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调节的儿科输液智能监测和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现在医学中,输液已经广泛普及,输液又名打点滴或者挂水,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注射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合防腐剂或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静脉输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近500年的波折,在20世纪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成为最常用、最直接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
3.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凡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都属于儿科范围,其医治对象处于生长发育期,由于儿科输液对象主要是年级较小的儿童,因此在进行输液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不仅要保证输液的顺利进行,而且需要保证输液的安全性,现有技术中,在对儿童进行输液的过程中,为了避免输液完成引起的血液回流,通常依靠医护人员或者陪护家长不停的观察输液瓶内的液位,过程枯燥漫长,耗费精力,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且在温度较低时,输液瓶内的低温液体容易引起儿童输液处冰凉和疼痛,导致儿童不适,提高了儿童对输液的抗拒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儿科输液智能监测和保护装置,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在对儿童进行输液的过程中,为了避免输液完成引起的血液回流,通常依靠医护人员或者陪护家长不停的观察输液瓶内的液位,过程枯燥漫长,耗费精力,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本发明为一种便于调节的儿科输液智能监测和保护装置,包括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开设有输液器固定腔、两个输液器阻流腔、监测腔、电源腔和两个加热腔,两个所述输液器阻流腔分别位于防护外壳内部的上端且位于输液器固定腔的两端,所述监测腔位于输液器阻流腔下端且位于输液器固定腔的一端,所述电源腔位于输液器阻流腔下端且位于输液器固定腔的另一端,两个所述加热腔分别位于防护外壳内部的底部且位于输液器固定腔的两端,所述输液器固定腔的内部固定有多个夹持固定板,且所述输液器固定腔的顶部和底部以及夹持固定板的一侧均开设有u型避让槽;
7.位于所述输液器固定腔一端的输液器阻流腔的内部固定有阻流驱动马达,所述阻流驱动马达的输出端固定有双向螺纹丝杆,且所述防护外壳和双向螺纹丝杆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纹丝杆的外侧开设有两处外螺纹,且两处所述外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双向螺纹丝杆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两个阻流夹板,所述阻流夹板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连接有导向滑块,所述导向滑块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导向滑轨,且所述防护外壳和导向滑轨固定
连接;
8.所述监测腔的内部固定有继电器,所述监测腔内部靠近输液器固定腔的一端开设有监测孔,所述监测孔的内部固定有非接触式光电传感器,且所述继电器和非接触式光电传感器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9.具体的,所述电源腔的内部装配有电源件;
10.所述输液器固定腔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防护外壳的一侧固定有控制器和多个信号指示灯,且所述阻流驱动马达和控制器、继电器和控制器以及控制器和信号指示灯之间均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外壳和双向螺纹丝杆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的型号为sc
‑
200通用型。
13.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内部开设有观察通槽,所述观察通槽的内部固定有透明观察板。
14.进一步的,所述电源件为锂电池。
15.进一步的,所述电源腔远离输液器固定腔的一端开设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和锂电池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便于对锂电池进行充电。
16.进一步的,所述电源件为干电池。
17.进一步的,所述电源腔的一侧滑动连接有防护盖,便于对干电池进行更换。
18.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盖的一侧均布开设有若干防滑纹。
19.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腔内部靠近输液器固定腔的一端均布开设有多个加热孔,所述加热腔的内部固定有加热驱动马达和多个电加热丝,且所述控制器和加热驱动马达以及控制器和电加热丝之间均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加热驱动马达的输出端固定有螺旋叶片。
20.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1、本发明通过阻流驱动马达、双向螺纹丝杆、阻流夹板和非接触式光电传感器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装置在输液完成后,可以及时关闭输液管,避免输液完成后引发血液回流,不用医护人员或陪护家长时刻关注输液瓶内的液位,提高了儿童输液时的安全性。
22.2、本发明通过加热驱动马达、螺旋叶片和电加热丝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装置可以在温度较低时,可以对输液管内的液体进行加热,避免了低温的液体引起儿童输液处冰凉和疼痛,降低了儿童对输液的抗拒性。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后视图;
26.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防护外壳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发明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8.图5为本发明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9.图6为本发明导向滑块和导向滑轨的结构剖视图;
