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滤器出气管注射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39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空滤器出气管注射模具。



背景技术:

空滤器出气管生产过程中,大都采用注射成型的方式,在注射成型时经常是将空滤器出气管注射模具安装在橡胶注压成型机上,通过橡胶注压成型机驱动空滤器出气管注射模具的上模板、下模板和模芯移动,以此来实现空滤器出气管注射模具的开模和合模。现有的空滤器出气管注射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模芯和框架,框架呈方形,模芯的两端分别支撑在框架的两相对的框杆上。在注射成型完成后对现有的空滤器出气管注射模具进行开模时,橡胶注压成型机首先驱动下模板、模芯和框架脱离上模板,然后橡胶注压成型机向上推动框架,使模芯脱离下模板,然后工人将模芯抱出,将模芯挂在专门操作台上,然后才能将模芯上成型的空滤器出气管取下,在取下成型的空滤器出气管后,又需要重新将模芯抱至框架并安装到框架上。由于模芯较重,工人不断抱起模芯,使工人的劳动强度大;需要将模芯抱出挂置在操作台上才能取下成型的空滤器出气管,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且在抱起模芯和将模芯重新安装在框架上时都容易使模芯受到碰撞,容易对模芯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滤器出气管注射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上模板、下模板、模芯和固定框,所述上模板上设有第一模槽和第一凹槽,所述下模板上设有第二模槽和第二凹槽,所述固定框为一端开口的u字形结构,所述固定框内固设有固定块,所述模芯的第一端固定在固定块上,所述模芯的第二端朝向固定框的开口端,所述注射模具合模后,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组成与固定块配合的容纳腔,模芯位于第一模槽和第二模槽之间,所述第一模槽、第二模槽和模芯构成空滤器出气管的模腔。

进一步,所述上模板上设有多个导向孔,所述下模板上设有多个导向柱,多个导向柱与多个导向孔一一对应,所述导向柱与导向孔相配合。

进一步,所述导向柱呈圆柱形,所述导向柱的上端设有导向段,所述导向段呈下大上小的圆台形,所述导向段的下端的直径与导向柱的上端的直径相同,所述导向段的下端与导向柱的上端正对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模芯的第一端的直径比模芯的第二端的直径大。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注射成型后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滤器出气管注射模具进行开模时,橡胶注压成型机首先驱动下模板、模芯、固定块和固定框脱离上模板,然后橡胶注压成型机向上推动固定框,模芯随固定块和固定框向上移动并脱离下模板,由于模芯的第一端固定在固定块上,模芯的第二端朝向固定框的开口端,在模芯向上脱离下模板后,可以通过固定框上的开口直接从模芯的第二端取出成型的空滤器出气管。工人不用将模芯从固定框上抱出,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使模芯不容易受到碰撞损伤。

2、上模板上设有多个导向孔,下模板上设有多个导向柱,多个导向柱与多个导向孔一一对应,导向柱与导向孔相配合。导向柱和导向孔配合起到导向作用,能减小上模板和下模板对合后的误差。

3、导向柱呈圆柱形,导向柱的上端设有导向段,导向段呈下大上小的圆台形,导向段的下端的直径与导向柱的上端的直径相同,导向段的下端与导向柱的上端正对固定连接。导向段的上端较小,能对导向柱起到导向作用,使导向柱更容易插入导向孔。

4、模芯的第一端的直径比模芯的第二端的直径大。在取下成型的空滤器出气管时,是将成型的空滤器出气管从模芯的第二端取出,使模芯的较大段固定在固定在固定块上,模芯的较小端朝向固定框的开口端,在取下空滤器出气管时更加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滤器出气管注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滤器出气管注射模具中上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滤器出气管注射模具中固定块和模芯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模板;2、下模板;3、模芯;4、固定框;5、第一模槽;6、第一凹槽;7、第二模槽;8、第二凹槽;9、固定块;10、导向孔;11、导向柱;12、导向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2、模芯3和固定框4,上模板1上设有第一模槽5和第一凹槽6,下模板2上设有第二模槽7和第二凹槽8,固定框4为一端开口的u字形结构,固定框4内固设有固定块9,模芯3的第一端固定在固定块9上,模芯3的第二端朝向固定框4的开口端,注射模具合模后,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8组成与固定块9配合的容纳腔,固定块9位于容纳腔内,模芯3位于第一模槽5和第二模槽7之间,第一模槽5、第二模槽7和模芯3构成空滤器出气管的模腔。

在注射成型后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滤器出气管注射模具进行开模时,橡胶注压成型机首先驱动下模板2、模芯3、固定块9和固定框4脱离上模板1,然后橡胶注压成型机向上推动固定框4,模芯3随固定块9和固定框4向上移动并脱离下模板2,由于模芯3的第一端固定在固定块9上,模芯3的第二端朝向固定框4的开口端,在模芯3向上脱离下模板2后,可以通过固定框4上的开口直接从模芯3的第二端取出成型的空滤器出气管。工人不用将模芯3从固定框4上抱出,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使模芯3不容易受到碰撞损伤。

如图1和图2所示,上模板1上设有多个导向孔10,下模板2上设有多个导向柱11,多个导向柱11与多个导向孔10一一对应,导向柱11与导向孔10相配合。导向柱11和导向孔10配合起到导向作用,能减小上模板1和下模板2对合后的误差。

如图1所示,导向柱11呈圆柱形,导向柱11的上端设有导向段12,导向段12呈下大上小的圆台形,导向段12的下端的直径与导向柱11的上端的直径相同,导向段12的下端与导向柱11的上端正对固定连接。导向段12的上端较小,能对导向柱11起到导向作用,使导向柱11更容易插入导向孔10。

如图3所示,模芯3的第一端的直径比模芯3的第二端的直径大。在取下成型的空滤器出气管时,是将成型的空滤器出气管从模芯3的第二端取出,使模芯3的较大段固定在固定在固定块9上,模芯3的较小端朝向固定框4的开口端,在取下空滤器出气管时更加容易。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滤器出气管注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下模板、模芯和固定框,所述上模板上设有第一模槽和第一凹槽,所述下模板上设有第二模槽和第二凹槽,所述固定框为一端开口的u字形结构,所述固定框内固设有固定块,所述模芯的第一端固定在固定块上,所述模芯的第二端朝向固定框的开口端,所述注射模具合模后,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组成与固定块配合的容纳腔,模芯位于第一模槽和第二模槽之间,所述第一模槽、第二模槽和模芯构成空滤器出气管的模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滤器出气管注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上设有多个导向孔,所述下模板上设有多个导向柱,多个导向柱与多个导向孔一一对应,所述导向柱与导向孔相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滤器出气管注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呈圆柱形,所述导向柱的上端设有导向段,所述导向段呈下大上小的圆台形,所述导向段的下端的直径与导向柱的上端的直径相同,所述导向段的下端与导向柱的上端正对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滤器出气管注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的第一端的直径比模芯的第二端的直径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滤器出气管注射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模芯和固定框,上模板上设有第一模槽和第一凹槽,下模板上设有第二模槽和第二凹槽,固定框为一端开口的U字形结构,固定框内固设有固定块,模芯的第一端固定在固定块上,模芯的第二端朝向固定框的开口端,注射模具合模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组成与固定块配合的容纳腔,模芯位于第一模槽和第二模槽之间,第一模槽、第二模槽和模芯构成空滤器出气管的模腔。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使模芯不容易受到碰撞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鼎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09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3097.html

最新回复(0)