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医用注射器分离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用注射器用后分离收集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注射器是注射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具。主要用针头抽取或者注入气体或者液体。
3.注射器由前端带有小孔的针筒以及与之匹配的活塞芯杆和金属材质的针头组成,用来将少量的液体或其注入到其它方法无法接近的区域或者从那些地方抽出,在芯杆拔出的时候液体或者气体从针筒前端小孔吸入,在芯杆推入时将液体或者气体挤出。
4.注射器针筒和芯杆可以是塑料也可以是玻璃制成的,但是因为塑料注射器的处理成本较低,所以现代医疗注射器多数是用塑料制成的,这也进一步减小了血液传播疾病的风险。而目前医学临床试验中注射器针头是由金属材质的制作而成,在对使用后的医用注射器进行集中处理时,为了避免造成对环境二次污染,从而对使用后的医用注射器进行分离和收集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5.现有医用注射器用后分离收集处理技术对注射器进行分离的过程中通常存在以下问题;
6.一、因现有对使用后的医用注射器分离处理技术对注射器进行处理时,工作人员不能对使用后的注射器进行排列,使的丢弃后的注射器杂乱无章,从而无法对使用后的注射器进行集中处理,因此增加了对医用注射器分离处理的难度,并且造成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同时现有对使用后的医用注射器粉分离处理技术对注射器进行处理时不能对其进行运输,从而增加了对注射器后续处理的工作强度;
7.二、因现有对使用后的医用注射器分离处理技术对注射器进行处理时,是采用人工对注射器进行处理,并且不能对针头、芯杆和针筒进行分离,因注射器针头为金属材质,会造成了资源浪费,并且造成污染环境现象,同时对使用后的注射器进行分离,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对使用后的医用注射器处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用注射器用后分离收集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收集箱、收集板、梯形挡板、一号转辊、转轴、转动机构、凹槽、l形板、运输机构、针头分离机构和芯杆分离机构,底座上端左侧设置有收集箱,收集箱上端为矩形空心结构,收集箱由收集板和梯形挡板组合而成,收集箱下端左右两面均倾斜设置有收集板,收集板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梯形挡板,梯形挡板之间横向设置有一号转辊,一号转辊内部穿射有转轴,且转轴前侧通过转动配合方式与梯形挡板相连接,转轴后端穿射梯形挡板设置有转动机构,一号转辊外圈轴向等距离开设有半圆形凹槽,收集箱前后侧和左侧均设置有l形板,且收集箱通过l形板与底座上端面相连接,收集箱下端设置有运输机构,收集箱右侧且运输机构前端
设置有针头分离机构,收集箱右侧且运输机构后端设置有芯杆分离机构;
9.所述的运输机构包括一号支撑柱、滚动轴、转动辊、运输带、支撑板、矩形槽和落料槽,底座上端面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号支撑柱,且前后两侧一号支撑柱相对面通过转动配合方式设置有滚动轴,滚动轴外圈均套设有转动辊,且左右两侧转动辊之间通过运输带相连接,且运输带位于收集箱下端,运输带内部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端面且运输带前侧开设有矩形槽,支撑板上端面且运输带后侧开设有落料槽,且位于底座上端面左侧的滚动轴后端穿过一号支撑柱;
