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枸杞树整形修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枸杞主干形树形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2.树形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根据果树生长发育规律而创造的一种理想的树体骨架结构模式。在果树生产栽培上,首先要考虑就是如何建园,选用哪种树形。树形的选用无疑是保证果品优质、高产、高效生产的重要条件之一,生产中往往需要根据不同树种的不同生长习性和栽培要求,选择不同树形以及相应的整形修剪方式,进而达到理想的群体结构,源足库大,光能利用率高,为耕作管理和丰产优质打好基础。
3.枸杞是多年生的灌木,在600年人工驯化栽培历史中,通过整形修剪,枸杞树先由灌木转变为小乔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枸杞种苗以实生苗和根蘖苗为主,这两类种苗通常需要多级剪截、形成多级次的枝组之后,2~3龄时进入初果期,多级次枝组、主高2m以上,冠幅3m的“三层楼”作为经典树形,在枸杞主产区中宁进行推广。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短枝型、耐肥水品种宁杞1号的出现和矮化密植技术的兴起,枸杞树的高度逐步变为现今的1.4~1.6m,冠幅1.5~2m。
4.其中,宁夏银川地区为了顺应1
×
3m机耕园建园方式的需要,一改以往以株为单位的整形理念,强调“行”为单位的群体修剪效应;宁夏中宁地区为顺应1
×
2m的手工密植园,提出了纺缍形,圆柱形;宁夏固原地区形成了重剪截、当年生枝为主要结果单位的自然半圆形;惠农在开心型的基础上通过成龄树的整形修剪,形成了适宜多风地区前期开心型、后期则变主干型的树体结构。
5.以上树形空间利用大,有利于高产,但存在以下缺点:(1)因树体较大,整形时期较长,树体成形慢。(2)树体骨架级次多,骨干枝上的潜伏芽和不定芽易抽生背上枝多,需经常摘心、抹芽等措施进行管理,用工量较大。(3)树冠体积大、外围枝叶量大、叶幕层厚,导致内膛的叶片见光量极少,不利于通风透光,特别是内膛不易喷施到药剂。(4)且传统的树形一般需要5
‑
6年,成型时间长。
6.轻简化栽培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栽培技术而言是一种采用与当地经济水平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现代农业装备和技术代替人工作业、减轻劳动强度,简化种植管理、减少田间作业次数,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实现生产轻便简捷、节本增效的耕作栽培方式和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提出一种枸杞主干形树形的培养方法,所培育的树形,树体成形快,结构简单,管理简单,节省劳动力。
8.本发明提出一种枸杞主干形树形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9.篱架设置,苗木定植,三年整形;
10.其中,所述三年整形具体为:
11.第一年整形:
12.早春定植枸杞幼苗成活后,在距地面90cm处剪截定干,15天后,剪口下萌发出的枝条,选留1个生长势最强的枝条,待枝条长至40cm,顺竹竿引绑培养成中心干,中心干长至1.6
‑
1.7m时打顶;中心干自然分枝为结果枝的不作处理,结果后结果枝自然下垂;中心干自然分枝为徒长枝且与中心干夹角在30
‑
45度以内的枝条,待枝条基部半木质化后,在15cm处短截促发结果枝;
13.第二年整形:
14.春季萌芽前,对中心干中下部的主枝在15
‑
25cm处短截,中心干上部的主枝在10
‑
15cm处短截,促发分枝;对第一年短截处理已促发出结果枝的徒长枝,回缩至徒长枝外侧最低结果枝的分枝处;
15.在生长期,将主干、中心干上的芽在抽梢期尽早抹芽,中心干上抽生的枝条只选留缺枝方向抽生的枝条补充树冠间隙,如抽生的枝条与中心干夹角在30