30.图7为本发明的使用示意图;
31.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防护外壳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32.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防护外壳的后视图。
3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34.1、防护外壳;2、输液器固定腔;3、输液器阻流腔;4、监测腔;5、电源腔;6、加热腔;7、夹持固定板;8、阻流驱动马达;9、双向螺纹丝杆;10、阻流夹板;11、导向滑块;12、导向滑轨;13、继电器;14、非接触式光电传感器:15、锂电池;16、盖板;17、控制器;18、信号指示灯;19、透明观察板;20、加热驱动马达;21、螺旋叶片;22、电加热丝;23、干电池;24、防护盖。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6.实施例一:
37.在此,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的儿科输液智能监测和保护装置。
38.本发明包括防护外壳1。
39.请参阅图3、图4和图6所示:
40.防护外壳1的内部开设有输液器固定腔2、两个输液器阻流腔3、监测腔4、电源腔5和两个加热腔6,两个输液器阻流腔3分别位于防护外壳1内部的上端且位于输液器固定腔2的两端,监测腔4位于输液器阻流腔3下端且位于输液器固定腔2的一端,电源腔5位于输液器阻流腔3下端且位于输液器固定腔2的另一端,两个加热腔6分别位于防护外壳1内部的底部且位于输液器固定腔2的两端,输液器固定腔2的内部固定有多个夹持固定板7,且输液器固定腔2的顶部和底部以及夹持固定板7的一侧均开设有u型避让槽;
41.位于输液器固定腔2一端的输液器阻流腔3的内部固定有阻流驱动马达8,阻流驱动马达8的输出端固定有双向螺纹丝杆9,且防护外壳1和双向螺纹丝杆9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连接,双向螺纹丝杆9的外侧开设有两处外螺纹,且两处外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双向螺纹丝杆9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两个阻流夹板10,阻流夹板10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连接有导向滑块11,导向滑块11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导向滑轨12,且防护外壳1和导向滑轨12固定连接;
42.监测腔4的内部固定有继电器13,监测腔4内部靠近输液器固定腔2的一端开设有监测孔,监测孔的内部固定有非接触式光电传感器14,且继电器13和非接触式光电传感器14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43.具体的,电源腔5的内部装配有电源件,在本实施例中电源件为锂电池15;
44.在此,电源腔5远离输液器固定腔2的一端开设有充电口,充电口和锂电池15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便于对锂电池15进行充电;
45.请参阅图1、图2和图7所示:
46.输液器固定腔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盖板16,防护外壳1的一侧固定有控制器17和多个信号指示灯18,且阻流驱动马达8和控制器17、继电器13和控制器17以及控制器17和信号指示灯18之间均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47.优选的,控制器17的型号为sc
‑
200通用型;
48.在此,盖板16的内部开设有观察通槽,观察通槽的内部固定有透明观察板19,便于医护人员观察输液管上滴斗内部的情况;
49.请参阅图3、和图5所示:
50.加热腔6内部靠近输液器固定腔2的一端均布开设有多个加热孔,加热腔6的内部固定有加热驱动马达20和多个电加热丝22,且控制器17和加热驱动马达20以及控制器17和电加热丝22之间均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加热驱动马达20的输出端固定有螺旋叶片21。
51.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
52.当需要对儿童进行输液时,转动盖板16,使得输液管上的滴斗放置于两个夹持固定板7之间,使得装置悬挂于输液管上,关闭盖板16,通过透明观察板19可以观察到滴斗内液体滴落的速度;
53.当输液完成后,非接触式光电传感器14监测到滴斗内无液体滴落,传递信号给继电器13,通过继电器13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并传递给控制器17,通过控制器17启动一个信号指示灯18亮起,同时通过控制器17启动阻流驱动马达8,使得阻流驱动马达8的输出端转动,通过阻流驱动马达8和双向螺纹丝杆9的固定连接,使得阻流驱动马达8带动双向螺纹丝杆9转动,通过双向螺纹丝杆9和阻流夹板10的螺纹连接,使得双向螺纹丝杆9带动阻流夹板10移动,进而使得两个阻流夹板10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并对装置内部的输液管形成挤压,当输液管被两个阻流夹板10压扁后,便可以避免输液完成造成的血液回流;
54.具体的,非接触式光电传感器14是以光电器件作为转换元件的传感器,它可用于检测直接引起光量变化的非电物理量,如光强、光照度、辐射测温、气体成分分析等;也可用来检测能转换成光量变化的其他非电量,如物体直径、表面粗糙度、应变、位移、振动、速度、加速度,以及物体的形状、工作状态的识别等,光电式传感器具有非接触、响应快、性能可靠等特点,因此在工业中获得广泛应用;
55.当温度较低,需要对输液管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时,通过控制器17启动加热驱动马达20和电加热丝22,使得电加热丝22对外界释放热量,进而对周围的气体进行加热,同时配合加热驱动马达20的运转,加热后的气体通过加热孔吹向输液管,进而对输液管内的液体进行加热,避免了低温的液体引起儿童不适。
56.实施例二:
57.请参阅图8和图9所示:
58.在此,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电源件不同。
59.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电源件为干电池23;
60.且电源腔5的一侧滑动连接有防护盖24,便于对干电池23进行更换;
61.优选的,防护盖24的一侧均布开设有若干防滑纹。
62.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
63.当需要对儿童进行输液时,转动盖板16,使得输液管上的滴斗放置于两个夹持固定板7之间,使得装置悬挂于输液管上,关闭盖板16,通过透明观察板19可以观察到滴斗内
液体滴落的速度;