10.所述的针头分离机构包括转动电机、凸轮、推动板、推动杆、压簧、固定板、匚形架、点动电机、主动转杆、从动转杆、转动杆、转动带、支撑杆、导向杆、夹盘和拉杆,支撑板上端面前侧设置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支撑板上端,转动电机输出轴左端设置有凸轮,凸轮远离轴心一端设置有推动板,推动板后端等距离设置有推动杆,推动杆外圈套设有压簧,压簧前端与推动板相连接,压簧后端设置有固定板,推动杆后端穿过固定板设置有匚形架,匚形架为开口向后的匚形结构,且匚形架位于矩形槽上端,匚形架前端左侧设置有点动电机,点动电机通过电机架与匚形架固定连接,点动电机输出轴后端设置有主动转杆,主动转杆右侧等距离设置有从动转杆,主动转杆和从动转杆后端均通过转动配合方式穿过匚形架,主动转杆和从动转杆后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杆,主动转杆和从动转杆之间通过转动带相连接,且转动带位于匚形架前侧,匚形架后端面上下对称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相对面均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外圈等距离套设有多组夹盘,且两个相对设置的半圆弧夹盘为一组,导向杆和夹盘之间为滑动配合,夹盘相对面通过铰接的方式左右对称设置有拉杆,拉杆之间通过转动配合方式与转动杆相连接;
11.所述的转动机构包括传动带、槽轮、拨杆、主动锥齿轮和旋转电机,转轴和底座上端面左侧的滚动轴通过传动带相连接,传动带后侧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槽轮、拨杆、主动锥齿轮和旋转电机,旋转电机输出轴前端设置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前侧面设置有拨杆,且拨杆与主动锥齿轮不同轴,槽轮前侧与滚动轴固定连接,且拨杆与槽轮相啮合;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芯杆分离机构包括二号支撑柱、连接杆、转动轮、拉力杆、v形板、拉板、连杆、二号转辊、支架、三角带和从动锥齿轮,底座上端面后侧左右对称设置有二号支撑柱,二号支撑柱上端通过转动配合方式设置有连接杆,二号支撑柱相对面且连接杆外圈左右对称设置有转动轮,转动轮相对面通过转动配合方式设置有拉力杆,且拉力杆靠近转动轮外沿,拉力杆外圈通过转动配合方式套设有v形板,v形板另一端下侧设置有拉板,v形板左右对称设置有连杆,且连杆通过转动配合方式位于v形板的折弯处,连杆另一端通过转动配合方式和支撑板相连接,二号支撑柱左侧且位于支撑板上端设置有二号转辊,且二号转辊靠近收集箱后侧,二号转辊通过支架固定设置在支撑板上端,且二号转辊与支架为转动配合,连接杆左侧穿过二号支撑柱与二号转辊右侧通过三角带相连接,二号转辊左侧设置有从动锥齿轮,且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相啮合。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矩形槽下端对应设置有针头收料箱,落料槽下端对应设置有芯杆收料箱,运输带下端且底座上端面右侧设置有针筒收料箱。
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收集箱前侧的梯形挡板前端设置有电磁铁。
1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主动转杆和从动转杆与匚形架之间设置
有轴承。
1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夹盘后端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均设置有半圆弧状夹持盘,且夹持盘为橡胶材质。
1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收集箱右侧设置有固定连板,固定连板下端面右侧设置有推动气缸,推动气缸下端设置有按压板,且按压板下端面开设有与夹盘相对应的弧形槽,弧形槽内通过板簧设置有弧形夹板。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9.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对使用后的医用注射器进行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以下问题:、因现有对使用后的医用注射器分离处理技术对注射器进行处理时,工作人员不能对使用后的注射器进行排列,使的丢弃后的注射器杂乱无章,从而无法对使用后的注射器进行集中处理,因此增加了对医用注射器分离处理的难度,并且造成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同时现有对使用后的医用注射器粉分离处理技术对注射器进行处理时不能对其进行运输,从而增加了对注射器后续处理的工作强度;、因现有对使用后的医用注射器分离处理技术对注射器进行处理时,是采用人工对注射器进行处理,并且不能对针头、芯杆和针筒进行分离,因注射器针头为金属材质,会造成了资源浪费,并且造成污染环境现象,同时对使用后的注射器进行分离,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对使用后的医用注射器处理加工效率。