‑
45度间,待抽生的枝条基部半木质化后,在15cm处短截促发结果枝;中心干上的主枝短截后剪口下萌发的春梢留放的一般为结果枝;中心干上的主枝短截后剪口下萌发出的强枝,待枝条长至15
‑
20cm时短截促发结果枝;
16.第三年整形:
17.春季萌芽前,主枝上选留2
‑
3个水平或斜生的侧枝,侧枝在15
‑
20cm处短截,侧枝上着生结果枝组;
18.生长期,主干、中心干及主枝距中心干10
‑
15cm内的芽在抽梢期尽早抹除;
19.其它操作与第二年整形相同。
20.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篱架设置具体为:
21.在定植行每隔10.0m埋设一根三角铁支架;所述三角铁支架上距地面每隔0.4m、1.0m、1.6m的位置分别打孔,绑缚直立竹竿,用于固定主干。
22.进一步地,步骤(1)中,三角铁支架的高度为2.2m;三角铁支架埋入地下深度为0.6m。
23.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苗木定植具体为:定植枸杞幼苗,同时进行主干绑缚,将主干与竹竿绑缚固定,让其直立生长。
24.进一步地,步骤(2)中,按照行距2.5m、株距1m定植枸杞幼苗。
25.进一步地,步骤(3)中,第一年整形中,还包括,距地面90cm以下的芽及时抹除。
26.进一步地,步骤(3)中,第二年整形中,与中心干夹角在30
‑
45度的主枝剪口下留外侧芽抽生的新梢。
27.第二年整形中,夏季生长期,树冠顶部及主枝上萌发的背上枝及时疏除。
28.进一步地,步骤(3)中,第二年整形中和第三年整形中,春季萌芽前,疏除中心干上的细弱枝、病残枝、过密枝。
29.进一步地,步骤(3)中,第三年整形中,所得主干形树形的树高为1.6
‑
1.7m,冠幅0.8
‑
1.0m,中心干上主枝18
‑
24个。
30.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31.1.本发明所提出方法培养的树形中心干在第一年整形时一次打顶,不分层,主枝
多,仅需3年,树体基本成形,较传统树形早成形1
‑
2年。
32.2.本发明所提出方法培养的树形与传统树形相比,结构简单,只分为主干、主枝和侧枝,侧枝上直接着生结果枝组,修剪抹芽的工作量减少。
33.3.本发明所提出方法培养所得枸杞主干形树形树冠体积缩减,叶幕层厚度减少,通风透光率高,更加方便田间生产作业。
34.4.本发明所提出方法可以使枸杞树体快速成形,结构简单,节省劳动力,适宜机械化作业。
附图说明
35.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36.图1为本发明所述树体结构示意图;
3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不同整形年份树体实际长势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9.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枸杞主干形树形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0.(1)篱架设置;
41.(2)苗木定植;
42.(3)三年整形;
43.所述三年整形具体为:
44.第一年整形:
45.早春定植枸杞幼苗成活后,在距地面90cm处剪截定干,15天后,剪口下萌发出的枝条,选留1个生长势最强的枝条,待枝条长至40cm,顺竹竿引绑培养成中心干,中心干长至1.6
‑
1.7m时打顶;中心干自然分枝为结果枝的不作处理,结果后结果枝自然下垂;中心干自然分枝为徒长枝且与中心干夹角在30
‑
45度以内的枝条,待枝条基部半木质化后,在15cm处短截促发结果枝;
46.第二年整形:
47.春季萌芽前,对中心干中下部的主枝在15
‑
25cm处短截,中心干上部的主枝在10
‑
15cm处短截,促发分枝;对第一年短截处理已促发出结果枝的徒长枝,回缩至徒长枝外侧最低结果枝的分枝处;
48.在生长期,将主干、中心干上的芽在抽梢期尽早抹芽,中心干上抽生的枝条只选留缺枝方向抽生的枝条补充树冠间隙,如抽生的枝条与中心干夹角在30
‑