64.当输液完成后,非接触式光电传感器14监测到滴斗内无液体滴落,传递信号给继电器13,通过继电器13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17,通过控制器17启动一个信号指示灯18亮起,同时通过控制器17启动阻流驱动马达8,使得阻流驱动马达8的输出端转动,通过阻流驱动马达8和双向螺纹丝杆9的固定连接,使得阻流驱动马达8带动双向螺纹丝杆9转动,通过双向螺纹丝杆9和阻流夹板10的螺纹连接,使得双向螺纹丝杆9带动阻流夹板10移动,进而使得两个阻流夹板10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并对装置内部的输液管形成挤压,当输液管被两个阻流夹板10压扁后,便可以避免输液完成造成的血液回流;
65.具体的,非接触式光电传感器14是以光电器件作为转换元件的传感器,它可用于检测直接引起光量变化的非电物理量,如光强、光照度、辐射测温、气体成分分析等;也可用来检测能转换成光量变化的其他非电量,如物体直径、表面粗糙度、应变、位移、振动、速度、加速度,以及物体的形状、工作状态的识别等,光电式传感器具有非接触、响应快、性能可靠等特点,因此在工业中获得广泛应用;
66.当温度较低,需要对输液管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时,通过控制器17启动加热驱动马达20和电加热丝22,使得电加热丝22对外界释放热量,进而对周围的气体进行加热,同时配合加热驱动马达20的运转,加热后的气体通过加热孔吹向输液管,进而对输液管内的液体进行加热,避免了低温的液体引起儿童不适。
6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
″
一个实施例
″
、
″
示例
″
、
″
具体示例
″
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68.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调节的儿科输液智能监测和保护装置,包括防护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壳(1)的内部开设有输液器固定腔(2)、两个输液器阻流腔(3)、监测腔(4)、电源腔(5)和两个加热腔(6)。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儿科输液智能监测和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输液器阻流腔(3)分别位于防护外壳(1)内部的上端且位于输液器固定腔(2)的两端,所述监测腔(4)位于输液器阻流腔(3)下端且位于输液器固定腔(2)的一端,所述电源腔(5)位于输液器阻流腔(3)下端且位于输液器固定腔(2)的另一端,两个所述加热腔(6)分别位于防护外壳(1)内部的底部且位于输液器固定腔(2)的两端,所述输液器固定腔(2)的内部固定有多个夹持固定板(7),且所述输液器固定腔(2)的顶部和底部以及夹持固定板(7)的一侧均开设有u型避让槽;位于所述输液器固定腔(2)一端的输液器阻流腔(3)的内部固定有阻流驱动马达(8),所述阻流驱动马达(8)的输出端固定有双向螺纹丝杆(9),且所述防护外壳(1)和双向螺纹丝杆(9)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纹丝杆(9)的外侧开设有两处外螺纹,且两处所述外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双向螺纹丝杆(9)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两个阻流夹板(10),所述阻流夹板(10)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连接有导向滑块(11),所述导向滑块(11)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导向滑轨(12),且所述防护外壳(1)和导向滑轨(12)固定连接;所述监测腔(4)的内部固定有继电器(13),所述监测腔(4)内部靠近输液器固定腔(2)的一端开设有监测孔,所述监测孔的内部固定有非接触式光电传感器(14),且所述继电器(13)和非接触式光电传感器(14)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具体的,所述电源腔(5)的内部装配有电源件;所述输液器固定腔(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盖板(16),所述防护外壳(1)的一侧固定有控制器(17)和多个信号指示灯(18),且所述阻流驱动马达(8)和控制器(17)、继电器(13)和控制器(17)以及控制器(17)和信号指示灯(18)之间均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防护外壳(1)和双向螺纹丝杆(9)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儿科输液智能监测和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7)的型号为sc
‑
200通用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儿科输液智能监测和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6)的内部开设有观察通槽,所述观察通槽的内部固定有透明观察板(19)。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儿科输液智能监测和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件为锂电池(1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儿科输液智能监测和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腔(5)远离输液器固定腔(2)的一端开设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和锂电池(15)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便于对锂电池(15)进行充电。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的儿科输液智能监测和保护装置,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防护外壳,防护外壳的内部开设有输液器固定腔、两个输液器阻流腔、监测腔、电源腔和两个加热腔。本发明通过阻流驱动马达、双向螺纹丝杆、阻流夹板和非接触式光电传感器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装置在输液完成后,可以及时关闭输液管,避免输液完成后引发血液回流,不用医护人员或陪护家长时刻关注输液瓶内的液位,提高了儿童输液时的安全性,通过加热驱动马达、螺旋叶片和电加热丝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装置可以在温度较低时,可以对输液管内的液体进行加热,避免了低温的液体引起儿童输液处冰凉和疼痛,降低了儿童对输液的抗拒性。性。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亚敏
技术研发日:2021.03.19
技术公布日:2021/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2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