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重型柴油及天然气发动机,具体涉及一种制动升程连续可调的电控式发动机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制动技术是指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抬起加速踏板,松开离合器,利用发动机压缩行程中所产生的压缩阻力,以及进排气阻力和摩擦力对驱动轮所形成的制动力作用,使之对汽车进行制动。发动机制动技术分为压缩式发动机制动、泄气式发动机制动和部分泄气式发动机制动三种。压缩式发动机制动是在压缩上止点附近开启排气门或辅助气门;泄气式发动机制动是在整个发动机循环开启排气门;部分泄气式发动机制动是在发动机循环的大部分冲程开启排气门。发动机制动技术的应用有效地减少行车制动器的使用频率,整车在下长坡、崎岖山路等陡峭路面时,使用发动机制动,可以避免因长时间使用制动器,导致制动器摩擦片的温度升高,使制动力下降,甚至失去作用。
发动机制动装置能够提供一个或是多个辅助气门升程,用于实现发动机制动功能。目前已有多个发明专利涉及此项技术的应用,主要技术是在凸轮主升程外包含额外一个或几个辅助升程,也可增加一个专门用于制动的凸轮,根据发动机工作的需要,发动机制动装置使辅助升程起作用(实现发动机制动功能)或使其不工作。
专利cn200980158946.8为雅各布斯车辆系统公司申请的专用的摇臂型发动机制动器,该发明公开了一种驱动发动机排气门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摇臂轴,其具有控制流体供给通路,以及排气摇臂,其可枢转地安装在摇臂轴上。发动机制动摇臂可具有:中央开口,将中央开口与控制阀连接的液压通路,以及将控制阀与作动活塞组件连接的流体通路。专利cn201080019296.1为雅各布斯车辆系统公司申请的用于发动机制动和排气提前开启的空动可变气门致动系统,所述系统可以包括第一凸轮,所述第一凸轮具有压缩释放凸起部分和提前排气门开启凸起部分,所述提前排气门开启凸起部分连接到具有第一摇臂的液压空动系统上。液压方式致动的活塞可以从所述液压空动系统有选择地延伸,以向所述排气门提供压缩释放致动或提前排气门开启致动。液压方式致动的活塞可以作为主-从活塞回路中的从动活塞设置在固定的壳体中,或者,替代地,作为液压活塞可滑动地布置在摇臂中;专利cn200910140026.5为德国曼商用车辆股份公司申请的带有气门辅助控制单元的发动机制动装置和用于发动机制动的方法,所述制动装置的排气气门借助于一包括一液压气门辅助控制单元的机械的连接机构与凸轮轴相连接。液压气门辅助控制单元将排气气门保持在暂时打开的位置上。液压气门辅助控制单元可借助于一相对于内燃机的主油回路附加设置的辅助油回路接通和切断。
以上所述发动机制动专利制动气门升程固定,在某一工况,制动功率固定,无法根据车辆的实际需求提供需要的制动功率。另外,上述专利都是以发动机机油作为传递气门运动规律的介质,制动气门的运动规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机油的一些特性,如机油含气率过高时,制动气门升程会损失,从而影响制动性能。此外,当机油温度过低,机油粘度过高时,也会影响发动机制动的正常工作。因此,以上发动机制动技术都要求机油温度高于某个限值(如40℃)时,发动机制动才能介入,因此这样也会限值发动机制动的使用工况。再如采用机油驱动的发动机制动,发动机制动介入与退出的时间普遍较长(>0.4s),这样对发动机制动与点火状态的转换过程产生影响,导致发动机瞬态转换过程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动升程连续可调的电控式发动机制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制动升程连续可调的电控式发动机制动装置,包括
摇臂轴;
凸轮轴,其与摇臂轴平行设置,并具有相邻布置的排气凸轮与辅助凸轮;
排气门,其包括第一排气门、第二排气门以及横设于第一排气门与第二排气门上的气门桥;
滑销,其设置在气门桥内,其一端与第一排气门接触,另一端穿出气门桥;
排气摇臂,其可旋转地安装在摇臂轴上,其前端与气门桥对应接触,其后端与排气凸轮对应接触;
辅助摇臂,其可旋转地安装在摇臂轴上,并与排气摇臂相邻设置,其后端与辅助凸轮对应接触,所述辅助摇臂前端设有纵向孔、安装空腔,所述纵向孔下端开口且与滑销对应,所述安装空腔位于纵向孔的一侧,所述纵向孔侧壁形成有相对纵向孔垂直设置的横槽,且所述横槽与安装空腔贯通;
弹性元件,其能将辅助摇臂压住与辅助凸轮保持接触;
控制机构,其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轮,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安装空腔内,所述驱动轮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