20.一、本发明通过收集箱能够对使用后的注射器进行收集,然后当注射器向下掉落时,再通过电磁铁通电和断电能够对注射器针头进行吸附,使得注射器能够方向统一,从而保持注射器掉落时,整齐有序;通过转动机构带动运输带和一号转辊进行转动,使得使用后的医用注射器能够有序移动,从而能够提高针头分离机构和芯杆分离机构的分离效率,避免对针头和芯杆进行分离时针头和芯杆发生偏移;通过运输机构能够对注射器进行运输,从而提高对注射器分离的工作效率。
21.二、本发明能够通过针头分离机构能够对使用后的针头进行夹持,使得针头与针筒进行分离,从而能够增加对针头分离以及收集处理的效果;通过芯杆分离机构能够对芯杆进行拉动,使得芯杆与针筒分离,从而提高对芯杆的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23.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发明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25.图3是本发明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
26.图4是本发针头分离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28.图6是本发明转动机构、转轴、传动带、转动机构、从动锥齿轮和滚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是本发明一号转辊、转轴和凹槽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
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31.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医用注射器用后分离收集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收集箱2、收集板3、梯形挡板4、一号转辊5、转轴6、转动机构7、凹槽8、l形板9、运输机构10、针头分离机构11和芯杆分离机构12,底座1上端左侧设置有收集箱2,收集箱2上端为矩形空心结构,收集箱2由收集板3和梯形挡板4组合而成,收集箱2下端左右两面均倾斜设置有收集板3,收集板3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梯形挡板4,梯形挡板4之间横向设置有一号转辊5,一号转辊5内部穿射有转轴6,且转轴6前侧通过转动配合方式与梯形挡板4相连接,转轴6后端穿射梯形挡板4设置有转动机构7,一号转辊5外圈轴向等距离开设有半圆形凹槽8,收集箱2前后侧和左侧均设置有l形板9,且收集箱2通过l形板9与底座1上端面相连接,收集箱2下端设置有运输机构10,收集箱2右侧且运输机构10前端设置有针头分离机构11,收集箱2右侧且运输机构10后端设置有芯杆分离机构12,位于收集箱2前侧的梯形挡板4前端设置有电磁铁23;
32.具体工作时首先将使用后的注射器放置在收集箱2内,收集箱2能够对使用后的注射器进行收集,然后当注射器向下掉落时,通过电磁铁23通电和断电能够对注射器针头进行吸附,使得注射器能够方向统一,当注射器方向一致后,通过转动机构7能够带动一号转辊5和转轴6进行间歇式转动,凹槽8能够对注射器进行限位,使得注射器有序落入运输机构10上端,当注射器落入运输机构10上端后,通过针头分离机构11和芯杆分离机构12能够使得针头、针筒和芯杆三者分离,从而能够对使用后的医用注射器进行分离收集处理。
33.所述的转动机构7包括传动带、槽轮70、拨杆71、主动锥齿轮72和旋转电机73,转轴6和底座1上端面左侧的滚动轴102通过传动带相连接,传动带后侧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槽轮70、拨杆71、主动锥齿轮72和旋转电机73,旋转电机73输出轴前端设置有主动锥齿轮72,主动锥齿轮72前侧面设置有拨杆71,且拨杆71与主动锥齿轮72不同轴,槽轮70前侧与滚动轴102固定连接,且拨杆71与槽轮70相啮合;