45度间,待抽生的枝条基部半木质化后,在15cm处短截促发结果枝;中心干上的主枝短截后剪口下萌发的春梢留放的一般为结果枝;中心干上的主枝短截后剪口下萌发出的强枝,待枝条长至15
‑
20cm时短截促发结果枝;
49.第三年整形:
50.春季萌芽前,主枝上选留2
‑
3个水平或斜生的侧枝,侧枝在15
‑
20cm处短截,侧枝上
着生结果枝组;
51.生长期,主干、中心干及主枝距中心干10
‑
15cm内的芽在抽梢期尽早抹除;
52.其他操作与第二年整形相同。
53.现有技术中,第一年整形时,剪截定干后,剪口下萌发出的枝条,一般选留多个枝条,例如4
‑
6个枝条,以进行结果,第二年或第三年再培养中心干。且现有技术中,第一年整形时,中心干上的徒长枝一般直接疏除,只留结果枝,本发明中如按此操作易造成中心干上缺主枝,使得枝组减少,产量降低。
54.而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枸杞主干形树形的培养方法,在第一年整形期,仅选留1个生长势最强的枝条,第一年就培养中心干,使树干高度第一年就达到目标高度。将徒长枝且与中心干夹角在30
‑
45度以内的枝条,待枝条基部半木质化后,在15cm处短截促发结果枝,使分枝均匀分布在中心干上。
55.同时,第二年整形期,对中心干中下部的主枝和上部的主枝分别进行了不同长度的限定,使得树体长势更加均匀。并且,回缩至枝条外侧最低的结果枝的分枝处,即仅保留徒长枝外侧最低的结果枝,主要为了树体均衡生长。
56.此外,第三年整形期,侧枝在15
‑
20cm处短截,使主枝、主枝上的侧枝均分分布在树冠上。
57.经过三年整形,所得树形与传统树形相比,结构简单,只分为主干、主枝和侧枝,侧枝上直接着生结果枝组,修剪抹芽的工作量减少。所得枸杞主干形树形树冠体积缩减,叶幕层厚度减少,通风透光率高,更加方便田间生产作业。本发明所提出方法可以使枸杞树体快速成形,仅需3年,结构简单,节省劳动力,适宜机械化作业。
58.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1)中,所述篱架设置具体为:
59.在定植行每隔10.0m埋设一根三角铁支架;所述三角铁支架上距地面每隔0.4m、1.0m、1.6m的位置分别打孔,绑缚直立竹竿,用于固定主干。
60.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1)中,三角铁支架的高度为2.2m;三角铁支架埋入地下深度为0.6m。三角铁支架的两个直角边呈90
°
垂直设置,其中,水平直角边埋入地下,竖直直角边竖直向上,用于打孔架设竹竿。打孔也可以用于悬挂滴灌管。
61.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2)中,所述苗木定植具体为:定植枸杞幼苗,同时进行主干绑缚,将主干与竹竿绑缚固定,让其直立生长。
62.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2)中,按照行距2.5m、株距1m定植枸杞幼苗。
63.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3)中,第一年整形中,还包括,距地面90cm以下的芽及时抹除。
64.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3)中,第二年整形中,与中心干夹角在30
‑
45度的主枝剪口下留外侧芽抽生的新梢。以降低枝位。
65.第二年整形中,夏季生长期,树冠顶部及主枝上萌发的背上枝及时疏除。
66.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3)中,第二年整形中和第三年整形中,春季萌芽前,疏除中心干上的细弱枝、病残枝、过密枝。为使主枝均匀交替分布在中心干上,减少无效枝对养分的消耗。
67.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3)中,第三年整形中,所得主干形树形的树高为1.6
‑
1.7m,冠幅0.8
‑
1.0m,中心干上主枝18
‑
24个。
68.需要指出,所述中心干的长度包括主干的长度。
69.下面将结合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发明。
