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型材加工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全自动打码设备。
背景技术:
在型材的锯切生产线中,需要对锯切后的型材依次进行分料、检测和打码。
在型材的打码工序中,不同的产品需要打码的位置存在区别,而部分现有技术仅能够进行单面打码,打码效率低下,因此在产品置入打码装置前,需要由人工辨认打码的位置是否能够朝向打码机设置,效率较低,出错的概率较大,导致产品的合格率降低,并且也无法实现型材的全自动化流水线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自动打码设备,提高型材的打码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全自动打码设备,包括打码台、传送机构、顶升机构、升降翻转机构、可沿y轴方向和z轴方向移动的第一打码机和可沿x轴方向移动的第二打码机;
所述顶升机构可升降地罩设于所述传送机构外侧且所述顶升机构可嵌设于所述传送机构顶部;
所述升降翻转机构的固定端和所述传送机构皆装设于所述打码台上,且所述升降翻转机构的活动端位于所述传送机构的上方,用于翻转型材;
所述第一打码机的固定端和所述第二打码机的固定端分别装设于所述传送机构两侧;
所述第一打码机的活动端可沿z轴方向穿过所述升降翻转机构的活动端设置,用于对位于所述升降翻转机构的活动端下方的型材进行打码;
所述第二打码机的活动端位于所述顶升机构上方,用于对型材侧面进行打码。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机构一侧装设有直角定位机构;
所述直角定位机构的固定端与所述传送机构连接,所述直角定位机构的活动端位于所述顶升机构的上方并位于所述顶升机构的对角上,用于在y轴方向和x轴方向上同时调整型材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顶升架和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架与所述顶升气缸的活动端连接;
当所述顶升气缸的活动端收回时,所述顶升架嵌设于所述传送机构上;
当所述顶升机构的活动端伸出时,所述顶升架位于所述传送机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翻转机构包括吸附组件、升降组件和用于驱动所述吸附组件旋转的打码翻转组件;
所述打码翻转组件的固定端装设于所述升降组件靠近所述传送机构的一侧,所述吸附组件的固定侧装设于所述打码翻转组件的活动端;
所述吸附组件的吸附侧朝向所述顶升机构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组件为真空吸盘。
进一步的,所述打码翻转组件包括旋转电机和旋转架,所述旋转电机的固定端装设于所述升降组件下端,所述旋转架与所述旋转电机的驱动端传动连接并位于所述顶升机构上方;
所述吸附组件装设于所述旋转架上,用于吸附型材。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为滑台。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消除烟雾的风扇;
所述风扇的固定端装设于所述打码台上,所述风扇的出风端朝向所述顶升机构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传送机构,用于传送型材,设置顶升机构,用于将传送机构上型材顶起对型材进行检测,设置顶升机构用于将传送到位的型材托起,用于使第一打码机对型材的其中一面进行打码,设置升降翻转机构,根据上料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对型材进行翻面,当型材另一面需要进行打码时,升降翻转机构对型材进行180°翻转,实现全自动化控制,而第二打码机用于对型材侧面同时进行打码,提高了型材的打码效率,取代人工操作,并实现了自动化流水线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全自动打码设备的局部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全自动打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传送机构与顶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打码台;
2、传送机构;21、底板;22、传送带;23、连接板;231、开口;
3、顶升机构;31、顶升架;32、顶升气缸;
4、升降翻转机构;41、吸附组件;42、升降组件;43、打码翻转组件;431、旋转电机;432、旋转架;
5、第一打码机;6、第二打码机;
7、直角定位机构;70、直角限位块;
8、风扇;9、拦截机构;10、型材;20、吹气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图6,一种全自动打码设备,包括打码台、传送机构、顶升机构、升降翻转机构、可沿y轴方向和z轴方向移动的第一打码机和可沿x轴方向移动的第二打码机;
所述顶升机构可升降地罩设于所述传送机构外侧且所述顶升机构可嵌设于所述传送机构顶部;
所述升降翻转机构的固定端和所述传送机构皆装设于所述打码台上,且所述升降翻转机构的活动端位于所述传送机构的上方,用于翻转型材;
所述第一打码机的固定端和所述第二打码机的固定端分别装设于所述传送机构两侧;
所述第一打码机的活动端可沿z轴方向穿过所述升降翻转机构的活动端设置,用于对位于所述升降翻转机构的活动端下方的型材进行打码;
所述第二打码机的活动端位于所述顶升机构上方,用于对型材侧面进行打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传送机构对型材进行传送,当型材传送至顶升机构上方后,型材被顶升机构顶起后,控制第一打码机或第二打码机对型材进行打码;