34.具体工作时当需要运输带104对使用后的医用注射器进行运输时,通过旋转电机73逆时针转动能够带动主动锥齿轮72和拨杆71进行逆时针转动,当拨杆71转动至与槽轮70相啮合时,使得拨杆71带动槽轮70位移一次,此时槽轮70能够带动滚动轴102进行间歇式转动,使得运输机构10能够随槽轮70向右移动一次,同时滚动轴102能够通过传动带带动转轴6进行间歇式转动,使得转轴6随槽轮70转动一次,从而使用后的医用注射器能够一号转辊5依次下落,通过转动机构7能够带动运输带104和一号转辊5进行转动,使得使用后的医用注射器能够有序移动,从而能够提高针头分离机构11和芯杆分离机构12的分离效率,避免对针头和芯杆进行分离时针头和芯杆发生偏移。
35.所述的运输机构10包括一号支撑柱101、滚动轴102、转动辊103、运输带104、支撑板105、矩形槽106和落料槽107,底座1上端面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号支撑柱101,且前后两侧一号支撑柱101相对面通过转动配合方式设置有滚动轴102,滚动轴102外圈均套设有转动辊103,且左右两侧转动辊103之间通过运输带104相连接,且运输带104位于收集箱2下端,运输带104内部设置有支撑板105,支撑板105上端面且运输带104前侧开设有矩形槽106,支撑板105上端面且运输带104后侧开设有落料槽107,且位于底座1上端面左侧的滚动轴102后端穿过一号支撑柱101;
36.具体工作时当注射器通过收集箱2向下落入时,通过运输带104能够对注射器进行
运输,一号支撑柱101能够对滚动轴102和转动辊103进行支撑,支撑板105为硬性材质能够对注射器进行支撑,避免对针头和芯杆进行分离时注射器发生偏移,当转动机构7转动时,转动机构7带动滚动轴102转动,然后滚动轴102能够带动转动辊103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带动运输带104进行转动,使得运输带104能够对注射器进行运输,当注射器经过针头分离机构11和芯杆分离机构12分离后,针头和芯杆能够穿过矩形槽106和落料槽107向下滑落,通过运输机构10能够对注射器进行运输,从而提高对注射器分离的工作效率。
37.所述的收集箱2右侧设置有固定连板25,固定连板25下端面右侧设置有推动气缸26,推动气缸26下端设置有按压板27,且按压板27下端面开设有与夹盘11f相对应的弧形槽28,弧形槽28内通过板簧29设置有弧形夹板210;具体工作时当需要对针筒进行夹持时,此时拨杆71转动至与槽轮70相分离时,运输机构10停止对使用后的注射器进行运输,同时转轴6停止转动,然后转辊5停止对使用后的医用注射器进行下料,然后通过推动气缸26对按压板27向下推动,从而能够带动板簧29和弧形夹板210向下推动,使得弧形夹板210在板簧29的作用下能够对针筒进行按压,避免对针头和芯杆进行分离时针筒发生跑偏,从而能够提高对医用注射器分离收集处理工作效率。
38.所述的针头分离机构11包括转动电机111、凸轮112、推动板113、推动杆114、压簧115、固定板116、匚形架117、点动电机118、主动转杆119、从动转杆11a、转动杆11b、转动带11c、支撑杆11d、导向杆11e、夹盘11f和拉杆11g,支撑板105上端面前侧设置有转动电机111,转动电机111通过电机座安装在支撑板105上端,转动电机111输出轴左端设置有凸轮112,凸轮112远离轴心一端设置有推动板113,推动板113后端等距离设置有推动杆114,推动杆114外圈套设有压簧115,压簧115前端与推动板113相连接,压簧115后端设置有固定板116,推动杆114后端穿过固定板116设置有匚形架117,匚形架117为开口向后的匚形结构,且匚形架117位于矩形槽106上端,匚形架117前端左侧设置有点动电机118,点动电机118通过电机架与匚形架117固定连接,点动电机118输出轴后端设置有主动转杆119,主动转杆119右侧等距离设置有从动转杆11a,主动转杆119和从动转杆11a后端均通过转动配合方式穿过匚形架117,且主动转杆119和从动转杆11a与匚形架117之间设置有轴承,主动转杆119和从动转杆11a后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杆11b,主动转杆119和从动转杆11a之间通过转动带11c相连接,且转动带11c位于匚形架117前侧,匚形架117后端面上下对称设置有支撑杆11d,支撑杆11d相对面均设置有导向杆11e,导向杆11e外圈等距离套设有多组夹盘11f,且两个相对设置的半圆弧夹盘11f为一组,导向杆11e和夹盘11f之间为滑动配合,夹盘11f后端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均设置有半圆弧状夹持盘24,且夹持盘24为橡胶材质,夹盘11f相对面通过铰接的方式左右对称设置有拉杆11g,拉杆11g之间通过转动配合方式与转动杆11b相连接;