70.实施例1:树形培养的方法
71.时间:2018年3月
‑
2020年8月
72.试材:枸杞新品系14
‑
104、16
‑
23
‑7‑873.2018年3月篱架设置:在定植行每隔10.0m埋设一根三角铁支架,高度:2.2m,埋入地下0.6m,并以钢筋混凝土浇筑固定。铁架上距地面每隔0.4m、1.0m、1.6m的位置分别打孔,并牵引钢丝用于悬挂滴灌管、绑缚直立竹竿固定主干。
74.2018年4月苗木定植:按照行距2.5m、株距0.5m定植枸杞幼苗,同时进行主干绑缚,将主干与竹竿绑缚固定,让其直立生长,避免被风吹断。
75.2018年5月苗木成活后,在距地面90cm处剪截定干,剪截15天剪口下萌发出的枝条,选留1个生长势强的枝条,待枝条长至40cm顺竿引绑培养成中心干,中心干长至1.6m时打顶。中心干上自然分枝能力强,直接生出结果枝的不作处理,座果后枝条自然下垂;中心干自然分枝为徒长枝且与中心干夹角在30
‑
45度以内的枝条,待枝条基部半木质化后,在15cm处短截促发结果枝使分枝均匀分布在中心干上,距地面90cm以下的芽及时抹除。
76.2019年3月春季萌芽前,疏除中心干的细弱枝、病残枝、过密枝,春季萌芽前,对中心干中下部的主枝在15
‑
25cm处短截,中心干上部的主枝在10
‑
15cm处短截,促发分枝;对第一年短截处理已促发出结果枝的徒长枝,回缩至徒长枝外侧最低结果枝的分枝处。在生长期,将主干、中心干上的芽在抽梢期尽早抹芽,中心干上抽生的枝条只选留缺枝方向抽生的枝条补充树冠间隙,如抽生的枝条与中心干夹角在30
‑
45度间,待抽生的枝条基部半木质化后,在15cm处短截促发结果枝;中心干上的主枝短截后剪口下萌发的春梢留放的一般为结果枝;中心干上的主枝短截后剪口下萌发出的强枝,待枝条长至15
‑
20cm时短截促发结果枝;树冠顶部及主枝上萌发的背上枝要及时疏除。
77.2020年3月春季萌芽前,主枝上选留2
‑
3个水平或斜生的侧枝,侧枝在15
‑
20cm处短截,侧枝上着生结果枝组;生长期,主干、中心干及主枝距中心干10
‑
15cm内的芽在抽梢期尽早抹除;其他操作与第二年整形相同,主干形树形基本形成。
78.经过三年的整形培养,所得树高1.6
‑
1.7m,冠幅0.8
‑
1.0m。
79.实施例2:树形培养的方法
80.时间:2019年3月
‑
2020年8月
81.试材:以2018年定植的一年生枸杞新品系14
‑
104、14
‑
87为试材。树形为单主干形,以生产中应用的两层自然半圆形为对照。
82.主干形树形培养方法:
83.2019年3月在主干90cm处短截,短截15天左右剪口下萌发出的枝条,选留1个生长势强的枝条,待枝条长至40cm顺竿引绑培养成中心干,中心干长至1.6m时打顶,距地面90cm以上的分枝不作处理,距地面90cm以下的芽及时抹除,中心干上的分枝数23
‑
24个。
[0084][0085]
2020年3月春季萌芽前,疏除中心干的细弱枝、病残枝、过密枝,春季萌芽前,对中心干中下部的主枝在15
‑
25cm处短截,中心干上部的主枝在10
‑
15cm处短截,促发分枝;对第一年短截处理已促发出结果枝的徒长枝,回缩至徒长枝外侧最低结果枝的分枝处。
[0086]
2020年4月
‑
6月夏季生长期主干、中心干上的芽在抽梢期尽早抹芽,中心干上抽生的枝条只选留缺枝方向的补充树冠间隙,如抽生的枝条与中心干夹角在30
‑
45度间,待枝条基部半木质化后,在15cm处短截促发结果枝;主枝短截后剪口下萌发的春梢留放的一般为结果枝,如在主枝上萌发出强枝,待枝条长至15
‑
20cm时摘心促发结果枝,树冠顶部及主枝上萌发的背上枝及时疏除。主干形树形基本形成,主枝18.6
‑
23.6个。
[0087][0088]
2021年3月春季萌芽前,主枝上选留2
‑
3个水平或斜生的侧枝,侧枝在15
‑
20cm处短截,侧枝上着生结果枝组,使主枝、主枝上的侧枝均分分布在树冠上,4月
‑
6月夏季生长期,主干、中心干及主枝距中心干10
‑
15cm内的芽在抽梢期尽早抹除,其他操作与第二年整形相同。