而根据型材的上料情况,判定是否需要对型材进行翻面,若需要翻面,则控制升降翻转机构对型材进行翻面。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传送机构,用于传送型材,设置顶升机构,用于将传送机构上型材顶起对型材进行检测,设置顶升机构用于将传送到位的型材托起,用于使第一打码机对型材的其中一面进行打码,设置升降翻转机构,根据上料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对型材进行翻面,当型材另一面需要进行打码时,升降翻转机构对型材进行180°翻转,实现全自动化控制,而第二打码机用于对型材侧面同时进行打码,提高了型材的打码效率,取代人工操作,并实现了自动化流水线生产。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机构一侧装设有直角定位机构;
所述直角定位机构的固定端与所述传送机构连接,所述直角定位机构的活动端位于所述顶升机构的上方并位于所述顶升机构的对角上,用于在y轴方向和x轴方向上同时调整型材的位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直角定位机构,用于在y轴方向和x轴方向上同时自动调整型材的位置,提高打码位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顶升架和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架与所述顶升气缸的活动端连接;
当所述顶升气缸的活动端收回时,所述顶升架嵌设于所述传送机构上;
当所述顶升机构的活动端伸出时,所述顶升架位于所述传送机构上方。
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顶升架和顶升气缸,可在检测前托起型材,使型材处于静止状态,确保能够在指定位置进行打码。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翻转机构包括吸附组件、升降组件和用于驱动所述吸附组件旋转的打码翻转组件;
所述打码翻转组件的固定端装设于所述升降组件靠近所述传送机构的一侧,所述吸附组件的固定侧装设于所述打码翻转组件的活动端;
所述吸附组件的吸附侧朝向所述顶升机构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吸附组件用于吸附型材,用于通过打码翻转组件对型材进行180°翻转,无需手动翻转,提高打码效率;而升降组件,用于控制吸附组件和打码翻转组件在z轴方向上的位置,避免吸附组件对型材进行翻面时被干涉,导致无法翻面。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组件为真空吸盘。
由上述描述可知,吸附组件采用真空吸盘,能够对型材进行稳定吸附。
进一步的,所述打码翻转组件包括旋转电机和旋转架,所述旋转电机的固定端装设于所述升降组件下端,所述旋转架与所述旋转电机的驱动端传动连接并位于所述顶升机构上方;
所述吸附组件装设于所述旋转架上,用于吸附型材。
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旋转电机,用于驱动旋转架同时带动吸附组件旋转,实现对型材的翻面。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为滑台。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消除烟雾的风扇;
所述风扇的固定端装设于所述打码台上,所述风扇的出风端朝向所述顶升机构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风扇,能够消除打码过程中产生的烟雾。
在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对各类型材进行打码,尤其是板状型材,在本实用新型中主要用于检测笔记本电脑的上盖面型材。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6,一种全自动打码设备,包括打码台1、传送机构2、顶升机构3、升降翻转机构4、可沿y轴方向和z轴方向移动的第一打码机5和可沿x轴方向移动的第二打码机6;顶升机构3可升降地罩设于传送机构2外侧且顶升机构3可嵌设于传送机构2顶部;升降翻转机构4的固定端和传送机构2皆装设于打码台1上,且升降翻转机构4的活动端位于传送机构2的上方,用于翻转型材10;第一打码机5的固定端和第二打码机6的固定端分别装设于传送机构2两侧;第一打码机5的活动端可沿z轴方向穿过升降翻转机构4的活动端设置,用于对位于升降翻转机构4的活动端下方的型材10进行打码;第二打码机6的活动端位于顶升机构3上方,用于对型材10侧面进行打码。其中,升降翻转机构4是根据上料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型材10翻面。
参照图1,传送机构2一侧装设有直角定位机构7;直角定位机构7的固定端与传送机构2连接,直角定位机构7的活动端位于顶升机构3的上方并位于顶升机构3的对角上,用于在y轴方向和x轴方向上同时调整型材10的位置。直角限位块70装设于传送机构2一侧,直角定位机构7的对角设置有一直角限位块70,用于限制型材10的位移。
参照图4,传送机构2两侧还设置有吹气机构20,用于吹去型材10表面的灰尘。
参照图6,顶升机构3包括顶升架31和顶升气缸32,顶升架31与顶升气缸32的活动端连接;当顶升气缸32的活动端收回时,顶升架31嵌设于传送机构2上;当顶升机构3的活动端伸出时,顶升架31位于传送机构2上方。
其中,传送机构2设置有两个顶升机构3、两个第一打码机5和两个第二打码机6,两个顶升机构3沿传送机构2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根据产品需求及上料情况,在生产线启动前对第一打码机5和第二打码机6进行位置调节,第一打码机5通过手轮进行y轴和z轴方向的调节,第二打码机6通过手轮进行x轴方向的调节。值得注意的是,图3为型材10无需翻面状态。
其中,参照图4和图5,传送机构2包括底板21、两条传送带22和两块连接板23,两块连接板23相对设置并与底板21相互垂直地装设于底板21上,两条传送带22位于两块连接板23间,且每一条传送带22对应与一块连接板23连接,两条传送带22间传动连接,连接板23顶部开设有多个用于嵌设顶升架31的开口231,顶升气缸32装设于底板21上并位于两条传送带22间。
