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喷枪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三流体喷头,及具有该三流体喷头的喷枪。
背景技术:
2.现在电厂废水零排放的技术路线主要有双流体蒸发塔和旋转雾化蒸发塔两种,双流体蒸发塔由于其蒸发塔直径相对较小,比较适合场地比较紧张的电厂。空气雾化喷枪作为双流体蒸发塔核心部件,其雾化效果是否稳定关系到蒸发塔的稳定运行。现在投运的蒸发塔其雾化喷枪主要由枪杆和喷头组成;而现有的喷头其雾化效果较差,故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三流体喷头,以及一种三流体喷枪。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三流体喷头,包括内喷头,以及固定套设在内喷头外部的外喷头,所述外喷头和内喷头之间间隔设置形成供气流通过流道;所述流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旋流部和均风板;所述均风板上沿均风板周向阵列分布有若干风孔;所述旋流部包括若干沿流道圆周方向固定连接在流道内的旋流叶片,其中相邻两旋流叶片之间间隔设置形成供气流通过的通道。
6.进一步的,所述均风板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内喷头同轴设置的连接管。
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三流体喷枪,包括枪杆,以及如上述方案所述的三流体喷头。
8.进一步的,所述枪杆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水管、第一套管、第二套管,以及保温管;所述枪杆两端分别设有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三流体喷头固定连接在上端盖上;
9.水管与第一套管之间间隔设置形成第一夹层;所述水管上端连接有朝向连接管的喷嘴,所述第一夹层靠近喷嘴一端与连接管相连通;
10.第二套管与第一套管间隔设置形成第二夹层,第二夹层与流道相连通;
11.第二套管与保温管间隔设置形成的第三夹层;
12.所述下端盖上分别设有与水管连通的进水口、与第一夹层连通的第一进气口,以及与第二夹层连通的第二进气口。
13.进一步的,所述保温管的外壁上还分别设有与第三夹层相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14.较之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5.本发明通过在流道内设置带有风孔的均风板,以及旋流部,如此高压气体在经过均风板时便会被均匀分散开来,进而在经过旋流叶片时,形成旋风,如此水雾在内喷头喷出时,在旋风的作用下会离心向四周扩散,从而提高水雾的扩散范围。
附图说明
16.图1为喷枪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喷枪的剖面图;
18.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
19.图4为喷枪的截面图;
20.图5为图4中b部的放大图。
21.附图标记:1、内喷头;2、外喷头;3、流道;4、旋流叶片;41、通道;5、均风板;51、风孔;52、连接管;61、水管;611、喷嘴;62、第一套管;63、第二套管;64、保温管;71、第一夹层;72、第二夹层;73、第三夹层;81、下端盖;811、进水口;812、第一进气口;813、第二进气口;82、上端盖;91、进风口;92、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23.实施例1:
24.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三流体喷头,包括内喷头1,以及固定套设在内喷头1外部的外喷头2,结合图2和图3所示,所述外喷头2和内喷头1之间间隔设置形成供气流通过流道3。外喷头2的上端与内喷头1上端之间间隔设置,以供气流导出。
25.水和低压气体由内喷头1喷出,在低压气体的作用下使水雾化,进而从内喷头1喷出水雾。
26.高压气体从流道3内通过。
27.所述流道3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旋流部和均风板5;所述均风板5上沿均风板5周向阵列分布有若干风孔51,如此高压气体在经过均风板5时,会从各风孔51通过,从而使高压气体分布在流道3内分布均匀。
28.所述旋流部包括若干沿流道3圆周方向固定连接在流道3内的旋流叶片4,其中相邻两旋流叶片4之间间隔设置形成供气流通过的通道41,如此高压气体经均风板5分散均匀后,在通过通道41时,会形成旋风,旋风最终从外喷头2的上端导出,与此同时水雾从内喷头1上端输出,如此在旋风的作用下,内喷头1喷出的水雾便会向四周辐射扩散,以提高水雾的扩散范围。
29.本实施例中所述均风板5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内喷头1同轴设置的连接管52,连接管52主要用于与喷枪的枪杆衔接。
30.实施例2
3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三流体喷枪,包括枪杆,以及如实施例1所述的三流体喷头。
32.具体的:结合图3和图4所示,所述枪杆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水管61、第一套管62、第二套管63,以及保温管64;其中水管61、第一套管62、第二套管63,以及保温管64同轴设置。
33.所述枪杆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上端盖82和下端盖81;所述三流体喷头固定连接在上端盖82上。