39.具体工作时当转动电机111转动时,转动电机111输出轴能够带动凸轮112转动,当凸轮112远离轴心一端转动至靠近推动板113时,推动板113通过压簧115使推动杆114能够对匚形架117向后推动,固定板116能够对推动杆114进行支撑以及导向,然后当点动电机118顺时针转动时,主动转杆119能够通过转动带11c带动从动转杆11a顺时针转动,主动转杆119和从动转杆11a能够带动转动杆11b顺时针转动,当转动杆11b顺时针转动时通过拉杆11g能够拉动夹盘11f,使得夹盘11f沿导向杆11e能够对针头进行夹持,支撑杆11d能够对导向杆11e进行支撑,导向杆11e能够对夹盘11f进行导向,夹持盘24能够对针头进行夹持,避
免针头夹伤,当夹盘11f对针头进行夹持后,当转动电机111带动凸轮112转动,使的凸轮112靠近轴心一端转动至靠近推动板113时,通过压簧115能够使推动板113与凸轮112边沿周向始终保持接触,此时推动杆114能够拉动匚形架117向前滑动,然后当点动电机118逆时针转动,转动带11c能够带动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转动杆11b逆时针转动,此时通过拉杆11g能够推动夹盘11f,使得夹盘11f沿导向杆11e能够对针头进行松开,从而针头能够穿过矩形板向下掉落,通过针头分离机构11能够对使用后的针头进行夹持,使得针头与针筒进行分离,从而能够增加对针头分离以及收集处理的效果。
40.所述的芯杆分离机构12包括二号支撑柱12a、连接杆12b、转动轮12c、拉力杆12d、v形板12e、拉板12f、连杆12g、二号转辊12h、支架12i、三角带12j和从动锥齿轮12k,底座1上端面后侧左右对称设置有二号支撑柱12a,二号支撑柱12a上端通过转动配合方式设置有连接杆12b,二号支撑柱12a相对面且连接杆12b外圈左右对称设置有转动轮12c,转动轮12c相对面通过转动配合方式设置有拉力杆12d,且拉力杆12d靠近转动轮12c外沿,拉力杆12d外圈通过转动配合方式套设有v形板12e,v形板12e另一端下侧设置有拉板12f,v形板12e左右对称设置有连杆12g,且连杆12g通过转动配合方式位于v形板12e的折弯处,连杆12g另一端通过转动配合方式和支撑板105相连接,二号支撑柱12a左侧且位于支撑板105上端设置有二号转辊12h,且二号转辊12h靠近收集箱2后侧,二号转辊12h通过支架12i固定设置在支撑板105上端,且二号转辊12h与支架12i为转动配合,连接杆12b左侧穿过二号支撑柱12a与二号转辊12h右侧通过三角带12j相连接,二号转辊12h左侧设置有从动锥齿轮12k,且主动锥齿轮72和从动锥齿轮12k相啮合;
41.具体工作时当转动机构7转动时,主动锥齿轮72能够带动从动锥齿轮12k进行转动,通过主动锥齿轮72和从动锥齿轮12k相交能够改变从动齿轮轴向转动方向,当从动齿轮转动后,能够带动二号转辊12h进行转动,然后二号转辊12h通过三角带能够带动连接杆12b进行转动,支架12i能够对二号转辊12h进行支撑,二号支撑柱12a能过对连接杆12b进行支撑,然后连接杆12b能够带动转动轮12c进行转动,转动轮12c能够带动拉力杆12d进行转动,拉力杆12d能够带动v形板12e进行转动,连杆12g能够对v形板12e进行支撑和约束,使得v形板12e能够沿转动轮12c运动,然后v形板12e能够带动拉板12f产生d字形运动轨迹,此运动轨迹包含一段直线运动和一段曲线运动,这个运动在直线运动前后可产生快速约束和分离,使得芯杆分离机构12能够对芯杆进行快速的拉动、分离,当芯杆与针筒分离后使得芯杆能够穿过矩形板向下掉落,通过芯杆分离机构12能够对芯杆进行拉动,使得芯杆与针筒分离,从而提高对芯杆的分离效率。
42.所述的矩形槽106下端对应设置有针头收料箱20,落料槽107下端对应设置有芯杆收料箱21,运输带104下端且底座1上端面右侧设置有针筒收料箱22;具体工作时针头收料箱20能够对经过针头分离机构11分离后的针头进行收集,方便对分离后的针头进行收集,芯杆收料箱21能够对经过芯杆分离机构12分离后的芯杆进行收集,方便对分离后的芯杆进行收集,针筒收料箱22能够对处理后的针筒进行收集,方便对针筒进行收集。
43.工作时,第一步:首先将使用后的注射器放置在收集箱2内,收集箱2能够对使用后的注射器进行收集,然后当注射器向下掉落时,通过电磁铁23通电和断电能够对注射器针头进行吸附,使得注射器能够方向统一,当注射器方向一致后,凹槽8能够对注射器进行限位;
44.第二步:然后通过旋转电机73逆时针转动能够带动主动锥齿轮72和拨杆71进行逆时针转动,当拨杆71转动至与槽轮70相啮合时,使得拨杆71带动槽轮70位移一次,此时槽轮70能够带动滚动轴102进行间歇式转动,使得运输机构10能够随槽轮70向右移动一次,同时滚动轴102能够通过传动带带动转轴6进行间歇式转动,使得转轴6随槽轮70转动一次,从而使用后的医用注射器能够随一号转辊5依次下落;