执行机构,其包括调整螺栓、执行柱塞、从动轮,所述调整螺栓设置在纵向孔内,其上部与纵向孔顶部连接,其下部形成有外螺纹,所述执行柱塞内形成有内螺纹,所述执行柱塞套设在调整螺栓外并与其螺纹配合,所述从动轮设置在横槽内并套设在执行柱塞外,所述从动轮与驱动轮传动配合,且所述从动轮与执行柱塞构成轴向滑移周向限位的配合。
所述安装空腔的底部设有电机轴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安装在电机轴孔内,所述驱动电机的侧壁还形成有与安装空腔限位配合的限位凸台。
所述驱动轮与从动轮为齿轮并相互啮合传动。
所述纵向孔上端形成有螺纹孔,所述调整螺栓上端穿出螺纹孔并与螺纹孔螺纹配合,并通过锁紧螺母固定锁紧。
所述执行柱塞底部形成球形接触面。
所述执行柱塞外侧壁均布有若干导向槽,所述从动轮内壁对应设置有若干导向凸台,所述从动轮的导向凸台设置在执行柱塞的导向槽内。
所述辅助摇臂上还设有连通纵向孔的进油孔,所述执行柱塞还设有出油孔。
上述制动升程连续可调的电控式发动机制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发动机正常工作时,驱动电机不工作,执行柱塞与气门桥上滑销之间存在一定的制动间隙,辅助凸轮升程不起作用,不影响排气门的运动,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当上述制动升程连续可调的电控式发动机制动装置工作时,驱动电机开启,输出轴带动驱动轮旋转一定角度,驱动轮驱动从动轮旋转,从动轮驱动执行柱塞旋转,同时,执行柱塞上内螺纹沿着调整螺栓上外螺纹旋转,从而使执行柱塞沿着辅助摇臂上纵向孔向下移动一定的距离,补偿执行柱塞与气门桥上滑销之间的制动间隙。因此在辅助凸轮驱动下,在发动机压缩冲程上止点附近能驱动气门桥上滑销开启排气门,实现发动机制动。
输出轴的旋转角度不同,导致执行柱塞的旋转角度也不同,从而使得执行柱塞下移的距离也不同,使得执行柱塞与气门桥上滑销之间的制动间隙也不同,辅助凸轮可实现的凸轮升程也就不同,从而实现制动气门升程连续变化的可控性,根据整车工况需求获得所需的制动功率。
当上述制动升程连续可调的电控式发动机制动装置不工作时,驱动电机开启,输出轴带动驱动轮旋转到初始位置,驱动轮驱动从动轮旋转,从动轮驱动执行柱塞旋转,同时,执行柱塞上内螺纹沿着调整螺栓外螺纹旋转,从而使执行柱塞沿着辅助摇臂上纵向孔向上移动,执行柱塞与气门桥上滑销之间恢复预留间隙,辅助凸轮不起作用,发动机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根据车辆的实际需求提供需要的制动功率,制动功率的连续变化可满足车辆定速巡航,atm转速控制等智能化需求。
2、消除使用机油带来的可靠性风险:发动机制动装置使用执行电机驱动,消除发动机启动时,由于机油粘度高、机油压力大引起的制动功能误开启而带来的怠速不稳及冒白烟问题。
3、增加发动机制动使用区域:目前的液压式或固链式发动机制动由于使用机油作为工作介质,对机油温度及机油压力有一定要求,如要求机油温度>40℃时发动机制动才可以介入,这样限制了整车刚启动时使用发动机制动。而电控式发动机制动不受这些条件限制,可在整车启动后任何时间使用。
4、发动机制动进入及退出时间明显缩短:传统的液压式或固链式发动机制动由于使用机油作为工作介质或驱动控制介质,发动机制动的进入及退出时间较长,一般需要0.2s~0.4s。而电控式发动机制动可在凸轮轴旋转一圈内完成正功及负功的切换,提升发动机制动进入及退出速度4~5倍。
5、降低了发动机燃油消耗:电控式发动机制动不需机油作为驱动介质,发动机机油需求量及机油泵供油能力可以适当降低,因此有助于燃油消耗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制动升程连续可调的电控式发动机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制动升程连续可调的电控式发动机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制动升程连续可调的电控式发动机制动装置不工作时辅助摇臂、驱动机构及执行机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制动升程连续可调的电控式发动机制动装置工作时辅助摇臂、驱动机构及执行机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辅助摇臂、驱动机构、执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辅助摇臂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