参照图3,升降翻转机构4包括吸附组件41、升降组件42和用于驱动吸附组件41旋转的打码翻转组件43;打码翻转组件43的固定端装设于升降组件42靠近传送机构2的一侧,吸附组件41的固定侧装设于打码翻转组件43的活动端;吸附组件41的吸附侧朝向顶升机构3设置。其中,升降翻转机构4是根据上料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型材10翻面。
优选的,吸附组件41为真空吸盘。
参照图3,打码翻转组件43包括旋转电机431和旋转架432,旋转电机431的固定端装设于升降组件42下端,旋转架432与旋转电机431的驱动端传动连接并位于顶升机构3上方;吸附组件41装设于旋转架432上,用于吸附型材10。
优选的,升降组件42为滑台。
参照图2,还包括用于消除烟雾的风扇8;风扇8的固定端装设于打码台1上,风扇8的出风端朝向顶升机构3设置。优选的,风扇8设置有两个。
参照图4,还包括拦截机构9,拦截机构9装设于检测传送机构2的进料端内,用于在检测过程中阻挡下一个型材10移动至第一顶升机构3上。优选的,拦截机构9为气缸。
具体的,上述全自动打码设备的具体实施过程为:
型材10进入传送机构2后,当位于第一个顶升架31下方的光电开关检测到型材10到达第一个顶升架31时,拦截机构9的活动端伸出,拦截型材10,同时顶升气缸32的活动端伸出,顶升气缸32将顶升架31顶起,将型材10顶起后,直角定位机构7的活动端伸出,对型材10进行位置调整,拦截机构9的活动端收回;
当拦截机构9下的光电开关检测到第二个型材10通过后,拦截机构9的活动端伸出,拦截第三个型材10,第二个型材10从第一个顶升架31下方传送至下一个顶升机构3上,当位于第二个顶升架31光电开关检测到型材10到位,下一个顶升机构3将型材10顶起,下一个直角定位机构7的活动端伸出,对型材10进行x轴和y轴方向的调整,此时传送机构2暂停传输,直至两个型材10均打码完成后,两个顶升架31依次下降,型材10落于传送机构2上,进行传送。
其中,顶升气缸32、第一打码机5、第二打码机6、直角定位机构7、拦截机构9、顶升架31下方的光电开关以及拦截机构9下的光电开关分别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全自动打码设备,通过自动传送的方式对型材进行传送,设置有两个顶升机构,用于同时对两个型材进行打码,提高了打码效率,取代人工操作,并实现了自动化流水线生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一种全自动打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打码台、传送机构、顶升机构、升降翻转机构、可沿y轴方向和z轴方向移动的第一打码机和可沿x轴方向移动的第二打码机;
所述顶升机构可升降地罩设于所述传送机构外侧且所述顶升机构可嵌设于所述传送机构顶部;
所述升降翻转机构的固定端和所述传送机构皆装设于所述打码台上,且所述升降翻转机构的活动端位于所述传送机构的上方,用于翻转型材;
所述第一打码机的固定端和所述第二打码机的固定端分别装设于所述传送机构两侧;
所述第一打码机的活动端可沿z轴方向穿过所述升降翻转机构的活动端设置,用于对位于所述升降翻转机构的活动端下方的型材进行打码;
所述第二打码机的活动端位于所述顶升机构上方,用于对型材侧面进行打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全自动打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一侧装设有直角定位机构;
所述直角定位机构的固定端与所述传送机构连接,所述直角定位机构的活动端位于所述顶升机构的上方并位于所述顶升机构的对角上,用于在y轴方向和x轴方向上同时调整型材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全自动打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包括顶升架和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架与所述顶升气缸的活动端连接;
当所述顶升气缸的活动端收回时,所述顶升架嵌设于所述传送机构上;
当所述顶升机构的活动端伸出时,所述顶升架位于所述传送机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全自动打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翻转机构包括吸附组件、升降组件和用于驱动所述吸附组件旋转的打码翻转组件;
所述打码翻转组件的固定端装设于所述升降组件靠近所述传送机构的一侧,所述吸附组件的固定侧装设于所述打码翻转组件的活动端;
所述吸附组件的吸附侧朝向所述顶升机构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全自动打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组件为真空吸盘。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全自动打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码翻转组件包括旋转电机和旋转架,所述旋转电机的固定端装设于所述升降组件下端,所述旋转架与所述旋转电机的驱动端传动连接并位于所述顶升机构上方;
所述吸附组件装设于所述旋转架上,用于吸附型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全自动打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为滑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全自动打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消除烟雾的风扇;
所述风扇的固定端装设于所述打码台上,所述风扇的出风端朝向所述顶升机构设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