45.第三步:然后通过运输带104能够对注射器进行运输,一号支撑柱101能够对滚动轴102和转动辊103进行支撑,支撑板105为硬性材质能够对注射器进行支撑,避免对针头和芯杆进行分离时注射器发生偏移,当转动机构7转动时,转动机构7带动滚动轴102转动,然后滚动轴102能够带动转动辊103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带动运输带104进行转动,使得运输带104能够对注射器进行运输;
46.第四步:当需要对针筒进行夹持时,此时拨杆71转动至与槽轮70相分离时,运输机构10停止对使用后的注射器进行运输,同时转轴6停止转动,然后一号转辊5停止对使用后的医用注射器进行下料,然后通过推动气缸26对按压板27向下推动,从而能够带动板簧29和弧形夹板210向下推动,使得弧形夹板210在板簧29的作用下能够对针筒进行按压,避免对针头和芯杆进行分离时针筒发生跑偏;
47.第五步:当转动电机111输出轴能够带动凸轮112转动,当凸轮112远离轴心一端转动至靠近推动板113时,推动板113通过压簧115使推动杆114能够对匚形架117向后推动,固定板116能够对推动杆114进行支撑以及导向,然后当点动电机118顺时针转动时,主动转杆119能够通过转动带11c带动从动转杆11a顺时针转动,主动转杆119和从动转杆11a能够带动转动杆11b顺时针转动,当转动杆11b顺时针转动时通过拉杆11g能够拉动夹盘11f,使得夹盘11f沿导向杆11e能够对针头进行夹持,支撑杆11d能够对导向杆11e进行支撑,导向杆11e能够对夹盘11f进行导向,夹持盘24能够对针头进行夹持,避免针头夹伤,当夹盘11f对针头进行夹持后,当转动电机111带动凸轮112转动,使的凸轮112靠近轴心一端转动至靠近推动板113时,通过压簧115能够使推动板113与凸轮112边沿周向始终保持接触,此时推动杆114能够拉动匚形架117向前滑动,然后当点动电机118逆时针转动,转动带11c能够带动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转动杆11b逆时针转动,此时通过拉杆11g能够推动夹盘11f,使得夹盘11f沿导向杆11e能够对针头进行松开,从而针头能够穿过矩形板向下掉落,然后针头收料箱20对针头进行收集;
48.第六步:当转动机构7转动时,主动锥齿轮72能够带动从动锥齿轮12k进行转动,通过主动锥齿轮72和从动锥齿轮12k相交能够改变从动齿轮轴向转动方向,当从动齿轮转动后,能够带动二号转辊12h进行转动,然后二号转辊12h通过三角带能够带动连接杆12b进行转动,然后连接杆12b能够带动转动轮12c进行转动,转动轮12c能够带动拉力杆12d进行转动,使得拉力杆12d能够带动v形板12e沿转动轮12c进行转动,然后v形板12e能够带动拉板12f进行运动,使得芯杆与针筒快速约束和分离,当芯杆与针筒分离后使得芯杆能够穿过矩形板向下掉落,然后芯杆收料箱21对芯杆进行收集。
49.本发明能够通过收集箱2能够对使用后的注射器进行收集,然后当注射器向下掉落时,再通过电磁铁23通电和断电能够对注射器针头进行吸附,使得注射器能够方向统一,从而保持注射器掉落时,整齐有序;通过转动机构7带动运输带104和一号转辊5进行转动,使得使用后的医用注射器能够有序移动,从而能够提高针头分离机构11和芯杆分离机构12
的分离效率,避免对针头和芯杆进行分离时针头和芯杆发生偏移;通过运输机构10能够对注射器进行运输,从而提高对注射器分离的工作效率;本发明能够通过针头分离机构11能够对使用后的针头进行夹持,使得针头与针筒进行分离,从而能够增加对针头分离以及收集处理的效果;通过芯杆分离机构12能够对芯杆进行拉动,使得芯杆与针筒分离,从而提高对芯杆的分离效率。
5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注射器用后分离收集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收集箱(2)、收集板(3)、梯形挡板(4)、一号转辊(5)、转轴(6)、转动机构(7)、凹槽(8)、l形板(9)、运输机构(10)、针头分离机构(11)和芯杆分离机构(12),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端左侧设置有收集箱(2),收集箱(2)上端为矩形空心结构,收集箱(2)由收集板(3)和梯形挡板(4)组合而成,收集箱(2)下端左右两面均倾斜设置有收集板(3),收集板(3)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梯形挡板(4),梯形挡板(4)之间横向设置有一号转辊(5),一号转辊(