辅助摇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驱动机构与执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调整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执行柱塞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执行柱塞的俯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从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制动升程连续可调的电控式发动机制动装置,包括摇臂轴1、凸轮轴2、排气门3、滑销4、排气摇臂5、辅助摇臂6、弹性元件7、控制机构8、执行机构9。
所述摇臂轴1与凸轮轴2平行设置,所述凸轮轴2上具有相邻布置的排气凸轮21与辅助凸轮22,所述凸轮轴2旋转能同时带动排气凸轮21与辅助凸轮22旋转。
所述排气门3包括第一排气门31、第二排气门32以及横设于第一排气门31与第二排气门32上的气门桥33,所述第一排气门31与第二排气门32均采用菌形气门,用于控制发动机内燃烧室和排气歧管之间气体的流动。
所述滑销4设置在气门桥33内,其一端与第一排气门31接触,另一端穿出气门桥33,当滑销4受到一个足够大的作用力时,其将会推动第一排气门31动作,实现第一排气门31的排气冲程。
所述排气摇臂5可旋转地安装在摇臂轴1上,其前端与气门桥33对应接触,其后端与排气凸轮21对应接触,随着凸轮轴2的旋转,排气摇臂5能够在排气凸轮21与排气门的共同作用下绕摇臂轴1旋转摆动,从而通过排气凸轮21、排气摇臂5能够实现排气门3的排气冲程。
其中,所述排气摇臂5后端通过第一滚轮轴安装第一滚轮51,所述第一滚轮51与排气凸轮21相接触,由于排气凸轮21与第一滚轮51之间形成滚动配合,因此大大减少了排气凸轮21与排气摇臂5之间的摩擦力,减少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所述排气摇臂5前端还设有调节螺栓52、象角53、紧固螺母54,所述象角53通过专用工具压装在调节螺栓52的下端,且象角53可在一定转角内自由转动,所述调节螺栓52上端从排气摇臂5前端的顶部突出,并通过紧固螺母54锁紧固定,连接更加牢固可靠,所述象角53与气门桥33相接触,由于象角53的自由度较高,随着排气摇臂5的摆动动作,保证与气门桥33的接触效果,保证工作稳定。
所述辅助摇臂6可旋转地安装在摇臂轴1上,并与排气摇臂5相邻设置,其后端与辅助凸轮22对应接触应,并通过所述弹性元件7压住与辅助凸轮22保持接触,因此凸轮轴2旋转时,辅助凸轮22能够带动辅助摇臂6沿摇臂轴1旋转摆动。
同样的,可以在所述辅助摇臂6后端通过第二滚轮轴安装第二滚轮67,所述第二滚轮67与辅助凸轮22接触,辅助凸轮22与第二滚轮67之间形成滚动配合,大大减少了辅助凸轮22与辅助摇臂6之间的摩擦力,减少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其中,所述辅助凸轮22包括基圆以及一个或者二个桃子,例如本实施例中设置二个桃子,其分别包括一个制动桃子以及一个egr桃子或者一个bgr桃子,制动桃子用于提供一个制动升程,可选的egr桃子可在发动机作正功时提供一个egr升程,可选的bgr桃子可在发动机制动时提供一个bgr升程。
另外,弹性元件7也有很多可选择的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7采用弹簧,其一端固定在辅助摇臂6的后端,另一端固定在弹簧架(图上未画出)上,弹簧架固定在发动机缸盖或其他固定的零部件上,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弹性元件7具有足够的弹簧力使发动机辅助摇臂6一直与辅助凸轮22保持接触。
当然,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辅助摇臂6可以通过如板簧、扭簧等其他方式保持与辅助凸轮22的接触。
如图3-12所示,所述辅助摇臂6前端设有纵向孔61、安装空腔62,所述纵向孔61下端开口且与滑销4相对应,所述安装空腔62位于纵向孔61的一侧,所述纵向孔61侧壁形成有相对纵向孔61垂直设置的横槽63,且所述横槽63与安装空腔62贯通。
所述控制机构8包括驱动电机81、驱动轮82,所述驱动电机81固定安装在安装空腔62内,所述驱动轮82安装在驱动电机81的输出轴811上。
所述执行机构9包括调整螺栓91、执行柱塞92、从动轮93,所述调整螺栓91设置在纵向孔61内,其上部与纵向孔61顶部连接,其下部形成有外螺纹911,所述执行柱塞92内形成有内螺纹921,所述执行柱塞92套设在调整螺栓91外并与其螺纹配合,所述从动轮93设置在横槽63内并套设在执行柱塞92外,所述从动轮93与驱动轮82传动配合,且所述从动轮93与执行柱塞92构成轴向滑移周向限位的配合。