34.如图3所示,水管61与第一套管62之间间隔设置形成第一夹层71;水从水管61中进
行流动,第一夹层71主要供低压气体流过。
35.所述水管61上端连接有朝向连接管52的喷嘴611,水管61中的水从喷嘴611喷出;所述第一夹层71靠近喷嘴611一端与连接管52相连通,低压气体从第一夹层71流动,在经过喷嘴611位置时,会将喷嘴611喷出的水进行雾化,形成水雾,进而该水雾进入内喷头1,由内喷头1喷出。
36.第二套管63与第一套管62间隔设置形成第二夹层72,第二夹层72与流道3相连通;第二夹层72主要供高压气体流过,如此高压气体在经第二夹层72进入流道3内,最终从外喷头2的上端喷出,以扩散内喷头1喷出的水雾。
37.第二套管63与保温管64间隔设置形成的第三夹层73;结合图4所示,所述保温管64的外壁上还分别设有与第三夹层73相连通的进风口91和出风口92。第三夹层73的设置目的在于供冷气通过,如此可以通过进风口91将冷气导入第三夹层73内,进而冷气由出风口92排出,如此第三夹层73内的冷气便会对枪杆内部进行降温,防止枪杆内部温度过高致使枪杆损坏。
38.如图5所示,所述下端盖81上分别设有与水管61连通的进水口811、与第一夹层71连通的第一进气口812,以及与第二夹层72连通的第二进气口813。
39.实施原理:
40.将水从进水口811导入,进而进入水管61内,最终由喷嘴611喷出;
41.低压气体从第一进气口812导入,进而进入第一夹层71内,最终从第一夹层71的上端导出,以雾化喷嘴611喷出的水,形成水雾进入内喷头1内。
42.高压气体从第二进气口813导入,进而进入第二夹层72内,接着进入三流体喷头的流道3内依次被均匀,旋流;最终从外喷头2的上端喷出,以扩散内喷头1喷出的水雾。
43.同时,可以将冷气从进风口91导入第三夹层73内,最终冷气从出风口92导出,如此以实现对枪杆降温的效果。
44.以上只是本发明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三流体喷头,包括内喷头,以及固定套设在内喷头外部的外喷头,所述外喷头和内喷头之间间隔设置形成供气流通过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旋流部和均风板;所述均风板上沿均风板周向阵列分布有若干风孔;所述旋流部包括若干沿流道圆周方向固定连接在流道内的旋流叶片,其中相邻两旋流叶片之间间隔设置形成供气流通过的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流体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均风板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内喷头同轴设置的连接管。3.一种三流体喷枪,其特征在于:包括枪杆,以及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流体喷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流体喷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枪杆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水管、第一套管、第二套管,以及保温管;所述枪杆两端分别设有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三流体喷头固定连接在上端盖上;水管与第一套管之间间隔设置形成第一夹层;所述水管上端连接有朝向连接管的喷嘴,所述第一夹层靠近喷嘴一端与连接管相连通;第二套管与第一套管间隔设置形成第二夹层,第二夹层与流道相连通;第二套管与保温管间隔设置形成的第三夹层;所述下端盖上分别设有与水管连通的进水口、与第一夹层连通的第一进气口,以及与第二夹层连通的第二进气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流体喷枪,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管的外壁上还分别设有与第三夹层相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喷枪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三流体喷头,及具有该三流体喷头的喷枪,其中三流体喷头包括内喷头,以及固定套设在内喷头外部的外喷头,所述外喷头和内喷头之间间隔设置形成供气流通过流道;所述流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旋流部和均风板;所述均风板上沿均风板周向阵列分布有若干风孔;所述旋流部包括若干沿流道圆周方向固定连接在流道内的旋流叶片,其中相邻两旋流叶片之间间隔设置形成供气流通过的通道。高压气体在经过均风板时便会被均匀分散开来,进而在经过旋流叶片时,形成旋风,如此水雾在内喷头喷出时,在旋风的作用下会离心向四周扩散,从而提高水雾的扩散范围。从而提高水雾的扩散范围。从而提高水雾的扩散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 周富军 朱卫 冯亚 章磊 郑先国 宋洪涛 吕恩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荆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26
技术公布日:2021/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3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