5)内部穿射有转轴(6),且转轴(6)前侧通过转动配合方式与梯形挡板(4)相连接,转轴(6)后端穿射梯形挡板(4)设置有转动机构(7),一号转辊(5)外圈轴向等距离开设有半圆形凹槽(8),收集箱(2)前后侧和左侧均设置有l形板(9),且收集箱(2)通过l形板(9)与底座(1)上端面相连接,收集箱(2)下端设置有运输机构(10),收集箱(2)右侧且运输机构(10)前端设置有针头分离机构(11),收集箱(2)右侧且运输机构(10)后端设置有芯杆分离机构(12);所述的运输机构(10)包括一号支撑柱(101)、滚动轴(102)、转动辊(103)、运输带(104)、支撑板(105)、矩形槽(106)和落料槽(107),底座(1)上端面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号支撑柱(101),且前后两侧一号支撑柱(101)相对面通过转动配合方式设置有滚动轴(102),滚动轴(102)外圈均套设有转动辊(103),且左右两侧转动辊(103)之间通过运输带(104)相连接,且运输带(104)位于收集箱(2)下端,运输带(104)内部设置有支撑板(105),支撑板(105)上端面且运输带(104)前侧开设有矩形槽(106),支撑板(105)上端面且运输带(104)后侧开设有落料槽(107),且位于底座(1)上端面左侧的滚动轴(102)后端穿过一号支撑柱(101);所述的针头分离机构(11)包括转动电机(111)、凸轮(112)、推动板(113)、推动杆(114)、压簧(115)、固定板(116)、匚形架(117)、点动电机(118)、主动转杆(119)、从动转杆(11a)、转动杆(11b)、转动带(11c)、支撑杆(11d)、导向杆(11e)、夹盘(11f)和拉杆(11g),支撑板(105)上端面前侧设置有转动电机(111),转动电机(111)通过电机座安装在支撑板(105)上端,转动电机(111)输出轴左端设置有凸轮(112),凸轮(112)远离轴心一端设置有推动板(113),推动板(113)后端等距离设置有推动杆(114),推动杆(114)外圈套设有压簧(115),压簧(115)前端与推动板(113)相连接,压簧(115)后端设置有固定板(116),推动杆(114)后端穿过固定板(116)设置有匚形架(117),匚形架(117)为开口向后的匚形结构,且匚形架(117)位于矩形槽(106)上端,匚形架(117)前端左侧设置有点动电机(118),点动电机(118)通过电机架与匚形架(117)固定连接,点动电机(118)输出轴后端设置有主动转杆(119),主动转杆(119)右侧等距离设置有从动转杆(11a),主动转杆(119)和从动转杆(11a)后端均通过转动配合方式穿过匚形架(117),主动转杆(119)和从动转杆(11a)后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杆(11b),主动转杆(119)和从动转杆(11a)之间通过转动带(11c)相连接,且转动带(11c)位于匚形架(117)前侧,匚形架(117)后端面上下对称设置有支撑杆(11d),支撑杆(11d)相对面均设置有导向杆(11e),导向杆(11e)外圈等距离套设有多组夹盘(11f),且两个相对设置的半圆弧夹盘(11f)为一组,导向杆(11e)和夹盘(11f)之间为滑动配合,夹盘(11f)相对面通过铰接的方式左右对称设置有拉杆(11g),拉杆(11g)之间通过转动配合方式与转动杆(11b)相连接;所述的转动机构(7)包括传动带、槽轮(70)、拨杆(71)、主动锥齿轮(72)和旋转电机(73),转轴(6)和底座(1)上端面左侧的滚动轴(102)通过转动带(11c)相连接,传动带后侧
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槽轮(70)、拨杆(71)、主动锥齿轮(72)和旋转电机(73),旋转电机(73)输出轴前端设置有主动锥齿轮(72),主动锥齿轮(72)前侧面设置有拨杆(71),且拨杆(71)与主动锥齿轮(72)不同轴,槽轮(70)前侧与滚动轴(102)固定连接,且拨杆(71)与槽轮(70)相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注射器用后分离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杆分离机构(12)包括二号支撑柱(12a)、连接杆(12b)、转动轮(12c)、拉力杆(12d)、v形板(12e)、拉板(12f)、连杆(12g)、二号转辊(12h)、支架(12i)、三角带(12j)和从动锥齿轮(12k),底座(1)上端面后侧左右对称设置有二号支撑柱(12a),二号支撑柱(12a)上端通过转动配合方式设置有连接杆(12