其中,所述驱动轮82与从动轮93为齿轮并相互啮合传动,结构简单,传动稳定。
所述执行柱塞92外侧壁均布有若干导向槽923,所述从动轮93内壁对应设置有若干导向凸台931,所述从动轮93的导向凸台931设置在执行柱塞92的导向槽923内,通过导向槽923与导向凸台931实现从动轮93与执行柱塞93之间轴向滑移周向限位的配合。
当驱动电机81开启时,其输出轴811能够带动驱动轮82旋转一定角度,驱动轮82则能够带动从动轮93旋转一定角度,从动轮93则能够带动执行柱塞92旋转,执行柱塞92通过其内螺纹921与调整螺栓91的外螺纹911配合旋转,从而实现执行柱塞92沿着辅助摇臂6上纵向孔61上下移动,实现执行柱塞92与滑销4之间的间隙调整,从而实现制动升程连续可调的效果,控制发动机制动工作或内部egr。
另外,所述安装空腔62的底部设有电机轴孔64,所述驱动电机81的输出轴811安装在电机轴孔64内,所述驱动电机81的侧壁还形成有与安装空腔62限位配合的限位凸台812。安装时,直接将整个控制机构8装入安装空腔62中,通过电机轴孔64实现中心定位,通过限位凸台812实现驱动电机81本体的周向限位,不仅安装方便,而且动作稳定。
所述纵向孔61上端形成有螺纹孔65,所述调整螺栓91上端穿出螺纹孔65并与螺纹孔65螺纹配合,并通过锁紧螺母94固定锁紧,这使得调整螺栓91能够实现微调,并通过锁紧螺母94锁定,确保执行机构9在动作时,调整螺栓91不会随着执行柱塞92旋转而旋转,结构稳定可靠。
所述执行柱塞92底部形成球形接触面922,当执行柱塞92与滑销4接触时,减少摩擦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所述辅助摇臂6上还设有连通纵向孔61的进油孔66,所述执行柱塞92还设有出油孔924,辅助摇臂6上的进油孔66能够为执行机构9提供机油,多余机油又能够经执行柱塞92的出油孔924流出,机油为执行机构9内零件的相对运动提供润滑,确保动作平稳,减少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上述制动升程连续可调的电控式发动机制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发动机正常工作时,驱动电机81不工作,执行柱塞92与气门桥33上滑销4之间存在一定的制动间隙,因此辅助凸轮22升程不起作用,不影响排气门的正常运动,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当上述制动升程连续可调的电控式发动机制动装置工作时,驱动电机81开启,其输出轴811带动驱动轮82旋转一定角度,驱动轮82驱动从动轮93旋转,从动轮93驱动执行柱塞92旋转,同时,执行柱塞92上内螺纹921沿着调整螺栓91上外螺纹911旋转,从而使执行柱塞92沿着辅助摇臂6上的纵向孔61向下移动一定的距离,补偿执行柱塞92与气门桥33上滑销4之间的制动间隙,因此在辅助凸轮22驱动下,在发动机压缩冲程上止点附近能驱动气门桥33上滑销4开启排气门,实现发动机制动。
输出轴811的旋转角度不同,导致执行柱塞92的旋转角度也不同,从而使得执行柱塞92下移的距离也不同,使得执行柱塞92与气门桥33上滑销4之间的制动间隙也不同,辅助凸轮22可实现的凸轮升程也就不同,从而实现制动气门升程连续变化的可控性,根据整车工况需求获得所需的制动功率。
当上述制动升程连续可调的电控式发动机制动装置不工作时,驱动电机81开启,其输出轴811带动驱动轮82旋转到初始位置,驱动轮82驱动从动轮93旋转,从动轮93驱动执行柱塞92旋转,同时,执行柱塞92上内螺纹921沿着调整螺栓91上外螺纹911旋转,从而使执行柱塞92沿着辅助摇臂6上纵向孔61向上移动,执行柱塞92与气门桥33上滑销4之间恢复制动间隙,因此辅助凸轮22不起作用,发动机正常工作。
采用上述方案,其有益效果是:
1、根据车辆的实际需求提供需要的制动功率,制动功率的连续变化可满足车辆定速巡航,atm转速控制等智能化需求。
2、消除使用机油带来的可靠性风险:发动机制动装置使用执行电机驱动,消除发动机启动时,由于机油粘度高、机油压力大引起的制动功能误开启而带来的怠速不稳及冒白烟问题。
3、增加发动机制动使用区域:目前的液压式或固链式发动机制动由于使用机油作为工作介质,对机油温度及机油压力有一定要求,如要求机油温度>40℃时发动机制动才可以介入,这样限制了整车刚启动时使用发动机制动。而电控式发动机制动不受这些条件限制,可在整车启动后任何时间使用。
4、发动机制动进入及退出时间明显缩短:传统的液压式或固链式发动机制动由于使用机油作为工作介质或驱动控制介质,发动机制动的进入及退出时间较长,一般需要0.2s~0.4s。而电控式发动机制动可在凸轮轴旋转一圈内完成正功及负功的切换,提升发动机制动进入及退出速度4~5倍。
