全系数。

技术研发人员:熊嫦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鑫风风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4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282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