[0089]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枸杞主干形树形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篱架设置,苗木定植,三年整形;其中,所述三年整形具体为:第一年整形:早春定植枸杞幼苗成活后,在距地面90cm处剪截定干,15天后,剪口下萌发出的枝条,选留1个生长势最强的枝条,待枝条长至40cm,顺竹竿引绑培养成中心干,中心干长至1.6
‑
1.7m时打顶;中心干自然分枝为结果枝的不作处理,结果后结果枝自然下垂;中心干自然分枝为徒长枝且与中心干夹角在30
‑
45度以内的枝条,待枝条基部半木质化后,在15cm处短截促发结果枝;第二年整形:春季萌芽前,对中心干中下部的主枝在15
‑
25cm处短截,中心干上部的主枝在10
‑
15cm处短截,促发分枝;对第一年短截处理已促发出结果枝的徒长枝,回缩至徒长枝外侧最低结果枝的分枝处;在生长期,将主干、中心干上的芽在抽梢期尽早抹芽,中心干上抽生的枝条只选留缺枝方向抽生的枝条补充树冠间隙,如抽生的枝条与中心干夹角在30
‑
45度间,待抽生的枝条基部半木质化后,在15cm处短截促发结果枝;中心干上的主枝短截后剪口下萌发的春梢留放的一般为结果枝;中心干上的主枝短截后剪口下萌发出的强枝,待枝条长至15
‑
20cm时短截促发结果枝;第三年整形:春季萌芽前,主枝上选留2
‑
3个水平或斜生的侧枝,侧枝在15
‑
20cm处短截,侧枝上着生结果枝组;生长期,主干、中心干及主枝距中心干10
‑
15cm内的芽在抽梢期尽早抹除;其它操作与第二年整形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篱架设置具体为:在定植行每隔10.0m埋设一根三角铁支架;所述三角铁支架上距地面每隔0.4m、1.0m、1.6m的位置分别打孔,绑缚直立竹竿,用于固定主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三角铁支架的高度为2.2m;三角铁支架埋入地下深度为0.6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苗木定植具体为:定植枸杞幼苗,同时进行主干绑缚,将主干与竹竿绑缚固定,让其直立生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按照行距2.5m、株距1m定植枸杞幼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第一年整形中,还包括,距地面90cm以下的芽及时抹除。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第二年整形中,与中心干夹角在30
‑
45度的主枝剪口下留外侧芽抽生的新梢。
第二年整形中,夏季生长期,树冠顶部及主枝上萌发的背上枝及时疏除。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第二年整形中和第三年整形中,春季萌芽前,疏除中心干上的细弱枝、病残枝、过密枝。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第三年整形中,所得主干形树形的树高为1.6
‑
1.7m,冠幅0.8
‑
1.0m,中心干上主枝18
‑
24个。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一种枸杞主干形树形的培养方法,属于枸杞树整形修剪技术领域。所述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篱架设置,苗木定植,三年整形。本发明所提出方法培养的树形中心干在第一年整形时一次打顶,不分层,主枝多,仅需3年,树体基本成形,较传统树形早成形1
技术研发人员:何昕孺 田建文 戴国礼 黄婷 张波 段淋渊 梁晓婕 周旋 秦垦 何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科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1.04.27
技术公布日:2021/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3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