5、降低了发动机燃油消耗:电控式发动机制动不需机油作为驱动介质,发动机机油需求量及机油泵供油能力可以适当降低,因此有助于燃油消耗的降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实用新型,任何运用本实用新型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1.一种制动升程连续可调的电控式发动机制动装置,包括
摇臂轴(1);
凸轮轴(2),其与摇臂轴(1)平行设置,并具有相邻布置的排气凸轮(21)与辅助凸轮(22);
排气门(3),其包括第一排气门(31)、第二排气门(32)以及横设于第一排气门(31)与第二排气门(32)上的气门桥(33);
滑销(4),其设置在气门桥(33)内,其一端与第一排气门(31)接触,另一端穿出气门桥(33);
排气摇臂(5),其可旋转地安装在摇臂轴(1)上,其前端与气门桥(33)对应接触,其后端与排气凸轮(21)对应接触;
辅助摇臂(6),其可旋转地安装在摇臂轴(1)上,并与排气摇臂(5)相邻设置,其后端与辅助凸轮(22)对应接触;
弹性元件(7),其能将辅助摇臂(6)压住与辅助凸轮(22)保持接触;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摇臂(6)前端设有纵向孔(61)、安装空腔(62),所述纵向孔(61)下端开口且与滑销(4)对应,所述安装空腔(62)位于纵向孔(61)的一侧,所述纵向孔(61)侧壁形成有相对纵向孔(61)垂直设置的横槽(63),且所述横槽(63)与安装空腔(62)贯通;
还包括
控制机构(8),其包括驱动电机(81)、驱动轮(82),所述驱动电机(81)固定安装在安装空腔(62)内,所述驱动轮(82)安装在驱动电机(81)的输出轴(811)上;
执行机构(9),其包括调整螺栓(91)、执行柱塞(92)、从动轮(93),所述调整螺栓(91)设置在纵向孔(61)内,其上部与纵向孔(61)顶部连接,其下部形成有外螺纹(911),所述执行柱塞(92)内形成有内螺纹(921),所述执行柱塞(92)套设在调整螺栓(91)外并与其螺纹配合,所述从动轮(93)设置在横槽(63)内并套设在执行柱塞(92)外,所述从动轮(93)与驱动轮(82)传动配合,且所述从动轮(93)与执行柱塞(92)构成轴向滑移周向限位的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动升程连续可调的电控式发动机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空腔(62)的底部设有电机轴孔(64),所述驱动电机(81)的输出轴(811)安装在电机轴孔(64)内,所述驱动电机(81)的侧壁还形成有与安装空腔(62)限位配合的限位凸台(8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动升程连续可调的电控式发动机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82)与从动轮(93)为齿轮并相互啮合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动升程连续可调的电控式发动机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孔(61)上端形成有螺纹孔(65),所述调整螺栓(91)上端穿出螺纹孔(65)并与螺纹孔(65)螺纹配合,并通过锁紧螺母(94)固定锁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动升程连续可调的电控式发动机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柱塞(92)底部形成球形接触面(9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动升程连续可调的电控式发动机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柱塞(92)外侧壁均布有若干导向槽(923),所述从动轮(93)内壁对应设置有若干导向凸台(931),所述从动轮(93)的导向凸台(931)设置在执行柱塞(92)的导向槽(923)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动升程连续可调的电控式发动机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摇臂(6)上还设有连通纵向孔(61)的进油孔(66),所述执行柱塞(92)还设有出油孔(924)。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