b),二号支撑柱(12a)相对面且连接杆(12b)外圈左右对称设置有转动轮(12c),转动轮(12c)相对面通过转动配合方式设置有拉力杆(12d),且拉力杆(12d)靠近转动轮(12c)外沿,拉力杆(12d)外圈通过转动配合方式套设有v形板(12e),v形板(12e)另一端下侧设置有拉板(12f),v形板(12e)左右对称设置有连杆(12g),且连杆(12g)通过转动配合方式位于v形板(12e)的折弯处,连杆(12g)另一端通过转动配合方式和支撑板(105)相连接,二号支撑柱(12a)左侧且位于支撑板(105)上端设置有二号转辊(12h),且二号转辊(12h)靠近收集箱(2)后侧,二号转辊(12h)通过支架(12i)固定设置在支撑板(105)上端,且二号转辊(12h)与支架(12i)为转动配合,连接杆(12b)左侧穿过二号支撑柱(12a)与二号转辊(12h)右侧通过三角带(12j)相连接,二号转辊(12h)左侧设置有从动锥齿轮(12k),且主动锥齿轮(72)和从动锥齿轮(12k)相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注射器用后分离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槽(106)下端对应设置有针头收料箱(20),落料槽(107)下端对应设置有芯杆收料箱(21),运输带(104)下端且底座(1)上端面右侧设置有针筒收料箱(2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注射器用后分离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箱(2)前侧的梯形挡板(4)前端设置有电磁铁(2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注射器用后分离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转杆(119)和从动转杆(11a)与匚形架(117)之间设置有轴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注射器用后分离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盘(11f)后端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均设置有半圆弧状夹持盘(24),且夹持盘(24)为橡胶材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注射器用后分离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箱(2)右侧设置有固定连板(25),固定连板(25)下端面右侧设置有推动气缸(26),推动气缸(26)下端设置有按压板(27),且按压板(27)下端面开设有与夹盘(11f)相对应的弧形槽(28),弧形槽(28)内通过板簧(29)设置有弧形夹板(210)。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注射器用后分离收集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收集箱、收集板、梯形挡板、一号转辊、转轴、转动机构、凹槽、L形板、运输机构、针头分离机构和芯杆分离机构;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对使用后的医用注射器进行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以下问题:本发明通过收集箱对注射器进行收集,当注射器向下掉落时,通过电磁铁通电和断电对注射器针头进行吸附,使注射器方向统一整齐有序;本发明通过运输机构对注射器运输,提高对其分离的工作效率;本发明通过针头分离机构和芯杆分离机构对针头和针筒分离,并且通过转动机构使注射器有序移动,避免针头和芯杆发生偏移,提高针头分离机构和芯杆分离机构的分离效率,增加对注射器收集处理的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贺小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贺小军
技术研发日:2021.04.27
技术公布日:2021/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3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